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979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股骨小转子骨折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很多时候都伴有小转子的骨折移位。根据股骨近端的生物力 学测试,小转子的缺损可使股骨近端外侧增加60%负荷,如不固定小转子极易导致内固 定的失效和骨折的移位,因此,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小转子骨折移位的复位固定非常重 要。但在技术操作中,由于没有相应的复位和固定器械,使小转子骨折复位固定手术变 的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快速复位和固 定、操作简捷方便的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其特 征在于包括手柄、弓背部、套筒、和套管,弓背部的头端为环形定位孔,弓背部设置 在套筒的一端,手柄设置在套筒的另一端,套管活动安装在套筒内,环形定位孔与套管 相对应侧设有环形齿。
套管包括手把和套管体,套管体一端设置环形齿,手把垂直固定在套管体另一端。 弓背部的头端可把持住股骨小转子,通过手柄用力牵拉可使小转子骨折复位,环形 定位孔可使钻头和固定螺钉能顺利穿过小转子皮质,环形齿尖刺可增加把持效果,避免 滑动,半圆弧形隆起的弓背部可顺应弧形的骨面,使弓背部的头端置于套筒部的对侧, 空心套管穿在套筒内,通过套管的滑动可使套管前端抵至到骨表面,并且钻孔时钻头通 过套管打向对侧有瞄准作用。移除套管后套筒内径较大,可方便攻丝和植入螺钉的操作。 使用时将弓背部的头端置于股骨小转子表面,通过牵拉手柄使小转子复位,向前 推移套管抵至骨面,通过套管用钻头打孔,并通过弓背部头端的环形定位孔使钻孔透过 小转子骨皮质,移除套管后通过套筒攻丝和植入皮质骨螺钉固定小转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使用时头端把持小转子,手握手柄牵拉复位,方便容易,复位效果好。头端为 环形定位孔容许钻头和螺钉通过,可使小转子在得到有效把持固定的情况下顺利植入螺 钉,套管在套筒内的滑动可调节至头端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股骨近端直径,钻头通过 空心套管可瞄准头端的环形定位孔顺利穿透小转子皮质,移除套管后较大直径的套筒可 方便钻孔后的攻丝、植入螺钉等操作。此实用新型手术器械的方便简捷可明显縮短手术 时间,提高固定效果,使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可靠性得到明显提高。填补了本领域的 空白。

图1是本实用新型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结构示意图。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其中l手柄、2套管、3套筒、4环形定位孔、5弓背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
该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由手柄l、套管2、套筒3、环形定位孔4、弓背部5组 成,手柄l、套管2、套筒3和环形定位孔4为一体式结构,弓背部5设置在套筒3的 一端,手柄1斜向固定在套筒3的另一端,利用杠杆原理方便用力。套管2活动安装在 套筒3内,套管2由手把和套管体组成,套管体一端设置环形齿,手把垂直固定在套管 体另一端。环形定位孔4设置在弓背部5的头端,环形定位孔4与套管2相对应侧设有 环形齿。
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手柄l、套 管2、套筒3和环形定位孔4也可以设计为分体式组装在一起的结构。弓背部5的头端 的定位孔4也可以设计为方形或其他形状。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即可。
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
使用时将弓背部5头端置于股骨小转子表面,通过牵拉手柄1将小转子复位,向 前推移套管2抵至骨面,通过套管2用钻头打孔,并通过弓背部5头端的环形定位孔4 使钻孔透过小转子骨皮质,移除套管2后通过套筒3攻丝和植入皮质骨螺钉固定小转子。
权利要求1、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弓背部(5)、套筒(3)、和套管(2),弓背部(5)的头端为环形定位孔(4),弓背部(5)设置在套筒(3)的一端,手柄(1)设置在套筒(3)的另一端,套管(2)活动安装在套筒(3)内,环形定位孔(4)与套管(2)相对应侧设有环形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套管(2)包括手 把和套管体,套管体一端设置环形齿,手把垂直固定在套管体另一端。
专利摘要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手柄(1)、弓背部(5)、套筒(3)、和套管(2),弓背部(5)的头端为环形定位孔(4),弓背部(5)设置在套筒(3)的一端,手柄(1)设置在套筒(3)的另一端,套管(2)活动安装在套筒(3)内,环形定位孔(4)与套管(2)相对应侧设有环形齿。具有能快速复位和固定、操作简捷方便、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固定效果,使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可靠性得到明显提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B17/56GK201267520SQ20082017253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9日
发明者锋 冯, 孙兆军, 孙勇业, 孙迎军, 张丽霞, 曹培锋, 青 李, 鹏 李, 李荣军, 李金亭, 杜立水, 柏成杰, 军 汪, 洪勇平, 陈启亮, 飞 高 申请人:曹培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