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近视发展过程的方法及诱导望远的检测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36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检测近视发展过程的方法及诱导望远的检测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方法及器具,尤其是一种利用望远方法配合检测器具观察人眼近视发展过程,并积极引导人们望远,预防近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新增近视患者超过三千万,其中发病率主要集中在中心学生。而且其发展趋势越来越年轻化。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学习的负担日益加重所造成的。目前,用于检测眼睛是否近视,主要通过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检测,检测时眼距表为5米,是不能检测正常眼的视力远点从无穷远始向近视发展至5米状况的"近视眼"。经常至5米的视力远点还不能知实情,不会设防,离近视很近了,很易进一步发展成近视。所以医学书籍,尚无特效方法阻止后天性近视发展。近距离用眼过度,是引发近视的祸首。眼看清近处时,睫状肌收缩使晶状体变凸,收縮至使血流入其内造成障碍,较望远松弛时供血减少;睫状肌的眼部主要血动脉相连,其收縮时压迫动脉,对睫状肌等眼的各部位的供血更少,睫状肌等眼的各部位需营养严重供不应求,易造成睫状肌疲劳,会导致向近视发展后不能完全松弛,视力远的縮短。常近距离用眼过度,逐渐发展至睫状肌完全放松时只能看清很近处,成了近视。激光手术、高科技眼睛等矫正都只能亡羊补牢。为了进一步加强预防近视的积极治疗,人们发现常多望远使睫状肌松弛休息,血液流畅有补充营养的"充电"作用。可防近视。若眼已向近视发展,尽力看清超过视力远点处,睫状肌要尽达到看清目标职责,而有再放松的趋势,同时悬韧带收紧尽职责,有使晶状体更扁的作用力,对睫状肌恢复松弛状态有"推波助澜"的理疗作用。欧美目前盛行的高科技好视力眼睛称"强迫眼睛处于望远的放松状态,可有效控制近视不再加深,越戴度数越小,假近视可以恢复正常。"且其治疗的对象是陈旧性睫状肌不能松弛程度严重的近视,验证了望远可以有效防止近视的原理。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预防近视的检测及防治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更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很方便检测从正常眼逐步过度到近视发展整个过程,且积极诱导学生望远,预防近视的视力检测方法,以及配合该方法使用的检测器具。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利用望远方法配合检测器具观察人眼近视发展过程,并积极引导人们望远,预防近视的方法,利用双眼以望远处物的焦距看近物时,两眼各看到同一近处物的虚像是错开的现象。以人自身手臂为一中间点,以所确定望远对象为望远点;并由手持一种检测器具,再引导人眼通过手臂中间点向远处望远点观望;此时,在人眼望远的视线中设置一种能形成一定虚像的检测器具,通过观察虚像成像的特性判断眼睛是否近视。该检测方法是利用人体眼睛成像的原理来进行检测双眼的。根据人眼成像原理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如果在正常双眼的正前方树立一支笔,当双眼视线经笔的边缘再看远处物体时,在看清楚远处物体的同时,双眼也可以同时看到一对错开的笔的虚像,所看清楚的远处物体离眼睛越远,两个虚像笔错开的程度就会越大。当所看清楚远处物为无穷远时,错开的程度最大,当双眼视线从看清楚无穷远较为看清近处笔的过程中(即眼的焦距从看清楚无穷远逐渐调节至看清楚笔),可看到两个虚像笔的错开程度逐渐减小为零,说明当正常眼的视力远点从无穷远向近视发展降至竖立笔处时,用这支笔可检测到视力远点的变化。为便于辨认两虚像错开的状况,可用各种有益的图形构成检测器具;但应保证其检测器具的宽度是与人眼两瞳孔间距是相适应的。当人眼正常时,检测器具的宽度应与人眼两瞳孔间距是相等的;当人眼逐渐向近视发展中时,检测器具的宽度应根据人眼近视程度在两瞳孔间距为基准值的情况下成比例縮小。如用图1所示小伞件检测,两端伞尖在同一水平面上。双眼正常的人完全可以验证。设两瞳孔间距为d的为正常眼,小形伞的两端伞尖长度AB=d的小伞件,竖立于双眼看无穷远的视线上时,双眼看到的错开的两虚像伞尖都保持正好接触,并且改变小伞件到眼的距离L1时,两虚像伞尖都保持正好接触。对无穷远的视力的检测极简便。一般成年人的d值略为6.5cm,刚上学的学生d值略为6.0cm,在制作检测器具时只要保证检测器具的下底边长度等于人眼两瞳孔间距d值,就可得到上述的现象。眼向近视发展后,当运用上述检测方法,眼尽量看清两三百米处物体的情况时,两虚像的间距就会发生变化。这时如果要仍保证所看到的两虚像伞尖正好接触,所用小伞件的长度AB值会减小。设所对应的视力远点——眼能看清最远点到眼的距离为L,则L=(眼到手臂中间点的距离Ll+手臂中间点到能看清最远点的距离L2)。L与d、Ll、AB值间的视力远点公式为(Ll+L2)AB=dXL2(1)根据上述公式(1)可以计算出眼的视力远点,常检测可及时发现视力远点从无穷远逐步向近视发展的状况,这样的检测可以比国际视力表检测更能真实的反映人眼由正常眼向近视发展的全过程。人们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积极尽早预防近视。远点公式推导当正常眼望无穷远时,所检测到的AB都是等于d,光路示意如图2所示,右眼和左眼各看到虚像分别为Al、B1和A2、B2,其中B1与A2正好接触;Al与A和右眼在一直线上,B2与BA和左眼也在一直线上;且右眼至B1的直线与左眼至A2的直线相交于B1、A2的结合处,并且右眼至Bl的直线经过B点,左眼至A2的直线经过A点。而因AB=d,从图中可以看出,应该右眼至B1的直线与左眼至A2的直线是平行的,所以只有两虚像在无穷远处,这两条直线才能相交于B1、A2的结合处。但当眼望远的物距逐渐减小时,虚像可能会渐近距所看到的远处物一样远,即当眼看较远物体时,看到视线上较近物体的两个虚像到眼的距离与所看较远物到眼的距离是相等的。根据三角几何公式可以推导出公式(1)。本发明所采用的检测器具,是根据检测方法的虚像成像原理,设计一些符合该规律的图形,将这些图形通过手臂竖立在中间点位置,即会产生一些有趣的虚像景象,如果将其编成故事等有趣的事,将会积极引导学生望远。增强预防近视的锻炼。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检测器具,诱导学生在检测视力的同时,不断地望远,将十分有助于学生对近视的预防,而且检测十分简便,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操作。所以将有助于改变我们以往对近视发展观测的片面性,可以实现对人眼从正常眼逐渐向近视发展的全过程的观测。图1为本发明原理示意图2为本发明原理的数学分析模型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检测器具示意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检测器具示意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检测器具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从附图1可以看出,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望远方法配合检测器具观察人眼近视发展过程,并积极引导人们望远,预防近视的方法,利用双眼以望远处物的焦距看近物时,两眼各看到同一近处物的虚像是错开的现象。以人的眼睛为原点1人自身手臂为一中间点2,以所确定望远对象为望远点3;并由手持一种检测器具4,再引导人眼从原点1通过手臂中间点2向远处望远点3观望;此时,在人眼望远的视线中设置一种能形成一定虚像的检测器具,通过观察虚像成像的特性判断眼睛是否近视。该检测方法是利用人体眼睛成像的原理来进行检测双眼的。根据人眼成像原理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如果在正常双眼的正前方树立一支笔,当双眼视线经笔的边缘再看远处物体时,在看清楚远处物体的同时,双眼也可以同时看到一对错开的笔的虚像,所看清楚的远处物体离眼睛越远,两个虚像笔错开的程度就会越大。当所看清楚远处物为无穷远时,错开的程度最大,当双眼视线从看清楚无穷远较为看清近处笔的过程中(即眼的焦距从看清楚无穷远逐渐调节至看清楚笔),可看到两个虚像笔的错开程度逐渐减小为零,说明当正常眼的视力远点从无穷远向近视发展降至竖立笔处时,用这支笔可检测到视力远点的变化。为便于辨认两虚像错开的状况,可用各种有益的图形构成检测器具;但应保证其检测器具的宽度是与人眼两瞳孔间距是相适应的。当人眼正常时,检测器具的宽度应与人眼两瞳孔间距是相等的;当人眼逐渐向近视发展中时,检测器具的宽度应根据人眼近视程度在两瞳孔间距为基准值的情况下成比例縮小。设两瞳孔间距为d的为正常眼,用长度AB-d的小伞件,竖立于双眼看无穷远的视线上时,双眼看到的错开的两虚像伞尖都保持正好接触,并且改变小伞件到眼的距离L1时,两虚像伞尖都保持正好接触。对无穷远的视力的检测极简便。一般成年人的d值略为6.5cm,刚上学的学生d值略为6.0cm,在制作检测器具时只要保证检测器具的下底边长度等于人眼两瞳孔间距d值,就可得到上述的现象。眼向近视发展后,当运用上述检测方法,眼尽量看清两三百米处物体的情况时,两虚像的间距就会发生变化。这时如果要仍保证所看到的两虚像伞尖正好接触,所用小伞件的长度AB值会减小。设所对应的视力远点——眼能看清最远点到眼的距离为L,则L=(眼到手臂中间点的距离Ll+手臂中间点到能看清最远点的距离L2)。L与d、Ll、AB值间的视力远点公式为(Ll+L2)AB=dXL2(1)根据上述公式(1)可以计算出眼的视力远点,常检测可及时发现视力远点从无穷远逐步向近视发展的状况,这样的检测可以比国际视力表检测更能真实的反映人眼由正常眼向近视发展的全过程。人们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积极尽早预防近视。根据公式(O可以计算出视力远点L与视力标志AB长度间的对应值,基本计算结果如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远点公式推导当正常眼望无穷远时,所检测到的AB都是等于d,光路示意如图2所示,右眼和左眼各看到虚像分别为Al、B1和A2、B2,其中B1与A2正好接触;Al与A和右眼在一直线上,B2与BA和左眼也在一直线上;且右眼至Bl的直线与左眼至A2的直线相交于Bl、A2的结合处,并且右眼至Bl的直线经过B点,左眼至A2的直线经过A点。而因AB=d,从图中可以看出,应该右眼至B1的直线与左眼至A2的直线是平行的,所以只有两虚像在无穷远处,这两条直线才能相交于B1、A2的结合处。但当眼望远的物距逐渐减小时,虚像可能会渐近距所看到的远处物一样远,即当眼看较远物体时,看到视线上较近物体的两个虚像到眼的距离与所看较远物到眼的距离是相等的。根据三角几何公式可以推导出公式(1)。本发明所采用的检测器具,是根据检测方法的虚像成像原理,设计一些符合该规律的图形,将这些图形通过手臂竖立在中间点位置,即会产生一些有趣的虚像景象,如果将其编成故事等有趣的事,将会积极引导学生望远。增强预防近视的锻炼。所述的检测器具是根据人眼的两瞳孔间距与近视的程度所确定的。当人眼正常时,检测器具的宽度应与人眼两瞳孔间距是相等的;当人眼逐渐向近视发展中时,检测器具的宽度应根据人眼近视程度在两瞳孔间距为基准值的情况下成比例縮小。实施例一一种利用望远方法配合检测器具观察人眼近视发展过程,并积极引导人们望远,预防近视的方法,利用双眼以望远处物的焦距看近物时,两眼各看到同一近处物的虚像是错开的现象。以人自身手臂为一中间点,以所确定望远对象为望远点;并由手持一种检测器具,再引导人眼通过手臂中间点向远处望远点观望;此时,在人眼望远的视线中设置一种能形成一定虚像的检测器具,通过观察虚像成像的特性判断眼睛是否近视。所述的检测器具为一把小形伞(如图1所示)。如用图1所示小伞件检测,两端伞尖在同一水平面上。设两瞳孔间距为d的为正常眼,小形伞的两端伞尖长度AB=d的小伞件,竖立于双眼看无穷远的视线上时,双眼看到的错开的两虚像伞尖都保持正好接触,并且改变小伞件到眼的距离L1时,两虚像伞尖都保持正好接触。对无穷远的视力的检测极简便。一般成年人的d值略为6.5cm,刚上学的学生d值略为6.0cm,在制作检测器具时只要保证检测器具的下底边长度等于人眼两瞳孔间距d值,就可得到上述的现象。实施例二一种利用望远方法配合检测器具观察人眼近视发展过程,并积极引导人们望远,预防近视的方法,利用双眼以望远处物的焦距看近物时,两眼各看到同一近处物的虚像是错开的现象。以人自身手臂为一中间点,以所确定望远对象为望远点;并由手持一种检测器具,再引导人眼通过手臂中间点向远处望远点观望;此时,在人眼望远的视线中设置一种能形成一定虚像的检测器具,通过观察虚像成像的特性判断眼睛是否近视。所述的检测器具为KO两个字母组合(如图2所示),且KO两字母的宽度为6cm。当用这种器具进行检测时,所形成的两个虚像组成的新图案将变成"OK"英文单词。实施例三一种利用望远方法配合检测器具观察人眼近视发展过程,并积极引导人们望远,预防近视的方法,利用双眼以望远处物的焦距看近物时,两眼各看到同一近处物的虚像是错开的现象。以人自身手臂为一中间点,以所确定望远对象为望远点;并由手持一种检测器具,再引导人眼通过手臂中间点向远处望远点观望;此时,在人眼望远的视线中设置一种能形成一定虚像的检测器具,通过观察虚像成像的特性判断眼睛是否近视。所述的检测器具为一组鱼形图案(如图1所示)。其中右边的鱼为空心鱼,左边鱼为小于右边空心的小鱼,只要保证两条鱼的中心为d值,在用该器具检测时则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即虚像中的两条鱼会重合在一起,形成小鱼套在大鱼中的景象。权利要求1、一种检测近视发展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利用双眼以望远处物的焦距看近物时,两眼各看到同一近处物的虚像是错开的现象;以人自身手臂为一中间点,以所确定望远对象为望远点;并由手持一种检测器具,再引导人眼通过手臂中间点向远处望远点观望;此时,在人眼望远的视线中设置一种能形成一定虚像的检测器具,通过观察虚像成像的特性判断眼睛是否近视的检测方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便于辨认两虚像错开的状况,所述的检测器具可用各种有益的图形构成检测器具;但应保证其检测器具的宽度是与人眼两瞳孔间距是相适应的。当人眼正常时,检测器具的宽度应与人眼两瞳孔间距是相等的;当人眼逐渐向近视发展中时,检测器具的宽度应根据人眼近视程度在两瞳孔间距为基准值的情况下成比例縮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设两瞳孔间距为d的为正常眼,用长度AB:d的小伞件,竖立于双眼看无穷远的视线上时,双眼看到的错开的两虚像伞尖都保持正好接触,并且改变小伞件到眼的距离L1时,两虚像伞尖都保持正好接触,在制作检测器具时要保证检测器具的下底边长度等于人眼两瞳孔间距d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设所对应的视力远点——眼能看清最远点到眼的距离为L,则!^(目艮到手臂中间点的距离Ll+手臂中间点到能看清最远点的距离L2);L与d、Ll、AB值间的视力远点公式为(Ll+L2)AB=dXL2(1)根据公式(1)可以计算出视力远点L与视力标志AB长度间的对应值,基本计算结果如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column></row><table>5、一种检测近视发展过程的检测器具,根据检测方法的虚像成像原理,设计一些符合该规律的图形,将这些图形通过手臂竖立在中间点位置,即会产生一些有趣的虚像景象。6、如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近视发展过程的检测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器具是根据人眼的两瞳孔间距与近视的程度所确定的;当人眼正常时,检测器具的宽度应与人眼两瞳孔间距是相等的;当人眼逐渐向近视发展中时,检测器具的宽度应根据人眼近视程度在两瞳孔间距为基准值的情况下成比例縮小。7、如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近视发展过程的检测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器具为一把小形伞,两端伞尖在同一水平面上;设两瞳孔间距为d的为正常眼,小形伞的两端伞尖长度AB=d的小伞件,竖立于双眼看无穷远的视线上时,双眼看到的错开的两虚像伞尖都保持正好接触,并且改变小伞件到眼的距离L1时,两虚像伞尖都保持正好接触。8、如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近视发展过程的检测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器具为KO两个字母组合9、如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近视发展过程的检测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器具为一组鱼形图案;其中,右边的鱼为空心鱼,左边鱼为小于右边空心的小鱼。全文摘要一种检测近视发展过程的方法及诱导望远的检测器具,利用双眼以望远处物的焦距看近物时,两眼各看到同一近处物的虚像是错开的现象;以人自身手臂为一中间点,以所确定望远对象为望远点;并由手持一种检测器具,再引导人眼通过手臂中间点向远处望远点观望;此时,在人眼望远的视线中设置一种能形成一定虚像的检测器具,通过观察虚像成像的特性判断眼睛是否近视的检测方法。所述的检测器具可用各种有益的图形构成检测器具;但应保证其检测器具的宽度是与人眼两瞳孔间距是相适应的。当人眼正常时,检测器具的宽度应与人眼两瞳孔间距是相等的;当人眼逐渐向近视发展中时,检测器具的宽度应根据人眼近视程度在两瞳孔间距为基准值的情况下成比例缩小。文档编号A61H5/00GK101422354SQ20081014378公开日2009年5月6日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8日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8日发明者阳自祥申请人:阳自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