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医疗或医药应用的插入头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60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医疗或医药应用的插入头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一种用于医疗或医药应用的插入头部,插入头部可以 放置在最好是人皮肤的器官组织上,并且具有在插入头部放置在组织 上时或者如果适当只在插入头部放置在组织上之后穿透进入组织的插 入装置。
背景技术
DE19821723C1披露一种插入头部,插入头部包括底座、柔性套管 以及穿刺针。套管从底座的下側伸出。穿刺针稳定套管,同时套管插 入患者组织。为了这种稳定,穿刺针延伸穿过套管,并且套管适当地 包围穿刺针。为了提供保护而不被刺伤,通过套管包围并从插入头部 向下伸出的穿刺针并且特别是针防护件大大增加了插入头部的容积, 并因此增加其包装的容积。此外,去除针防护件十分烦瑣,并且具有 受到伤害的危险。德国专利申请NO, 1 02004039408. 3涉及一种插入头部,插入头部 包括其下侧可放置在器官组织上的底座以及从底座可动地安装并可以 插入组织的节省空间的插入装置。在存放、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并且 直到插入组织,插入装置采取被保护位置。为了进行插入,它可运动 离开被保护位置,进入插入位置。所披露的优选形式的运动是枢转运 动。为了能够实现插入装置的运动,为使用者设置抓握部,抓握部可 与插入装置相结合地枢转。插入头部有利的是紧凑的,并且此外不需 要去除针防护件。但是为了将插入装置运动到插入位置,使用者必须 用 一只手抓握插入头部,并且使用他的另 一只手将抓握部和插入装置 一起枢转。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入头部,该插入头部对于插入装置 具有整体保护,例如比得上德国专利申请NO. 1 02004039408. 3的插入 头部,但是更加容易使用,并且特别可以仅仅使用一只手操纵。按照本发明的插入头部包括具有可相对运动的第一壳体部分和第 二壳体部分的壳体。壳体最好设计成抓握部件,其中第一壳体部分形成第一抓握部件,并且第二壳体部分形成第二抓握部件。插入头部还包括底座和通过穿刺装置稳定的柔性插入装置,以便 防止插入装置在插入组织的过程中弯折。插入装置可以例如设计成柔 性套管(软套管),并且在插入组织过程中,可以通过例如柔曲刚性 套管或针的柔曲刚性穿刺装置稳定,例如通过所述延伸穿过其中的所 述穿刺装置。插入装置最好是在插入方向上是伸长的,并且最好是细 长的。插入装置和使其稳定的穿刺装置被安装成最好在壳体的边界内结 合地运动,其方式是例如插入装置和/或穿刺装置可动地安装在两个壳 体部分之一内。它们以如下方式安装,即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可相对 于壳体从被保护位置运动到插入位置,在被保护位置上,其设置用于 穿刺最好是人的器官组织的自由端配置在壳体和/或底座的边界内,以 避免与使用者或环境意外接触,在插入位置上,这些自由端以可引入 器官组织的方式从壳体和/或底座的边界伸出。因此在被保护位置上,使用者难以或不能意外接触插入装置和穿 刺装置,使得在此状态下,可以可靠地避免使用者被伤害以及插入装 置和穿刺装置的污染。在被保护位置上,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最好以 其全部长度位于壳体的边界内,并且它们最好被完全屏蔽,最好同样 看不到。在优选实施例中,位于被保护位置上的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 至少大致平行于壳体的外表面定位。这有利于插入头部的平结构,其 高度相对于此外表面以直角测量。在其中准备施加插入头部的插入位置上,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的自由端因此伸出超过壳体的边界,最好超过其下侧。在插入位置上, 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最好从壳体的下侧伸出。但是原理上还可以使其 从壳体的另一侧伸出,只要它们伸出足够远,以经过该下侧,从而可 以穿透进入组织即可。插入装置最好伸出超过壳体的下側,最好从该 下侧直接向下或者离开该下侧。对于皮肤内或者皮下组织的应用来说, 插入装置相应地较短或较长。应该理解到插入装置是在适当施加插入 头部时穿透进入組织的长度方向的区段。按照本发明的插入头部还包括机械连接件,两个壳体部分或抓握 部件相对运动通过机械连接件转换成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的运动,其 方式是通过相对运动两个壳体部分,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可结合地从被保护位置运动到插入位置。底座至少在插入位置上提供可以放置在 器官组织上的下侧,最好是壳体的下侧,该下侧还可通过膏体、粘合 剂垫或粘合剂层来形成,以便固定在组织表面上,并且在插入位置上 通过插入装置和穿剌装置以可以穿刺和插入组织的方式穿透,其中底 座将其下側放置在组织上。插入头部同样设计成在插入位置上,穿刺装置连接在或可连接在 壳体上并且可从插入装置上松开,使得在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插入组 织之后,可以通过用一只手抓握壳体,并且用该手在与插入方向相反 的方向上使其运动从而从底座和插入装置上拆卸穿刺装置。为此,穿 刺装置设置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在从被保护位置到插入位置的运动结 束处,即在达到插入位置时,与相关锁定装置一起锁定在壳体上,并 由此与施加方向相反地形状配合接合,而至少在施加位置上,插入装 置和穿刺装置之间的连接只受到与施加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压力配合 的影响,这种施加是例如由于设计为穿刺针的穿刺装置在对应于插入 装置的套管壳体的隔膜内的摩擦而造成的。按照本发明的插入头部还包括恢复装置,通过该恢复装置,在通 过用一只手抓握壳体并使其在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使其运动而从 底座和从插入装置拆卸之后,穿刺装置可自动运动回到被保护位置, 在被保护位置上,穿刺装置的自由端配置在壳体的边界内,可以再次 可靠地防止使用者意外接触现在被污染的插入装置的可能性。这里最 好是如杲插入头部设计成在从底座和插入装置松开之后,例如在弹簧 的作用下通过自动拉回或枢转返回,穿刺装置被迫来到被保护位置, 而不可能影响使用者。作为选择,同样优选的是自动运动返回被保护 位置可以主要通过使用保持壳体的手致动触发构件来实现,换言之, 不需要放下壳体以及保持其上的穿刺装置,或者不需要使用另一只手。 优选的是设置可以使用保持壳体的手的空闲手指按压的按钮,或者自 动返回净皮保护位置通过两个壳体部分或抓握部件相互之间在它们以及 相对运动的方向上重新运动来触发,以实现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从被 保护位置到插入位置的运动。按照本发明的这种插入头部容易并安全使用。插入头部设置用于医疗或医药应用,包括美容应用。至少底座的 下側制成与组织相容。插入头部最好是用于可以通过输液给药的胰岛素、止痛剂或其它药物给药的输液组件的部件。除了设计用于药物给 药之外,或者以另一给药产品的原理,插入头部还可用于诊断目的。 在这种应用中,插入装置可承载例如传感器,以便测量体液中的葡萄 糖浓度或者对于患者健康状态来说很关键的另一物理和/或生物化学 参数。插入头部还可形成用于诊断目的的灌注装置。在这种结构中, 在插入装置已经引入组织之后,通过吸收体液的一个或多个限定组成 的沖洗液体沖洗,从而可以进行体液的相关组成或多种组织的组分的 冲洗液体的分析。最后,插入头部可形成用于产品给药和诊断的组合 装置。插入装置可形成用于递送产品,特别是沖洗液体的药物,或者 回收体液或者体液的仅仅一种或多种限定的组成,即插入装置在这种 应用中形成至少一个流动截面。插入装置还可组合地用于物质的递送 和回收。如果插入头部只形成测量装置,那么它还可简单用来代替就 位的传感器或传感器的一部分,即可单纯用作机械施加装置。在作为 测量装置的进一步变型中,它可不仅用于机械施加,而且用于将控制 信号传递到传感器和/或从传感器传递测量信号。最后在组合应用中, 它还可包括用于物质输送的至少一个流动截面(即流动导管)以及至 少一个信号线。如果传感器设置用于给药控制信号的无线接收和/或用 于测量信号的无线发送,可以省略信号线。最后,插入装置还可具有 带有分开伸出的相关穿剌装置的两个或多个插入装置。因此,第一插 入装置可用于将物质输送到组织,并且另 一插入装置用于将物质输送 离开组织,或者简单用于施加传感器或传感器部件。采用各自具有流 动截面的多个插入装置,还可以通过同一插入头部对不同物质给药。 这还可通过在公共区域内形成多种分开的流动截面的插入装置来实 现。在插入头部的优选实施例中,两个壳体部分可夹紧在一只手的两 个手指之间,因此形成第一抓握部件以及第二抓握部件,并且通过压靠壳体部分之一的一个手指,第二壳体部分可在第一壳体部分的方向 上运动,以便造成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从被保护位置运动到插入位置。 以此方式,本发明的插入头部可以容易和安全使用,而没有例如特殊 改造的插件的另外的辅助装置。可以相对运动的两个壳体部分的第一个最好不可运动地连接在底 座上。^旦是原理上,可相对运动的两个壳体部分还可相对于底座运动,并且特别是连接在底座上并相对于后者运动。为了将两个相对运动壳体部分的相对运动传递到插入装置和穿刺 装置,可设置刚性连接件,即两个壳体部分和插入/穿刺装置之一可以 相互刚性连接,由此还意味着它们制成一个部件。例如,在插入装置 和穿刺装置相对于底座的优选枢转性能的情况下,如果刚性结合在穿 刺装置上的壳体部分同样能够相对于底座枢转,刚性连接件可容易实现。与德国专利申请NO. 102004039408. 3的插入头部相比,本发明的 插入头部具有如下优点,即两个相对运动的壳体部分可用作使用者的 邻靠件,并且施加用于枢转运动的力不需要经由底座通过组织吸收。 如杲使用者具有适当插件,插入头部通过插件放置在组织上,并且插 入装置插入组织,这种力在插件内吸收。插入头部的另 一优选实施例中,底座不可运动地连接在插入装置 上,使得在后者从被保护位置运动到插入位置时,它沿其运动。以此 方式,插入装置和底座之间的连接可容易形成,因此成本低。在前面实施例的可选择实施例中,采用位于被保护位置的插入装 置和穿刺装置,底座的下侧至少形成壳体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最好是 壳体的下侧,使得在被保护位置上,其自由端在底座下側之后退后。 在其从被保护位置运动到插入位置的过程中,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可 相对于底座运动,使其自由端在插入位置上伸出超过底座的下侧。这 种实施例使得底座设计成壳体的下侧,因此形成特别紧凑的本发明的 插入头部。在壳体形成抓握部的实施例中,也就是说两个壳体部分形 成第一抓握部件和第二抓握部件,最好是此作为部件从底座向下伸出, 第一抓握部件相对于底座不可运动,并且第二抓握部件可相对于第一 抓握部件和底座运动,最好是移动或枢转。可动的第二抓握部件连接 在插入装置上,其方式是第二抓握部件的运动造成插入装置运动到插 入位置。通过为抓握部装备可动抓握部件,插入装置的运动可以简单 通过抓握和致动抓握部来实现。抓握部本身形成用于可动第二抓握部 件的邻靠件。在此情况下,形成邻靠件的抓握部的部分这里指定为第 一抓握部件。第二抓握部件可例如设计成按钮。笫一抓握部件可以是 按钮从中伸出的壳体。在类似的优选实施例中,两个抓握部件只一起 形成抓握部,例如它们形成总体两部件式抓握部的半件。在插入头部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插入装置可动地安装在底座上,即可移动和/或枢转。这具有如下优点,即这种安装配置在施加状态下 可同时在底座和插入装置之间形成连接,从而省略另外的连接元件。优选的是底座和滑动引导件的铰链元件或引导元件一起形成铰链 或线性或非线性滑动引导件,并且插入装置从铰链元件或引导元件伸 出。这种铰链元件或引导元件例如可同时用作套管壳体,并且可包括 用于从插入装置递送或回收液体的路径。在其中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位于被保护位置上时底座的下侧形成 至少壳体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插入头部的实施例中,还优选的是壳体 从底座的顶表面向上延伸,换言之完全配置在底座之上。在本发明的插入头部的又一实施例中,两个壳体部分或第一和第 二抓握部件可相对枢转或移动,特别是一个在另一个内滑动,以便实 现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从被保护位置运动到插入位置。最好是两个壳体部分或抓握部件相对线性移动,以便实现这种运动。其中在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位于被保护位置上时底座的下侧形成 壳体的外表面或下側的至少一部分的实施例中,同样最好的是两个壳 体部分可大致相对于底座的下側平行运动。这可特别是具有线性运动 性能。这种实施例使其更加容易用一只手操纵本发明的插入头部,并且 可以形成本发明的特别紧凑的插入头部。在本发明的插入头部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中,插入装置可以通过两 个壳体部分或抓握部件相对运动和穿刺装置一起从被保护位置枢转到 插入位置。枢转性能可以简单和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从而可以提供本 发明的紧凑插入头部,并且操作性能可靠。最好是在插入装置或穿刺入装置的纵向轴线与底座的下側形成最好小于50度的锐角。该角度最 好小于30度,使得在向外枢转时,纵向轴线或插入装置至少大致平行 于壳体的边界或下侧,或者平行于底座的承载表面。在其中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可围绕转动轴线从被保护位置枢转到 插入位置的插入头部的实施例中,同样优选的是围绕转动轴线枢转的 插入装置的纵向轴线与转动轴线交叉。如果插入装置的纵向轴线不与 转动轴线交叉,而以一个距离经过,该距离最好小于插入装置的长度。该距离最好至少是插入装置的所需穿透深度或长度的一半。在优选实施例中,插入装置的枢转角度是90度±10度。但是在类似的有利构造 中,枢转角度还可以较小,特别是如果插入装置同样相对于底座枢转, 并且在插入位置上,不相对于底座的下侧形成直角,而是形成锐角, 而是应该至少30度。因此,此构造中的枢转角度最好是至少大约30 度或者大约30度和大约90之间的任何中间数值。原理上,枢转角度 也可以大于90度。在本发明的插入头部的优选实施例中,两个壳体部分或抓握部件 的相对运动由其转换成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的运动的连接件是齿轮机 构。这种连接件具有的优点在于壳体部分相对的运动性能不需要与插 入装置的运动性能相对应,并且相反两种运动性能可各自出于其本身 目的而最佳地构造。因此,插入装置可特别通过枢转来运动,并且壳 体部分可最好线性地相对平移地引导。在壳体部分之一可以枢转的情 况下,其枢转轴线可以不同于插入装置。而插入装置最好围绕至少大致平行于壳体或底座的边界或下側的转动轴线枢转,这还适用于具有 可枢转插入装置的本发明的插入头部的所有实施例,可枢转壳体部分 可以围绕相对于壳体或底座的边界或下侧至少形成大致直角的转动轴 线枢转。但是,齿轮机构也是有利的,如果在枢转壳体部分的情况下, 后者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枢转插入装置的转动轴线隔开。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齿轮机构递减或最好递增的壳体部分的枢转角度可以传递到插入 装置。具有齿轮式连接件的按照本发明的插入头部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在 插入装置运动时两个壳体部分相对运动的情况下通过齿相互接合和相 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齿条最好连接在两个壳体部分之一上,使得此 壳体部分相对于齿轮的转动轴线在齿条的纵向上的运动转换成此实例中连接在插入装置上的齿轮的转动运动。采用齿轮的非常小的直径以 及齿的相应微小分齿或分配,壳体相互之间的比较短的行程可转换成 齿轮围绕整圈的大部分的转动运动。可动第二抓握部件与齿条有利地 形成单件。插入装置同样最好以转动固定方式连接在齿轮上。在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中,插入装置和/或穿刺装置经由转动 轴或枢转轴保持在底座或两个壳体部分的第一个上。设置相对于转动 轴偏心的滑动块,并且最好离开后者配置。还设置与滑动块可操作接合的引导细槽,其方式是两个壳体部分 相对运动将通过引导细槽引导的滑动块从与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的被 保护位置相对应的第一位置平移到与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的插入位置 相对应的第二位置。此实施例允许相对复杂的运动形式,并且同时只 有相对小的力经由壳体部分施加,并且连接机构的单个部件不可能卡 住。在又一优选实施例中,壳体可松开地连接在底座上。最好在两个 壳体部分相互之间的运动过程中,最好在两个壳体部分的与插入装置从被保护位置到插入位置的运动相对应的运动过程中,或者特别是在两个壳体部分相互之间的随后运动或连续运动过程中,这种连接自动松开。但是,作为选择,还考虑到原理上为壳体或底座装备另一可动部件,其致动松开与底座的连接。壳体和底座之间的连接可通过单纯摩擦接合来形成,但是最好是通过形状配合或形状配合与摩擦配合的组合来唯一提供。为了形成连接,底座和壳体(最好是壳体部分之一)各自装备至少一个连接元件,这些连接元件在连接形成时相互接合。为了能够松开连接,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可最好抵抗恢复弹性力脱离接合。在优选实施例中,两个壳体部分中的相对于底座运动的一个壳体部分不仅用来将插入装置传送到插入位置,而且松开该连接,这是由于在其运动过程中,此壳体部分通过接触、最好是滑动接触而抵抗弹性力使得连接元件之一运动(例如弹性弯曲)以脱离接合。在具有连接件并包括引导细槽和可松开地连接在底座上的壳体的本发明插入头部的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插入头部设计成两个壳体部分相互之间沿着引导细槽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距离的运动将通过引导细槽引导的滑动块从与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的被保护位置相对应的第一位 置转移到与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的插入位置相对应的第二位置。此外,设置将底座可逆地连接在壳体上的连接元件,以便将壳体从底座上松 开,准确地说两个壳体部分之一可最好沿着垂直于位于插入位置上的 插入装置的延伸方向的第二距离相对于底座运动,引导细槽具有与第 二距离相对应的第二部分,使得插入装置不夹带在松开运动中。换言 之,通过引导细槽的适当结构,在穿刺装置和插入装置插入患者身体 内之后,可以平行于身体表面或将底座固定在患者身体上的膏体表面 运动壳体或壳体部分之一。以此方式,通过相对致动特别是两个壳体部分的相同部件,可以有利地实现壳体与底座的分离以及穿刺装置与 插入装置的分离,以便实现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引入插入位置的运动 以及壳体与底座脱离。这里,滑动块运行经过整个引导细槽,由此套 管或插入装置枢转脱离与穿刺针或穿刺装置的结合,并且同时或随后, 在套管通过针施加之前,壳体从底座脱离。接着只在保留在患者身体 内部或上面的本发明的插入头部的区段(底座、套环)及其将被去除 的区段(穿刺针、壳体)之间保持容易拆卸的结合。在插入头部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被保护位置上的穿刺装置还未 连接在壳体上,但是最好在运动到插入位置的过程中自动连接在壳体 上。为此,插入装置的背向其自由端的端部可设置连接元件,随后是 卡扣元件,该元件在进入插入位置的运动结束的同时或之前与壳体的 配合连接元件连接接合。虽然此连接原理上可以是单纯的摩擦连接, 它最好包括至少一个形状配合连接。穿刺装置的连接元件可特别与配 合连接元件形成卡扣连接。对于形状配合连接来说,原理上足够的是它可相对于壳体从插入装置或从底座拆卸的方向从后部接合;因此弹 性卡扣接合不是绝对重要的。因此,例如在所述的实施例中,最好是两个壳体部分之一可被推 动足够远地进入另 一壳体部分,使得在插入装置从被保护位置到插入 位置的运动结束时,两个壳体部分之一上的控制斜面可邻靠在将底座 可逆地连接在壳体上的连接元件上的反射斜面上,以便将连接装置偏 离其接合位置,使得抓握部和底座可分离。特别是如上所述那样与引 导细槽的第二距离相结合,此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这是由于它使得 本发明的插入头部从穿刺功能转换成递送功能,以便递送药物,而不 在患者组织上形成张力。在插入头部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至少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的自 由端、最好是整个插入装置和整个穿刺装置在被保护位置上接收在容 座内,所述容座通过底座或壳体形成。如果壳体形成容座,底座可形 成接收在通过壳体形成的容座的部分容座,假设在最好可松开壳体的 情况下,后者连接在底座上。在插入头部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插入装置被指定(assign) — 个固定结构,将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可逆地保持在被保护位置。例如,两个壳体部分之一;f皮指定锁定台肩,该锁定台肩与另一壳体部分上的互补锁定构件可逆接合。在克服阻力时,可出现两个壳体部分的相对 运动,并且插入装置(套管)和穿刺装置(穿刺针)可被驱动或枢转 到插入位置(施加位置)。插入装置可被有利地指定一个套管壳体,套管壳体和插入装置一 起运动,所述套管壳体包括固定结构。后者用来与平行于两个壳体部 分的运动方向延伸的两个壳体部分之一的壁相对定位。以此方式,该 壁的内侧表面上的接合元件可以与位于插入装置上的被保护位置上的 固定结构可逆接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被保护位置上将插入装置 和穿刺装置一起安全地保持在容座内,并且在克服通过固定结构和接 合元件提供的初始阻力之后,以^f更相互之间运动两个壳体部分,并由 此形成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从被保护位置到插入位置的所需运动。本发明的插入头部的另 一优选实施例是如下的情况,其中在被保 护位置上接收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的两个壳体部分之一和/或两个壳 体部分的另一个中,设置其中在壳体和穿刺装置从插入装置和底座拆 卸之后并且在反向运动到被保护位置之后穿刺装置可锁定在容座内的 固定细槽。在枢转回到被保护位置或容座时,由于其弹性,穿刺装置 的尖端可弹性变形,并且沿着引导细槽横向偏移,并且可接着锁定(最 好不可逆地)在固定台肩之后的固定凹口内。在此位置上,它接着安 全地保持在被保护位置。固定细槽还可设置在插入头部的在穿刺装置 从插入装置和底座上拆卸时不拆卸的多种部件上。在插入头部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穿刺装置被指定一个保持元件, 该保持元件在穿刺装置自动反向运动到被保护位置上的过程中和穿刺 装置一起运动,所述保持元件具有锁定台肩,锁定台肩在壳体内的自 动反向运动时与接合元件锁定接合,以便防止穿刺装置再次运动离开 壳体。在插入头部的另 一 优选实施例中,后者设计成通过所谓的插件自 动放置在组织上。为此,插入头部(最好是其壳体)具有与插件的保 持装置保持接合的保持结构。如果优选的是插入头部的两个相对运动 壳体部分之一不可运动地连接在底座上,两个壳体部分的另一个可相对于底座运动,不可运动壳体部分最好形成保持结构。保持结构最好 特别是以单件形式相对于底座不可动地形成在壳体上或者壳体部分 上,并且最好至少刚性地连接在壳体或壳体部分上。其它优选特征在从属专利权利要求及其组合中披露。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中披露 的特征可以单独开发,或者以任何技术上可行的特征、权利要求的主题以及所述的构造组合的方式开发。附图中图1表示穿过按照本发明的插入头部的第一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 其中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配置在被保护位置上;图2表示穿过图1的插入头部的纵向截面,其中插入装置和穿刺 装置配置在插入位置上;图3表示穿过在施加之后穿刺装置拆卸过程中图1所示的插入头 部的纵向截面图;图4表示类似于图3的视图,其中穿刺装置再次配置在被保护位 置上;图5以水平截面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插入头部的第一壳体部分 的上部;图6表示可被推入的第一壳体部分内的第二壳体部分的侧视图, 其上部表示在图5中;图7表示相对配置在基本位置上时的图5和6所示的两个壳体部 分的底视图,图8表示在被推在一起并相互锁定的状态下的图5和6所示的两 个壳体部分的底视图;图9表示在再次被压靠在一起并随后松开之后它们再次按照图5 相对配置在基本位置上时的图5和6所示的两个壳体部分的底视图;图IO表示包括在致动之前按照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插入头部和插 件的系统;图11表示在致动之后按照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图12表示包括在插入头部致动之前按照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插入头部和插件的系统;图13表示致动之后按照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图14表示在插入头部放置在组织表面之后按照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图15表示插入头部的侧视图,其中插入装置位于被保护位置上;图16表示图15的插入头部,其中插入装置位于插入位置上; 图17表示按照图15和16的插入头部,其中抓握部和穿刺装置与 底座和插入装置分离;图18表示在从底座松开的状态下的第一和第二抓握部件的側视图; 图19表示插入头部的截面图,其中插入装置位于被保护位置上; 图19a以截面图表示图19的细节等;图20以截面图表示图19所示的插入头部,其中插入装置位于插 入位置上;图21表示在与底座和插入装置分离时并可以放置在患者上的抓握 部和穿刺装置的截面图;图22表示在第二抓握部件被推离第一抓握部件之后的第一和第二 抓握部件的截面图,以及以截面图表示放大细节C等;图22a是按照图22的截面D-D并垂直于图22的截面图取向;图23表示以透视图表示施加之前的本发明插入头部;图24表示施加之后的图23的插入头部;图25表示在第一和第二抓握部件和穿刺针拆卸之后按照图23和 24的插入头部;图26表示在第二抓握部件被拉出第一抓握部件之后以透视图表示 笫一和第二抓握部件;图27表示在连接连接件以便递送药物之后图23-26所示的插入头部的底座;图28表示插入头部,其中插入装置和穿刺针位于被保护位置,表示成没有第一抓握部件;图29表示图28所示的插入头部,其中插入装置和穿刺针位于施加位置^图30表示插入头部的側视图,其中插入装置位于被保护位置上;以及图31以平面图表示穿过按照图30的插入头部的截面图E-E。
具体实施方式
相同或至少功能相同的部件总体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从 而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省略重复的描述,单独实施例的部件大多数可 以互换,即可以相互组合。另外,本发明的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中变得清楚。图1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插入头部的第一优选实施例。插入头部包括由塑料形成单件的底座1、 2,底座1、 2可以其下侧U放置在组织上。 插入头部还包括由两个壳体部分10、 12形成的壳体10、 12,壳体部分 10、 12可相对运动,并且形成具有第一抓握部件10和第二抓握部件 12的两部件式抓握部。第一抓握部件10不可运动、但可拆卸地连接在 底座l、 2上。第二抓握部件12可动地保持在第一抓握部件10上,所 示第二抓握部件12可相对于第一抓握部件10以及底座1、2线性移动。 第二抓握部件12的运动轴线平行于底座1、 2的下側U定位。运动方 向通过第二抓握部件12的顶表面上的箭头表示。在第一抓握部件10中,插入装置5被安装成相对于底座1、 2围 绕平行于底座l、 2的下侧U的转动轴线枢转。插入装置5是细长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它被设计成柔性套管5。插入装置5具有延伸穿过 它的穿刺装置15,穿刺装置设计成薄针15,其柔曲刚性足以使得穿刺 装置15以及适当包围它的插入装置15引导穿过皮肤表面到皮下组织, 并由此引入插入装置5。在优选实施例中,底座l、 2的下侧U设置粘 合剂垫,以便将插入头部固定在组织上,最好固定在皮肤表面上。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的枢转性能通过保持元件17a提供,保 持元件在其相对側在每种情况下形成枢转铰链的轴根部40。轴根部40 的轴线重合。第一抓握部件10以套筒形式或者如果适当以开口眼孔的 形式形成轴根部40的支承。穿刺装置15固定连接在保持元件17a上,而套管5固定连接在套 管壳体17b上,套管壳体具有用于例如胰岛素的液体药物的递送件7。 递送件7相对于插入装置5的纵向轴线大致以直角从套管壳体17b伸 出。在套管5的纵向轴线的延伸部内,套管壳体17b在其离开套管5 的端部处具有隔膜58 (如图3所示),隔膜通过穿刺针15穿透。以此 方式,套管5和套管壳体17b通过压力配合连接在保持构件17a上, 并且穿刺针15保持其中,并且通过转动保持元件17a,它们可作为单 元5、 6、 7、 15、 17b围绕轴才艮部40的转动轴线枢转。同样可以看出,在其两个长侧部的每个侧部上,可动第二抓握部 件12设置引导细槽42,在每种情况下保持元件17a的短柱(stud)形 状的滑动块44接合在细槽42内。由于截面图,只表示两个引导细槽42中的一个,并只可看到滑动块44中的一个,这是由于另一个在视图 被保持元件17a挡住。在相对于底座1、 2运动的第二抓握部件12在方向箭头的方向上 推动到第一抓握部件10,相对于底座1、 2固定,其中第一抓握部件 IO在此运动中引导第二引导部件12,引导细槽42沿着滑动块44移动, 使得第二抓握部件12的移动运动转换成保持元件17a围绕轴根部40 的轴线的转动运动以及转换成插入装置5以及穿刺装置15和递送件7 围绕这些轴线的枢转运动。抵抗压缩弹簧65的弹簧力造成将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从其 图1的被保护位置转移到图2所示的插入位置的枢转运动,压缩弹簧 65配置在保持元件17a和第二抓握部件12之间,并且在枢转运动增加 时逐渐预张紧。在被保护位置上,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相对于底座1、 2位 于大约IO度的角度上。插入装置5和在相同方向上从保持元件17a伸 出的穿刺装置15的部分在结合被保护位置上接收在大致通过第一抓握 部件10和底座1、 2包围的容座区域14内。在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 15位于被保护位置上,这确保使用者不能在穿刺装置15伤害自己,并 且相反穿刺装置5和穿刺装置15不会由于意外操作而损坏或污染。由 于底座l、 2具有唯一的窄小缝隙,以便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经 过,容座14这里还形成屏蔽件,使得使用者不能从插入头部顶部或侧 部看到穿刺装置15。最好设置在底座1、 2下侧上的粘合剂垫同样设置 缝隙,以便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经过。为了将插入装置5引入身体组织到皮肤以下的点,或者如果适当, 只进入皮肤,使用者在拇指和食指之间经由抓握部10、 12保持插入头 部。抓握部件10和12各自设置适当成形的横向抓握表面11。通过将 部件10和12压在一起,如同已经描述那样,引导细槽42在保持元件 17a的側壁44内移动,使得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枢转到图2的插 入位置。在达到此位置时,两个抓握部件IO、 12通过形成在第二抓握 部件12上的锁定凸缘48不可逆地相互锁定,锁定凸缘48弹性接合在 形成在第一抓握部件上的相应下切部49内,使其不能再次运动离开。 同时,位于图1所示情况下的第一抓握部件10不可运动但可松开地连 接在底座l、 2上,通过一皮推入第一抓握部件10的第二4爪握部件12从底座松开,这是由于形成在第一抓握部件10上的弹性锁定凸缘(未示 出)与底座l、 2上的相应配合元件脱离。在这种情况下,抓握部IO、 12、保持元件17a和穿刺装置15只通过穿刺装置15和套管壳体17b 的隔膜58之间的摩擦而连接在底座1、 2、插入装置5和套管壳体17b 上。类似地,在达到插入位置时,套管壳体17b通过锁定装置(未示 出)不可逆地锁定在底座1、 2上,使得两个部件l、 2、 17b在插入位 置上固定并不可逆地相互连接。例如锁定在相应下切部内的锁定凸缘 的形式的这种锁定装置构造的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是公知 的,并且因此不需要在这里详细讨论。在现在情况下,滑动块44离开枢转轴线的距离以及引导细槽42 的弯曲被选择成使得第二抓握部件12移动例如4或5毫米的几个毫米, 造成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围绕大约80度的枢转角度从被保护位 置枢转运动到插入位置,由此在插入位置上的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 15从底座1、 2的下侧U大致以直角伸出。为了将插入头部放置在组织表面上并且将插入装置5引入组织, 使用者通过抓握部10、 12保持插入头部,并且使其运动到组织表面上。 为此,穿刺装置15穿刺最好是人皮肤的组织表面,并且传递到皮肤内。 适当包围的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 —起穿透,直到插入头部以其下 侧U(即底座1、 2、的下侧U)位于组织表面上,并且最好通过粘合剂 层或通过粘合剂垫例如粘合地固定在皮肤表面上。为了在插入头部放置在组织上之后对药物给药,抓握部IO、 12以 及保持元件17a和穿刺装置15必须,皮拆卸,并且递送件7必须经由与 递送件7协作的连接器连接到药物储槽上,最好连接在药物泵上。为此,抓握部IO、 12在一只手中抓握,并且与插入装置5插入组 织的方向相反地运动离开底座1、 2,由此穿刺装置15被拉出插入装置 5和套管壳体17b,并且释放穿过插入装置5的流动截面。用于穿剌装 置15进入套管壳体17b并通过隔膜58形成的进入开口在穿刺装置15 缩回之后通过隔膜58封闭。在穿刺装置15被拉出插入装置5时,插 入装置5的流动截面自动流体连接到递送件7上。在此方面中,插入 头部可通过例如DE19821723C1和DE102004039408. 3所述的方式i殳计。图3表示相互松开的插入头部的两个组件组,即在第一情况下,底座l、 2与套管壳体17和插入装置5,并且其次,抓握部IO、 12与 保持元件17a和穿刺装置15,并且位于其中插入装置5的纵向轴线和 穿刺装置15的纵向轴线相互对准的相互定向位置上。在穿刺装置15离开隔膜58之后,它和安装在第二抓握部件12内 的保持元件17a—起通过预张紧压缩弹簧65自动枢转回到被保护位置 (此枢转运动通过图3的方向箭头表示),使其再次配置在通过两个 抓握部件IO、 12形成的壳体边界内。这种情况表示在图4内。图3所示的底座2和套管壳体17b以及固定其上的套管5保持在 组织表面上,并且因此形成内在部分。相比之下,4爪握部10、 12和配 置在被保护位置上并通过保持元件17a保持的穿刺装置15 —起被丢 弃。内在部分可因此有利地制成平坦的,并且在衣服下佩戴时不显露。 插入组织5的柔性使得插入装置5在插入状态下不造成任何不适,而 是足够稳定以便可靠地确保药物供应。图5以从下方倾斜的透视水平截面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包括两个壳 体部分IO、 12的第二插入头部的上部,壳体部分可以一个在另一个内 滑动。正是在图6的透视側视图中表示的其中插入第二内部壳体部分 12的第一外部壳体10的上部在插入头部完全组装时至少被部分推动。 除了下面描述的差别之外,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插入头部特别具有与图 1-4所示的插入头部相同的结构和功能。不同于所示插入头部的最为重 要的差别在于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在两个壳体部分IO、 12被推到一起 并造成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从被保护位置枢转到插入位置时,它们通 过所谓的"圓珠笔机构"被临时互锁在代表插入位置的被推在一起的 位置,并在施加插入装置以及随后壳体部分10、 12和穿刺装置15与 保持在施加位置上的插入装置5、底座l、 2和套管壳体17b分离之后, 两个壳体部分10、 12通过在一起滑动过程中逐渐预张紧的压缩弹簧66 的力被进一步压在一起(见图7-9),并且插入装置接着在通过两个壳 体部分10、 12形成的壳体边界内自动枢转回到被保护位置。为了获得这种"圓珠笔机构",第一壳体部分10具有位于其上部 边界壁的下侧上的引导凹槽8,并且通过第二壳体部分l2的顶面上的 弹性臂17支承的引导圓筒18接合在凹槽8内,并且在两个壳体部分 10、 12被推在一起时在后者内引导。通过比较表示两个壳体部分10、 12而没有插入装置、穿刺装置、底座和套管壳体的底视图的图7和8,首先在与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图7 )的被保护位置相对应的基本位置 上,其次在它们被大致完全推在一起并与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的插入 位置(图8)的位置上,将看出到在两个壳体部分10、 12抵抗压缩弹 簧66的力被推在一起,其位置在图7-9中以黑点形式表示以便更加清 楚,引导圓筒18抵抗弹性臂18的弹簧力水平移动到引导凹槽8的后 部中空部67 (见图7的箭头),其中在两个壳体部分IO、 12松开之后 (图8),它通过压缩弹簧66的力锁定。以此方式,随着插入头部完 全组装,经由机械连接件从被保护位置枢转到插入位置的插入和穿刺 装置同样锁定在插入位置,并且插入头部因此准备好进行施加。通过将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引入组织而施加插入头部之后,并且 在将两个壳体部分10、 12以及固定其上的穿刺装置从插入头部的保留 在施加位置上的部件拆卸之后,在中空部67内引导圓筒18的锁定可 通过再次将两个壳体部分10、 12压在一起来取消,这是由于通过这样 操作,弹性臂18的弹簧力将引导圓筒18运动到引导凹槽8的另一部 分内,由于通过压缩弹簧66的力壳体部分10、 12被推开,它和该部 分一起被引导回到开始位置,同时穿刺装置枢转回到其被保护位置(见 图9)。在此状态下,在保护被污染的穿刺装置不被接近的情况下,壳 体10、 12可被丟弃,而没有任何问题或没有任何伤害危险。图IO表示包括类似于图1-9所示的按照本发明的插入头部以及特 别调整的插件的系统,插件用来将插入头部放置在组织上,使得使用 者不需要在其放置过程中在手指之间保持插入头部。特别是,在插入 装置5和穿刺装置15转移到插入位置的过程中,使用者不经由抓握部 保持插入头部。插入头部的驱动通过插件的帮助来实现。使用者因此 受到保护而不被穿刺装置15刺伤,并且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还 更好地受到保护,不由于意外操作而损坏或污染,这是由于即使插入 装置和穿刺装置枢转进入插入位置,通过插件防止与其意外接触。插件包括形成为具有底座的套筒的内部壳体20,并且从外部观看 具有大致罐的形状。插件壳体20容纳保持装置和用于插入头部的驱动 机构。保持装置包括例如片簧的保持弹簧,保持弹簧将插入头部相对 于插件壳体20保持在图10所示的开始位置。保持弹簧接合在形成在 抓握部10、 12上的保持结构17之后。可抵抗保持弹簧的恢复弹性力 来松开保持接合。驱动机构包括配置在插件壳体20内以便在推动方向V及其反向上 线性运动的推动元件22。推动方向V与插件壳体20的中心纵向轴线重 合。驱动机构还包括在推动方向V上作用在推动元件22上的力产生器 23。力产生器23包括两对相互铰接的分支24,两对分支24相对于中 心纵向轴线对准配置,即相对于插件壳体20的推动方向V对称。每个 成对的分支在相对于插件壳体20固定就位的枢转铰链25中悬挂。每 个各自成对分支的两个分支24以自由枢转铰链26相互枢转连接。此 外,背向位置固定的铰链25的分支24在每种情况下连接在枢转铰链 27内的推动元件22上。弹簧(未示出)或者如果适当仅仅一个弹簧将 分支、铰链和推动元件的这种配置在推动方向V上张紧。包括分支24 和铰链25、 26和27的配置引导推动元件22;另外或除此之外,插入 壳体23的内套表面可引导推动元件22。此外,阻挡构件29设置成与 插件壳体20阻挡接合,防止推动元件22前进运动。阻挡构件29可形 成与通过插入壳体20形成的壳体结构或者与相对于推动方向V固定连 接其上的任何其它结构阻挡接合。阻挡接合可通过按钮形式的触发器 28的驱动来松开。插件还包括在推动方向V或反向上可动连接在插件壳体20上的致 动构件21。致动构件21相对于插件壳体20形成套筒,形成具有壳体 部分20、 21的总体两件式伸缩插件壳体。但是由于功能的不同,壳体 部分21此后被指定为致动构件。致动构件21形成插件的下侧U21,由 此插件可以并最好放置在组织表面上,以便放置插入头部。在通过图 10的插入头部采取的开始位置上,插件的下侧U21和保持插入头部的 下侧U各自在推动方向V上指向,至少大致形成用于两个下侧的表面 法线。致动构件21包括在下側U21处相互连接的外套筒部分和内套筒部 分,并且在它们之间留下环形间隙。插件壳体20伸入到此环形间隙内, 并在滑动运动中引导致动构件21。在图IO所示的状态下,致动构件21相对于插件壳体20采取缩回 位置,并且插件在推动方向V上具有最短长度。在插件的这种状态下, 插入头部被安装,即与插件的保持装置保持接合。除了安装插入头部, 插件还可在位于支承件之上的插入头部上被推动。保持装置的位置和 几何形状被选择,从而在插件被推上时,自动获得保持接合。在例如通过安装就位而插入头部被接收之后,插入头部的插入装置5保持在 其被保护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插入头部始终不活动。插入件装备 有也就是致动构件21的装置,其致动将插入装置运动到插入位置,并 且以此方式驱动插入头部。对于这种驱动来说,致动构件21和插入头部一起形成结合体,在 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完全结合体。结合体的两个结合元件是致动构件 21形成的引导曲面(curve) 21a以及通过可动4爪握部件12形成的接 合元件12a。在致动构件21由此作用在插入装置5上的连接件中,可 动抓握部件12形成插入头部的接收构件。在致动构件21相对于插件 壳体20在推动方向V上运动时,引导曲面2a在接合元件12a上滑动, 即在形成也就是可动抓握部件12的接合元件12a的接收构件的接触面 上滑动。通过压力接触以及引导曲面21a相对于推动方向V倾斜的趋 向,抓握部件12与推动方向V横向地朝着另一抓握部件10运动,并 且如同插入头部那样,插入装置5枢转到插入位置。可动抓握部件12 在离开底座2的其上端处形成接合元件12a,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其 外边缘。引导曲面21a朝着插件的下侧U21指向。倾斜被选择成使得 从在推动方向V上离开下侧U21指向的端部开始的引导曲面21a倾斜 离开插入头部、或者在致动状态下枢转的插入装置5、或者插件的中心 纵向轴线。倾斜的角度是恒定的,引导曲面21a是斜切的,也就是倾 在牛线或表面。为了实际上操作,推荐的是一旦插入头部安装就位,使用者例如 通过抓握致动构件21在致动构件21上用一只手保持插件,并且使用 他的另一只手相对于保持致动构件21与推动方向V相反地拉动插件壳 体20。这也被理解为致动构件的致动。推动元件22和力产生器23与 插件壳体20 —起相对于致动构件21运动。通过保持装置保持在开始 位置上的插入头部被一起承载,即相对于致动构件21与推动方向V相 反地运动。接合元件12a沿着引导曲面21a滑动。经由这种通过压力 接触的单纯相互作用,可动抓握部件12与推动方向V横向运动,并且 插入装置5枢转到插入位置。插入头部在插入壳体20和致动构件21 相互之间进行的偏移运动结束时致动。图11表示在其致动状态下的插件和插入头部的系统。插件壳体20 和致动构件21相互之间采取延伸位置。在延伸的状态下,插件壳体20和致动构件21的壁围绕致动的插入头部到超过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 15的自由端的点,即穿刺装置15的尖端在插件的下侧U21之后缩回一 个短距离。在延伸位置上,插件壳体20和致动构件21相互之间被阻挡。在 被阻挡的状态下,在推动方向V上或其反向上的相对运动是不可能的。 在达到延伸位置时,插入壳体20和致动构件21相互之间自动阻挡。为了放置插入头部,使用者将插件放置在皮肤表面上。在插件就 位时,使用者按压在触发器28上。触发器28经由弯曲接合部作用在 阻挡构件29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结合部是简单成对的斜切部。在 触发器28的作用下,阻挡构件29运动脱离与插件壳体20的阻挡接合, 使得推动元件22可在力产生器23的作用下在推动方向V上运动。力 产生器23突然加速推动元件22。推动元件22类似于重锤作用在插入 头部上。在推动运动的第一部分中,保持弹簧将弹出脱离与插入头部 的保持结构17的保持接合,即取消保持接合。推动元件22在推动方 向V上的加速使得推动元件22和插入头部的下侧U之间的单纯的压力 接触保持直到插入头部的下側U位于与插件的下侧U21相同高度为止, 并且因此放置在组织表面上。在此之前,穿刺装置15已经穿刺皮肤表 面,穿透进入组织,并且与其一起承载插入装置5。在插入头部放置在皮肤表面并且拆卸插件之后,使用者保持抓握 部10、 12并且与插入方向相反地将其拉动离开底座1、 2。由此,穿刺 装置15被拉动离开插入装置5和底座1、 2,并且通过弹簧作用,接着 如果适当在两个抓握部件10、 12首先被压在一起并接着松开之后,自 动枢转进入被保护位置。在同样使得穿刺装置15自动缩回的插件的有利变型中,插件的保 持装置和插入头部的保持结构17之间的保持接合受到保持,并且不同 于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不通过推动元件22的加速而取消。在这种变 型中,保持装置可特别固定连接在推动元件22上,使其随后参与在推 动方向V上的弹出运动。为了取消保持接合,插件可装备剥离器,在 插件从组织上拆卸之后,在插件壳体20和致动构件21被推在一起时, 如果适当在两个抓握部件10、 12首先通过自动或另外的操作再次被压 在一起并随后松开之后,剥离器将插入头部从保持接合中自动松开。 作为选择,这种剥离器还可完全独立于致动构件21设置,并且可分开致动,以便取消保持接合。图12-14表示包括按照本发明的插入头部和插入的系统的第二示 例性实施例。插入头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唯一的变型是插件。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插件的与第一实施例的插件的部件功能相同的 部件各自通过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参考标号加上十来表示。因此, 特别是对于插件壳体30和致动构件31来说,其形状和连接以及相对 运动性能如同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描述那样设置。原理上,这还适用于 推动元件32、保持装置、力产生器33、弹出器38以及阻挡构件39。 除了下面指出的差别或者从附图清楚得出之外,有关第 一示例性实施 例作出的说明同样适用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插件不同于第 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插件之处主 要在于致动构件31由其作用在插入头部上以便通过插件壳体30相对 于致动构件31的向上拉动运动来致动后者的结合部。在第二示例性实 施例中,插件本身形成结合部,即具有两个结合元件31a和41a,其中 之一通过致动构件31形成,并且另一个通过受动器构件41形成。受 动器构件41安装成使其可与推动方向V从插入壳体30前后横向运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与推动方向V形成直角。结合部31a、 41a也是弯曲 的结合部。引导曲面31a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引导曲面21a相对应。 受动器构件41形成接合元件41a,接合元件在插件延伸时沿着引导曲 面31a滑动,并且由于引导曲面31a的倾斜路径,在后者被向上拉动 时,造成受动器构件41在朝着插件的中心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横向运动。 在结合部31a、 41a内,与推动方向V相反的运动(在相对于致动构件 31向上拉动时,通过插件壳体30进行该运动)因此转换成受动器构件 41的横向运动。后者的结合元件或接合元件41a本身以引导曲面的方 式形成,但是这里设计成接合元件。作为选择,接合元件41a还可例 如形成为简单凸轮或手柄。类似地,接合元件41a还可设计成引导曲 面,并且在另一变型中,结合元件31a可以形成为伸出凸轮或手柄。插件致动插入头部的界面再次形成为单纯压力接触,并且存在于 受动器构件41和接收构件和插入头部的可动抓握部件12之间。这种 单纯的(可以几乎称为松动的)压力接触简化了操作,这是由于为了 致动不需要制造特殊的铰链连接;所需要的是插入头部的接收以及致 动构件31的致动相结合,这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向上^立动运动来实现。压力接触(即通过受动器构件41施加的压力)相对于底座1、 2 平行于其运动方向作用在可动抓握部件12上。通过受动器构件41的 介入以及结合部31a、 41a的整个转换到插件,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 没有力与抓握部件12的运动方向横向地施加在抓握部件12上。图13表示具有被致动的插入头部的系统。在插件壳体30的向上 拉动运动过程中,这同样理解为致动构件31的致动,插入装置5和穿 刺装置15枢转到插入位置,使其公共纵向轴线在推动方向V上指向。 以与有关插入头部描述相同的方式,可动抓握部件12松开抓握部10、 12和底座1、 2之间的连接。但是,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之间的 摩擦如同第一示例性实施例那样将底座1、 2保持在保持接合中的抓握 部10、 12上。致动触发器38将松开阻挡接合,其中阻挡构件39始终连接在插 件壳体30或牢固固定其上的结构上,并且力产生器33在推动方向V 上加速推动元件32。加速再次突然出现,使得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驱 动装置32、 33同样以重锤的方式动作。驱动力通过两个螺旋弹簧产生, 螺旋弹簧之一各自作用在两对分支之一上。固定在位置固定的枢转支 承件35上的分支24通过齿接合相互连接,确保两对分支的同步向外 运动。为了能够使得插件在插入头部放置之后准备重新使用,受动器构 件41必须从图13所示的端部位置运动回到图12所示的端部位置。对 于这种恢复运动,致动构件31和受动器构件41形成另一结合部31b、 41b,该结合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再次是弯曲结合部。对于所示另一结 合部来说,致动构件31形成引导曲面31b,并且受动器构件41形成接 合元件41b。引导曲面31b至少大致平行于引导曲面31a延伸。引导曲 面31a和31b形成在致动构件31的内部套筒部分上,引导曲面31a位 于内侧表面,并且引导曲面31b位于内部套筒部分的外侧表面上。它 们相对于推动方向V以大致相同的高度相对定位。接合元件41b同样 以略微间距相对于接合元件41a定位,使得致动构件31的内部套筒部 分可在两个接合元件41a和41b之间运动进出。图14表示其中插入头部就位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插件从 插入头部上拆卸。使用者接着将抓握部10、 12从底座1、 2拉动,并 且在抓握部中,如果适当在两个抓握部件10、 12再次被推在一起并接着松开,穿刺装置自动枢转回到被保护位置,并且使用者将插入头部 附接在输液泵的导管上。在如同已经相对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描述的变型中,其中保持装置在固定位置上连接在推动元件32上,并且可相 应地保持抓握部10、 12,插件从底座上拆卸,其中和抓握部10、 12 始终通过它保持。如果适当,在两个抓握部件IO、 12首先被再次推在 一起并接着松开之后,保持接合接着最好通过另外的剥离器松开,并 且抓握部IO、 12和穿刺装置15—起丟弃。为了将插件准备用于另一插入头部,使用者将插件壳体30和致动 构件31 —起再次滑动到缩回位置,如图12所示,其中安装了插入头 部。在向内运动中,致动构件31的内部套筒部分在受动器构件41的 接合构件41a和41b之间运行。这种向内运动在引导曲面31b和接合 元件41b之间形成另一结合连接。因此在向内运动中,结合部31b、 41b 的受动器构件41再次运动回到图12所示的端部位置,即相对于中心 纵向轴线向外横向、最好径向运动。在弹簧装置33的作用下在推动方向V上向外驱动的推动元件32 与离开致动构件31的下側U31指向的内部套筒部分的端面相对地定 位。推动元件32的前进运动通过邻靠齿端面来停止。致动构件31设 置几何形状,使得在伸缩部30、 31的延伸位置上,它在插入头部的下 侧U达到下侧U31的高度时停止推动元件32,并因此与皮肤表面准确 接触,其中插件就位。在插件壳体30相对于致动构件31或者致动构 件31相对于插件壳体30的向内运动过程中,邻靠接触指的是推动元 件32通过致动构件31压靠,与力产生器30的力相反地更深地进入插 件壳体30,直到阻挡构件39再次处于如图13和14所示的阻挡接合。图15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插入头部的另一实施例。插入头部包括可 以与弹簧力相反地推入第一抓握部件10的第二抓握部件12,并且接着如同在图5-9的插入头部那样,经由所谓的"圓珠笔机构"可逆地锁 定在后者上,其方式是,通过将两个抓握部件IO、 12再次推在一起, 锁定可以松开,并且抓握部件IO、 12可通过弹簧力再次运动离开,进 入初始位置。通过将第二抓握部件12推入第一抓握部件10,套管壳体 17b围绕铰链6枢转。在被保护位置上,套环壳体17b始终承载插入装 置和穿刺装置15。在第二抓握部件12致动时,引导细槽42内的滑动 块44在铰链元件6的方向上大致向下驱动,造成插入装置和穿刺针转动或枢转运动。 一旦滑动块或短柱(stud) 44达到引导细槽42的弯曲 区域,从;故保护位置到插入位置的枢转运动完成。第一抓握部件10还 装备与底座1上的相应区段49 (见图17)接合的连接装置16b,以便 将底座1可逆地连接在抓握部10、 12上。当然,滑动块还可具有另一位置。因此,滑动块44还可进一步向 下配置,并且在部件枢转时,大致向上移动。引导细槽和滑动块的多 种构造这里也是可以的。按照图16,第二抓握部件12被推入第一抓握部件10,并且可逆 地锁定其上,并且第二抓握部件12进入第一抓握部件10的插入运动 造成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 —起从容座14 (见图18) —起枢转到 插入位置。从表示抓握部10、 12和与施加的套管壳体17b以及底座1和套管 5分开保持其中的穿刺装置15的图17,将看到包括抓握部件12和10 的抓握部可从底座1上脱离。底座1包括抓握部10、 l2的连接装置16b 在被保护位置上与其接合的凹口 49 (图15)。在两个抓握部件10、 12 被推在一起时,取消此接合,使得抓握部IO、 12可从底座1上拆卸。图18表示按照图17的抓握部10、 12,但是这里两个作为部件10、 12再次在滑动方向上^:相互推入,并且两个部件IO、 12之间的锁定已 经被去除,并且它们再次在内部弹簧的力下被推开进入原始位置,使 得引导细槽42内的滑动块或短柱44大致向上引导,由此针保持件以 及固定其上的穿刺装置15再次枢转进入在容座14内的原始被保护位 置或靠近后者的卡扣位置。图19表示在施加之前或存储过程中的按照本发明的插入头部的另 一优选实施例。插入装置5以及部分接收其中的穿刺装置15位于容座 14内的被保护位置。保护薄膜施加在薄片或膏体13的下側U上,以便 将膏体13的粘合剂区域保持活性。按照图19,还设置隔膜58,隔膜 用来使得穿刺装置15插入和缩回,并且随后确保插入装置5密封。相 应地,还设置隔膜56用于以直角结合穿刺装置15的区段,隔膜56使 得可以紧密连接到递送线或换流器上(见图27)。在配置在套管壳体17b上并保持穿刺装置15的针保持件17a上, 离开底座1指向的側部设置固定结构46,固定结构可以从图19a的细 节中看到。在这里所示的状态下,接合元件48与固定结构46接合,并且提供抵抗第二抓握部件12意外插入第一抓握部件10的阻力。使 用按照此实施例的创新插入头部的人员必须开始施加显著的力,以便 克服接合元件48和固定结构46之间的接合,并因此使得插入装置5 和穿刺装置15从图19所示的容座14内的被保护位置枢转运动到图20 所示的施加位置。同时,为了枢转运动,另外需要克服作为张紧弹簧 的两个预张紧橡胶带65的弹簧力,橡胶带随着枢转运动增加而逐渐张 紧。还可以设计具有锁定装置的固定结构46,锁定装置与元件53、 54 相对应,并且例如可以设置在第一和第二4爪握部件10、 12上并且可以 通过部件之一推入另一个来解锁。图20中的引入患者组织的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在图21中表 示在脱离状态下。换言之,穿刺装置或穿刺针15被拉出插入装置5。 隔膜58闭合,并且插入装置5准备将药物引入患者的身体。在穿刺装置从隔膜58缩回之后,可以通过减小施加在两个抓握部 件10、 12上的压缩力而在两个橡胶带70的力下实现穿刺装置15的自 动恢复运动到被保护位置上。这种情况表示在图22中。这里,穿刺装 置15运动经过原始的被保护位置进入被保护位置之上的位置,即锁定 台肩60之上的位置,这将在下面描述。如从放大细节C中看出那样, 由于针保持件17a端部处的锁定台肩60与接合元件48接合,穿刺装 置15固定就位。在此位置上,由于通过接合元件48与锁定台肩60结 合提供的阻挡作用,现在被污染的穿刺装置15不可以再次偏离抓握部 10、 12。穿刺装置15保持在锁定台肩之后的阻挡位置上。来自于图22 的截面D-D表示在图22a中,以便表示用来将使用和被污染的穿刺装 置15转移到固定台肩50a之后的固定细槽区域。通过比较,未使用并 消毒的穿刺装置可以在使用之前保持在固定台肩50a之前的另一位置 上。按照图22a的截面还表示引导件62,使得第二抓握部件在第一抓 握部件10内引导。在穿刺装置15枢转回到容座14内的不活动位置时, 它将柔性变形地运动经过固定细槽50,以便随后返回到固定台肩50a 之后的固定细槽50的上部区域内的形状,并且反弹进入图22a所示的 位置,以便接着卡扣在所示的位置上,并在那里被挡住。图23-28表示具有与所述类似的功能的按照本发明的插入头部施加过程中的多个阶段。但是这里,用来将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从 被保护位置枢转到插入位置的两个抓握部件10、 12在首先被推在一起 时,经由所谓的"圓珠笔机构"相互锁定,其方式是这种锁定可通过 将两个抓握部件IO、 12再次推在一起而取消。可以获得这种"圓珠笔 机构,,的方式已经参考图5-9说明,并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是 熟知的,使其不需要在这里详细描述。按照图23,第二抓握部件12表 示在其中它从第一抓握部件IO伸出的位置上,在该位置上,插入装置 5和穿刺装置15在其被保护位置上。在按照图24的视图中,第二抓握 部件12运动到第一抓握部件10内,并锁定在后者上,使得如图25可 以看到那样,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可引入患者的身体。图25现在表示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15引入患者身体以及具有抓 握部10、 12的穿刺装置15与具有插入装置的底座1分开的状态。通过在图25所示的情况下将两个抓握部件10、 12再次相互推入, 两个抓握部件10、 12的锁定可以被取消,使得第二抓握部件12通过 内部弹簧的力弹出第一部件10,其中穿刺装置15转移到通过抓握部件 10、 12形成的边界内的被保护位置上。如图27所示,具有递送线的连接器64现在附接在底座上,以便 递送例如胰岛素的药物。图28表示出引导细槽42具有长度a的第一区段Wa。此距离a使 得在当前情况下通过第二抓握部件l2的致动将套环壳体Hb以及插入 装置5和穿刺装置15枢转到右侧,使得滑动块44在铰链元件6的方 向上大致向下运动,同时插入装置5从被保护位置转移到施加位置或 者插入位置。可以得到引导细槽42的第二区段42b,经由第二距离b, 提供可以进行解锁的间隙,从而将连接装置16b引导离开接合凹口 49。按照图29,其中滑动块44相对于图28的视图达到引导细槽42的 另一端,不仅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在其施加位置,抓握部IO、 12 同样相对于底座l解锁,并可以松开,其中穿刺装置15被拉出插入装 置5。在按照图30的实施例中,同样表示解锁机构,特别是在图31的 截面E-E中可以看到。如所示,第二抓握部件12具有在第二抓握部件 12插入第 一抓握部件10之后贴靠偏移斜面54向上运行的控制斜面52, 以便以此方式将连接元件16输送离开与底座1上的接合凹槽49的接合。虽然用于枢转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的运动与长度a的距离42a 相对应,用于将控制斜面52引导到偏移斜面54的运动与图28的引导 细槽的区^a42b相对应。 附图标记列表底座、容座1、底座、平部分2、凹口 3、凹口 4、插入装置、柔 性套管5、铰链元件6、用于铰链元件的配合件6a、递送件7、引导凹 槽8、连接元件9、第一抓握部件10、抓握表面11、第二抓握部件、 接收构件12、铰链元件、接合元件、压力接触表面12a、薄片、膏体 13、容座14、穿刺装置15、连接元件16、弹簧腹板16a、连接装置16b、 弹性臂17、针保持件、保持元件17a、套管壳体17b、引导圓筒18、 连接元件19、插件壳体20、致动构件21、结合元件、引导曲面21a、 推动元件22、力产生器23、分支24、枢转铰链25、枢转铰链26、枢 转铰链27、触发器28、阻挡构件29、插件壳体30、致动构件31、结 合元件、引导曲面31a、结合元件、引导曲面32a 、推动元件32、力 产生器33、分支34、枢转铰链35、枢转铰链36、枢转铰链37、触发 器38、阻挡构件39、轴根部40、受动器构件41、铰链元件、接合元 件41a、铰链元件、接合元件41b、引导细槽42、枢转引导区段42a、 解锁引导区段42b、滑动块、短轴44、固定结构46、接合元件48、接 合凹口 49、固定细槽50、固定台肩50a、控制斜面52、反射斜面54、 隔膜56、隔膜58、锁定台肩60、引导件62、连接器64、张紧弹簧65、 压缩弹簧66、下侧U、推动方向V。
权利要求
1.用于医疗或医药应用的插入头部,包括(a)具有第一壳体部分(10)和第二壳体部分(12)的壳体(10、12),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可相对运动;(b)底座(1、2);(c)通过穿刺装置(15)稳定的柔性插入装置(5),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安装成结合地运动;(d)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相对于壳体从被保护位置运动到插入位置,在被保护位置上,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的自由端配置在壳体(10、12)和/或底座(1、2)的边界内,在插入位置上,自由端以可引入器官组织的方式从壳体(10、12)和/或底座(1、2)的边界伸出;以及(e)连接件(17a、40、42、44),两个壳体部分(10、12)相对运动通过连接件转换成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的运动,其方式是通过相对运动两个壳体部分(10、12),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从被保护位置运动到插入位置;其中底座(1、2)在插入位置上具有可以放置在器官组织上的下侧(U),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从中伸出以便在底座(1、2)以下侧(U)放置在组织上时插入组织,其中穿刺装置(15)在插入位置上连接或可连接到壳体(10、12)上,并且从插入装置(5)上松开或可松开,使得在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插入组织之后,可以通过用一只手抓握壳体(10、12)并在与所需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用手使其运动,以便从底座(1、2)和插入装置(5)上拆卸穿刺装置(15),其中恢复装置(65、55)设置成在从底座(1、2)和插入装置(5)上拆卸之后,如果适当,在使用保持壳体(10、12)的手致动触发器构件之后,穿刺装置(15)通过恢复装置自动运动回到其中穿刺装置(15)的自由端配置在壳体(10、12)的边界内的被保护位置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两个壳体部分(10、 12)可被抓握在一只手的两个手指之间,并且通过一只手指压靠壳体 部分(IO、 12)之一,第二壳体部分(l2)可在第一壳体部分(10) 的方向上运动。
3. 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底座(l、 2)不可运动地连接在插入装置(5)上,使得在后者从被保护位置运 动到插入位置时,它相对于壳体(IO、 12)运动。
4. 权利要求1和2之一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在插入装 置(5)和穿刺装置(15)位于被保护位置上时,底座(1、 2)的下侧(U)形成壳体(IO、 12)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使得在被保护位置 上,其自由端在底座(l、 2)的下側(U)之后退后,并且在从被保护 位置运动到插入位置时,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可相对于底 座(l、 2)运动,其方式是在插入位置上,其自由端伸出超过底座(1、 2)的下侧(U)。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插入装置(5) 可动地安装在底座(1、 2)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底座(l、 2)和 铰链元件(6)和滑动引导件的引导元件一起形成铰链或滑动引导件, 并且插入装置(5)从铰链元件(6)或引导元件向下伸出。
7. 如权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壳体(IO、 12)从底座(1、 2)的顶表面向上延伸。
8. 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两个壳 体部分(IO、 12)可相对枢转或移动,特别是一个在另一个内滑动, 以便实现插入装置(5 )和穿刺装置(15 )从被保护位置到插入位置的 运动。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两个壳体部分(10、 12)可相对线性移动,以便实现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从被 保护位置到插入位置的运动。
10. 如权利要求4和9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两个壳体 部分(10、 12)大致平行于底座(1、 2)的下侧(U)移动。
11. 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插入装 置(5)可枢转到插入位置。
12. 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通过齿 轮和齿条,连接件(17a、 40、 42、 44)将两个壳体部分(10、 12)、 特别是壳体部分(12 )连接到插入装置(5 )。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两个壳体部分(12 )之一连接在最好形成在此壳体部分(12 )上的齿条上,并且插 入装置(5)连接在与齿条齿接合的齿轮上。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以及权利要求12和13之一所述的插入头 部,其特征在于,插入装置(5)可围绕转动轴线枢转,并以转动固定 方式连接在围绕转动轴线转动并进行齿接合的齿轮上。
15. 如权利要求1-11之一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插入装 置(5)和/或穿刺装置(l5)经由转动轴(6、 40)保持在底座(1) 或两个壳体部分的第一个UO)上,滑动块(44)设置成相对于转动 轴(6、 40)偏心配置,引导细槽(42)设置成与滑动块(44)可操作 接合,其方式是两个壳体部分U0、 12)的相对运动将通过引导细槽(42)引导的滑动块(44)从与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的被 保护位置相对应的第一位置转移到与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 的插入位置相对应的第二位置。
16. 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壳体 (10、 12)可松开地连接在底座(1、 2)上,并且特别是在两个壳体部分(10、 12)运动以便将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从被保护 位置运动到插入位置时,或者在两个壳体部分(10、 12)随后相对运 动的过程中,该连接松开。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元件 (49)形成在底座(1、 2)上,并且第二连接元件(Wb)形成在壳体 (10、 12)上,其中连接元件(49、 16b)相互接合,以便形成连接,并且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6b)可抵抗弹性力运动脱离所述接合。
18. 如权利要求16和17之一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第 一连接元件(49)和第二连接元件(16b)相互接合,以便形成连接, 并且两个壳体部分之一(12 )在其运动过程中接触连接元件之一(16b ), 并且抵抗弹性力使其运动脱离所述接合。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两个壳体部分 之一 (12)可被推动足够远地进入两个壳体部分的另一个(10),在 插入装置(5 )和穿刺装置(15 )从被保护位置到插入位置的运动结束 时,第一壳体部分(12)上的控制斜面(52)邻靠将底座(1、 2)可 逆地连接到壳体(10、 12)上的连接元件(16)上的反射斜面(54), 并且使其偏移接合位置,使得壳体(10、 12)和底座(1、 2)可以分离。
20,如权利要求15以及如权利要求16 - 19之一所述的插入头部, 其特征在于,插入头部被设计成使得两个壳体部分(10、 12)沿着引 导细槽(42)的第一部分(42a)的第一距离(a)的相对运动将通过 引导细槽(42 )引导的滑动块(44 )从与插入装置(5 )和穿刺装置(15 ) 的被保护位置相对应的第一位置转移到与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的插入位置相对应的第二位置,其中连接装置(16b)设置成将 底座(l、 2)可逆地连接到壳体(10、 12)上,并且其中为了从底座(1、 2)松开壳体(10、 12),两个壳体部分之一 (12)可相对于底 座(1、 2)沿着垂直于位于插入位置上的插入装置(5)的长度方向的 第二距离(b)运动,引导细槽(42)具有与第二距离(b)相对应的 第二部分(42b)。
21,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在插入 装置(5)和穿刺装置(15)到插入位置的运动中,穿刺装置(l5)将 其本身连接到壳体(10、 12)上。
22. 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底座(l、 2)形成在其被保护位置上接收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的容 座(14)。
23. 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壳体(IO、 12 )形成在其被保护位置上接收插入装置(5 )和穿刺装置(15 )的容 座(14)。
24. 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插入装 置(5)被指定一个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将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 )可逆地固定在被保护位置上。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插入装置(5) 被指定一个套管壳体U7b),套管壳体和插入装置(5) —起运动, 其中套管壳体(17b)包括与壳体部分之一 (12)的平行于两个壳体部 分(IO、 12)的相对运动方向延伸的壁相对定位的固定结构(46), 其中该壁的内侧表面上的接合元件(48)在插入装置(5)的被保护位 置上与固定结构(46)可逆地接合。
26. 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在被保 护位置上,在接收插入装置(5)和穿刺装置(15)两个壳体部分之一(l2)和/或两个壳体部分中的另一个(10)中,设置插入装置(5) 和穿刺装置(15)可在被保护位置上锁定其中的固定细槽(50)。
27.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入头部,其特征在于,穿刺装 置(15)被指定一个保持元件(17a),该保持元件在穿刺装置(15) 自动反向运动到被保护位置上时与穿刺装置(15) —起运动,并且保 持元件U7a)具有锁定台肩(60),该锁定台肩在壳体(10、 12)内 自动反向运动时与接合元件(48)锁定接合,以便防止穿刺装置(15) 再次运动脱离壳体(10、 l2)。
全文摘要
用于医疗或医药应用的插入头部包括具有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的壳体、底座、通过穿刺装置稳定的柔性插入装置以及连接件。其中底座在插入位置上具有可以放置在器官组织上的下侧,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从中伸出以便在底座以下侧放置在组织上时插入组织,穿刺装置在插入位置上连接或可连接到壳体上,并且从插入装置上松开或可松开,使得在插入装置和穿刺装置插入组织之后,通过用一只手抓握壳体并在与所需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用手使其运动,以便从底座和插入装置上拆卸穿刺装置,恢复装置设置成在从底座和插入装置上拆卸之后,在使用保持壳体的手致动触发器构件之后,穿刺装置通过恢复装置自动运动回到被保护位置上。
文档编号A61M5/00GK101264364SQ20081008651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4日
发明者C·萨尔曼, J·利尼格, M·怀斯, M·韦贝尔 申请人: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