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连接结构和套筒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63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套筒连接结构和套筒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脊柱固定的医疗器 械,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脊柱固定的医疗器械中的带有套筒部分 的套筒连接结构和套筒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在骨科器械中,特别是用于脊柱固定的器械中,通常采用带有套筒部分 的连接件(例如骨钉或万向侧块)作为在人体骨骼例如脊椎上进行固定的手 段。以作为用于脊柱固定的器械的骨钉为例,所述骨钉具有设置在骨钉的前 段的用于植入人体骨骼的植入部和设置在骨钉的尾段的套筒部分。通过骨钉 的植入部将骨钉植入到脊椎上,然后将骨钉的套筒部分和其他部件(称为连 接部件)进行连接,以进行固定、复位、矫形等治疗。将连接部件的杆状连 接端从套筒部分插入,利用螺纹连接在套筒上的顶丝沿着套筒的径向将杆状 连接端顶紧在套筒部分中,从而将带有杆状连接端的连接部件与带有套筒部 分的骨钉连接。带有杆状连接端的连接部件上还可设有其他连接部件或工作 部件。由于连接部件的杆状连接端沿着骨钉的套筒部件的轴向可迸行调整, 并且所述连接部件的杆状连接端还可以在套筒部分中进行沿转动方向的调 整,因此,这种连接方式能够在二维上调整骨钉和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但是,基于上述连接结构,连接部件的杆状连接端只能沿着骨钉的套筒部分 的轴向进行固定,不能使连接部件的杆状连接端相对骨钉的套筒部分的轴向 方向以形成夹角的方式进行固定。
虽然上述结构能够在二维上调节骨钉和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但是在实际手术中,需要进行的调节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在三维上调节骨钉和连 接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连接结构,该套筒连接结构能够使 连接件上的套筒部分与相对的连接部件的杆状连接端相连接,能够在三维上 调节连接件和相对的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筒连接结构,该套筒连接结构具有至少带有一 个套筒部分的连接件,在所述套筒部分上设有沿着套筒部分的径向方向向套 筒部分的内部顶推的顶丝,其中该顶丝螺纹连接在套筒部分上,其特征在于, 在套筒的内部设有球状凹部,在球状凹部内嵌设有弹性衬圈,所述弹性衬圈
设置成带有开口部的圆形或c形,所述弹性衬圈的外侧面形成为与所述球状
凹部相配合的球状凸部,所述弹性衬圈的内侧面形成为能与一杆状部件配合 的内圆柱面,所述顶丝的端部顶压在弹性衬圈的外侧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中, 所述套筒部分的球状凹部上设有引导槽,在弹性衬圈的外侧面上设有配合在 所述引导槽内的引导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中, 所述引导槽沿着套筒部分的轴向方向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中, 所述引导槽沿着与套筒部分的轴向方向相交一预定角度的方向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中, 所述引导槽在套筒部分的球状凹部上设置在与顶丝相对的位置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中, 所述弹性衬圈的开口部设置在与顶丝的端部错开或者与顶丝的轴线错开的位 置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中, 所述弹性衬圈的开口部设置与顶丝和引导槽之间的连线正交且通过弹性衬圈 的中心的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中, 所述套筒部分的球状凹部延伸到套筒部分的两个轴向侧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中, 所述套筒部分的球状凹部与套筒部分的两个轴向侧端部之间分别形成扩径部 分,该扩径部分的内容沿着从球状凹部到所述轴向侧端部的方向逐渐扩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中, 所述连接件为骨钉,所述骨钉具有骨钉主体,在所述骨钉主体的前段设有用 于植入人体骨骼的植入部,在所述骨钉主体的尾段设置有所述的套筒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中, 所述连接件为万向侧块,所述万向侧块的一端具有用于与骨钉连接的长形调 节孔,所述万向侧块的另一端具有所述的套筒部分。在一个例子中,所述万 向侧块的所述长形调节孔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的套筒部分的轴向方向形成一角 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套筒连接组件,该套筒连接组件具有至少带有 一个套筒部分的第一连接件和至少带有杆状连接部分的第二连接件,在所述 套筒部分上设有沿着套筒部分的径向方向向套筒部分的内部顶推的顶丝,其 中该顶丝螺纹连接在套筒部分上,其特征在于,在套筒的内部设有球状凹部,
在球状凹部内嵌设有弹性衬圈,所述弹性衬圈设置成带有开口部的圆形或c
形,所述弹性衬圈的外侧面形成为与所述球状凹部相配合的球状凸部,所述 弹性衬圈的内侧面形成为能与一杆状部件配合的内圆柱面,所述顶丝的端部 顶压在弹性衬圈的外侧面上。
通过上述结构,当连接部件的杆状连接端伸入到套筒部分中时,杆状连 接端的外周面与弹性衬圈的内圆柱面配合,因此,使杆状连接端相对于套筒部分转动时,杆状连接端带动弹性衬圈转动,由于弹性衬圈的外侧面形成为 与所述球状凹部相配合的球状凸部,通过球面凹部和球面凸部的配合,能够 允许杆状连接端相对于套筒部分的角度调整。在调整好角度后,通过向内旋 入顶丝,使顶丝向内挤压弹性衬圈。弹性衬圈在受到挤压后发生弹性变形, 开口部减小,使弹性衬圈的内圆柱面紧密配合在杆状连接端的外周面上,使 得杆状连接端相对于弹性衬圈固定,并且使得弹性衬圈相对于套筒部分被顶 丝固定,从而使具有杆状连接端的连接部件相对于带有套筒部分的骨钉被连 接固定。
基于弹性衬圈的结构,具有杆状连接端的连接部件相对于连接件能够在 三维上(即三个自由度上)进行调节和紧固。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并不代表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 公开的范围的意图。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 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 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
图1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连接结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有套筒部分
的骨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所述套筒部分中没有设置顶丝和 弹性衬圈。
图2为图1的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3为沿着图1中的B—B线剖取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有套筒部分的骨钉中的顶丝的结
构示意图。
图5为顶丝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有套筒部分的骨钉中的弹性衬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有套筒部分的骨钉中的弹性衬圈
的俯视图。
图8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连接结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有套筒部分 的万向侧块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所述套筒部分中没 有设置顶丝和弹性衬圈。
图9为沿着图8中的A—A线剖取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连接结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有套筒部分的万 向侧块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其中所述套筒部分中设置有顶丝和弹性衬圈。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 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目的, 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技术人员 可以构想基于本发明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筒连接结构,该套筒连接结构具有至少带有一 个套筒部分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可以为任何至少带有一个套筒部分的部件。 例如,作为第一实施方式,该连接件可为骨钉,该骨钉具有骨钉主体,在所 述骨钉主体的前段设有用于植入人体骨骼的植入部,在所述骨钉主体的尾段 设置有所述的套筒部分;作为第一实施方式,该连接件也可为万向侧块,所 述万向侧块的一端具有用于与骨钉连接的长形调节孔,所述万向侧块的另一 端具有所述的套筒部分。
第一实施方式
参见图1 一图7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套筒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具有带有套筒部分的骨钉1的套筒连接结构。所述骨钉1具有骨钉主体10。在所述骨钉主体10的前段设有用于植 入人体骨骼的植入部11,在所述骨钉主体10的尾段设置有套筒部分12。所 述套筒部分12和所述植入部11 一体形成,从而构成所述的骨钉主体10。所 述套筒部分12具有从一端面贯穿到另一端面的通孔120和围绕该通孔120的 侧壁121,其中该通孔120的轴线限定了该套筒部分12的轴向方向,与该轴 向方向垂直的方向限定为套筒部分12的径向方向。在侧壁121上设有贯穿侧 壁121的螺纹孔122,该螺纹孔122沿着套筒部分12的径向方向,该螺纹孔 122用于与一顶丝2螺接,即在所述套筒部分12上设有沿着套筒部分12的径 向方向向套筒部分的内部顶推的顶丝2,其中该顶丝2螺纹连接在套筒部分 12上。
在套筒部分12的内部,即套筒部分12的通孔120内,设有球状凹部123, 该球状凹部123具有内凹的球面表面,优选地,该球状凹部123设计成具有 环状部分的内凹球面表面。在球状凹部123内嵌设有弹性衬圈3,所述弹性衬 圈3设置成带有开口部31的圆形或C形,所述弹性衬圈3的外侧面形成为与 所述球状凹部相配合的球状凸部,优选地,形成为环状部分的外凸球面表面。 所述弹性衬圈3的内侧面形成为能与杆状部件配合的内圆柱面,所述顶丝2 的端部顶压在弹性衬圈3的外侧面上。
通过上述结构,当连接部件的杆状连接端(未图示)伸入到套筒部分12中 时,杆状连接端的外周面与弹性衬圈3的内圆柱面配合,因此,使杆状连接 端相对于套筒部分12转动时,杆状连接端带动弹性衬圈3转动,由于弹性衬 圈3的外侧面形成为与所述套筒部分12的球状凹部相配合的球状凸部,通过 球面凹部和球面凸部的配合,能够允许杆状连接端相对于套筒部分12进行任 意角度的角度调整。在调整好角度后,通过向内旋入顶丝2,使顶丝2向内挤 压弹性衬圈3。弹性衬圈3在受到挤压后发生弹性变形,开口部31减小,使 弹性衬圈3的内圆柱面紧密配合在杆状连接端的外周面上,使得杆状连接端 相对于弹性衬圈3固定,并且使得弹性衬圈3相对于套筒部分12被顶丝2固定,从而使具有杆状连接端的连接部件相对于骨钉1被连接固定。
根据上述结构,基于弹性衬圈3的结构设计,具有杆状连接端的连接部 件相对于骨钉1能够在三维上(即三个自由度上)进行调节和紧固,即连接 部件能够相对于骨钉1的套筒部分12沿着上下方向摆动、沿着左右方向摆动 以及沿着前后方向平移。
参见图4,为了便于操作旋转顶丝2,在顶丝的末端设有操作部22,该操
作部22被设计成与一操作工具的操作端的形状相对应,从而能够与操作工具 形状配合地连接。例如,该操作部22可被设计为操作凹部,如图4所示的六 角状内凹形状或其他形状。当然,也可以将该操作部设计成操作凸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钉中,所述套筒 部分12的球状凹部上设有引导槽124,在弹性衬圈3的外侧面上设有配合在 所述引导槽124内的引导销32。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 述引导槽124沿着套筒部分12的轴向方向设置。根据该引导槽124和引导销 32的配合结构,能够使弹性衬圈3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于套筒部分12的球状凹 部进行定位,从而使弹性衬圈3在安装时能够以开口部31位于固定方位的方 式进行安装,同时,该引导槽124和引导销32的结构不会妨碍弹性衬圈3在 套筒部分12中的用于正常调整的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钉1中,将该引 导槽124设置成,使所述引导槽124沿着与套筒部分12的轴向方向相交一预 定角度的方向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钉1中,所述引 导槽124在套筒部分12的球状凹部上设置在与顶丝2相对的位置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钉1中,所述弹 性衬圈3的开口部31设置在与顶丝2的端部错开或者与顶丝的轴线错开的位 置上,从而避免在旋紧顶丝2将弹性衬圈3压紧时顶丝2与弹性衬圈3的开 口比31产生干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钉1中,所述弹
性衬圈3的开口部31设置与顶丝2和引导槽124之间的连线正交且通过弹性 衬圈3的圆心的线上。即按照图l、图6和图7所示的内容,顶丝3位于套筒 部分12的顶部,引导槽124位于套筒部分12的球状凹部的下部,从而顶丝2 与引导槽124相对。弹性衬圈3的开口部31位于侧部,即与顶丝2和引导槽 124间隔90度圆周角的位置上,从而顶丝2向弹性衬圈3施力时,使开口部 31容易变形。
另外,通过进一步分析,只要弹性衬圈3的开口部31位于与顶丝2间隔 90度圆周角的位置上,在顶丝2向弹性衬圈3施力时,就能够使开口部31容 易变形,而引导销124可以设置在与顶丝2相对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其他 部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钉1中,所述套 筒部分12的球状凹部延伸到套筒部分12的两个轴向侧端部125、 12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钉1中,所述套 筒部分12的球状凹部与套筒部分12的两个轴向侧端部125、 126之间分别形 成扩径部分127、 128,该扩径部分127、 128的内径沿着从球状凹部到所述轴 向侧端部125、 126的方向逐渐扩大。所述扩径部分127、 128的结构能够增 大与套筒部分12连接的连接部件的杆状连接端的转动调节范围。
第二实施方式
参见图8—图IO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套筒连接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区别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 中,所述连接件为带有套筒部分的骨钉,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 为带有套筒部分的万向侧板。在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8 —图IO中,与第一 实施方式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和部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不再详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带有套筒部分的万向侧块4的套筒连 接结构。所述万向侧块4的一端具有用于与骨钉连接的孔41 (例如,长形调 节孔),所述万向侧块的另一端具有所述的套筒部分42。
所述万向侧块4具有万向侧块主体40。所述孔41中可以进一步设置用于 连接骨钉的衬圈5。所述万向侧块4的具有套筒部分42的部分和具有所述孔 41的部分可以一体形成,从而构成所述的万向侧块主体40。所述套筒部分42 具有从一端面贯穿到另一端面的通孔420和围绕该通孔420的侧壁421,其中 该通孔420的轴线限定了该套筒部分42的轴向方向,与该轴向方向垂直的方 向限定为套筒部分42的径向方向。在侧壁421上设有贯穿侧壁421的螺纹孔 422,该螺纹孔422沿着套筒部分42的径向方向,该螺纹孔422用于与一顶 丝2螺接,即在所述套筒部分42上设有沿着套筒部分42的径向方向向套筒 部分的内部顶推的顶丝2,其中该顶丝2螺纹连接在套筒部分42上。
在套筒部分42的内部,即套筒部分42的通孔420内,设有球状凹部423, 该球状凹部423具有内凹的球面表面,优选地,该球状凹部423设计成具有 环状部分的内凹球面表面。在球状凹部423内嵌设有弹性衬圈3,所述弹性衬 圈3设置成带有开口部31的圆形或C形,所述弹性衬圈3的外侧面形成为与 所述球状凹部相配合的球状凸部,优选地,形成为环状部分的外凸球面表面。 所述弹性衬圈3的内侧面形成为能与杆状部件配合的内圆柱面,所述顶丝2 的端部顶压在弹性衬圈3的外侧面上。
通过上述结构,当连接部件的杆状连接端(未图示)伸入到套筒部分42中 时,杆状连接端的外周面与弹性衬圈3的内圆柱面配合,因此,使杆状连接 端相对于套筒部分42转动时,杆状连接端带动弹性衬圈3转动,由于弹性衬 圈3的外侧面形成为与所述套筒部分42的球状凹部相配合的球状凸部,通过 球面凹部和球面凸部的配合,能够允许杆状连接端相对于套筒部分42进行任 意角度的角度调整。在调整好角度后,通过向内旋入顶丝2,使顶丝2向内挤 压弹性衬圈3。弹性衬圈3在受到挤压后发生弹性变形,开口部31减小,使弹性衬圈3的内圆柱面紧密配合在杆状连接端的外周面上,使得杆状连接端
相对于弹性衬圈3固定,并且使得弹性衬圈3相对于套筒部分42被顶丝2固 定,从而使具有杆状连接端的连接部件相对于万向侧块4被连接固定。
根据上述结构,基于弹性衬圈3的结构设计,具有杆状连接端的连接部 件相对于万向侧块4能够在三维上(即三个自由度上)进行调节和紧固,即 连接部件能够相对于万向侧块4的套筒部分42沿着上下方向摆动、沿着左右 方向摆动以及沿着前后方向平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万向侧块4中,所 述套筒部分42的球状凹部上设有引导槽424,在弹性衬圈3的外侧面上设有 配合在所述引导槽424内的引导销32。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 例,所述引导槽424沿着套筒部分42的轴向方向设置。根据该引导槽424和 引导销32的配合结构,能够使弹性衬圈3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于套筒部分42 的球状凹部进行定位,从而使弹性衬圈3在安装时能够以开口部31位于固定 方位的方式进行安装,同时,该引导槽424和引导销32的结构不会妨碍弹性 衬圈3在套筒部分42中的用于正常调整的运动。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的顶丝2和弹性衬圈3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 结构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万向侧块4中,所 述套筒部分42的球状凹部延伸到套筒部分42的两个轴向侧端部425、 42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万向侧块4中,所 述套筒部分42的球状凹部与套筒部分42的两个轴向侧端部425、 426之间分 别形成扩径部分427、 428,该扩径部分427、 428的内径沿着从球状凹部到所 述轴向侧端部425、 426的方向逐渐扩大。所述扩径部分427、 428的结构能 够增大与套筒部分42连接的连接部件的杆状连接端的转动调节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套筒连接结构,该套筒连接结构具有至少带有一个套筒部分的连接件,在所述套筒部分上设有沿着套筒部分的径向方向向套筒部分的内部顶推的顶丝,其中该顶丝螺纹连接在套筒部分上,其特征在于,在套筒的内部设有球状凹部,在球状凹部内嵌设有弹性衬圈,所述弹性衬圈设置成带有开口部的圆形或C形,所述弹性衬圈的外侧面形成为与所述球状凹部相配合的球状凸部,所述弹性衬圈的内侧面形成为能与一杆状部件配合的内圆柱面,所述顶丝的端部顶压在弹性衬圈的外侧面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分的 球状凹部上设有引导槽,在弹性衬圈的外侧面上设有配合在所述弓1导槽内的 引导销。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沿着 套筒部分的轴向方向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沿着 与套筒部分的轴向方向相交一预定角度的方向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在套 筒部分的球状凹部上设置在与顶丝相对的位置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衬 圈的开口部设置在与顶丝的端部错开或者与顶丝的轴线错开的位置上。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衬圈的 开口部设置与顶丝和引导槽之间的连线正交且通过弹性衬圈的中心的线上。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衬圈的 开口部设置与顶丝间隔间隔90度圆周角的位置上。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分的 球状凹部延伸到套筒部分的两个轴向侧端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分的球状凹部与套筒部分的两个轴向侧端部之间分别形成扩径部分,该扩径部 分的内径沿着从球状凹部到所述轴向侧端部的方向逐渐扩大。
11、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 骨钉,所述骨钉具有骨钉主体,在所述骨钉主体的前段设有用于植入人体骨 骼的植入部,在所述骨钉主体的尾段设置有所述的套筒部分。
1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 万向侧块,所述万向侧块的一端具有用于与骨钉连接的长形调节孔,所述万 向侧块的另一端具有所述的套筒部分。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侧块的所述长形调节孔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的套筒部分的轴向方向形成一角度。
14、 一种套筒连接组件,该套筒连接组件具有至少带有一个套筒部分的 第一连接件和至少带有杆状连接部分的第二连接件,在所述套筒部分上设有 沿着套筒部分的径向方向向套筒部分的内部顶推的顶丝,其中该顶丝螺纹连 接在套筒部分上,其特征在于,在套筒的内部设有球状凹部,在球状凹部内 嵌设有弹性衬圈,所述弹性衬圈设置成带有开口部的圆形或C形,所述弹性 衬圈的外侧面形成为与所述球状凹部相配合的球状凸部,所述弹性衬圈的内 侧面形成为能与一杆状部件配合的内圆柱面,所述顶丝的端部顶压在弹性衬 圈的外侧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筒连接结构和套筒连接组件。该套筒连接结构具有至少带有一个套筒部分的连接件,在所述套筒部分上设有沿着套筒部分的径向方向向套筒部分的内部顶推的顶丝,其中该顶丝螺纹连接在套筒部分上,在套筒的内部设有球状凹部,在球状凹部内嵌设有弹性衬圈,所述弹性衬圈设置成带有开口部的圆形或C形,所述弹性衬圈的外侧面形成为与所述球状凹部相配合的球状凸部,所述弹性衬圈的内侧面形成为能与一杆状部件配合的内圆柱面,所述顶丝的端部顶压在弹性衬圈的外侧面上。基于弹性衬圈的结构,具有杆状连接端的连接部件相对于骨钉能够在三维上,即三个自由度上,进行调节和紧固。
文档编号A61B17/86GK201230901SQ20082010884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6日
发明者吴子良, 郭丁元 申请人:北京市奥斯比利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