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辅助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640阅读:3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呼吸机辅助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呼吸机辅助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使用呼吸机帮助患者呼吸的场合越来越多,除了辅 助呼吸外,呼吸机还可以用于药剂的雾化治疗。许多特殊肺部感染除了静脉用药外,还须用 局部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因为局部雾化吸入祛痰排痰效果较好。目前呼吸机使用的雾 化器是呼吸机自身附带的雾化器,附带雾化器雾化效果较差,雾量小,往往达不到雾化吸入 的临床效果,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做进一步的改进,以弥补现有技术中的缺 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雾量大的呼吸机辅助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呼吸机辅助雾化器,它连接在呼吸机上,它包括有内部为空
腔且形成雾化室的雾化瓶,雾化瓶的上端设置有能形成集气效果的集气室,集气室与雾化瓶
连通成一体且连接有雾化延长管;雾化瓶的下端接有氧气管与氧气湿化瓶连接。
所述集气室的直径为雾化瓶直径的1/3。 所述雾化瓶配备有气阀。
所述雾化延长管直径与一次性输液器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瓶上设置有集气室,因为集气室的直径和 体积远小于雾化瓶的直径和体积,所以可起到集气效果,从而提高雾化效果,便于药剂的吸 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中l为雾化延长管,2为集气室,3为雾化瓶,4为氧气管,5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l,呼吸机辅助雾化器,它与呼吸机相连接,包括有雾化瓶3,雾化瓶3内部为空 腔形成雾化室,雾化瓶3的上端设置有与雾化瓶3连通成一体的集气室2,集气室2的直径 为雾化瓶3直径的1/3且体积远小于雾化瓶3,所以集气室2能形成集气效果。集气室2连接 有雾化延长管1,雾化延长管1的直径与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直径相同,将雾化延长管1插入呼吸机延长管上端的开口处,或是只用雾化延长管1。雾化瓶3的下端通过氧气管4与氧气 湿化瓶连接,氧气管4 一般长为1至L5m。雾化延长管上还配备有气阀5。
呼吸机辅助雾化器使用时,雾化药液充入雾化瓶3内,旋小气阀5 (阀门只能控制气雾 大小,不能旋紧),打开氧气湿化瓶以8-10升/分充气,雾气产生,再旋大气阔5,由雾化延 长管1端产出,雾量大,呈喷雾状,然后将雾化延长管1插入呼吸机延长管上端的开口处, 也可以是只用雾化延长管1, 一般10cm左右即可,这样呼吸机照常工作。 一般雾化15至20 分钟,药液雾化完毕,完毕后马上给患者拍背吸痰,排痰及局部用药效果良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 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呼吸机辅助雾化器,它连接在呼吸机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内部为空腔且形成雾化室的雾化瓶,雾化瓶的上端设置有能形成集气效果的集气室,集气室与雾化瓶连通成一体且连接有雾化延长管;雾化瓶的下端接有氧气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机辅助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室的直径为雾化瓶 直径的1/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机辅助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瓶配备有气阀。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机辅助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延长管直径与一次性输液器直径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呼吸机辅助雾化器,它连接在呼吸机上,它包括有内部为空腔且形成雾化室的雾化瓶,雾化瓶的上端设置有能形成集气效果的集气室,集气室与雾化瓶连通成一体且连接有雾化延长管;雾化瓶的下端接有氧气管与氧气湿化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瓶上设置有集气室,因为集气室的直径和体积远小于雾化瓶的直径和体积,所以可起到集气效果,从而提高雾化效果,便于药剂的吸收。
文档编号A61M11/00GK201267665SQ20082019170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4日
发明者丁新波, 妍 武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