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荷包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89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荷包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荷包缝合器,尤其是一种自动荷包缝合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外科用荷包缝合器是对肠道等生理组织进行外科手术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医疗器 械,该仪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进程,对于手术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 中,使用装订仪进行缝合手术时都要在器官残端做荷包缝合,以便在置入中心杆后能牢固 结扎,然后才能实施装订手术。实施荷包缝合手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手工缝合,不仅操 作极为费时费力,而且进针有深有浅,针距也不一致;另一种是使用荷包缝合钳,以针带线 一起穿过夹有组织的钳口进行荷包缝合,缺点是需要用针穿过钳口的一个小孔,操作不方 便。 应运而生的自动荷包缝合器,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中国专利 ZL200510123051. 4记载了一种自动荷包缝合器,其由把手夹座与钉仓组件组成,两个把手 夹座交叉组成剪刀状结构,钉仓组件内有钉、推钉片及荷包线。当夹紧上下两个把手夹座 后,钉仓内的钉就被击发出来,把荷包线固定在组织外壁,然后就可以收紧荷包线扎荷包 了。可以看到,制作荷包的过程非常简单、省时,但是由于这种荷包缝合器的头部的尺寸较 大,不能适应一些特殊位置的手术,例如食道高位手术等需要在狭小区域内操作的手术。
本发明将此专利所记载的内容作为现有技术进行引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在狭小手术区域内操作的 自动荷包缝合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种自动荷包缝合器,包括相互铰接的上、下把手夹座,所述的上、下把手夹座的
尾部都为握持部,所述上把手夹座的前端为固定端,下把手夹座的前端为导向端;所述自动
荷包缝合器还包括有一软轴,其一端固定在把手夹座的固定端,另一端绕过下把手夹座的
导向端并固定在一个锁紧壳体之上,所述锁紧壳体可在软轴的作用下相对导向端运动;有
两个钉仓组件分别相对地活动设置于锁紧壳体和下把手夹座的导向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钉仓组件包括钉仓,及设置在其内的推钉片和钉,钉的钉脚之间穿
过一条荷包线,所述的推钉片能将钉推出于钉仓之外。 再进一步地,所述下把手夹座的导向端上固设有限位杆,锁紧壳体可滑动地设置 在限位杆上。 再进一步地,所述软轴包括一个用于将其固定于锁紧壳体上的端部,该端部的直 径大于软轴主体的直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钉仓组件在初始位置时与下把手夹座的导向端相对静止,当按 压上、下把手夹座后,钉仓组件可向下把手夹座的导向端移动;另 一钉仓组件在初始位置时与锁紧壳体相对静止,当按压上、下把手夹座后,钉仓组件可向锁紧壳体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此自动荷包器可以满足更小的手术空间使用,所
以可以扩大使用范围,为医生提供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 :本发明自动荷包缝合器的主视图。 图2 :本发明自动荷包缝合器的俯视图。 图3 :本发明自动荷包缝合器的右视图。 图4 :图3中沿A-A的剖视图。 其中1上把手夹座11握持部12固定端2下把手夹座21握持部22导向端3钉仓组件31钉仓32推钉片33钉34荷包线4锁紧壳体5软轴51端部6限位杆7销9开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外科用自动荷包缝合器,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与现有技术一 样,包括通过销7铰接的上、下两个把手夹座1、2,把手夹座1、2的尾部都为握持部11 、21, 握持部11、21之间设有保险杆。与现有技术区别的是,所述上把手夹座1的前端为固定端 12,下把手夹座2的前端为导向端22。结合图3所示,所述下把手夹座2的导向端22上固 设有限位杆6,有两个钉仓组件3可滑动地设置在限位杆6上。在限位杆6的另一端可滑 动地设置有一个锁紧壳体4。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杆6还对锁紧壳体4起到一个移动导向作 用。 所述自动荷包缝合器还包括有一软轴5,其一端固定在把手夹座1的固定端12,另 一端绕过下把手夹座2的导向端22并固定在一个锁紧壳体4之上。所述锁紧壳体4可在 软轴5的作用下相对导向端22运动。如图3所示,所述软轴5包括一个用于将其固定于锁 紧壳体4上的端部51,该端部51的直径大于软轴5主体的直径。安装软轴5时,只需要把 一根软轴5的两个端部都穿过锁紧壳体4,软轴5的主体绕过导向端22和固定端12,然后 把软轴5的端部用烤枪或电烙铁烫一下即可。 所述钉仓组件3在初始位置时与下把手夹座2的导向端22相对静止,当按压上、 下把手夹座1、2后,钉仓组件3可向下把手夹座2的导向端22移动。另一钉仓组件3在初 始位置时与锁紧壳体4相对静止,当按压上、下把手夹座1、2后,钉仓组件3可向锁紧壳体 4移动。如图4所示,所述钉仓组件3包括钉仓31,及设置在其内的推钉片32和钉33,钉 33的钉脚之间穿过一条荷包线34,所述的推钉片32能将钉33推出于钉仓31之外。本实 施例中的推钉方式与现有技术相类似,同样为钉仓31后退而使推钉片32相对前进。
下面介绍一下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使用时,打开上下把手夹座1、2,使上下相对的钉仓组件3之间呈现一定的空间,将组织放入这个空间,然后释放保险杆,握紧按压上下 把手夹座1、2的握持部11、21,导向端22和固定端12之间的距离变的越来越远,而此时软 轴5开始发挥作用。软轴5会拉动锁紧壳体4沿着限位杆6相对于导向端22运动,而与锁 紧壳体4在初始状态时相对静止的钉仓组件3也会在锁紧壳体4的带动下相对于导向端22 运动。当两个钉仓组件3与其内部的组织相互贴合后,软轴5继续拉动锁紧壳体4,此时导 向端22上的钉仓31会向导向端22移动,锁紧壳体4上的钉仓31会向锁紧壳体4移动。这 样,位于钉仓31内部的推钉片32相对前进,进而将钉33推出于钉仓31之外,并订到组织 上。由于荷包线34处于两个钉脚之间,钉成形后,荷包线34被包在钉33与组织之间。然 后打开器械,完成荷包的缝合过程。本发明在两个钉仓31之间还设有一个复位机构(未在 图中画出),类似于弹簧,能使钉仓31更容易地回复到初始打开位置。由于比现有技术的荷 包缝合器多一个位于把手夹座前端的开口 9,所以在手术中一些突出的组织可以被放置在 该开口 9中,从而使本器械可以在狭小区域的手术中使用,扩大了本器械的使用范围。本发 明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 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自动荷包缝合器,包括相互铰接的上、下把手夹座(1、2),所述的上、下把手夹座(1、2)的尾部都为握持部(11、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把手夹座(1)的前端为固定端(12),下把手夹座(2)的前端为导向端(22);所述自动荷包缝合器还包括有一软轴(5),其一端固定在把手夹座(1)的固定端(12),另一端绕过下把手夹座(2)的导向端(22)并固定在一个锁紧壳体(4)之上,所述锁紧壳体(4)可在软轴(5)的作用下相对导向端(22)运动;有两个钉仓组件(3)分别相对地活动设置于锁紧壳体(4)和下把手夹座(2)的导向端(22)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仓组件(3)包括 钉仓(31),及设置在其内的推钉片(32)和钉(33),钉(33)的钉脚之间穿过一条荷包线 (34),所述的推钉片(32)能将钉(33)推出于钉仓(31)之外。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把手夹座(2)的 导向端(22)上固设有限位杆(6),锁紧壳体(4)可滑动地设置在限位杆 6)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5)包括一个 用于将其固定于锁紧壳体(4)上的端部(51),该端部(51)的直径大于软轴(5)主体的直 径。
5. 根据权利要求l-4所述的任意一种自动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仓组件(3) 在初始位置时与下把手夹座(2)的导向端(22)相对静止,当按压上、下把手夹座(1、2)后, 钉仓组件(3)可向下把手夹座(2)的导向端(22)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l-4所述的任意一种自动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仓组件(3) 在初始位置时与锁紧壳体(4)相对静止,当按压上、下把手夹座(1、2)后,钉仓组件(3)可 向锁紧壳体(4)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荷包缝合器,包括相互铰接的上、下把手夹座,所述的上、下把手夹座的尾部都为握持部,所述上把手夹座的前端为固定端,下把手夹座的前端为导向端;所述自动荷包缝合器还包括有一软轴,其一端固定在把手夹座的固定端,另一端绕过下把手夹座的导向端并固定在一个锁紧壳体之上,所述锁紧壳体可在软轴的作用下相对导向端运动;有两个钉仓组件分别相对地活动设置于锁紧壳体和下把手夹座的导向端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此自动荷包器可以满足更小的手术空间使用,所以可以扩大使用范围,为医生提供方便。
文档编号A61B17/04GK101756726SQ20081023579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7日
发明者丁水澄, 陈望东 申请人: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