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上的腿部底垫的支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70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床上的腿部底垫的支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床上的腿部底垫的支持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作为医疗用或家庭用的床,通过使背部底垫或膝部底垫转动而可起伏,由此 根据情况以适宜的姿势支持在底垫上的使用者,这种床已经广泛地使用。在腿部底垫的一端侧可转动地与膝部底垫连结、现有技术的床中,有腿部底垫的 另一端侧平时由床框支持面支持的床,还有在腿部底垫另一端侧的下侧可转动地连结支持 撑条,通过该支持撑条,可支持在床框上方的床。例如专利文献1,通过在腿部底垫的另一端侧的下侧可转动地连结支持撑条,由设 在床框上的支持构件支持该支持撑条的前端侧,能够将腿部底垫的另一端侧支持于床框的 上方,支持构件由配置在床框纵向上的多个卡合凹部构成,通过改变支持支持撑条的前端 侧的卡合凹部的位置,可调节腿部底垫的另一端侧的高度。图13 图18是示意表示现有技术的腿部底垫的支持机构一例的图。符号a是床框,在该床框a可转动升降地支持膝部底垫b的一端侧。c是可转动地 支持在床框a上的上推臂,该上推臂c借助于动作部件d与促动器e连结,通过促动器在图 中左右方向的移动,可转动升降地构成膝部底垫b。另外,在膝部底垫b的另一端侧可转动 地连结腿部底垫f 一端侧,在腿部底垫f的另一端侧的下侧可转动地连结支持撑条g。如图13所示,在腿部底垫f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侧形成一对支持撑条g,同时,在前 端侧用连结杆h —体结合这些支持撑条,同时,贯通支持撑条g的前端侧的连结杆h的端部 成为支持部i,在其端部形成曲柄状的把手部j。另外,在床框a上设置支持部材0,该支持 部材o在纵向配置卡合支持部i的两个卡合凹部m、n。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昭63-125213号公报在以上构成中,在膝部底垫b转动上升的状态中,如图15所示,在支持部i卡合于 卡合凹部m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腿部底垫f的另一端侧用与床框a的角度大的状态的 支持撑条g支持在高位置。在该状态中,膝部底垫b下降时,伴随膝部底垫b下降的腿部底垫f向图中右方向 的移动量,利用与床框a的角度大的状态的支持撑条g的转动而被抵消,所以如图16所示, 可以在支持部i与卡合凹部m卡合的状态,把膝部底垫b和腿部底垫f移动到水平状态。因 此,在该状态中,使膝部底垫b转动上升时,接着如图14所示,移行到腿部底垫f 的另一端 侧被支持在上方的状态。 另外,在膝部底垫b转动上升的状态中,如图18所示,在支持部i卡合在卡合凹部 n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腿部底垫f的另一端侧利用与床框a的角度小的状态的支持撑条 g被支持在低的位置。 在该状态中,膝部底垫b下降时,伴随膝部底垫b的下降的腿部底垫f向图中右方 向的移动量,不能利用与床框a角度小的状态的支持撑条g的转动抵消,所以支持部i如图18中箭头所示,逐渐向图中右方移动,在膝部底垫b和腿部底垫f成为水平状态的时刻,支持部i从卡合凹部η向卡合凹部m移动并卡合,成为与图16相同的状态。为此,接着使膝部底垫b转动上升时,不返回如图17所示的、腿部底垫f的另一端 侧由与床框a的角度小的状态的支持撑条g被支持在低位置的状态,如图14所示,移动到 腿部底垫f的另一端侧被支持在上方的状态。另外如图16所示,在膝部底垫b和腿部底垫f是水平状态中,由于不能把支持部 i移向卡合凹部n,只能在使膝部底垫b转动上升以后移动,所以移动到图17所示底垫的状 态的操作很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的课题。为解决上述的课题,在本发明提出以下构成的床上的腿部底垫的支持机构,把膝 部底垫的一端侧可转动升降地支持在床框上,把腿部底垫的一端侧可转动地与膝部底垫的 另一端侧连结,同时,把支持撑条可转动地与腿部底垫的另一端侧的下侧连结,在床框上形 成在支持撑条的前端侧形成的支持部的支持构件,该支持构件由可移动地支持支持撑条的 支持部的导向部和卡合部构成,所述导向部在整个膝部底垫的转动范围内,能够支持伴随 膝部底垫的转动而移动的所述支持部,同时,卡合部形成于在膝部底垫下降时支持部所在 的导向部的端部侧的上方或下方。另外,在本发明,在上述的构成中提出如下技术方案支持撑条在腿部底垫的宽度 方向的左右侧形成一对,同时,在前端侧用连结杆把这些支持撑条结合成一体,同时,将贯 通支持撑条的连结杆的端部作为支持部。另外在本发明,在该构成中,把支持部的端部成钩 状地弯曲。进而在本发明,在该构成中,在支持部和钩状部嵌装合成树脂制帽。另外在本发明,在上述构成中,导向部在膝部底垫下降时借助于倾斜面将支持部 所在的端部侧作为低台阶部。本发明中,用于支持支持撑条的前端侧的支持部的支持构件由可移动支持支持部 的导向部和卡合部构成,另外,由于导向部在整个膝部底垫的转动范围内,能够支持伴随膝 部底垫转动而移动的所述支持部,所以在使支持部位于导向部上的状态,支持部在导向部 上在床框的纵向移动,所以支持撑条不支持腿部底垫的另一端侧,另外,能够在膝部底垫的 整个转动范围维持该状态。为此,从膝部底垫和腿部底垫为水平的状态起,使膝部底垫转动上升的情况下,腿 部底垫的一端侧沿膝部底垫的转动轨迹上升,而另一端侧在床框的纵向上向膝部底垫方向 移动并且被支持在床框上的低位置。从该状态使膝部底垫转动下降时,则腿部底垫的另一端侧向离开膝部底垫的方向 移动,支持部在导向部上移动。另外,即使到达膝部底垫和腿部底垫为水平的状态,支持部 也位于导向部上。因此,在该状态中,在使膝部底垫转动上升时,通过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动作,接着, 在膝部底垫转动上升的状态中,可把腿部底垫的另一端侧支持在床框上的低位置。接着,在使膝部底垫转动上升时将腿部底垫的另一端侧保持在高位置的情况下, 抬起腿部底垫,使支持部越过导向部的端部从导向部取下,与在端部侧的上方或下方形成的卡合部卡合。例如在端部侧的下方形成卡合部的情况下,使支持部下降,在该状态使膝部底垫 转动上升时,则腿部底垫的一端侧沿膝部底垫的转动轨迹在床框的纵向上移动并上升,腿 部底垫的另一端侧向膝部底垫方向移动,所以伴随该移动支持撑条移动,支持部卡合在卡 合部。另外,在卡合部形成于端部侧上方的情况下,使支持部上升并与卡合部卡合。在该状态使膝部底垫进一步转动上升时,则在卡合部卡合状态的支持部成为支 点,支持撑条转动上升,由此使腿部底垫的一端侧上升。这样,在膝部底垫转动上升的状态 中,腿部底垫的另一端侧被支持在高位置。在使膝部底垫转动下降时,则通过与上述相反的动作,支持撑条转动下降,膝部底 垫和腿部底垫可成为水平状态,在该状态中,因为支持部位于卡合部侧,所以接着在使膝部 底垫转动上升的情况下,再次在膝部底垫转动上升的状态中,腿部底垫的另一端侧可支持 在高位置。在本发明中,使支持部的端部弯曲成钩状,另外,在该构成中,通过在支持部和钩 状部嵌合合成树脂制帽,可以使支持部在导向部上移动时滑动顺畅,防止产生杂音。另外在本发明中,导向部在膝部底垫下降时借助于倾斜面将支持部所在的端部侧 作为低台阶部,由此,可使在腿部底垫成为水平的时刻的支持部的位置下降,因此,可构成 腿部底垫的高度进一步下降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示意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示意侧面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意侧面图。图4是表示与图3不同的状态中的示意侧面图。图5是表示与以上图不同的状态中的示意侧面图。图6是表示与以上图又不同的状态中的示意侧面图。图7是表示与以上图又不同的状态中的示意侧面图。图8是表示与以上图又不同的状态中的示意侧面图。图9是表示与以上图又不同的状态中的示意侧面图。图10是表示与以上图又不同的状态中的示意侧面图。图11是表示与以上图又不同的状态中的示意侧面图。图12是表示与以上图又不同的状态中的示意侧面图。图13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腿部底垫支持机构的主要部分示意立体图。图14是表示现有技术支持机构动作的示意侧面图。图15是表示图14主要部分放大图。图16是以另一状态表示现有技术支持机构动作的示意侧面图。图17是又以另一状态表示现有技术支持机构动作的示意侧面图。图18是表示图17主要部分放大图。符号说明1床框2膝部底垫3上推臂4动作部件5促动器6腿部底垫7支持撑条8连结杆9支持部10钩状部11支持构件12导向部13卡合部14倾斜面15 倾斜面16低台阶部a床框b膝部底垫c上推臂d动作部件e促动器f腿部底垫 g支持撑条h连结杆i支持部j曲柄状的把手部m、η卡合凹部ο支持部材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 图12对本发明的床上的腿部底垫的支持机构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中,符号1是床框,在该床框1上可转动升降地支持膝部底垫2的一端侧。3是可转动地支持在床框1上的上推臂,该上推臂3借助于动作部件4与丝杠轴式促动器等的 促动器5连结,通过促动器5在图中左右方向的移动可转动升降地构成膝部底垫2。另外, 在膝部底垫2的另一端侧可转动地连结腿部底垫6的一端侧,在腿部底垫6的另一端侧的 下侧可转动地连结支持撑条7。如图1所示,支持撑条7在腿部底垫6的宽度方向左右侧构成一对,把这些支持撑 条用连结杆8 —体结合在前端侧,同时,把贯通支持撑条7的前端侧的连结杆8的端部构成 为支持部9,在其端部形成钩状部10。虽然省略图示,但在该支持部9和钩状部10上嵌装 用于滑动时顺畅并防止产生杂音的合成树脂制帽。另外,在床框1设置用于支持支持部9的支持构件11,该支持构件11由可移动地 支持支持部9的导向部12和卡合部13构成。如后述的动作可知,该导向部12在整个膝部 底垫2的转动范围内,能够支持伴随膝部底垫2的转动而移动的支持部9。另外,卡合部13 形成于在膝部底垫2下降时支持部9所在的导向部12的端部侧的下方。进而在卡合部13 形成从上述端部侧离开的侧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14。另外,导向部12在膝部底垫2下降时 借助于倾斜面15将支持部9所在的端部侧作为低台阶部16。另外,如上所述,也可以卡合 部13形成于在膝部底垫2下降时支持部9所在的导向部12的端部侧的上方。以下说明在以上构成的本发明的动作。首先,图3是在使支持部9位于导向部12上的状态中,表示使膝部底垫2转动上 升的状态。在该状态,支持部9位于导向部12的图中左侧,由于支持撑条7不支持腿部底 垫6的另一端侧,所以腿部底垫6的一端侧与膝部底垫2 —起上升,而另一端侧位于床框1 上,即被支持在低的位置。把膝部底垫2从该状态转动下降时,则腿部底垫6的另一端侧支持在床框1上,同 时如图4所示向右方移动,与此同时支持部9在导向部12上也向右方向移动。从图4的状态进一步使膝部底垫2转动下降时,则支持部9如图5所示到达倾斜 面15,接着膝部底垫2和腿部底垫6呈水平状态,支持部9从倾斜面15进一步移动,如图6 所示位于低台阶部16。如上述所述的导向部12,在整个膝部底垫2的转动范围内,能够支持伴随膝部底 垫2的转动而移动的支持部9,这样即使膝部底垫2到达转动范围下端的时刻,支持部9还 位于导向部12上,所以从该状态起、即从膝部底垫2和腿部底垫6为水平状态起,在使膝部 底垫2转动上升的情况下,追寻与转动下降相反的过程,腿部底垫6的一端与侧膝部底垫2 同时上升,被支持于高位置,另外,另一端侧被支持于床框1上的低位置。接着例如在图3的状态中,如图7所示,抬起腿部底垫6的另一端侧时,则支持部9在导向部12上向右方向移动,最终如图8所示,到达越过导向部12的端部的位置。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支持撑条7阻止了越过图8状态的图中逆时针的转 动,因此,在状态中使腿部底垫6下降时,支持部9如图9所示,到达形成于卡合部13右侧 的倾斜面14,然后再下降时,与图10所示的构成卡合部13的壁抵接成为卡合状态。这样,在卡合部13卡合支持部9的支持撑条7,支持腿部底垫6的另一端侧,所以 腿部底垫6在膝部底垫2转动上升的状态下,其另一端侧成为被支持在比支持撑条7高的 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中,使膝部底垫2转动下降时,则腿部底垫6的另一端侧由支持撑条7支 持并向从膝部底垫2离开的方向移动,经过图11的状态,如图12所示,膝部底垫2和腿部 底垫6到达水平状态。在该状态中,因为支持部9位于导向部12的下方,所以在接着使膝部底垫2转动 上升的情况下,腿部底垫6其一端侧由膝部底垫2上升,同时,另一端侧由支持撑条7支持 并上升,如图10所示,再次,在膝部底垫2转动上升的状态中,可以在高位置支持腿部底垫 6的另一端侧。另外,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支持撑条7阻止越过图8的状态的图中 逆时针的转动,但在不进行转动阻止的构成中也可以适用本发明。即,在这种情况下,抬起 腿部底垫6后,通过手握支持撑条7向前方转动,从图8状态转移到图9状态,由此可使支 持部9到达规定位置。接着,从在膝部底垫2转动上升的状态中、在高位置支持腿部底垫6的另一端侧的 支持形态起,向膝部底垫2转动上升的状态中、在低位置支持腿部底垫6的另一端侧的支持 形态转移的情况下,只要抬起腿部底垫6的另一端侧,手握支持撑条7向前方转动,使支持 部9越过端部移动到导向部12上就可以。因此,在膝部底垫2和腿部底垫6为水平的状态中,在腿部底垫6相对膝部底垫2 可转动上升的情况下,在膝部底垫2和腿部底垫6在任何位置的情况下均可以进行将在膝 部底垫2转动上升的状态中、在高位置支持腿部底垫6的另一端侧的支持形态和在膝部底 垫2转动上升的状态中、在低位置支持腿部底垫6的另一端侧的支持形态之间的相互切换 操作。另外,在膝部底垫2和腿部底垫6为水平的状态中,在腿部底垫6相对膝部底垫2 不能转动上升的情况下,通过把腿部底垫6与膝部底垫2—起抬起,可适当进行支持形态的 相互切换操作。产业上利用可能性以上,本发明的床上的腿部底垫的支持机构,可对膝部底垫转动上升时的腿部底 垫的支持形态根据使用者身体状况随时切换、容易设定,同时,具有可保持设定的支持形态 的优点,作为医疗用、家庭用的床,在产业上利用可能性大。
权利要求
一种床上的腿部底垫的支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将膝部底垫的一端侧可转动升降地支持在床框上,将腿部底垫的一端侧可转动地与膝部底垫的另一端侧连结,同时,将支持撑条可转动地与腿部底垫的另一端侧的下侧连结,在床框上形成在支持撑条的前端侧形成的支持部的支持构件,该支持构件由可移动地支持支持撑条的支持部的导向部和卡合部构成,所述导向部在整个膝部底垫的转动范围内,能够支持伴随膝部底垫的转动而移动的所述支持部,同时,卡合部形成于在膝部底垫下降时支持部所在的导向部的端部侧的上方或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上的腿部底垫的支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持撑条在腿部底 垫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侧形成一对,同时,在前端侧用连结杆把这些支持撑条结合成一体,同 时,将贯通支持撑条的连结杆的端部作为支持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的腿部底垫的支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将支持部的端部弯曲 成钩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的腿部底垫的支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支持部和钩状部嵌 装合成树脂制帽。
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床的腿部底垫的支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导向部在 膝部底垫下降时借助于倾斜面将支持部所在的端部侧作为低台阶部。
全文摘要
在使膝部底垫上升的状态中可把腿部底垫端部的支持位置设定在高、低位置的现有技术的支持机构中,从高位置到低位置的设定在膝部底垫不上升时不能进行,在使膝部底垫下降时解除设定,接着成为向高位置的设定。在本发明中,把膝部底垫(2)的一端侧可转动升降地支持在床框(1)上,把腿部底垫(6)的一端侧可转动地与膝部底垫(2)的另一端侧连结,把支持撑条(7)可转动地与腿部底垫的另一端侧的下侧连结,在床框上形成在其前端侧形成的支持部(9)的支持构件(11),支持构件由可移动支持支持撑条的支持部的导向部(12)和卡合部(13)构成,导向部在整个膝部底垫的转动范围内,能够支持伴随转动而移动的所述支持部,同时,卡合部形成于在膝部底垫下降时支持部所在的导向部的端部侧的上方或下方,从而解决上述课题。
文档编号A61G7/00GK101873816SQ20088001855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3日
发明者佐佐木由理, 富川淳, 岛田龙也, 影山男, 野村克芳, 高田彻 申请人:八乐梦床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