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65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
背景技术
日前,国内治疗痛经的药物很多,但在中药中,治疗效果很好的中药很少,不能达 到治疗与功能恢复相结合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希望找到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方面比较好的 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且使用方便,可 达到治疗与功能恢复相结合的治疗效果。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由透骨草、艾叶、 柴胡、当归、川芎、香附子、生姜粉组成,其中重量比例为透骨草3 5份,艾叶3 5份,柴 胡4 6份,当归3 5份,川芎1 3份,香附子1 3份,生姜粉5 8份。根据每味中 药效应成分的不同理化性质,分别以不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制备而成的,临床可接 受剂型。透骨草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艾叶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 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当归补血 活血,调经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香附子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生姜粉祛寒。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治疗痛经的中药中所述各组分的重量配比 为透骨草3 5份,艾叶3 5份,柴胡4 6份,当归3 5份,川芎1 3份,香附子1 3份,生姜粉5 8份。所述各组分的最佳重量配比为透骨草4份,艾叶4份,柴胡6份,当 归4份,川芎2份,香附子2份,生姜粉6份。 透骨草20g,艾叶20g,柴胡30g,当归20g,川芎10g,香附子10g,生姜粉30g,此为
一剂量。 使用时,将透骨草20g,艾叶20g,柴胡30g,当归20g,川芎10g,香附子10g,生姜粉 30g,此为一剂量,加入500g水煎至150g服,每日1齐U,分3次服用,可有效的治疗痛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原料简单,用水煎服,每日1齐U,分3次服,可有效的治疗痛经。
具体实施例 1、将透骨草16g,艾叶16g,柴胡24g,当归16g,川芎8g,香附子8g,生姜粉24g,此 为一剂量,加入500g水煎至150g服,每日1齐U,分3次服用,可有效的治疗痛经。连续18 日,痛经症状消失,1年内无复发。 2、将透骨草20g,艾叶20g,柴胡30g,当归20g,川芎10g,香附子10g,生姜粉30g, 此为一剂量,加入500g水煎至150g服,每日1齐U,分3次服用,可有效的治疗急性痛经。当 日即可止痛,继续服用6日,痛经症状消失。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其特征在于透骨草、艾叶、柴胡、当归、川芎、香附子、生姜粉组成,其中重量比例为透骨草3~5份,艾叶3~5份,柴胡4~6份,当归3~5份,川芎1~3份,香附子1~3份,生姜粉5~8份。
2. 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透骨草4份,艾叶4份,柴胡6份,当归4份,川芎2份,香附子2份,生姜粉6份。
3. 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根据每味中药效应成分的 不同理化性质,分别以不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制备而成的,临床可接受剂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由透骨草、艾叶、柴胡、当归、川芎、香附子、生姜粉组成,其中重量比例为透骨草3~5份,艾叶3~5份,柴胡4~6份,当归3~5份,川芎1~3份,香附子1~3份,生姜粉5~8份。根据每味中药效应成分的不同理化性质,分别以不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制备而成的,临床可接受剂型。本发明配方独特,疏经止痛速度快,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为中药制剂,无副作用,复发率低,应用简便,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临床上用于治疗痛经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P15/00GK101721661SQ20081015802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2日
发明者刘功 申请人:刘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