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18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保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人体足部保健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衰老始于足部,原因是足底是人体第二心脏,在其上聚集了人体 各器官反射区域,即足底是人体各器官的收敛点,通过对特定的反射区肌脉的按摩和刺激, 可以恢复反射区肌脉的功能。中医经络学说认为足部是三阳经和足三阴经通过的部位,而 且足底和足趾是它们的末端,且在汇聚与衔接处构成表里,贯通整个人体各部,互相交融。 又,西医解剖学认为足部血管非常丰富。我们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即通过温水洗脚,加 上恰到好处的按摩,有利于血液循环,达到祛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足部的保健也越来越重视,足 部按摩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此,当今社会流行一种沐足服务行业,主要是通过 人为的按摩,虽然能起到解除一身疲劳、强身健体的作用,但是由于其环境是公共场所, 卫生条件不易控制,很容易引起各类皮肤病。为了既能按摩足部,又能避免感染各种皮肤 病,各种适应人们在家中使用的足部按摩器具纷纷出现。目前,涉及到对人体足面,例如 足部上面、足趾及趾缝部位进行按摩只能依靠人工进行,但从保健的角度讲,对人体足部 末端的按摩又是十分重要的,它对防病祛病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足疗保健领域中 开发一种对人体足面、乃至足部趾端或趾缝处的保健装置是非常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对人体足面、趾端或趾缝处进行 按摩的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本实用新型在按摩过程中,按摩头先向足面施加一个向下的 力点压接触足面、而后按摩头向足面施加一个倾斜向下的推移力,从而自动完成对足面的 推拿式按摩动作,其按摩力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从而有效地刺激足面上的穴位,促 进足面部位、乃至脚趾末端、经络末梢的血液循环,起到足部保健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予以实现的第一技术方案是包括运动组件和按 摩轮,所述运动组件包括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曲柄,所述曲柄上偏心地设置一圆柱销,与 所述圆柱销依次的连接有下摆杆、中摆杆和上摆杆;所述下摆杆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圆柱 销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下摆杆的另一端与中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该连接处设置有 固定铰链,所述中摆杆的另一端与上摆杆连接,所述中摆杆与上摆杆之间设置有联接轴, 所述联接轴上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中摆杆和上摆杆的摆臂上,所述上摆杆的另一端与按摩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予以实现的第二技术方案是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位于上摆 杆上设置有扭力弹簧压力调节机构,所述扭力弹簧压力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摆杆上并与 扭力弹簧接触的支点轴和用来调节支点轴位置的调节钮。
本实用新型予以实现的第三技术方案是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位于中摆 杆上端设置有扭力弹簧压力调节机构,所述扭力弹簧压力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中摆杆上端 的螺孔、所述螺孔中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中 设置有通过螺钉连接的端盖,所述螺杆的下端设置有径向孔,所述扭力弹簧的一力臂设置 在所述径向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由于本实用新型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它主要是利用曲柄——滑 块——三摆杆机构带动按摩轮动作,按摩轮接触足面是先对足面施加一个按压的力,由于 在与按摩轮依次连接的两个摆杆(上摆杆和中摆杆)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因此,当上摆 杆推移时,按摩轮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小倾斜角度的对足面的推拿动作。按摩轮对足面的接 触压迫由点压过渡到推压,从而能逼真地模仿手工推拿动作,使按摩过程更加舒适和人性 化。
(2) 本实用新型按摩装置中设置有扭力弹簧的压力调节机构,因此,根据不同使用者 的需求可以通过压力调节机构确定扭力弹簧力臂的力度,以调整按摩轮对足面施加的力度。
G)按摩轮纵剖面的形状可以设计为与人体足面曲线、或足趾部位曲线相吻合的曲面。 也可以将按摩轮的周向形状设计为花瓣形,这样对足面的按摩力度是周期性变化的。按摩 轮的表面可选择设置乳突结构、加热保温装置、覆盖药垫层、或设置磁性点,这样在按摩 的同时可起到热、力、磁或药几重理疗功能,促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气流畅,刺激足 部反射区穴位,收到防病、治病、健身的效果。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第一技术方案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按摩装置的俯视图2-1是本实用新型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第二技术方案的主视图2-2是图2-1所示按摩装置的俯视图2-3是图2-1所示扭力弹簧调节机构部位的俯视图3-1是本实用新型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结构的主视图3-2是图3-1所示按摩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主要零部件和细节的说明1曲柄,2,圆柱销,3下摆杆,4滑槽,5支 撑轴,6中摆杆,7上摆杆,8联接轴,9扭力弹簧,IO按摩轮,ll足部支撑板,12短轴, 13固定销,21调节推钮,22支点轴,23上盖,24弹簧槽,25弹簧定位孔,31螺杆,32 调节旋钮,33螺钉,34端盖,35力臂。
参阅图l-l,本实用新型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的第一技术方案是,包括运动组件和按摩 轮IO,所述运动组件包括与电机输出轴联接的曲柄l,所述曲柄1上偏心地设置一圆柱销2, 与所述圆柱销2依次的联接有下摆杆3、中摆杆6和上摆杆7;所述下摆杆3的一端设置滑 槽4,所述滑槽4的长度方向与下摆杆3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圆柱销2与所述滑槽4为滑 动配合,所述下摆杆3的另一端与中摆杆6的一端固定联接,该联接可以通过轴孔之间的 键联接,或销定位等结构来实现,在该联接处设置一固定铰链,即该固定铰链处于下摆杆3 和中摆杆6的汇交点,如图l-l所示,在下摆杆3和中摆杆4的联接处设置一支撑轴5,以 此形成了下摆杆3和中摆杆6的支撑点,所述中摆杆6的另一端与上摆杆7联接,所述中 摆杆6与上摆杆7的联接处设置有联接轴8,所述联接轴8上设置有扭力弹簧9,所述扭力 弹簧9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中摆杆6和上摆杆7的摆臂上,并通过各摆臂上的固定销13与中 摆杆6和上摆杆7联接。所述上摆杆7的另一端通过短轴12与按摩轮10联接,按摩轮IO 可以滑快的在短轴12上转动。
参阅图2-1和图2-2,本实用新型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第一种技 术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扭力弹簧的压力调节机构。如图2-l所示,所述扭力弹簧9两端的 力臂分别通过弹簧槽24或弹簧定位孔25与中摆杆6和上摆杆7固定。BP:上摆杆7的上 部设置有弹簧槽24,所述扭力弹簧9的一力臂嵌在该弹簧槽24中;中摆杆6上部设置有弹 簧定位孔25,所述扭力弹簧9的一力臂设置在该弹簧定位孔25中—,如图2-l所示。所述按 摩轮10通过短轴12设置在上摆杆7的另一开放的端部;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上 摆杆7上并与扭力弹簧9接触的支点轴22,和用来调节支点轴22位置的调节推钮21。参 阅图2-3,更进一步说明压力调节机构与上摆杆7之间的结构是,所述上摆杆7的上部设置 有弹簧槽24,所述扭力弹簧9的力臂嵌在该弹簧槽24中;所述上摆杆7的两侧设置有滑道, 所述调节推钮21与所述滑道配合,所述支点轴22嵌在弹簧槽24中,支点轴22的两端面 与弹簧槽24过渡配合,所述调节推钮21与支点轴22固定连接。为了更有效的调整扭力弹 簧9对上摆杆7产生的作用压力,所述扭力弹簧9位于上摆杆7摆臂一端的力臂的横截面 面积是自根部向末端逐渐变小, 一旦通过推动滑槽上调节推钮21来调整支点轴22的位置, 其上摆杆7开放端的压力会随之产生变化。即若通过调节推钮21向扭力弹簧9的根部推 动支点轴22,则作用在上摆杆7开放端的压力增大,从而使按摩轮10对足面的按压力加大; 若通过调节推钮21向扭力弹簧力臂的末端方向推动支点轴22,则作用在上摆杆7开放端的 压力减小,从而缓解了按摩轮10对足面的按压力。
6参阅图3-1和图3-2,本实用新型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第三中技术方案也是在第一种技 术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扭力弹簧的压力调整机构,该技术方案中所述扭力弹簧的两个力臂 分别固定于中摆杆6和上摆杆7的摆臂上,所述上摆杆7的上部设置有弹簧槽24,所述扭 力弹簧9的力臂嵌在该弹簧槽24中,位于中摆杆6上端设置有扭力弹簧压力调节机构,所 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中摆杆6上端的螺孔、所述螺孔中设置有螺杆31,所述螺杆31 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旋钮32,调节旋钮32中设置有通过螺钉33连接的端盖34,所 述螺杆31的下端设置有径向孔,所述扭力弹簧9的一力臂35设置在所述径向孔中。艮卩 扭力弹簧9的一力臂通过上摆杆7上弹簧槽24来进行限位,另一力臂35通过插在螺杆31 的径向孔中进行限位作用。
如图2-l和图3-l所示,为了保持压力调节机构的清洁,在所述上摆杆7上位于弹簧槽 24的上面最好设置有上盖23。
为了使用时便于踩踏以支撑人体足部,在与所述中摆杆6呈相交位置地设置有足部支 撑板ll,通常情况下,所述足部支撑板ll的位置应该基本是水平的,也可以有小倾斜的角 度。所述按摩轮10采用柔性材料,而且按摩轮10纵剖面的形状最好是与人体足面曲线或 足趾部位曲线相吻合的曲面,使其与人体接触时更为舒适,避免不良刺激。另外,在所述 按摩轮10的表面上最好设置有乳突、加热装置、药垫层、或磁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的工作过程是首先,人体足部踏在足部支撑板11上, 然后启动电机,通过与电机输出轴联接的曲柄l带动其上偏心设置的圆柱销2,该圆柱销2 通过与滑槽4的滑动配合带动下摆杆3,下摆杆3通过与中摆杆6的固定联接,从而中摆杆 6和下摆杆3 —同绕支撑轴5摆动,进而通过上摆杆7带动按摩轮10形成两个极限运动位 置,如图1-1中的实线轮廓和双点划线轮廓所示;由于在中摆杆6和上摆杆7之间的联接轴 8上套有扭力弹簧9,该扭力弹簧9通过中摆杆6及上摆杆7上固定销13的限位作用,如 图2-l所示扭力弹簧9通过中摆杆17及上摆杆5上沟槽的限位作用,如图3-l所示,扭力 弹簧9通过上摆杆7上弹簧槽24和中摆杆6上螺杆31的径向孔进行限位。当按摩轮10点 压接触足面后继续向前推移时,按摩轮IO在向前移动的同时还会对足面产生一个向下的、 小角度的倾斜力,由此使按摩轮IO从接触足面至运动到最前端的极限位置的整个运动过程, 可以逼真地模仿手工推拿按摩的全过程;按摩轮10由最前端的极限位置向回运动时,由于 扭力弹簧9抗变形的恢复力,使得上摆杆7带动按摩轮10向回移动到最后端极限位置的同 时还稍微高抬一点离开足面;至此,完成一次循环。以此类推,往复循环,按照定时完成 对足面的推拿按摩的全过程。在上述推拿按摩过程中,按摩轮10对足面的接触推拿具有一 定的弹性,按摩过程非常舒适和人性化,通过按摩可以有效地刺激足面或脚趾部位的穴位 和促进足端部位、经络末梢的血液循环,达到足部保健作用。
在上述推拿按摩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状况的人群对足面 推拿按摩力度耐受度及感知的舒适度有所区别,可以通过压力调节机构来方便地调整按摩的压力。如图2-l所示的一种实施调节按摩轮压力的技术方案,根据需要通过推动调节推钮 21调整支点轴22的具体位置,从而可随意地控制按摩轮10以适当的压力推拿足面。如图 3-1所示,另一种实施调节按摩轮压力的技术方案,根据需要通过旋转调节旋钮32来调整 螺杆31的轴向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在螺杆31上的扭力弹簧力臂35的角度,按照不同方向 旋转调节旋钮32可随意地控制按摩轮10以适当的压力推拿足面。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 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 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包括运动组件和按摩轮,所述运动组件包括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曲柄,所述曲柄上偏心地设置一圆柱销,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圆柱销依次的连接有下摆杆、中摆杆和上摆杆;所述下摆杆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圆柱销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下摆杆的另一端与中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该连接处设置有固定铰链,所述中摆杆的另一端与上摆杆连接,所述中摆杆与上摆杆之间设置有联接轴,所述联接轴上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中摆杆和上摆杆的摆臂上,所述上摆杆的另一端与按摩轮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通过 固定销与摆杆和上摆杆联接。
3. —种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包括运动组件和按摩轮,所述运动组件包括与电机输出 轴连接的曲柄,所述曲柄上偏心地设置一圆柱销,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圆柱销依次的连接 有下摆杆、中摆杆和上摆杆;所述下摆杆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圆柱销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所述下摆杆的另一端与中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该连接处设置有固定铰链,所述中摆杆的 另一端与上摆杆连接,所述中摆杆与上摆杆之间设置有联接轴,所述联接轴上设置有扭力 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中摆杆和上摆杆的摆臂上,所述上摆杆的另一端与 按摩轮连接;位于上摆杆上设置有扭力弹簧压力调节机构,所述扭力弹簧压力调节机构包 括设置在上摆杆上并与扭力弹簧接触的支点轴和用来调节支点轴位置的调节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摆杆上部设置有弹 簧定位孔,所述扭力弹簧的一力臂设置在该弹簧孔中;所述上摆杆的上部设置有弹簧槽, 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力臂嵌在该弹簧槽中;所述上摆杆的两侧设置有滑道,所述调节推钮 与所述滑道配合,所述支点轴嵌在弹簧槽中,支点轴的两端面与弹簧槽过渡配合,所述调 节推钮与支点轴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弹簧上位于上 摆杆固定的力臂的横截面面积自根部向末端逐渐变小。
6. —种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包括运动组件和按摩轮,所述运动组件包括与电机输出 轴连接的曲柄,所述曲柄上偏心地设置一圆柱销,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圆柱销依次的连接 有下摆杆、中摆杆和上摆杆;所述下摆杆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圆柱销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所述下摆杆的另一端与中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该连接处设置有固定铰链,所述中摆杆的 另一端与上摆杆连接,所述中摆杆与上摆杆之间设置有联接轴,所述联接轴上设置有扭力 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中摆杆和上摆杆的摆臂上,所述上摆杆的另一端与 按摩轮连接;位于中摆杆上端设置有扭力弹簧压力调节机构,所述扭力弹簧压力调节机构 包括设置在中摆杆上端的螺孔、所述螺孔中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 调节旋钮,调节旋钮中设置有通过螺钉连接的端盖,所述螺杆的下端设置有径向孔,所述 扭力弹簧的一力臂设置在所述径向孔中。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所述上摆杆的上部设置有弹簧槽,所述扭力弹簧的一力臂嵌在该弹簧槽中。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 长度方向与下摆杆的长度方向一致。
9.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中摆 杆呈相交位置的设置有足部支撑板。
10.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轮 纵剖面的形状为与人体足面、或足趾部位曲线相吻合的曲面;所述按摩轮采用柔性材料; 所述按摩轮的表面上设置有乳突、加热装置、药垫层、或磁性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包括运动组件和按摩轮,所述运动组件包括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曲柄,所述曲柄上偏心地设置一圆柱销,与所述圆柱销依次的连接有下摆杆、中摆杆和上摆杆;所述下摆杆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圆柱销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下摆杆的另一端与中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该连接处设置有固定铰链,所述中摆杆的另一端与上摆杆连接,所述中摆杆与上摆杆之间设置有联接轴,所述联接轴上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中摆杆和上摆杆的摆臂上,所述上摆杆的另一端与按摩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还公开了二种带有不同结构的压力调节机构的推拿式足面按摩装置,从而可随意地控制按摩轮以适当的压力推拿足面。
文档编号A61H15/00GK201346288SQ200820210348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8日
发明者徐克林 申请人:徐克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