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冲击波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击波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科学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力劳动的减少,身体肥胖的人
数在不断增加,由于肥胖可导致多种疾病,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同时,由于爱美的需求,减肥的人也越来越多,现有的减肥方法有开放性减肥手术、体内吸脂减肥手术、热能减肥,药品减肥等,这些方法的的减肥效果不够理想,而且副作用比较大,对人体造成损伤,现有技术中在减肥中用到的沖击波发生装置,其B超定位装置,即B起探头都装在沖击波源水嚢的外面,会与冲击波源相互干扰,不能精确定位。
上述现有技术的冲击波发生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其B超定位装置,即B起探头都装在沖击波源水嚢的外面,会与沖击波源相互千扰,不能精确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沖击装置存在的相互干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冲击波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沖击波发生装置,包括B超探头、水嚢、震膜、电磁线圏和绝缘板,所述绝缘板置于装置底部,其上设置有电^ 兹线圏;电磁线圈外罩有震膜;所述水嚢设置在震膜之上,所述B超探头设置绝缘板上,并置于水嚢里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B超探头为一上下滑动并可旋转的圆柱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板为一带弧形的槽基,在槽基中央有一个洞,用于安装B超探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板为一带弧形的槽基,在槽基中央有一个洞,用于安装B超探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磁线圏呈密封结构,其外套有震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嚢呈密封结构,水嚢里面注入作为介质的水。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B超探头装在沖击波源水嚢的里面,不会与冲击波源相互干扰,能精确定位。
图l.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击波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沖击波发生装置,如图l所示,包括B超探头11、水嚢12、震膜14、电磁线圈15和绝缘板16,所述绝缘板16置于装置底部,其上设置有电磁线圈15;电磁线圏15外罩有震膜14;所述水嚢12设置在震膜14之上,尤其是,所述B超探头11设置绝》彖;〖反16上,并置于水嚢12里面。
如图1所示,所述B超探头11为一上下滑动并可旋转的圓柱结构。
所述绝缘板16为一带弧形的槽基,在槽基中央有一个洞,用于安装B超探头11。
如图1所示,所述电磁线圈15呈密封结构,其外套有震膜14。所述水嚢12呈密封结构,水嚢12里面注入作为介质的水。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用一个净皮加载高压脉冲的电磁线圏15和一块震膜14来产生冲击波,该沖击波通过水传导,有机的把B超探头11置于冲击波源中,进行定位,以达到治疗效果。
现在技术中的沖击波B超探头11都装在冲击波源水嚢12外面,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是一种置于沖击波源之中的B超^:头11,这样的设计会使探测距离更近,对人体探测角度不再受到限制,治疗中心点 与探测中轴线重叠,定位更方便,结果更精确,B超探头ll在冲击 波源装置内,与沖击波源相互结合,到达定位和治疗双重效果,互不 干扰又能精确定位治疗。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 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 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
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冲击波发生装置,包括B超探头(11)、水囊(12)、震膜(14)、电磁线圈(15)和绝缘板(16),所述绝缘板(16)置于装置底部,其上设置有电磁线圈(15);电磁线圈(15)外罩有震膜(14);所述水囊(12)设置在所述震膜(14)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B超探头(11)设在所述绝缘板(16)上,并置于所述水囊(12)里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超探头(11 ) 为一上下滑动并可旋转的圆柱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16) 为一带弧形的槽基,在槽基中央有一个洞,用于安装B超探头(1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圏(15) 呈密封结构,其外套有震膜(14)。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冲击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嚢(12) 呈密封结构,水嚢(12)里面注入作为介质的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波发生装置,包括B超探头、水囊、震膜、电磁线圈和绝缘板,所述绝缘板置于装置底部,其上设置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外罩有震膜;所述B超探头设在所述绝缘板上,并置于所述水囊里面。本实用新型B超探头装在冲击波源水囊的里面,不会与冲击波源相互干扰,能精确定位。
文档编号A61B8/14GK201361048SQ20082023595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明 陈 申请人:明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