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14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特别是医用跟骨骨折复位固定 器械设备。
技术背景.-
目前,现有技术中无有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械设备, 一般采取平法复位石 膏固定,固定不稳定,患者疼痛,易错位或手术复位内固定,操作复杂,成本 高,治疗效果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它是采用跟骨节部 钢针固定架功能,在连杆上角度盘上转动,达到矫正跟距角,通过角度盘固定 螺母与螺丝,将跟骨节部钢针固定架固定在角度盘上,.角度盘弧形槽由跟骨节
部钢针固定架转动孔为圆心制成弧形槽,压骨板距离通过旋转调节中间距离, 达到操作方便灵活,使用长久,解决跟骨骨折复位没有固定器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是由角度 盘和压骨板与固定架构成,由两只连杆上两端连接稳定弓,连杆中间设置角度 盘和转动轴与压骨板由固定螺丝固定,连杆两端设置穿针架与钢针,稳定弓由
稳定弓螺丝固定连接,穿针架内设有穿针孔,固定架连接在转动轴上,角度盘 上设置弧形槽刻度线,固定架上设有钢针由固定螺丝固定位置,压骨板距离由 旋转调节中间距离。
本实用新型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的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复位 固定稳定,矫正跟骨压縮,内外翻和内外侧骨块移位与跟距角减少,固定后可 扶拐行走,成本低,痛苦小,使用寿命长,广泛用于临床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 械设备。


本实用新型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1——连杆2——角度盘3——固定螺丝4——转动轴5——压骨板
6一——一穿针架 7——稳定弓螺丝 8——钢针 9——穿针孔 10——稳定弓 U——-弧形槽 12"^—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3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它是由角度盘2和压骨板5 与固定架12构成,由连杆1两端连接稳定弓10由稳定弓螺丝7固定连接,连 杆1中间连接固定架12和角度盘2与压骨板5,固定架12由转动轴4固定连 接,角度盘2上设有弧形槽11刻度线,固定架12山固定螺丝3固定角间距, 穿针架6和钢针8固定连接在连杆1上,穿针架6内设有穿针孔9,压骨板5 间距由转动轴4控制,固定螺丝3控制角度,跟骨节部钢针固定架12在连杆1 与角度盘2上转动,达到矫正跟距角,角度盘弧形槽U由转动孔为圆心制成弧 形槽ll。
本实用新型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的实施例,使用时由连杆1两端连接稳定 弓10由稳定弓螺丝7固定连接,连杆1中间连接固定架12和角度盘2与压骨 板5,固定架12由转动轴4固定连接,角度盘2上设有弧形槽11刻度线,固定 架12由固定螺丝3固定角间距,穿针架6和钢针8固定连接在连杆1上,穿针 架6内设有穿针孔9,压骨板5间距由转动轴4控制间距,固定螺丝3控制角 度,跟骨节部钢针固定架12在连杆1与角度盘2上转动,达到矫正跟距角,角 度盘弧形槽U由转动孔为圆心制成弧形槽H。 ■
权利要求1、一种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它是由角度盘(2)和压骨板(5)与固定架(12)构成,其特征是连杆(1)两端连接稳定弓(10)由稳定弓螺丝(7)固定连接,连杆(1)中间连接固定架(12)和角度盘(2)与压骨板(5),固定架(12由转动轴(4)固定连接,角度盘(2)上设有弧形槽(11)刻度线,固定架(12)由固定螺丝(3)固定角间距,穿针架(6)和钢针(8)固定连接在连杆(1)上。
2、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是压骨板(5)间 距由转动轴(4)控制间距,固定螺丝(3)控制角度,角度盘弧形槽(11)由 转动孔为圆心制成弧形槽(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特别是医用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械设备。它是由角度盘和压骨板与固定架构成,由两只连杆上两端连接稳定弓,连杆中间设置角度盘和转动轴与压骨板由固定螺丝固定,连杆两端设置穿针架与钢针,稳定弓由稳定弓螺丝固定连接,穿针架内设有穿针孔,固定架连接在转动轴上,角度盘上设置弧形槽刻度线,固定架上设有钢针由固定螺丝固定位置,压骨板距离由旋转调节中间距离。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复位固定稳定,矫正跟骨压缩,内外翻和内外侧骨块移位与跟距角减少,固定后可扶拐行走,成本低,痛苦小,使用寿命长,广泛用于临床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械设备。
文档编号A61B17/62GK201295278SQ20082022618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8日
发明者刘三运, 李继鹏, 郑建华 申请人:刘三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