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中药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03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中药软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中药软膏。
背景技术
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脐带结扎时污染所引起的一种炎症。其主要临床症状有早 期脐部有少量的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脐部周围红肿,严重的会形成脓肿、蜂窝组织炎,甚至 败血症。目前,对新生儿脐炎的治疗主要采用脐部消毒和注射抗生素的办法,肌肉注射抗生 素属于全身用药,对婴儿副作用大;脐部消毒一般选用酒精或者氯霉素眼药水,并用纱布包 扎,由于小儿脐部湿度大,再加上尿布也容易弄湿纱布,消毒效果不理想,很容易引起感染。 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中药软膏,一般多是采用其它具有杀菌消炎的软 膏代替,如红霉素眼药膏等,均存在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治疗新生儿脐炎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新 生儿脐炎的中药软膏,它由纯中药制成,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中药软膏由以下 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蜂蜜30-40份、马齿苋20-30份、荆芥20-30份、茶叶10-15份、杏仁 5-10 份该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中药软膏由以下最佳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蜂蜜35份、马齿 苋25份、荆芥25份、茶叶12份、杏仁8份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中药软膏的制备方法将原料药马齿苋烧后、研 末;将干茶叶放在火上烘焙,微焦后研成粉末;取切段的荆芥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黑色, 存性,少喷清水,取出晒干研末;杏仁捣烂研末。将以上炮制好的原料药混合后,加入蜂蜜制 成软膏。本发明所选原料药的功效马齿苋,性味酸、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马齿苋主要 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等功效;荆芥,性味辛,微温,用于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茶 叶中的单宁酸,能使病菌中的蛋白质凝固而起到杀菌消毒作用;杏仁,性平味苦,杏仁含有 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具有发散风寒的功效;蜂蜜味甘、性平,有补 中润燥,止痛,解毒的功效;优质蜂蜜在室温下放置数年不会腐败,表明其防腐作用极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脐炎是一种急性脐蜂窝组织炎,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 杆菌等侵染脐部所致,本发明所选用的中药原料均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杀菌消炎的作 用,从而加快了脐部创面的愈合。临床试验资料一般资料本组脐炎病例77例,男38例,女39例,足月儿62例,早产儿15例;发病日龄5 天内的28例,5 10天30例,11 15天19例。
临床表现全部病例脐带脱落后,伤口延迟不愈,潮湿渗液,为受感染的最初症状,继之脐围 皮肤红肿,波及皮下。残端有脓性分泌物,脓汁恶臭,还可见腹壁水肿、发亮,形成蜂窝组织 炎及皮下坏疽。治疗方法首先用生理盐水清洗脐部,对于脓性分泌物较多的21例,先用3%过氧乙酸清洗 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新生儿脐炎的软膏涂抹脐窝,用无菌纱布包 扎,并用胶布固定,每日一次。治疗效果77例脐炎患儿全部治愈,其中3天治愈的16例,5天治愈的48例,7天治愈的13 例,治愈率为100%。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取蜂蜜35克、马齿苋25克、荆芥25克、茶叶12克、杏仁8克,将马齿苋烧后、研末; 将干茶叶放在火上烘焙,微焦后研成粉末;取切段的荆芥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 少喷清水,取出晒干研末;杏仁捣烂研末。将以上炮制好的原料药混合后,加入蜂蜜制成软膏。实施例二取蜂蜜38克、马齿苋27克、荆芥22克、茶叶11克、杏仁6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中药软膏,其特征在于该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中药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蜂蜜30-40份、马齿苋20-30份、荆芥20-30份、茶叶10-15份、杏仁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中药软膏,其特征在于该治疗新生儿 脐炎的中药软膏由以下最佳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蜂蜜35份、马齿苋25份、荆芥25份、茶 叶12份、杏仁8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针对目前治疗新生儿脐炎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中药软膏,该中药软膏选择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杀菌消炎的蜂蜜、马齿苋、荆芥、茶叶、杏仁等原料药,按一定比例,经过科学加工而成,制成适于方便应用的软膏,涂抹于新生儿脐部,能够加快脐部创面的愈合。经临床试验,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9/06GK101879254SQ20091001521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6日
发明者于文霞, 苏献恩 申请人:苏献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