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次性虹吸灌肠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对于需要虹吸灌肠的肠梗阻病人及便秘病人,尤其重要、实用、方便。
技术背景
目前,医疗工作中使用的一次性灌肠袋外形是由灌肠袋及一根直接连接的管道构成,管道上有一个输液夹用于控制液体的流速,它对保留灌肠和大量不保留灌肠使用方便,但在肠梗阻病人及便秘病人的虹吸灌肠时,尤其繁琐、不卫生,在操作中多次反复插管灌液、拔管排液,不仅病人痛苦,又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一次性灌肠袋在虹吸灌肠时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虹吸灌肠袋,它既可用于普通病人的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又能更好用于肠梗阻病人和便秘病人的虹吸灌肠。
本实用新型解决原有灌肠袋弊端所采用的改造方案是 一次性虹吸灌肠袋由灌肠袋和灌肠袋引流管、墨菲氏管、肛管、虹吸引流管,外加两个输液夹组成,其特征是灌肠袋引流管、肛管、虹吸引流管构成了一种倒置的"Y"型三通管。在虹吸引流管处安置了一个输液夹,用于控制液体流速。肛管长20-25厘米,虹吸引流管长40-60厘米。当在虹吸灌肠时,先
夹紧两个输液夹,将肛管端插入肛门后,开放灌肠袋引流管输液夹,适量灌肠液流入肠道,需虹吸引流时,夹紧灌肠袋引流管输液夹,开放虹吸引流管输液夹,利用虹吸原理,使肠道液体经虹吸引流管流出体外。需再灌入时夹紧虹吸引流管输液夹,开放灌肠袋引流管输液夹,使灌肠液灌入体
内,如此反复3-4次,就达到了虹吸目的,既简便了护理操作,又减轻了病人痛苦。如果用于普通灌肠,只要夹紧虹吸引流管输液夹,让灌肠液全部流入肠腔后拔出肛管就行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可以用于普通病人的灌肠,又可以用于肠梗阻病人
和便秘病人的虹吸灌肠,护理操作简便,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临床护理中
急需这种虹吸灌肠袋,只要将原有的灌肠袋的管道改变为倒置的"Y"型三
通管,改造工艺简单,易生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目前使用的--次性灌肠袋
图2是:本实用新型灌肠袋:虹吸灌肠袋
图1中灌肠袋(1),灌肠袋引流管(2〉,输液夹(3),墨菲氏管(4),肛管(5)。
图2中灌肠袋(1),灌肠袋引流管(2),灌肠袋引流管输液夹(3),墨菲氏管(4),肛管(5),虹吸引流管输液夹(7),虹吸引流管(6)。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需要虹吸灌肠时,灌肠袋(1)装入适量液体,先夹紧两个输液
夹(3)和(7),将肛管(5)端插入肛门后,开放输液夹(3),少量灌肠液流入肠道,需虹吸引流时,夹紧输液夹(3),手捏墨菲氏管(4)后松开,开放输液夹(7),利用虹吸原理,使肠道液体经虹吸引流管(6)流出,需再灌入时夹紧虹吸引流管输液夹(7),开放输液夹(3),灌入适量液体,夹紧输液夹(3),再开放输液夹(7),使肠道内液体再经虹吸引流管(6)流出。如此反复3-4次,就达到了虹吸目的,从而实现了虹吸灌肠时多次灌液,多次排液只须一次插入肛管的护理过程,既简便了护理操作,又减轻了病人痛苦。如果用于普通灌肠,只要夹紧虹吸引流管输液夹(7),让灌肠液全部流入肠腔后拔出肛管(5)就行了。
权利要求1. 一次性虹吸灌肠袋由灌肠袋和灌肠袋引流管、墨菲氏管、肛管、虹吸引流管,外加两个输液夹组成,其特征是灌肠袋引流管、肛管、虹吸引流管构成了一种倒置的“Y”型三通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灌肠袋,其特征在于虹吸引流管处安置了一个输液夹,用于控制液体流速。
专利摘要一次性虹吸灌肠袋它是由灌肠袋与倒置的“Y”型三通管连接,在灌肠袋引流管和虹吸引流管各有一个输液夹,输液夹用于控制液体流速,此种虹吸灌肠袋用于临床中肠梗阻病人及便秘病人的虹吸灌肠,解决了虹吸灌肠时重复插管灌入液体,多次拔管排出液体的繁琐不卫生操作问题。本实用新型虹吸灌肠袋,实现了虹吸灌肠时多次灌液,多次排液只须一次插入肛管的过程,护理操作简单方便,改造工艺简单易学。
文档编号A61M3/02GK201279303SQ20082012879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6日
发明者秦永红 申请人:秦永红;丁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