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记忆金属脑肿瘤局部温控热疗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63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极记忆金属脑肿瘤局部温控热疗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多极记忆金属 脑肿瘤局部温控热疗电极。
背景技术
现有的肿瘤热疗多针电极是由不锈钢外套管和内芯组成。外套管外涂有绝 缘层,外套管末端外露形成为一极,内芯构成另一极,内芯前端部分成多个电 极分针头。在将肿瘤热疗多针电极植入病变部位前,所有电极分针头均收缩在 外套管内,到达病变部位的肿瘤后,所有电极分针头伸出外套管刺入肿瘤,刺 入后所有电极分针头分开呈伞状,再通过设置在外套管前端上的测温点进行温 度控制而进行热疗。
上述现有的肿瘤热疗多针电极在实际手术的使用中存在如下缺点
1、 每个电极分针头的前端呈锥形,比较锐利,在伸缩过程中容易对周围组 织产生剪切力而造成组织损伤。
2、 测温装置一般釆用热偶传感头,但热偶传感头容易受到电磁波的影响, 产生较大的漂移,且所测的温度是伞状加热区的中心温度,从而使对加热区边 缘温度难以精确控制。
3、 进行热疗的温度范围一般为70-90°C,在这种温度下对组织的加热会形 成焦痂粘连在电极上。因此,在电极的撤出过程中可能会撕裂周围的血管而发 生出血,在身体部位的肿瘤组织内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对颅内肿瘤手 术而言,脑组织质软,韧性差,剪切或撕裂都可能造成损伤或出血。所述肿瘤 热疗多针电极仅可适用于肝、肺、前列腺等恶性肿瘤的射频热疗而无法用于脑 内肿瘤热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减少周 围组织的损伤,精确控制加热温度不易造成焦痂粘连现象的多极记忆金属脑肿 瘤局部温控热疗电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极记忆
金属脑肿瘤局部温控热疗电极,包括有表面设置有绝缘层的作为所述热疗电
极的一极的外套管、作为所述热疗电极的另一极的电极内芯、多点光纤温度传 感器及固定螺栓,
所述电极内芯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所述用于热疗加热的电极内芯前端分 成至少两个的电极分针头,所述每个电极分针头的末端分别为圆弧状,后端设 置有用于标示所述电极内芯插入深度的标记刻度,所述电极内芯的后端末以及 所述外套管分别与射频加热装置的两极相连接,伸出所述外套管后按其预定记
忆形状呈伞形散开的所述电极分针头形成类球形加热区;
所述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穿设在所述电极内芯内,所述用于温度测试的多 点光纤温度传感器在位于所述电极分针头的一端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能 够测量从所述类球形加热区中心到其外边界的温度梯度的测温点,另 一 端连接 温度测量与控制仪。
所述电极内芯的材料为钛合金记忆金属。 所述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用于测温的 一 端的端末为圆弧状。 所述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随所述电极内芯同步移动至类球形加热区。 所述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单独移动,所述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在连接有所 述温度测量与控制仪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标示所述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插入深 度的标记刻度。
所述两个以上的测温点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外套管为不锈钢管体。
釆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多极记忆金属脑肿瘤局 部温控热疗电极,采用钛合金记忆金属丝制备电极分针头,使其在伸缩进出脑
组织过程中能按一条固定轨迹进行,而对针道周围脑组织无剪切损伤;电极分
针头末端为圆弧状,有效降低刺破血管的可能性;釆用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 精确测量从电极分针头形成的类球形加热区的中心到其外边界的温度梯度;根 据温度测量与控制仪的监测反馈调节射频加热装置的功率,使肿瘤边界区温度 维持在要求范围内,减少产生焦痂粘连的情况。


图l为本实用新型中多极记忆金属脑肿瘤局部温控热疗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B线的剖视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多极记忆金属脑肿瘤局部温控热疗电极的使用状态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极记忆金属脑肿瘤局部温控热疗电极包括有 外套管1、电极内芯2、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3及固定螺栓4,其中,外套管1 作为所述热疗电极的一极,电极内芯2作为所述热疗电极的另一极。
外套管1可以为不锈钢管体,外套管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有绝缘层,绝缘 层可以为聚四乙烯绝缘层,并不以此为限,任何可以绝缘的材质均可。
外套管1的内部容设有电极内芯2,用于热疗加热的电极内芯2的前端分成 至少两个的电极分针头22,每个电极分针头22的末端分别为圆弧状,如图2所 示,遇到血管可从侧方滑过,不易对血管造成刺伤。后端设置有标记刻度21以 标示电极内芯2的插入深度,电极内芯2的带有标记刻度21的后端末以及外套 管l分别与射频加热装置5的两极相连接(如图4所示)。电极内芯2可以为钛 合金记忆金属丝制成,利用钛合金金属的记忆功能,使电极分针头22在伸缩过 程中沿单一轨迹行走,从而避免对周围脑组织的剪切损伤。电极分针头22伸出
外套管1后按其预定记忆形状呈伞形散开,形成一个类球形加热区。电极分针 头22的形状以及大小任意,以适应不同部位及不同大小的肿瘤为宜。
电极内芯2内部套设有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3,如图3所示,多点光纤温度 传感器3用于测试其所在区域的温度。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3的位于电极分针 头22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测温点(图中未示),能够精确测量从所 述类球形加热区中心到其外边界的温度梯度,且,所述两个以上的测温点之间 的间距可以相等。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3的另一端与温度测量与控制仪6相连 接(如图4所示)。所述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3用于测温的一端的端末也为圆弧 状,能够有效降低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3在移动过程中损伤血管的可能。
穿设在电极内芯2内部的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3的移动可以随电极内芯2 同步移动,通过电极内芯2的标记刻度21标示电极内芯2与多点光纤温度传感 器3的插入深度。另,所述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3还可以单独在外套管1内活 动,在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3的与温度测量与控制仪6相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标 记刻度(图中未示),标记刻度能够标示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3的插入深度以便 于进行移动操作。
在进行手术时,将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3与温度测量与控制仪6相连接, 以进行温度的测试与控制。将电极内芯2与射频加热装置5相连接,可进行热 疗的加热。将固定螺栓4固定于颅骨的骨孔上,将螺母松开后将内部容设有电 极内芯2及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3的外套管l插入脑组织中,固紧螺母后将整 个外套管l相对固定。伸出电极分针头22及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3到达肿瘤边 缘,形成类球形加热区,根据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3以及温度测量与控制仪6 测试的温度大小,调节射频加热装置5进行射频加热,使得肿瘤边界区温度维 持在适宜的范围内(42-45°C)。治疗完成后先回收电极分针头22及多点光纤温 度传感器3到外套管1内,再抽出整个外套管1,从而完成肿瘤局部热疗,如图 4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 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多极记忆金属脑肿瘤局部温控热疗电极,包括有表面设置有绝缘层的作为所述热疗电极的一极的外套管、作为所述热疗电极的另一极的电极内芯、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及固定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内芯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所述用于热疗加热的电极内芯前端分成至少两个的电极分针头,所述每个电极分针头的末端分别为圆弧状,后端设置有用于标示所述电极内芯插入深度的标记刻度,所述电极内芯的后端末以及所述外套管分别与射频加热装置的两极相连接,伸出所述外套管后按其预定记忆形状呈伞形散开的所述电极分针头形成类球形加热区;所述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穿设在所述电极内芯内,所述用于温度测试的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在位于所述电极分针头的一端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能够测量从所述类球形加热区中心到其外边界的温度梯度的测温点,另一端连接温度测量与控制仪。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极记忆金属脑肿瘤局部温控热疗电极,其特征 在于,所述电极内芯的材料为钛合金记忆金属。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记忆金属脑肿瘤局部温控热疗电极,其特征 在于,所述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用于测温的 一端的端末为圆弧状。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极记忆金属脑肿瘤局部温控热疗电极,其特征 在于,所述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随所述电极内芯同步移动至类球形加热区。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记忆金属脑肿瘤局部温控热疗电极,其特征 在于,所述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单独移动,所述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在连接有 所述温度测量与控制仪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标示所述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插入 深度的标记刻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记忆金属脑肿瘤局部温控热疗电极,其特征 在于,所述两个以上的测温点之间的间距相等。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记忆金属脑肿瘤局部温控热疗电极,其特征 在于,所述外套管为不锈钢管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极记忆金属脑肿瘤局部温控热疗电极,包括有表面设置有绝缘层的作为热疗电极的一极的外套管、作为热疗电极的另一极的电极内芯、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及固定螺栓,电极内芯设在外套管内,前端分成至少两个的电极分针头,每个电极分针头的末端分别为圆弧状,后端设有标记刻度,后端末及外套管分别与射频加热装置的两极相连接,伸出外套管后按其预定记忆形状呈伞形散开的电极分针头形成类球形加热区;多点光纤温度传感器穿设在电极内芯内,其在位于电极分针头的一端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测温点,另一端连接温度测量与控制仪。所述电极在手术中能够减少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精确控制加热温度不易造成焦痂粘连现象。
文档编号A61B18/14GK201208301SQ20082010884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5日
发明者闫润民 申请人:闫润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