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外阴粘膜白斑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670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外阴粘膜白斑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外阴粘膜白斑的药物。
背景技术
外阴粘膜白斑,主要是一种黏膜上皮或表皮的增生性病变,系发生于妇女
外阴粘膜上的限局性的白色斑, 一般见于40岁以上的绝经期后的肥胖妇女。本 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与某些全身性因素如糖尿病、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 维生素缺乏等有关,外阴粘膜白斑还可由局部不洁、慢性炎症及阴道分泌物的 长期刺激引起。中医辨证认为该病多由脏腑气血虚损,精血不充,气血失和, 外阴失于儒养,血虚则营燥,血虚生风。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疏肝解郁, 养血祛风,润燥止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治疗外阴粘膜白斑的药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外阴粘膜白斑的药 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龙胆11 19份、柴胡11 19份、木通7 13份、泽泻7 13份、桃仁7 13份、红花7 13份、丹参11 19份、半枝莲 14 26份、当归11 19份、白芍9 14份、白术11 19份、茯苳11 19份、 生地黄11 19份、生姜7 13份和甘草4 8份。
所述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龙胆15份、柴胡15份、木通10份、泽泻 10份、桃仁10份、红花10份、丹参15份、半枝莲20份、当归15份、白芍 12份、白术15份、茯苓15份、生地黄15份、生姜10份和甘草6份。
所述药物为汤剂,制备时将各原料混合,然后加入原料总重量5-7倍的水煎煮20-30分钟,去渣取汁,每日一付,早晚两次。
本发明的原料也可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片剂或胶囊剂。 本发明中,龙胆,味苦,性寒,入肝、胆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 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柴胡, 味苦,性凉,入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功效,治寒热往来,胸满 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木通, 味苦,性凉,入心、小肠、膀胱经,有泻火行水,通利血脉功效,治小便赤涩, 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泽泻, 味甘,性寒,入肾、膀胱经,有利水,渗湿,泄热功效,治小便不利,水肿胀 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桃仁,味苦、甘,性平,入心、 肝、大肠经,有破血行瘀,润燥滑肠功效,治经闭,癥瘕,热病蓄血,风痹, 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红花,味辛,性温,入心、肝经,有 活血通经,去瘀止痛功效,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 作痛,痈肿,跌扑损伤。丹参,味苦,微温,入心、肝经,有活血祛瘀,安神 宁心,排脓,止痛功效,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癥瘕, 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半枝莲,味辛,性平,有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定痛功效,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 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当归,味甘、 辛,性温,入心、肝、脾经,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功效,治月经 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 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白芍,味苦、酸,性凉,入肝、脾经,有养血柔 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功效,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 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白术,味苦、甘,性温,入脾、胃经,有补脾, 益胃,燥湿,和中,安胎功效,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 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茯苳,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肺经,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功效,治 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生 地黄,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 用于热病舌絳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发斑发疹。生姜,味辛, 性温,入肺、胃、脾经,有发表,散寒,止呕,开痰功效,治感冒风寒,呕吐,
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甘草,味甘, 性平,入脾、胃、肺经,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功效,治咽喉肿 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本发明中的原料相辅相成,龙胆、半枝莲、白术、生地黄清热、燥湿,桃 仁、红花、丹参、木通、当归、白芍活血祛瘀、通利血脉、补血养血、润燥, 柴胡疏肝升阳,茯苓、泽泻渗湿利水,柴胡、生姜解表散寒、疏肝,甘草调和 诸药,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疏肝养血、润燥之功效,中医辨证治疗外阴 粘膜白斑,治疗效果理想,治愈率达80%, 一般l-2月可治愈,使患者恢复健康。
经临床治疗统计,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女性外阴粘膜白斑疾病有500例, 其中400例服用本发明药物后完全治愈,后未复发;有50例服用后有效,但有 复发迹象;其余50例患者服用效果不明显。统计治愈率80%,有效率90%,无 效率10%,无效率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l:龙胆llg、柴胡llg、木通7g、泽泻7g、桃仁7g、红花7g、丹 参llg、半枝莲14g、当归llg、白芍9g、白术llg、茯苓llg、生地黄llg、生 姜7g和甘草4g。
制备汤剂时将各原料混合,然后加入原料总重量6倍的水煎煮25分钟,去 渣取汁,每日一付, 一日两次。
实施例2:龙胆15份、柴胡15份、木通10份、泽泻10份、杉fe仁10份、 红花10份、丹参15份、半枝莲20份、当归15份、白芍12份、白术15份、茯苓15份、生地黄15份、生姜10份和甘草6份。
制成丸剂制备时可将以上各中药原料粉碎,然后加入炼蜜制成蜜丸,每 丸6g,服用一次1 2丸, 一日2-3次。
实施例3:龙胆19份、柴胡19份、木通13份、泽泻13份、桃仁13份、 红花13份、丹参19份、半枝莲26份、当归19份、白芍14份、白术19份、 茯苓19份、生地黄19份、生姜13份和甘草8份。
制成胶囊剂将以上各中药原料粉碎、混匀,装入胶囊即可, 一次2 4粒, 一日2-3次。
以上实施例中的份数均为重量份数。
典型病例
病例1:张某,女,45岁,自述一月前外阴出现白斑,瘙痒,后白斑范围 继续扩大,就诊时发现白斑为白色增厚的浸润性斑块,边界清,符合外阴粘膜 白斑的症状,确诊为外阴粘膜白斑,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物进行治疗,每 次一丸,每日早晚各一次,服用一个月治愈。
病例2:辛某,女,50岁,半年前外阴处出现白斑,医院确诊为外阴粘膜 白斑,后采用医院所开的氢化可的松软膏进行治疗,但停用后即复发,患者十 分痛苦,后来本处就诊,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进行治疗,每日一付,一 曰两次,服用一个月后治愈,后未复发。
病例3:郑某,女,53岁, 一年前外阴出现白斑的情况,但一直未就医, 后白斑扩大并增多,瘙痒加重才来就诊,诊断为外阴粘膜白斑,个别白斑处有 皲裂,小片糜烂、溃疡,较为严重。后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药物进行治疗, 每日三次,每次四粒,连续服药一个半月症状基本消失,后继续服用半个月进 行巩固治疗,半个月后彻底治愈,后回访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外阴粘膜白斑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龙胆11~19份、柴胡11~19份、木通7~13份、泽泻7~13份、桃仁7~13份、红花7~13份、丹参11~19份、半枝莲14~26份、当归11~19份、白芍9~14份、白术11~19份、茯苓11~19份、生地黄11~19份、生姜7~13份和甘草4~8份。
2、 一种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外阴粘膜白斑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龙胆15份、柴胡15份、木通10份、泽泻10份、 桃仁10份、红花10份、丹参15份、半枝莲20份、当归15份、白芍12份、 白术15份、茯苓15份、生地黄15份、生姜10份和甘草6份。
3、 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外阴粘膜白斑的药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为汤剂,制备时将各原料混合,然后加入原料总重量5-7倍的水煎煮 20-30分钟,去渣取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外阴粘膜白斑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龙胆、柴胡、木通、泽泻、桃仁、红花、丹参、半枝莲、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地黄、生姜和甘草。本发明中的原料相辅相成,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疏肝养血、润燥之功效,中医辨证治疗外阴粘膜白斑,治疗效果理想,治愈率达80%,使患者恢复健康。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618201SQ20091006565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5日
发明者辛保山 申请人:辛保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