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合式胸腹腔穿刺引流套管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04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合式胸腹腔穿刺引流套管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用具。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气胸,胸、腹腔积液患者,需要行切开或穿刺闭 式引流。以往行穿刺治疗的方法,多用相应直径的圆形套管针穿刺,用普通 导尿管或其它传统引流管引流,或用中心静脉置管针及相应的中心静脉管引 流。但由于普通导尿管或传统的胸腔引流管柔软性差,直径较粗,引流时往 往会直接压迫肋间神经而造成疼痛,使患者难以进行有效咳嗽、不愿深呼吸 及早期下床活动。同时这些引流管均无法内固定,患者翻身及早期下床活动 时极易脱出,致皮下气肿、积血。而用中心静脉管引流又由于其太细,时常 会出现引流不畅和填塞现象。使用气囊导尿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对周围组织 损伤小、使用方便,能明显减轻局部的疼痛不适,而且气囊固定不易脱出, 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患者有效咳嗽和深呼吸,促进肺复张,但目 前又没有适合的穿剌套管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适用于普通导 尿管、普通引流管,也能适用于气囊导尿管等多种导管的开合式胸腹腔穿刺 引流套管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开合式胸腹腔穿剌引流套管 针,由穿刺针、套管和针柄组成。其要点在于套管上设有手柄,手柄由弹 簧支撑,针柄设在穿刺针的尾部。所述套管由2片半圆形光滑薄壁金属体铰 接组成薄壁空心圆柱体,在2片套管铰接处的管壁上各有1个开启手柄,手 柄之间有弹簧支撑。针柄主要是为了在穿刺时方便操作,其前端设计有凹槽,
用于将套管固定在穿剌针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穿刺时,可用气囊导尿管引流,不但对周围组织损伤 小,能明显减轻局部的疼痛和不适感,而且气囊固定不易脱出,有利于患者 翻身、深呼吸、有效咳嗽和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 拔除穿刺针,放置好引流管,退出套管时,只要套管已退出胸壁或腹壁,即 可用拇指和食指捏紧套管上的手柄,使套管张开,便可将套管从引流管上取 下来,而不受引流管末端形状与状态的限制。同时,本实用新型也可适用于 普通导尿管和其它传统的胸腔引流管等多种导管,是一种用途广泛、操作简 单、使用灵活方便,的开合式胸腹腔穿刺引流套管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图1A-A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如图l、图2所示,开合式胸腹腔穿刺引流套管针,有穿刺针 1、套管2、针柄3组成,套管2上设有手柄4,手柄4由弹簧5支撑,针柄 3设在穿刺针1的尾部,其凹槽可对套管2起固定作用。在临床±进行穿 刺时,将消毒好的套管2套入穿刺针1,使套管2的前端插入手柄3与穿 刺针l之间凹槽的底部,套管2与穿刺针1成为一体后,按照胸腹腔穿刺 的操作规程进行穿刺。根据气囊导尿管的型号,开合式胸腹腔穿剌引 流套管针可设计成多种型号,以用于不同的引流管和不同年龄、不同 体形的人群。
权利要求1.一种开合式胸腹腔穿刺引流套管针,有穿刺针(1)、套管(2)、针柄(3)组成,套管(2)上设有手柄(4),手柄(4)由弹簧(5)支撑,针柄(3)设在穿刺针(1)的尾部。
专利摘要一种开合式胸腹腔穿刺引流套管针,有穿刺针(1)、套管(2)、针柄(3)组成,套管(2)上设有手柄(4),手柄(4)由弹簧(5)支撑,针柄(3)设在穿刺针(1)的尾部。采用本实用新型,穿刺时,可用气囊导尿管引流,不但对周围组织损伤小,能明显减轻局部的疼痛和不适感,而且气囊固定不易脱出,有利于患者翻身、深呼吸、有效咳嗽和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普通导尿管和其它传统的胸腔引流管等多种导管,是一种用途广泛、操作简单、使用灵活方便的开合式胸腹腔穿刺引流套管针。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1197730SQ20082002328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6日
发明者尹燕超, 张光明, 张笃建, 肖宝荣 申请人:张光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