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血压的中成药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0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降血压的中成药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成药,具体涉及一种降血压的中成药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1959、1979、1991年我国卫生部、医科院组织了三次全国性血压普查,了解我国不同时期的高血压流行趋势,为不同时期制定防治方针提供了依据。
1969年阜外医院在首钢建立了第一个人群防治基地。70年代各地陆续建立了一批能够长期、动态监测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的防治基地,为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流行趋势的监测和适合我国国情的防治方案的探索建立了良好基础。其后在改革开放之初中美合作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比研究和中国MONICA研究,受到了国际上的重视。
80年代至90年代初,作为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国内20个单位协作,对南、北不同地区的10余个人群进行心血管病发病、死亡和危险因素监测,发现近10年间多数队列人群平均血压、血清胆固醇和体重指数上升,认定影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因素是基线血压偏高、超重和饮酒;血清胆固醇偏低为脑出血发病危险因素之一;肯定了钠与血压的正向相关关系,还证明血压升高是我国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此期间,还在7个城市开展了控制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和增加运动等危险因素的干预。5年后,干预队列人群脑卒中发病率下降约50%,死亡率下降约45%。在儿童时期开始预防成人高血压的战略研究当时已提上日程,经北京、上海的8个地区共2万余名儿童、青少年人群的调查,初步提出小儿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家族史、高盐摄入量和肥胖,并对近二万名易患儿童及青少年进行了历时5年的早期干预和一级预防研究。
90年代初作为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在北京、上海、长沙和北京房山区家村和首都钢铁公司的二个分厂进一步开展了以社区为基础的人群防治。4年后,研究证明以控制高血压为主要手段,以及经常性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改变社区人群行为危险因素水平,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为“九五”攻关课题“我国心血管病发病趋势预测及21世纪预防策略研究”,继续监测我国不同地区1991年以后的变化趋势。此研究尚在进行中。
值此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这些反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疾病谱变迁的宝贵资料,不但丰富了心血管病随社会的经济、科学、文化发展而变化的规律,而且我国的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及据此制定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更为发展中国家的心血管病的控制提供了借鉴。
90年代,我国更加重视高血压的群体防治工作,制定了《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1996-2012年规划》,1997年起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以高血压防治为重要内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点,1998年卫生部正式确定每年的10月8日为“全国高血压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防治高血压宣传活动的高潮。
在科研方面,60年代初提出的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的快速综合治疗,已充分认识到高血压是身心疾病,是医学领域内实行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成功范例。
80年代起,我国围绕高血压的防治,组织了“上海硝苯地平降压治疗临床试验”(STONE)、“中国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Syst-China),“卒中后降压治疗临床试验”(PATS)等多项大型临床试验,与新西兰和日本合作完成了“血压、胆固醇与东亚的脑卒中”研究,为我国心血管学的循证医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经过20余年建立的高血压防治基地和队伍,将为下世纪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提供有力的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血压的中成药及其制法,该药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疗效。
本发明的目地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中药 茵陈25~65份夏枯草50~100份 姜黄25~65份 三七10~35份野菊花50~100份 莱菔子10~35份 防己35~80份海风藤35~80份车前草35~80份 蒲黄35~80份决明子35~80份酸枣仁10~35份 2、本发明的配方最佳各组分重量配比是 茵陈51份夏枯草80份姜黄51份 三七21份野菊花80份莱菔子21份 防己69份海风藤69份车前草69份 蒲黄69份决明子69份酸枣仁21份 3、其制法是 (1)取茵陈、夏枯草、姜黄、蒲黄、决明子,加85%乙醇8~12倍量,浸渍24小时,倾取上清液备用,药渣依次用70%乙醇10倍量、60%乙醇8倍量各浸渍12小时,各倾取上清液,最后压榨残渣,收集压出液,与三次上清液合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1.33~1.38(60℃)的稠膏,备用; (2)取三七、野菊花等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分别加水10倍量、8倍量、6倍量,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38~1.43(75℃)的稠膏,备用; (3)取上述两种稠膏,混匀,于70℃干燥,粉碎,加适量的药用辅料,包括糊精、淀粉、淀粉-糊精在不同比例下的混合物、硬脂酸镁、滑石粉及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混匀,制颗粒后,制成颗粒剂;或装入胶囊,制得胶囊剂;或压制成片,制得片剂。
本发明是由茵陈、夏枯草、姜黄、三七、野菊花、莱菔子、防己、海风藤、车前草、蒲黄、决明子、酸枣仁共十二味中药材为原料配制而成的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以降血压为主,辅利湿化痰、行气活血、祛湿通络,具有降压稳压,改善血粘度,改善微循环流量的作用,对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疗效。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例基于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但不限于以下实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药物组合
茵陈51g夏枯草80g姜黄51g 三七21g野菊花80g莱菔子21g 防己69g海风藤69g车前草69g 蒲黄69g决明子69g酸枣仁21g 制法
(1)取茵陈51g、夏枯草80g、姜黄51g、蒲黄69g、决明子69g,加85%乙醇10倍量,浸渍24小时,倾取上清液备用,药渣依次用70%乙醇10倍量、60%乙醇8倍量各浸渍12小时,各倾取上清液,最后压榨残渣,收集压出液,与三次上清液合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1.35(60℃)的稠膏,备用; (2)取三七、野菊花等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分别加水10倍量、8倍量、6倍量,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40(75℃)的稠膏,备用; (3)取上述两种稠膏,混匀,于70℃干燥,粉碎,加淀粉约120g及滑石粉不得少于24g,混匀,制颗粒后,得颗粒剂。
实施例2 药物组合
茵陈25g夏枯草50g姜黄25g 三七10g野菊花50g莱菔子10g 防己35g海风藤35g车前草35g 蒲黄35g决明子35g酸枣仁10g 制法
(1)取茵陈25g、夏枯草50g、姜黄25g、蒲黄35g、决明子35g,加85%乙醇8倍量,浸渍24小时,倾取上清液备用,药渣依次用70%乙醇10倍量、60%乙醇8倍量各浸渍12小时,各倾取上清液,最后压榨残渣,收集压出液,与三次上清液合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1.37(60℃)的稠膏,备用; (2)取三七、野菊花等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分别加水10倍量、8倍量、6倍量,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42(75℃)的稠膏,备用; (3)取上述两种稠膏,混匀,于70℃干燥,粉碎,加淀粉-糊精=1-3的混合物约66g,混匀,制颗粒后,装入胶囊,得胶囊剂。
实施例3 药物组合
茵陈65g夏枯草100g 姜黄65g 三七35g野菊花100g 莱菔子35g 防己80g海风藤80g车前草80g 蒲黄80g决明子80g酸枣仁35g 制法
(1)取茵陈65g、夏枯草100g、姜黄65g、蒲黄80g、决明子80g,加85%乙醇12倍量,浸渍24小时,倾取上清液备用,药渣依次用70%乙醇10倍量、60%乙醇8倍量各浸渍12小时,各倾取上清液,最后压榨残渣,收集压出液,与三次上清液合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1.34(60℃)的稠膏,备用; (2)取三七、野菊花等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分别加水10倍量、8倍量、6倍量,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38(75℃)的稠膏,备用; (3)取上述两种稠膏,混匀,于70℃干燥,粉碎,加糊精约85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约18g,混匀,制颗粒后压制成片,得片剂。
权利要求
1、一种降血压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重量单位按份计的以下原料制成的。
茵陈25~65份夏枯草50~100份姜黄25~65份
三七10~35份野菊花50~100份莱菔子10~35份
防己35~80份海风藤35~80份 车前草35~80份
蒲黄35~80份决明子35~80份 酸枣仁10~3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血压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配比是。
茵陈51份夏枯草80份姜黄51份
三七21份野菊花80份莱菔子21份
防己69份海风藤69份车前草69份
蒲黄69份决明子69份酸枣仁21份。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降血压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该中成药的制法为
(1)取茵陈、夏枯草、姜黄、蒲黄、决明子,加85%乙醇8~12倍量,浸渍24小时,倾取上清液备用,药渣依次用70%乙醇10倍量、60%乙醇8倍量各浸渍12小时,各倾取上清液,最后压榨残渣,收集压出液,与三次上清液合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1.33~1.38(60℃)的稠膏,备用;
(2)取三七、野菊花等七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分别加水10倍量、8倍量、6倍量,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38~1.43(75℃)的稠膏,备用;
(3)取上述两种稠膏,混匀,于70℃干燥,粉碎,加适量的药用辅料,混匀,制颗粒后,制成颗粒剂;或装入胶囊,制得胶囊剂;或压制成片,制得片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血压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适量的药用辅料主要为糊精、淀粉、淀粉-糊精在不同比例下的混合物、硬脂酸镁、滑石粉及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血压的中成药及其制法,它是由茵陈、夏枯草、姜黄、三七、野菊花、莱菔子、防己、海风藤、车前草、蒲黄、决明子、酸枣仁共十二味中药材为原料配制而成的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本发明药物以降血压为主,辅利湿化痰、行气活血、祛湿通络,具有降压稳压,改善血粘度,改善微循环流量的作用,对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疗效。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264183SQ20081010454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1日
发明者颜丽君 申请人: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