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光源双镜面放大口腔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78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光源双镜面放大口腔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领域口腔科检查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带光 源双镜面放大口腔镜。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口腔临床诊断治疗中,口腔镜是医生必备的基本工具,口腔镜包括 由镜片托与安装其上的镜片构成的口镜头及与镜片托倾斜连接的握杆。现有 口腔镜仅有一个安装在镜片托前侧的镜片,诊断时,医生将口腔镜深入患者口 腔内通过镜面反射确诊病情,但在进行治疗操作时,则需翻转口腔镜扩张口腔, 这时,既无镜面反射,口腔内也显光线不足,给操作带来不便,须辅助外部电源,这 样又造成设施繁复,携带不便。此外,随着口腔医疗技术的发展,新型治疗技术 不断涌现,如口腔微创技术在临床的大力推广就需要具有放大功能的诊治器 具,很明显,现有口腔镜已不能满足新型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光源双镜面放大 口腔镜,实现自带光源,并提供双侧平光或放大的镜片,使医生视野清楚,提高诊 治准确性和诊治效率,为医患双方带来便利。
一种带光源双镜面放大口腔镜,包括由镜片托与安装其上的镜片构成的 口镜头、与镜片托倾斜连接的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片为平光或放大镜片 并分别设置在镜片托前后两侧。
所述握杆为内设电池的中空杆,与电池导电连接的灯体设于中空杆靠近镜
片端顶部;所述镜片托通过连接体活动连接在握杆的灯体端;开关按钮设在握 杆上。
所述握杆由设置在远离镜片端的手柄式电池盒和灯杆构成;电池盒体端 部设有活动端盖。
所述连接体由套管及导光管分别通过套管出光端口和导光管进光端口的 部分弧面呈倾斜开口状连接构成,导光管出光端口连至镜片托后侧,套管连接 端口可插拔套装在灯杆的灯体端,套管与导光管间的倾斜角度应使灯体对准所述镜片托与连接体为不锈钢模具成型一体件;所述灯体为白光LED。 所述连接体为一透明折弯件,其实心端连接镜片托、其内"&灯体腔罩的空 心端口可插拔套装在灯杆的灯体端,折弯连接件的弯折度应使灯体对准前侧镜片。
所述镜片托与连接体为透明塑料注塑一体件;所述灯体为白光LED。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镜片托的前后侧均设置镜片形成双镜 面口镜头,操作时,可随时观察口腔内状况,尤其镜片具有放大功能,使微小病 灶视野清晰,且附带光源可前后侧同时照射,彻底消除口腔内照明死角,便于 医生精细诊治,避免误操作,缩短操作时间,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率,减轻 医务人员的疲劳亦使患者舒适,为医患双方带来便利。口镜头与握杆通过连 接体可方便地插拔以接合或分离,便于更换和消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 方便,可用于无光源环境;便于携带,节约电能,适宜在口腔医疗领域推广。

图1是采用不锈钢型连接体的带光源双镜面放大口腔镜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见图;图3是采用塑料连接体的带光源双镜面放大口腔镜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图中1握杆,11开关按钮,12端盖,13电池盒,14连接环,15灯杆,2灯体, 3连接体,31套管,311套管出光端口 , 312套管连接端口 , 313缝,32导光 管,321导光管进光端口 , 322导光管出光端口 , 4镜片托,51前镜片,52后镜 片,6电池,7握杆,71端盖,72电池盒,73开关按钮,74连接环,75灯杆,8灯 体,91前镜片,92后镜片,10镜片托,11连接体,12灯体腔罩,13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图2示出一种带光源双镜面放大口腔镜,包括由镜片托与安装其上 的镜片构成的口镜头、与镜片托倾斜连接的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片51、 52为平光或放大镜片并分别设置在镜片托4前后两侧,即前镜片51、^|竟片52。
上述握杆1为内设电池6的中空杆,与电池6导电连接的灯体2设于中空 杆靠近镜片端顶部;上述镜片托4通过连接体3活动连接在握杆1的灯体端; 开关按钮ll设在握杆l上。本实施例中,上述握杆l由设置在远离镜片端的 手柄式电池盒13和灯杆15构成;电池盒13和灯杆15通过连接环14连为一体;电池盒体端部设有活动端盖12;按钮ll固定在电池盒13内部并穿过端盖 12的过孔伸出端盖外,按钮11与电池6及灯体2连成闭合电路。本例中手柄 式电池盒13为短粗形采用了三节1. 5V钮扣电池;灯杆15为腔内过导线的细 长杆。灯体2采用白光LED。
上述连接3体由套管31及导光管32分别通过套管出光端口 311和导光 管进光端口 321的部分弧面呈倾斜开口状连接构成,导光管出光端口 322连至 镜片托4后侧,套管连接端口 312可插拔套装在灯杆15的灯体端;套管31上 设有缝313,可增加套装卡紧的弹性。套管31与导光管32间的倾斜角度应使 灯体2对准前侧镜片51,以保证光线照射到前镜片51。上述镜片托4与连接 体3为不锈钢模具成型一体件,可高温消毒反复使用。
使用时,打开开关按钮ll,灯体2发出白光,这时, 一路光线照射前镜 片51,另一路光线通过导光管32照射到镜片托4后侧的后镜片52区域;医 生可清楚地观察患者口腔病况并方便地进行口腔诊治,快捷准确。前镜片51、后 镜片52—般采用平光玻璃镜片,在进行口腔微创治疗时前后镜片51、 52采用 放大玻璃镜片。打开活动端盖12即可随时更换电池。口镜头通过插拔连接的 连接体3可随时安装在灯杆15上或从灯杆上取下,进行分别安放,方便更换和 消毒。
实施例2
图3-图4示出一种带光源双镜面放大口腔镜,包括由镜片托与安装其上的 镜片构成的口镜头、与镜片托倾斜连接的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片91、 92 为平光或放大镜片并分别设置在镜片托10前后两侧,即前镜片91、后镜片92。
上述握杆7为内设电池13的中空杆,与电池13导电连接的灯体8设于中 空杆靠近镜片端顶部;上述镜片托10通过连接体11活动连接在握杆7的灯体 端;开关按钮73设在握杆7上,开关按钮与电池13及灯体8连成闭合电路。 本实施例中,上述握杆7由设置在远离镜片端的手柄式电池盒72和灯杆75构 成,电池盒72为长筒形,按钮73设置在长筒前方,操作方便;电池盒体端部 设有活动端盖71;电池13采用了 2节7号电池;上述灯体8为白光LED。
上述连接体11为一透明折弯件,其实心端连接镜片托10、其内设灯体腔 罩12的空心端口可插拔套装在灯杆75的灯体端,折弯件的弯折度应使灯体8 对准前镜片91。上述镜片托10与连接体11为透明塑料注塑一体件。
使用时,打开开关按钮73,灯体8发出白光,因为连接体11为透明塑料 且灯体8对准前镜片91,因此前镜片91可获得充足光线,又由于透明塑料的透射,镜片托IO后侧的后镜片92区域也会达到一定亮度;使医生可清楚地观 察患者口腔病况并方便地进行口腔诊治。与实施例l相同,前镜片91、后镜 片92—般采用平光玻璃镜片,在进行口腔微创治疗时采用放大玻璃镜片。打 开活动端盖71即可随时更换电池13。 口镜头通过插拔连接的连接体11可随 时安装在灯杆75上或从灯杆上取下,进行分别安放,方便更换和消毒。本实施 例提供的口腔镜可制成一次性使用或高温消毒反复使用两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 状材料和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 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 方案。
权利要求1、一种带光源双镜面放大口腔镜,包括由镜片托与安装其上的镜片构成的口镜头、与镜片托倾斜连接的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片为平光或放大镜片并分别设置在镜片托前后两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光源双镜面放大口腔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握 杆为内设电池的中空杆,与电池导电连接的灯体设于中空杆靠近镜片端顶部; 所述镜片托通过连接体活动连接在握杆的灯体端;开关按4丑设在握杆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光源双镜面放大口腔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握 杆由设置在远离镜片端的手柄式电池盒和灯杆构成;电池盒体端部设有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光源双镜面放大口腔镜,其特征在于所述 连接体由套管及导光管分别通过套管出光端口和导光管进光端口的部分弧面 呈倾斜开口状连接构成,导光管出光端口连至镜片托后侧,套管连接端口可插 拔套装在灯杆的灯体端,套管与导光管间的倾斜角度应使灯体对准前侧镜片。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光源双镜面放大口腔镜,其特征在于所迷镜 片托与连接体为不锈钢模具成型一体件;所述灯体为白光LED。
6、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光源双镜面放大口腔镜,其特征在于所 述连接体为一透明折弯件,其实心端连接镜片托、其内设灯体腔罩的空心端口 可插拔套装在灯杆的灯体端,折弯连接件的弯折度应使灯体对准前側镜片。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光源双镜面放大口腔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 片托与连接体为透明塑料注塑一体件;所述灯体为白光LED。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光源双镜面放大口腔镜,包括镜片托,镜片,倾斜连接镜片托的握杆,其特征在于镜片为平光或放大镜片并分别设置在镜片托前后两侧;握杆为内设电池的中空杆,灯体设于中空杆靠近镜片端顶部;镜片托通过连接体活动连接在握杆的灯体端;连接体由套管及导光管分别通过套管出光端口和导光管进光端口的部分弧面呈倾斜开口状连接构成,镜片托与连接体为不锈钢一体成型件或与连接体为透明塑料注塑一体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自带光源,并提供双面平光或放大的镜片,使微小病灶视野清楚,使用快捷方便,提高诊治准确性和诊治效率,为医患双方带来便利,可用于无光源环境,便携,节约电能,适宜在口腔医疗领域推广。
文档编号A61B1/24GK201316257SQ20082014449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6日
发明者李其英, 秦嘉娜, 边文达 申请人:李其英;秦嘉娜;边文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