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电子可视可塑型光纤插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93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电子可视可塑型光纤插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插管装置,其主要应用于医疗方面进行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呼吸管理的确切方法,是麻醉和抢救危 重病人时的一个重要措施,主要用于确保心肺暂时停止的病人的呼吸道畅通, 向其输氧以防止脑细胞坏死。在急救和全身麻醉时,处于全身麻醉状态下患者 的神智甚至会消失,进而不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且全身麻醉的药物对呼吸也 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因此,为了保证处于全身麻醉状态下的患者呼吸顺畅,及 时吸出气管内的痰液或者血液,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蓄,医学界一般采 用气管内插管技术使得患者呼吸顺畅并消除上述问题。
气管插管是一重要的关键步骤,对于气管内插管技术的使用国内外医学界 有很多种方式,其中国内医学界一般采用盲探插管术,此类插管技术并无任何 可视导引,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麻醉医师的经验,使用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很 容易出现插管位置不准确使得效果不佳,或在插管时损伤了患者的咽喉等其他 问题。国外采用电子气管镜进行精确引导,即使每月有太多经验的医师也可以 进行,但是此类系统价格高昂而且操作相对复杂,并不被国内医学界广泛采用。
气管插管是临床麻醉医师实践性很强的操作技术,在大面积烧伤后颌、面、 胸高度粘连,由于瘢痕挛縮造成严重的小口畸形、过度肥胖、颈颌关节病、严 重的强直性颈椎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等,致使麻醉中气管插管困难,而困难气 管插管的失败又是导致意外发生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视气管插管技术意
义将越来越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气管插管装置可以精确引导的国外设备价格高昂的缺陷和国 内大量采用的盲探插管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便携电子可视可塑型 光纤插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便携电子可视可塑型光纤插管装置包括可塑 性气管导管、物镜、光纤镜体、气管插管接口、电子照明装置、目镜、光学镜 头、光学接口和CCD摄像头,所述光纤镜体一端设置物镜,光纤镜体另一端设 置连接电子照明装置的气管插管接口,电子照明装置末端连接光学接口,光学 接口内设置有目镜、光学镜头、CCD摄像头;所述光纤镜体置于可塑性气管导 管内,可塑性气管导管套接于气管插管接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效果,特别是对困难气管插管、战伤、急救、枪救、 突发事件等情况下的气管插管具有重要价值。并且,与其他同类装置相比,具 有如下特点可显著降低插管难度;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能准确、快速、轻 松地完成气管插管;明显减少了不必要的创伤和并发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塑性气管导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便携电子可视可塑型光纤插管装置包括可塑性气管导
管9、物镜l、光纤镜体2、气管插管接口3、电子照明装置4、目镜5、光学镜 头6、光学接口 7和CCD摄像头8,所述光纤镜体2 —端设置物镜1,光纤镜体 2另一端设置连接电子照明装置4的气管插管接口 3,电子照明装置末端连接光 学接口7,光学接口7内设置有目镜5、光学镜头6、 CCD摄像头8;所述光纤 镜体2置于可塑性气管导管9内,可塑性气管导管9套接于气管插管接口 3 。
使用时物镜在可塑性气管导管内縮进1.5 2cm,固定可塑性气管导管在气管 插管接口上,弯曲可塑性气管导管成适当的角度,打开电子照明装置,推送便 携电子可视可塑型光纤插管装置,将其调整至甲状软骨的正上方,此时通过目 镜即可看到声门,送入气管插管即可。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 CCD摄像头,可以将插管过程中的图像送至微机等设备 査看并储存,传送图像路径不限于有线传输。
权利要求1. 便携电子可视可塑型光纤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便携电子可视可塑型光纤插管装置包括可塑性气管导管(9)、物镜(1)、光纤镜体(2)、气管插管接口(3)、电子照明装置(4)、目镜(5)、光学镜头(6)、光学接口(7)和CCD摄像头(8),所述光纤镜体(2)一端设置物镜(1),光纤镜体(2)另一端设置连接电子照明装置(4)的气管插管接口(3),电子照明装置末端连接光学接口(7),光学接口(7)内设置有目镜(5)、光学镜头(6)、CCD摄像头(8);所述光纤镜体(2)置于可塑性气管导管(9)内,可塑性气管导管(9)套接于气管插管接口(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便携电子可视可塑型光纤插管装置。便携电子可视可塑型光纤插管装置包括可塑性气管导管、物镜、光纤镜体、气管插管接口、电子照明装置、目镜、光学镜头、光学接口和CCD摄像头,光纤镜体一端设置物镜,光纤镜体另一端设置连接电子照明装置的气管插管接口,电子照明装置末端连接光学接口,光学接口内设置有目镜、光学镜头、CCD摄像头;光纤镜体置于可塑性气管导管内,可塑性气管导管套接于气管插管接口,本实用新型显著降低插管难度;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能准确、快速、轻松地完成气管插管;明显减少了不必要的创伤和并发症。
文档编号A61B17/00GK201208449SQ200820029109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5日
发明者徐越斌, 朱运奎, 李富军, 肖永久, 哲 韦 申请人: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