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腋下臭汗症的糊状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05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腋下臭汗症的糊状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治疗腋下臭汗症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腋下臭汗症的糊 状药物。
背景技术
臭汗症是汗腺分泌中的特殊臭味,或汗液被分解而放出臭味的一种常见病。腋下臭汗 症是发生在汗液不易蒸发的腋下的臭汗症,其症状表现为腋下汗多,有臭味。目前,国内 外治疗腋下臭汗症的药物较多,有西药也有中药,但是,存在药物价格高、治疗费用大、效 果不够理想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加是针对目前治疗腋下臭汗症使用药物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价 格低廉、疗效显著的治疗腋下臭汗症的糊状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腋下臭汗症的糊状药物,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白鱼尾、合 欢花、地血香、藿香各30克,大蒜50克,食醋30克。
一种治疗腋下臭汗症的糊状药物,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前4味焙干 研成细粉,过80目筛,再与配比量大蒜混合捣烂,最后加入配比量食醋调成糊状,即成糊
状药物。
一种治疗腋下臭汗症的糊状药物,其治疗原则是舒郁化湿、祛风除臭。在原料配方上 遵循药性经属,偏重舒郁化湿,兼顾整体平衡,落脚祛风除臭。药物中白鱼尾具有祛风化湿、 通络作用,合欢花具有舒郁、理气、活络作用,地血香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活血作用,藿香 具有芳香化湿、发散表邪作用,大蒜具有行滞气、暖脾胃、解毐作用,食醋具有解毒和胃、 散结作用。上述中药原料经辨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并将药物直接投向病灶,从而有 效地发挥出舒郁化湿、祛风除臭的功效,以达到治愈腋下臭汗症之目的。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成本低廉、制备方便、效果显著。 使用方法
用量每日1次。方法每次取糊状药物15克,分成2份,涂于两腋窝,用纱布盖住, 胶带问定,每日换药l次,即可。禁忌事项
1、 用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2、 禁止内服。 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一种治疗腋下臭汗症的糊状药物治疗腋下臭汗症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腋下 臭汗症症状是否消失。用药7天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腋下臭汗症症 状全部消失;好转——腋下臭汗症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用药1个疗程后,腋下臭汗症症 状毫无消失。
效果用本发明药物治疔腋K臭汗症患者22例,治疗l个疗程,其中治愈18例,妤 转4例,治愈率为81%,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
杨某,男,34岁,机关干部。2005年9月就诊。患者自述,患腋臭症多年,每到夏季, 周围的人都能闻到我的腋臭味,连正常的社交活动都不敢参加。诊査患者腋下潮湿汗多,有 臭味,确诊为腋下臭汗症。采用本发明糊状药物,连续使用一周,臭味消失。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腋下臭汗症的糊状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白鱼尾、合欢花、地血香、藿香各30克,大蒜50克,食醋30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一种治疗腋下臭汗症的糊状药物。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白鱼尾、合欢花、地血香、藿香各30克,大蒜50克,食醋30克。它具有成本低廉、制备方便、效果显著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K36/8962GK101301421SQ200810109740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6日
发明者孙瑞龙 申请人:孙瑞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