平板伸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09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板伸缩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平板伸縮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悬吊型x线数字摄影系统,其一般具有平板,平板通过支撑臂安
装在立柱的滑车上,平板在滑车的带动下可以上下移动,且平板可绕支撑 臂旋转一定的角度,通过该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来满足对患者各种病灶
的x线摄影。该支撑臂的长度一般固定,如果支撑臂的长度较长,会使平
板距离立柱更远,在使用病床和对病灶进行摄影时有足够的回旋余地,比 较容易找到对于患者的最佳拍摄位置,但是,由于支撑臂较长,会占用较 大的空间,不便于医生操作仪器和调整患者的位置,容易产生人机干涉的 现象。如果支撑臂较短,则平板距离立柱较近,虽然节省了空间,但是由 于病床移到平板上方时, 一般需要调整,由于患者的病灶位置一般不同, 所以就不便于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 节省空间且便于使用操作的平板伸縮机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平板伸縮机构,包括 平板、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具有第一动力输出端的伸縮驱动机构及 具有第二动力输出端的旋转驱动机构,该平板和该第二支撑臂以转动副相 连接,该第一支撑臂和该第二支撑臂以移动副相连接,该伸縮驱动机构设 置在该第一支撑臂上,其第一动力输出端与该第二支撑臂连接并传动该第 二支撑臂在第一方向水平运动,该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该第二支撑臂上, 其第二动力输出端与该平板连接,并传动该平板在立放的第一位置和平放 的第二位置间转动。
所述的平板包括基板和支座,该支座的第一端与该基板固定,该支座 的第二端和第二动力输出端以铰链相连接。
所述的第二支撑臂还设有座体,该座体固定于该第二支撑臂,且该座 体和旋转驱动机构以铰链相连接。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为电动推杆。
所述的伸縮驱动机构包括输出运动为转动的动力源及将该转动运动转 变为水平运动的转换机构,该第一动力输出端设于该转换机构。
所述的动力源包括电机及与其连接的减速机,转换机构为齿轮齿条机 构,该齿轮齿条机构的齿轮固定在该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并与其同轴线,该 齿条沿第一方向设置,且该齿条固定在该第二支撑臂上。
所述的减速机为蜗轮蜗杆减速机,该减速机的输出轴、蜗轮及齿轮同 轴线。
所述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中之一设有在第一方向放置的第一直 线导轨,该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中之另一上设有导轨安装座,该第一 直线导轨和导轨安装座滑动配合。
所述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中之一设有沿第一方向放置的第二直 线导轨,该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中之另一上设有间隙调节机构,该间 隙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安装轴、第一调节轮、第二安装轴和第二调节轮,该 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均水平固定在对应的支撑臂上,该第一调节轮固 定在该第一安装轴上,该第二调节轮固定在该第二安装轴上,且该第二调 节轮与第二安装轴偏心,该第一调节轮和该第二调节轮夹住该第二直线导 轨。
所述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之间设有在第二支撑臂水平运动过程 中伸縮变形的弹性体,该弹性体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一支撑臂,该弹性体的 第二端连接该第二支撑臂。
所述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均为在第一方向贯穿的筒状体,该第 一支撑臂套住该第二支撑臂,该第二支撑臂的后端伸出该第一支撑臂,平 板以该转动副与该第二支撑臂的后端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支撑臂设有对第二支撑臂水平运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 的限位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支撑臂可相对第一支撑臂水平伸縮,医生 调整好患者位置后,第二支撑臂水平移动,将平板水平伸出,拍摄完后, 再将平板水平縮回,既节省了空间,也方便医生和患者的行动;当需要拍 摄患者胸部时,可以使平板处于立放位置,且第一支撑臂处于縮回状态, 方便了拍摄操作。


图1是本实施方式平板伸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平板处于竖直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平板处于水平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间隙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安装轴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安装轴的右视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伸縮驱动机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平板伸縮机构包括平板4、第一支撑 臂1、第二支撑臂2、具有第一动力输出端的伸縮驱动机构5及具有第 二动力输出端的旋转驱动机构3,该平板4和该第二支撑臂2以转动副相 连接,该第一支撑臂1和该第二支撑臂2以移动副相连接,该伸縮驱动机 构5设置在该第一支撑臂1上,其第一动力输出端与该第二支撑臂2连接 并传动该第二支撑臂2在第一方向水平运动,该旋转驱动机构3设置在该 第二支撑臂2上,其第二动力输出端与该平板4连接,并传动该平板4在 立放的第一位置和平放的第二位置间转动。
第一支撑臂1为在第一方向贯穿的方形筒状结构,该第一支撑臂1具 有在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左外壁ll、第一右外壁12、第一上外壁13和第 一下外壁14,该第一左外壁11和第一右外壁12均竖直,该第一上外壁13 和第一下外壁14均水平,该第一上、下外壁13、 14分别连接该第一左、 右外壁ll、 12的上、下端。第二支撑臂2为在第一方向贯穿的筒状结构, 该第二支撑臂2具有在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左内壁21、第二右内壁22、第 二上内壁23及第二下内壁24,该第二左内壁21和第二右内壁22均竖直, 该第二上内壁23和第二下内壁24均水平,该第二上、下内壁23、 24分别 连接该第二左、右内壁21、 22的上、下端。该第一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A 所示的方向。
第一支撑臂1套住第二支撑臂2,该第二支撑臂2部分置于该第一支 撑臂1内,该第二支撑臂2的后端25水平伸出该第一支撑臂1。旋转驱动 机构3为电动推杆,该电动推杆位于第二支撑臂2内,其通过转轴31安装 在座体32上,该座体32固定在第二支撑臂2内,使该电动推杆在第二支 撑臂2内可绕该转轴31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平板4包括方形基板41 和支座42,该基板41具有相平行的上表面411和下表面412,病床即放置 在该基板41的上表面411,该支座42与该基板41垂直,该支座42的第一端固定在该基板41的下表面412,该支座42的第二端通过铰链43与电 动推杆的推杆轴33连接,该推杆轴33至少部分伸出第二支撑臂2。该基 板41的下表面412通过连接轴44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支撑臂2的后端25。 电动推杆工作时,电动推杆的推杆轴33带动支座42运动,支座42带着基 板41绕连接轴44转动,从而将推杆轴33的直线运动转变为平板4的转动 运动,该平板的转动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B所示的方向。该推杆轴33即 为该旋转驱动机构3的第二动力输出端。
伸縮驱动机构5包括动力源51、齿轮52及齿条53,该动力源51通过 L型连接板54固定在第一支撑臂1的第一上外壁13,该第二支撑臂2的 第二上内壁23开有供连接板54穿出的过孔231,使该伸縮驱动机构5整 体位于该第二支撑臂2内,该齿轮52固定在该动力源51的输出轴511上, 该齿条53与该齿轮52啮合,该齿条53沿第一方向放置,且该齿条53固 定在第二支撑臂2的第二上内壁23。动力源51工作时,其输出轴511带 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驱动齿条53直线移动,齿条53带着第二支撑臂 2在第一方向水平直线移动。该动力源51包括电机及减速机512,该减速 机512为蜗轮蜗杆减速机,该电机的电机轴与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蜗杆动力 连接并同轴线,该齿轮52与该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蜗轮均固定在该动力源 51的输出轴511上,且该输出轴511、齿轮52及蜗轮同轴线。该齿条53 即为该伸縮驱动机构5的第一动力输出端。
为了对第二支撑臂2的直线移动进行导向和支撑,该第二支撑臂2的 第二右内壁22固定有至少一个导轨安装座7,各导轨安装座7位于同一高 度。第一支撑臂1的第一右外壁12固定有第一直线导轨6,该第一直线导 轨6沿第一方向放置,该第一直线导轨6装入导轨安装座7内并与该导轨 安装座7滑动配合。该第二支撑臂2的第二左内壁21安装有间隙调节机构 8,该间隙调节机构8包括第一安装轴81、第一调节轮82、第二安装轴83 及第二调节轮84,该第一安装轴81和第二安装轴83均水平,该第一安装 轴81位于该第二安装轴83的正上方,该第一调节轮82固定在第一安装轴 81上并与其同轴线,该第二调节轮84固定在该第二安装轴83上并与其偏 心,该第一、二安装轴81、 83均通过螺母85水平固定在第二支撑臂2的 第二左内壁21上。该第一支撑臂1的第一左内壁11固定有第二直线导轨 9,该第二直线导轨9沿第一方向放置,该第二直线导轨9装入第一调节轮 82和第二调节轮84之间。转动第二安装轴83,第二调节轮84偏心转动, 即可实现第一调节轮82和第二调节轮84间距的调节。另外,该第一支撑臂1的第一左外壁11和第二支撑臂2的第二左内壁
21通过弹性体100连接,第二支撑臂2直线移动时,该弹性体100可伸縮 变形。该弹性体100倾斜,其与第一支撑臂1的第一下外壁14形成一定的 夹角,第二支撑臂2相对第一支撑臂1向外移动的距离越大,则弹性体100 与第一下外壁14的夹角越小,弹性体100的拉力也越大,更加便于减小或 消除第一支撑臂1和第二支撑臂2的运动间隙。该第一支撑臂1的第一右 外壁12和第二支撑臂2的第二右内壁22也可通过另一弹性体连接,该两 个弹性体可对称设置。该弹性体100如现有的拉簧。该第一支撑臂l的第 一下外壁14还固定有限位块101,该限位块101用于限制第二支撑臂2縮 进时的极限位置。该第一支撑臂1的第一下外壁14还可固定有用于限制第 二支撑臂2伸出时的极限位置的另一限位块。
安装时,将第一支撑臂1固定在立柱102上或固定在立柱102的滑车 上,通过该滑车实现整个平板伸缩机构的上下运动。
该平板伸縮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2所示,在初始位置时,平板4竖直,图2中的虚线表示平板4 竖直且第二支撑臂2伸出到极限位置时的状态。使用时,减速机512驱动 齿轮52转动,齿轮52驱动齿条53直线移动,在第一直线导轨6和第二直 线导轨9的导向下,第二支撑臂2在第一方向直线伸出或直线縮进。需要 翻转平板4时,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平板4,平板4绕连接轴44转动。图3 中的虚线表示平板4水平且第二支撑臂2伸出到极限位置时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机构3带动平板4绕旋转轴线转动,该旋转 驱动机构3为电动推杆。当然,该旋转驱动机构也可为连杆机构,或者其 它可带动平板4转动的机构。
本实施方式中,伸縮驱动机构5带动第二支撑臂2在第一方向相对第 一支撑臂1直线移动,该伸縮驱动机构为包括动力源及将动力源输出的旋 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的齿轮齿条机构。当然,该齿轮齿条机构也可用现 有的丝杠螺母副等可以将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的转换机构代替。该伸 缩驱动机构也可以直接通过输出运动为直线运动的动力源实现。该动力源 可以包括减速机,也可不包括减速机。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直线导轨6和第二直线导轨9起到精密导向 的作用,而且也可以起到加强整个平板伸縮机构强度的作用。当然,也可 不设置直线导轨,或者仅设置一个直线导轨,或者设置两个以上的直线导 轨。该直线导轨可以安装在第一支撑臂上,也可安装在第二支撑臂上;该直线导轨可以安装在对应支撑臂的左、右侧,也可安装在对应支撑臂的上、 下侧,该直线导轨沿第一方向放置。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间隙调节机构8来调节调节轮与直线导轨的接触 间隙。当然,也可以不设置间隙调节机构。对于该间隙调节机构,可以仅 有一个调节轮与对应的安装轴偏心,也可以是两个调节轮均与对应的安装 轴偏心。
本实施方式中,平板4的初始位置为竖直位置,此时,平板4位于第 二支撑臂2后端25的外侧;平板4的使用位置为水平位置,此时,平板4 与第二支撑臂2平行并略高于该第二支撑臂2后端25。平板4在第二支撑 臂2后端25上的安装位置需要合适,使平板4在转动过程中,不易与第一 支撑臂1和第二支撑臂2干涉。当然,该平板在初始时也可为与竖直方向 具有一定夹角的其它的立放位置。
对于该平板伸縮机构,实现平板旋转和实现平板的伸出縮进的动作时 序可以根据要求设计,可以先旋转再水平伸縮,也可以是先水平伸縮后旋 转,或者是同时伸縮和旋转。
对于该平板伸縮机构,其可以用于悬吊型X线数字摄影系统,也可以 用于其它需要调整检测位置的医疗设备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 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 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平板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具有第一动力输出端的伸缩驱动机构及具有第二动力输出端的旋转驱动机构,该平板和该第二支撑臂以转动副相连接,该第一支撑臂和该第二支撑臂以移动副相连接,该伸缩驱动机构设置在该第一支撑臂上,其第一动力输出端与该第二支撑臂连接并传动该第二支撑臂在第一方向水平运动,该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该第二支撑臂上,其第二动力输出端与该平板连接,并传动该平板在立放的第一位置和平放的第二位置间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伸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包 括基板和支座,该支座的第一端与该基板固定,该支座的第二端和第二动 力输出端以铰链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撑臂还设有座体,该座体固定于该第二支撑臂,且该座体和旋转驱动机构 以铰链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伸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驱 动机构为电动推杆。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平板伸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縮驱 动机构包括输出运动为转动的动力源及将该转动运动转变为水平运动的转 换机构,该第一动力输出端设于该转换机构。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伸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源 包括电机及与其连接的减速机,转换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该齿轮齿条机 构的齿轮固定在该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并与其同轴线,该齿条沿第一方向设 置,且该齿条固定在该第二支撑臂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板伸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机 为蜗轮蜗杆减速机,该减速机的输出轴、蜗轮及齿轮同轴线。
8. 根据权利要求l-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平板伸縮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中之一设有在第一方向放置的第一直线导 轨,该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中之另一上设有导轨安装座,该第一直线 导轨和导轨安装座滑动配合。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板伸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 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中之一设有沿第一方向放置的第二直线导轨,该第一支 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中之另一上设有间隙调节机构,该间隙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安装轴、第一调节轮、第二安装轴和第二调节轮,该第一安装轴和第二 安装轴均水平固定在对应的支撑臂上,该第一调节轮固定在该第一安装轴 上,该第二调节轮固定在该第二安装轴上,且该第二调节轮与第二安装轴 偏心,该第一调节轮和该第二调节轮夹住该第二直线导轨。
10.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平板伸縮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之间设有在第二支撑臂水平运动过程中伸 縮变形的弹性体,该弹性体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一支撑臂,该弹性体的第二 端连接该第二支撑臂。
11.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平板伸縮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均为在第一方向贯穿的筒状体,该第一支 撑臂套住该第二支撑臂,该第二支撑臂的后端伸出该第一支撑臂,平板以 该转动副与该第二支撑臂的后端相连接。
12.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平板伸縮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支撑臂设有对第二支撑臂水平运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 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板伸缩机构,包括平板、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具有第一动力输出端的伸缩驱动机构及具有第二动力输出端的旋转驱动机构,该平板和该第二支撑臂以转动副相连接,该第一支撑臂和该第二支撑臂以移动副相连接,该伸缩驱动机构设置在该第一支撑臂上,其第一动力输出端与该第二支撑臂连接并传动该第二支撑臂在第一方向水平运动,该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该第二支撑臂上,其第二动力输出端与该平板连接,并传动该平板在立放的第一位置和平放的第二位置间转动。第二支撑臂可相对第一支撑臂水平伸缩,医生调整好患者位置后,第二支撑臂水平移动,将平板水平伸出,拍摄完后,再将平板水平缩回,既节省了空间,也方便医生和患者的行动。
文档编号A61B6/04GK101543411SQ20081006617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4日
发明者史智渊, 陈晓红 申请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