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11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循经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针仪,是一种模拟针剌疗法的电针仪。
背景技术
针刺疗法起源于中国古代,简便、经济,疗效显著。在针灸临床上,不论采用何种穴位,不论采用何种方法,也不论依照哪种原则取穴,都 必须产生一定的得气感才能有效。所谓得气感,就是患者获得的酸、胀、重、麻等感觉。这 些感觉可延着经络缓慢前进,当到达病灶部位时临床效果最好。《灵枢*小针解》指出"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经指南,标幽赋》则指出"气 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说明得气与否以及气达病灶的速度直接关系针剌的治疗效果。有经验的针灸师都很注重针刺时使患者得气,并使得气感到达病灶。他们在能到达病灶 部位的经络选择若干穴位,用针灸针针刺使之得气,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由远端穴位向近端 穴位顺序捻针,将得气感不断的由远至近催赶到病灶部位。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统针法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而出现了电针治疗仪器。电针疗法 就是用电针仪的输出脉冲电流代替手法捻针刺激人体穴位,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目前已有的电针仪的输出所能刺激的穴位都是固定的;这种基于"静态刺激,定位扩散" 的方式使剌激远端穴位的得气感仅局限在穴位周围而很难达到病灶部位;并且脉冲波持续固定刺激的穴位易产生适应;这些均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动态刺激,导流 扩散"的电针方式的循经治疗仪,以提高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釆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循经治疗仪的结构特点是由产生治疗脉冲的振荡电路、记数控制模块和顺序通断模块构成;设置多个治疗输出端口,振荡电路产生的脉冲电流按设定的时间和顺序依次在各输出端口中循环输出。本实用新型循经治疗仪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振荡电路的震荡输出A和震荡输出B之间并联设置控制输出的八只电位器W1—W8, 以各电位器的中心抽头作为八路循环输出端口A1—A8,各电位器的一端与震荡输出A之间分 别串联设置用于控制本回路接通的继电器触点K1一K8。在所述记数控制模块的各输出电路中,分别设置各开关管BG1—BG8,所述记数控制模块按时间和顺序依次在其八个输出端脚上循环呈高电平,以此控制连接在其输出电路中的 各开关管BG1—BG8依次循环导通。顺序通断模块是由所述开关管BG1—BG8和设置在各开关管集电极中的各继电器线圈J1 一J8构成的八路输出通断控制电路。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将按设定的时间和顺序进行输出的多个治疗端口连接患者的多个 穴位,流动刺激穴位,获得"动态刺激,导流扩散"的电针效果。这时患者的得气感随着治 疗仪的端口顺序依次输出脉冲电流, 一个穴位一个穴位地向病灶方向传递,将得气感自远侧 穴位催赶至病灶部位,得气感传递迅速,治疗效果明显得到改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共设置九个输出端口,包括一路中心线端线,即振荡电路的振荡输出B端和八路循环输出端线A1—A8,治疗时分别连接各治疗电极。图1所示,本实施例电路结构包含三个电路模块振荡电路用于产生治疗脉冲,其震荡输出A和震荡输出B之间并联控制输出的8个电 位器,并且,在各路电位器一端与脉冲电流输出端线A之间分别串联设置用于控制本回路接 通的继电器触点。记数控制模块用于分针间隔控制,由六反相器集成芯片IC1产生振荡脉冲,以其产生 的脉冲信号在14位二进制串行计数器即集成芯片IC2中进行计数,并由集成芯片IC2将脉冲 分频,产生定时脉冲输出,触发后继DCD—十进制译码器即集成芯片IC3。集成芯片IC3依 据IC2的频率依次在八个输出端脚即3脚、l脚、2脚、15脚、14脚、6脚、7脚和4脚上循环呈 高电平,以此控制连接在其输出电路中的各开关管BG1—BG8循环依次导通。顺序通断模块用于分针通断控制,由开关管BG1—BG8、设置在各开关管集电极中的 各继电器线圈J1—J8构成八路输出通断控制。为了实现每个治疗电极电流大小的独立控制,八路循环输出端线A1—A8分别接电位器 W1 — W8的中心抽头。调节各电位器即可调节对应输出端线上的输出电量大小。本实施例中,九个端口输出九根导线,第一根导线B是中心线端线,第二一第八根导线 在治疗时依次输出脉冲电流。各输出电流功率可调,输出脉冲和循环的频率也可调。使用时,自病灶的有关经络穴位上剌上针灸针(或压上电极板),然后将中心输出端线 接在病灶部位(或病灶附近)的针灸针上,以其为中心,将第二至第八根输出导线自远至近 依次接到针灸针上。接通电源,逐一调整好各输出导线的刺激强度,即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取穴按照传统的经络联系,视病变部位所属经络选择穴位,每个经络选择2 4个穴位。 每次可选1个经络的穴位,也可同时选2 3个经络的穴位。配置电极根据所选穴位的数量,9根输出端线可全部接用,也可选择其中若干。在选 好穴位接上针灸针后,第1根输出导线通常接在病灶部位(或邻近病灶)的针灸针上,第2 第8根输出导线依次自远端穴位的针灸针接至近端穴位的针灸针上。电刺激接好输出导线后,接通电源,逐一调节控制输出刺激强度的电位器,以达到需要的刺激强度。每次刺激时间为20 30分钟,每周期频率以5—10秒钟较为合适。治疗结束逐一回调控制输出剌激强度的电位器,使之输出强度为零。
权利要求1、循经治疗仪,其特征是由产生治疗脉冲的振荡电路、记数控制模块和顺序通断模块构成;设置多个治疗输出端口,振荡电路产生的脉冲电流按设定的时间和顺序依次在各输出端口中循环输出。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循经治疗仪,其特征是在所述振荡电路的振荡输出A和振荡输 出B之间并联设置控制输出的八只电位器W1—W8,以各电位器的中心抽头作为八路循环输 出端口A1—A8,各电位器的一端与振荡输出A之间分别串联设置用于控制本回路接通的继电 器触点K1一K8。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循经治疗仪,其特征是在所述记数控制模块的各输出电路中,分别 设置各开关管BG1—BG8,所述记数控制模块按时间和顺序依次在其八个输出端脚上循环 呈高电平,以此控制连接在其输出电路中的各开关管BG1—BG8依次循环导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经治疗仪,其特征是所述顺序通断模块是由所述开关管BG1 一BG8和设置在各开关管集电极中的各继电器线圈J1—J8构成的八路输出通断控制电路。
专利摘要循经治疗仪,其特征是由产生治疗脉冲的振荡电路、记数控制模块和顺序通断模块构成;设置多个治疗输出端口,振荡电路产生的脉冲电流按设定的时间和顺序依次在各输出端口中循环输出。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将按设定的时间和顺序进行输出的多个治疗端口,连接患者的多个穴位,流动刺激穴位,获得“动态刺激,导流扩散”的电针效果。这时患者的得气感随着治疗仪的端口顺序依次输出脉冲,一个穴位一个穴位地向病灶方向传递,将得气感自远侧穴位催赶至病灶部位,得气感传递迅速,治疗效果明显得到改善。
文档编号A61N1/08GK201168341SQ20082003400
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日
发明者鲍远仕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