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菌痢的内服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98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菌痢的内服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治疗菌痢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菌痢的内服中药。
背景技术
菌痢,即细菌性痢疾,是一种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所致,其症状表现为发热,大 便次数明显增多,夹杂粘液脓血、腹痛、里急后重等。目前,国内外治疗菌痢的药物较多,有西药也 有中药,但是,存在药物价格高、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在治疗菌痢使用药物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价格低廉、疗效显著的 治疗菌痢的内服中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菌痢的内服中药,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黄连、母草、天荞麦各9-12 克,九节茶、地锦草、大青叶各15-18克,鸡内金6-7克。
一种治疗菌痢的内服中药,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 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 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 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
一种治疗菌痢的内服中药,其药物配方原料价格便宜,取料容易,可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 济负担。
一种治疗菌痢的内服中药,其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除湿止痢。在原料配方上遵循药性经属,偏 重清热解毒,兼顾整体平衡,落脚除湿止痢。药物中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母草、天荞 麦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九节茶具有抗菌消炎、除湿作用,地锦草、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 作用,鸡内金具有健脾胃作用。上述中药原料经辨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从而有效地发挥出清 热解毒、除湿止痢的功效,以达到治愈菌痢之目的。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成本低、制备易、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服用方法1、 药量每日一剂。每剂先后煎两次,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成的药汁合并后,分两次服用。2、 服药时间上、下午各一次。在饭后两小时服药。3、 药温控制温服。 禁忌事项服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 一种治疗菌痢的内服中药的原料组合为黄连、母草、天荞麦各9克,九节茶、地锦 草、大青叶各15克,鸡内金6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 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 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实施例2: —种治疗菌痢的内服中药的原料组合为黄连、母草、天荞麦各12克,九节茶、地 锦草、大青叶各18克,鸡内金7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 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 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 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临床治疗效果疗效标准 一种治疗菌痢的内服中药治疗菌痢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菌痢症状是否消失。用药6 天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菌痢症状全部消失;好转——菌痢症状明显减轻;无 效一用药l个疗程后,菌痢症状毫无消失。效果用本发明药物治疗菌痢患者29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治愈24例,好转5例,治愈率为 82°/。,有效率为100%。典型病例丁某,男,18岁,学生。2006年6月就诊。患者自述拉肚子已2天,每天10次以上,拉出大便 质稀带粘液脓血,身热加腹痛。经诊査,事实与所述相符,基本确诊为菌痢。采用本发明内服中药, 先服3剂,症状减去大半,后续服3剂,治愈。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菌痢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黄连、母草、天荞麦各9-12克,九节茶、地锦草、大青叶各15-18克,鸡内金6-7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一种治疗菌痢的内服中药。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黄连、母草、天荞麦各9-12克,九节茶、地锦草、大青叶各15-18克,鸡内金6-7克。它具有成本低、制备易、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P1/00GK101288714SQ20081010065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5日
发明者胡彩芳 申请人:胡彩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