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消溶消栓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74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消溶消栓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消溶消栓剂。主要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逐年上升,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然而,治疗该项疾病的中西药虽然很多种,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多数药物存在服用时间长、剂量大、见效緩慢等弊端,临床疗效也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多数药物服用时间长、剂量大、见效緩慢,临床疗效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中药消溶消栓剂,该消溶消栓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是天麻10-30g,丹参50-70g,黄芪60-80g,赤芍20-40g,降香IO-30g,姜黄3G-50g,蝮蛇20-30g,地龙20-30g,川芎30-50g。其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实现的按该消溶消栓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将天麻、丹参、黄芪、赤芍、降香、姜黄及川芎中药分类提纯;川芎的提取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再用30%乙醇洗脱,收集30%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川芎总提取物;天麻的提取水提纯沉法提取,出水溶性粗多糖,经sevag法脱蛋白和活性炭去色素,过DEAE纤维素柱,盐洗脱得天麻多糖;赤芍、黄芪、丹参、降香、姜黄按水煎煮法提取煎煮-浓缩-流浸膏-干浸膏-粉碎-细粉;将蝮蛇、地龙烘干,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后与提纯的各组分中药在容器中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颗粒;用医用钴6°常规照射后备用。4本发明的特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经多年临床具有可靠的抗凝、消溶疗效,有效降低血浆和全血比黏度,降低血小板凝聚力;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能预防和治疗血栓、微血栓与高血黏所引起的疾病;起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阻止其发展的作用;能有效恢复因此而发生的心脑血管疾病及遗留的相关性后遗症。本发明对高脂血症亦有显著预防和治疗效果,临床证明,使用本发明的制剂3-4周(一疗程),就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效预防和治疗粥样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并对心脑血管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本发明不仅具有显著的改变血液生化功能,而且具有特别重要的中风康复和预防二次发作的双重功效,并且不产生中风后的脑和其它器官出血,因此不影响"近急期"的治疗。具体实施例方式中药消溶消栓剂,该消溶消栓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是天麻10-30g,丹参50-70g,黄芪60-80g,赤芍20-40g,降香10-30g,姜黄30-50g,蝮蛇20-30g,地龙20-30g,川莒30-50g。其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实现的按该消溶消栓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将天麻、丹参、黄芪、赤芍、降香、姜黄及川芎中药分类提纯;川芎的提取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再用30%乙醇洗脱,收集30%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得川弯总提取物;天麻的提取水提纯沉法提取,出水溶性粗多糖,经sevag法脱蛋白和活性炭去色素,过DEAE纤维素柱,盐洗脱得天麻多糖;赤芍、黄芪、丹参、降香、姜黄按水煎煮法提取煎煮-浓缩-流浸膏-干浸膏-粉碎-细粉;将蝮蛇、地龙烘干,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后与提纯的各组分中药在容器中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颗粒;用医用钴6。常规照射后备用。实施例1中药消融消拴剂各組分的重量配比是天麻10g,丹参50g,黄芪60g,赤芍20g,降香10g,姜黄30g,蝮蛇20g,地龙20g,川芎30g。其制备工艺是按下述步骤实现的按该消溶消栓剂各組分的重量配比,将天麻、丹参、黄芪、赤芍、降香、姜黄及川芎中药分类提純;川穹的提取先用水洗,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乙醇洗脱,收集30%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得川芎总提取物;天麻的提取水提纯沉法提取,出水溶性粗多糖,经sevag法脱蛋白和活性炭去色素,过DEAE纤维素柱,盐洗脱得天麻多糖;赤芍、黄芪、丹参、降香、姜黄按水煎煮法纟是取煎煮-浓缩-流浸膏-干浸膏-粉碎-细粉;将蝮蛇、地龙烘干,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后与提纯的各组分中药在容器中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颗粒;用医用钴6°常规照射后备用。实施例2中药消融消拴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是天麻30g,丹参70g,黄芪80g,赤芍40g,降香30g,姜黄50g,蝮蛇30g,地龙30g,川芎50g。其制备工艺实现的步骤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中药消融消拴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是天麻20g,丹参60g,黄芪70g,赤芍30g,降香20g,姜黄40g,蝮蛇25g,地龙25g,川芎40g。其制备工艺实现的步骤同实施例1。实施例4中药消融消拴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是天麻15g,丹参55g,黄芪65g,赤芍25g,P争香15g,姜黄35g,蝮蛇22g,地龙22g,川穹35g。其制备工艺实现的步骤同实施例1。实施例5中药消融消拴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是天麻10-25g,丹参65g,黄芪75g,赤芍35g,降香25g,姜黄45g,蝮蛇28g,地龙28g,川穹45g。其制备工艺实现的步骤同实施例1。6本发明选用的中药材天麻,丹参,黄芪,蝮蛇和地龙为君药,天麻具有熄风、止痉(惊)、疏通通络、止痛(疼),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头痛(疼),头晕(昏)有效;丹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尤其改变血红细胞的电荷分布,降低血细胞、血小板的凝集;黄芪具有补气、益血作用,对心慌气短、肢体软弱无力、面色不荣有效。经临床验证对血压还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蝮蛇从现代医学分析认为,含有蛇毒素可有效电解血液成分,改善血小板、红细胞、纤维蛋白的安全度;地龙具有较强的^i元和降低纤维蛋白的作用。赤芍、降香、姜黄和川芎为臣药,均起到协调上述君药的活血化痱、通经活络、熄风止痉、通络止痛的功效。通过上述药材的合理配伍及用上述工艺制作方法制备,充分将各味药材的有效成分协调起来,使其药力发挥最佳作用并达到了最好效果。下面是本发明临床应用中的几个典型实例病例1、马春英女86岁。右侧肢体活动失灵6年,既往偏头疼30年,高血压十年。用药前,血压20.0/12.Okpa。神志清,长谷川智力表(HBS)评分为严重痴呆。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右鼻唇沟变浅,口角左偏,伸舌右偏。颈^:,右上肢屈曲痉挛,肌力0级,腱反射亢进,右Hofnmann's(+).Bnurdzinski(-).头颅CT:显示左侧基底区低密度灶;脑室系统扩大,脑室周边低密度,脑裂加深、加宽,中线居中无移位。诊断1、脑梗塞;2、皮层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3、高血压病。治疗服此药剂每天3次,每次2粒,经三个疗程(一个疗程4周)后,失语减轻,肢体灵活性得到改善,经检测右下肢肌力恢复达到II级。病例2、潘秀云女73岁。症状头痛、恶心,四小时内频繁呕吐。患者自感前头痛,左側加重,继之出现恶心呕吐,逐渐频发;无失语。检查见右側瞳孔放大,光反应缩小,颈软,右上肢活动受限;急送医院行急诊头颅CT扫描检查,见有侧脑室液性暗区,轻度受压。既往有高血压史20余年。临床诊断1、高血压病;2、脑动月^5更化;3、脑出血。建i义入院治疗。经医院止血及脱水治疗,一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出院;但右上肢无力,时有头痛、头昏(不清),烦躁不安现象。之后,服此药剂。每天3次,每次3粒,经四个疗程(一个疗程4周)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右上肢肌力恢复。病例3、李志明男65岁。语言不清伴左侧肢体活动障碍6个月,既往高血压15年,糖尿病4年。用药前,血压21.0/13.3kpa。左鼻唇沟变浅,口角右偏,伸舌左偏。左上肢屈曲痉挛,肌力m级,腱反射尤进,左Hoffimann's(+).Bnurdzinski(-).头颅CT:显示右侧基底区低密度灶;脑室系统扩大,脑室周边低密度,脑裂加深、加宽,中线居中无移位。诊断1、脑梗塞;2、高血压病;3、II型糖尿病治疗服此药剂每天3次,每次2粒,经5个疗程(一个疗程20周)后,吐字不清症状明显减轻,月支体活动不良症状得到改善,右下"支M^力IV级。病例4、张晓红女51岁。症状头痛、恶心,呕吐2小时,加重半小时。患者纟般运重物后突感头痛,伴恶心、呕吐,半小时后加重明显。检查见左侧瞳孔放大,光反应缩小,颈软,左上肢活动受限;经120简单处理后,急送医院。头颅CT扫描检查左侧脑室液性暗区,轻度受压。既往高血压史5余年。临床it断l脑出血;2、高血压病。急诊给予降颅压、对症支持等治疗,2周后病情基本平稳,l个月后出院;出院前检查左上肢肌力ffl级,下肢肌力1V。之后,服此药剂。每天3次,每次3粒,经四个疗程(一个疗程4周)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左上、下肢肌力V级。病例5、王光亚男81岁。右侧肢体活动失灵4年,既往高血压21年,冠心病5年。用药前,血压22.0/12.6kpa。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右鼻唇沟变浅,口角左偏,伸舌右偏。颈软,右上肢屈曲痉挛,肌力II级,腱反射亢进,右Hoffimann's(+).Bnurdzinski(-).头颅CT:显示左侧基底区低密度灶;脑室系统扩大,脑室周边低密度,中线居中无移位。诊断1、脑梗塞;2、高血压病;3、冠心病。治疗服此药剂每天3次,每次2粒,经三个疗程(一个疗程4周)后,失语减轻,肢体灵活性得到改善,经检测右下肢肌力恢复达到IV级。病例6、张美惠女82岁。症状头痛、恶心伴呕吐半小时,。半小时前,该患者应与他人发生争吵而i秀发头痛,恶心伴呕吐。既往高血压病史14年,糖尿病10年。急诊入院后,经急诊CT检查,提示脑出血。临床诊断1、脑出血;2、高血压病;3、II型糖尿病。急诊入院,经系统治疗,病情平稳后出院。出院前查体右鼻唇沟变浅,口角左偏,伸舌右偏。颈软,右上肢屈曲痉挛,肌力ni级,腱反射亢进,右HoffimanrTs(+).Bnurdzinski(-)。之后,服此药剂。每天3次,每次3粒,经四个疗程(一个疗程4周)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右上肢肌力恢复。本药剂的使用方法3-4周为一个疗程,每天服用3次,每次2~3粒口服,每粒O.4g。一般情况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临床治疗6~12个月效果显著。近几年临床病例的疾病分布情况男性395例,约占65%;女性213例,约占3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中药消溶消栓剂,其特征在于该消溶消栓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是天麻10-30g,丹参50-70g,黄芪60-80g,赤芍20-40g,降香10-30g,姜黄30-50g,蝮蛇20-30g,地龙20-30g,川芎30-50g;其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实现的按该消溶消栓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将天麻、丹参、黄芪、赤芍、降香、姜黄及川芎中药分类提纯;川芎的提取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再用30%乙醇洗脱,收集30%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川芎总提取物;天麻的提取水提纯沉法提取,出水溶性粗多糖,经sevag法脱蛋白和活性炭去色素,过DEAE纤维素柱,盐洗脱得天麻多糖;赤芍、黄芪、丹参、降香、姜黄按水煎煮法提取煎煮-浓缩-流浸膏-干浸膏-粉碎-细粉;将蝮蛇、地龙烘干,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后与提纯的各组分中药在容器中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颗粒;用医用钴60常规照射后备用。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药消溶消栓剂,其特征在于该消溶消栓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是天麻10g,丹参50g,黄芪60g,赤芍20g,降香10g,姜黄30g,蝮蛇20g,地龙20g,川芎30g。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药消溶消栓剂,其特征在于该消溶消栓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是天麻30g,丹参70g,黄芪80g,赤芍40g,P争香30g,姜黄50g,蝮蛇30g,地龙30g,川芎50g。4、冲艮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药消溶消栓剂,其特征在于该消溶消栓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是天麻2()8,丹参60g,黄芪70g,赤芍30g,降香20g,姜黄40g,蝮蛇25g,地龙25g,川芎40g。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消溶消栓剂,其特征在于该消溶消栓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是天麻1&,丹参"g,黄芪65g,赤芍25g,降香15g,姜黄35g,蝮蛇22g,地龙22g,川芎35g。6、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药消溶消栓剂,其特征在于该消溶消栓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是天麻10-25g,丹参65g,黄芪75g,赤芍35g,降香25g,姜黄45g,蝮蛇28g,地龙28g,川芎45g。全文摘要中药消溶消栓剂,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多数药物服用时间长、剂量大、见效缓慢,临床疗效不理想的技术问题而设计的。该消溶消栓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是天麻10-30g,丹参50-70g,黄芪60-80g,赤芍20-40g,降香10-30g,姜黄30-50g,蝮蛇20-30g,地龙20-30g,川芎30-50g。其制备方法是将天麻、丹参、黄芪、赤芍、降香、姜黄及川芎纯中药分类提纯后放入容器中;再将蝮蛇、地龙用文火烘干,碾成粉末,过100目筛后与提纯的各组分中药在容器中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颗粒,装入胶囊;用医用钴<sup>60</sup>常规照射后备用。特点及有益效果经多年临床具有可靠的抗凝、消溶疗效,有效降低血浆和全血比黏度,降低血小板凝聚力;有效恢复因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特别是具有中风康复和预防二次发作的双重功效。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1549133SQ20091001145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申请日期2009年5月8日优先权日2009年5月8日发明者王广锋申请人:王广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