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多功能持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02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多功能持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持骨器。
背景技术
持骨器主要用于手术时两骨折端的夹持与固定,使之利于骨钻钻孔与钢 板固定,通过手术中的观察,在钻头钻孔过程中,当钻头到达对侧面时,容
易损伤人体软组织和血管;而且,在手术过程中,要始终用手握着持骨器的 两个夹持臂,时间长了,人手臂很容易疲惫;另外,手术时须先用骨膜剥离 器进行骨膜的剥离,再用持骨器进行夹持,要换用两个不同的操作器械,因 此,目前的持骨器易损伤病人组织和血管,手术者手臂容易疲惫,使用不方 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病人组织、血管完全无损伤、手术者手 臂不易疲惫且使用方便的医用多功能持骨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用多功能持骨器,包括相互铰接的两个夹持臂,其特征是其中 一个夹持臂的前端开有侧窗,骨钻钻头能从侧窗中穿过;两个夹持臂的后部 分别对应开有固定孔,固定孔内穿有固定栓;夹持臂的尾端带有骨膜剥离头; 其中一个夹持臂的前部带有铰接柱,另外一个夹持臂的前部开有铰接孔,铰 接柱与铰接孔相对应,铰接柱从铰接孔穿过,铰接柱与铰接孔活动连接,两 个夹持臂通过铰接柱相互铰接。
在骨折固定持骨过程中,能直接使骨钻钻头从本实用新型中的侧窗中穿 过,当钻头到达骨骼对侧面时,钻头直接与另外一个夹持臂的内侧臂接触, 完全避免损伤对侧的软组织和血管。固定栓的设置能在持骨器夹持住骨骼后将两个夹持臂之间的夹角固定,无需另外人工手持,因此,本实用新型在骨 折固定手术时对病人组织、血管完全无损伤、使手术者手臂不易疲惫且使用 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夹持臂 2、固定孔 3、固定栓 4、骨膜剥离头
5、铰接孔 6、铰接柱 7、侧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医用多功能持骨器,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铰接的两个夹持臂l,其 中一个夹持臂1的前端开有侧窗7,骨钻钻头能从侧窗7中穿过;两个夹持臂 1的后部分别对应开有固定孔2,固定孔2内穿有固定栓3;夹持臂1的尾端
带有骨膜剥离头4, 一个型号大, 一个型号小;其中一个夹持臂1的前部带有
5铰接柱6,另外一个夹持臂1的前部开有铰接孔5,铰接柱6与铰接孔5相 对应,铰接柱6从铰接孔5穿过,铰接柱6与铰接孔5活动连接,两个夹持 臂1通过铰接柱6相互铰接。
本实用新型中骨膜剥离头4的设置,将持骨器与骨膜剥离器合二为一, 操作时无需更换器械,另外,由于铰接柱6与铰接孔5活动连接,当需要剥 离骨膜时,两个夹持臂1能分离开来单独使用,更使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多功能持骨器,包括相互铰接的两个夹持臂(1),其特征是其中一个夹持臂(1)的前端开有侧窗(7),骨钻钻头能从侧窗(7)中穿过;两个夹持臂(1)的后部分别对应开有固定孔(2),固定孔(2)内穿有固定栓(3);夹持臂(1)的尾端带有骨膜剥离头(4);其中一个夹持臂(1)的前部带有(5)铰接柱(6),另外一个夹持臂(1)的前部开有铰接孔(5),铰接柱(6)与铰接孔(5)相对应,铰接柱(6)从铰接孔(5)穿过,铰接柱(6)与铰接孔(5)活动连接,两个夹持臂(1)通过铰接柱(6)相互铰接。
专利摘要一种对病人组织、血管完全无损伤、手术者手臂不易疲惫且使用方便的医用多功能持骨器,包括相互铰接的两个夹持臂,其中一个夹持臂的前端开有侧窗,骨钻钻头能从侧窗中穿过;两个夹持臂的后部分别对应开有固定孔,固定孔内穿有固定栓;夹持臂的尾端带有骨膜剥离头;其中一个夹持臂的前部带有铰接柱,另外一个夹持臂的前部开有铰接孔,铰接柱与铰接孔相对应,铰接柱从铰接孔穿过,铰接柱与铰接孔活动连接,两个夹持臂通过铰接柱相互铰接。在骨折固定持骨过程中,能直接使骨钻钻头从侧窗中穿过,当钻头到达骨骼对侧面时,钻头直接与另外一个夹持臂的内侧臂接触,完全避免损伤对侧的软组织和血管。
文档编号A61B17/56GK201257009SQ20082017270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9日
发明者孙伯英, 赵正楼 申请人:孙伯英;赵正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