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55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临床医疗领域的面罩,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经口内镜 检查专用麻醉面罩。
背景技术
胃镜、喉镜、气管镜等经口、经鼻做内窥镜检查时,尽管已经做过尽可能 完善的表面麻醉,患者仍然会有强烈的恶心、呕吐、呛咳,甚至会有喉痉挛、
穿孔、出血、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小儿在做内镜检查 时不能配合,必须麻醉。而无痛麻醉技术需要麻醉性镇痛药、镇静药复合应用, 呼吸抑制是最常见的副作用,发生率约30-50%.因此,能在内镜^r查同时进行 正压通气, 一直是困扰无痛镜检开展及推广的瓶颈。 1.现在临床无痛胃镜的麻醉方法
1) 一般应用标准麻醉面罩,如呼吸抑制出现低氧血症,挤压胸廓辅助呼吸 无效时,必需停止胃镇3企查,正压通气辅助呼吸。
缺点不能在胃镜检查同时,通过面罩进行正压通气,这时会有多次插入 胃镜情况发生,不但耗时,而且也增加病人损伤,也增加误吸、喉痉挛的发生 机率;对肥胖患者常常会有胃镜检查所需要的麻醉深度大于发生呼吸抑制的麻 醉深度的情况,危险更大,搮:作也更为困难。
2) 应用或者不应用肌肉松弛药插入喉罩人工辅助呼吸下置入胃镜,在临床 也较普遍;
缺点需要较深的麻醉深度;苏醒较慢;通气腔隙减小,气流阻力增加; 胃镜活动或患者头部体位改变会导致喉罩移位;气道密闭性有时较差;喉罩也 可导致患者恶心、呕吐、喉痉挛,禁用于呕吐返流误吸高度危险的病人;应用 肌肉松弛药的患者需要进入术后苏醒室监护,不适合非住院患者;肥胖患者慎 用;咽喉部疼痛;喉罩价格昂贵,需住院时费用更高。
3) 通过转角接头或通气适配器(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CN2456727,公告 曰2001.10,31,申请号00253453s 3,发明名称胃镜、支气管镜4全查或手 术的供氧装置,发明人丛勇滋)将胃镜插入麻醉面罩,解决了在胃镜检查同时, 使用面罩进行正压通气的问题;
缺点胃镜占用气流通道,增加通气阻力;转角接头外口至门齿距离较大, 占用了胃镜的部分长度,限制了进入深度;转角接头和口腔的成角时,不可能 调整至有利于术者操作的角度。
2现在临床无痛支气管镜的麻醉方法因为患者通气风险大,绝大多数医院尚未开展,只有少数几家医院开展
1) 标准麻醉面罩,还未在临床无痛麻醉时应用,仅用于防止医务人员被患 者咳出的分泌物所污染。
缺点不能在支气管镜检查同时通过面罩进行正压通气;如果麻醉过深抑 制呼吸,如果麻醉过浅,则容易发生呛咳、喉痉挛,肥胖患者更容易发生呼吸 抑制,麻醉深度难以掌握,风险系数太大,临床未见有应用标准面罩做支气管 镜检的报道。
2) 通过气管导管专用转角接头的密封圏插入气管内,机械通气可照常进行。 缺点通气腔隙减小,气流阻力增加;需要应用肌肉松弛药,限于住院病
人术中检查,术后需进入麻醉后苏醒室,门诊检查极少应用,费用高。
3) 应用或者不应用肌肉松弛药插入喉罩人工辅助呼吸下置入支气管镜,在 临床最为普遍。
优点喉罩气道可以作为纤维支气管镜的插入通路
缺点需要较深的麻醉深度;苏醒慢;通气腔隙减小,气流阻力增加;内 镜活动或患者头部体位改变可导致喉罩移位;气道密闭性有时较差;喉罩可导 致患者恶心、呕吐、喉痉挛;在病人咯血时不能防止误吸,也不利于口腔清理; 应用肌肉松弛药的患者需要进入术后苏醒室监护,不适合非住院患者;咽喉部 疼痛;肥胖患者慎用;喉罩价格昂贵,需住院时费用更高。
4) 通过转角接头或通气适配器(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CN2456727,公告 日2001.10.31,申请号00253453. 3,发明名称胃镜、支气管镜检查或手 术的供氧装置,发明人丛勇滋)将胃镜插入麻醉面罩,解决了在支气管镜检查 同时,使用面罩进行正压通气的问题。
缺点支气管镜占用气流通道,增加通气阻力;转角接头外口至声门距离 较鼻孔至声门的距离大,占用了支气管镜的部分长度,限制了内镜的检查深度; 转角接头内口至门齿有一定距离,没有支撑,不利于较细软的(支)气管镜(直 径2-7mm)通过阻力较大的口腔咽部进到气管;转角接头和口腔的成角时,不 可能调整至有利于术者操作的角度。
5) Patrisyracuse面罩(或Patil面罩)是改良面罩,可通过侧开密封孔 将支气管镜插入上呼吸道,在临床也有应用。
优点也可以在支气管镜检查同时,使用面罩进行正压通气;并避免了气 道通气间隙减少的问题。
缺点面罩侧开孔的密闭性较差,在需要控制呼吸的患者中应用受到限制; 侧孔至声门距离较鼻孔至声门的距离大,占用了支气管镜的部分长度,限制了 内镜的检查深度;侧孔进内镜不是术者操作的最佳角度;侧孔至门齿有一定距 离,没有支撑,不利于较细软的(支)气管镜(直径2-7mm)通过阻力较大的口腔咽部进到气管,也不利于支气管镜通过阻力较大的口腔(特别是舌根部) 进到气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 一种经 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经口内镜检查 专用麻醉面罩,包括有螺帽、环形橡胶垫、面罩体、氧气接口、内镜通道管和 密封圏。
密封圈固定在面罩体的正中处,内镜通道管的一端插入密封圈之中成滑动 连接。放置在内镜通道管另 一端和螺帽之间的环形橡胶垫通过螺帽和内镜通道 管另一端的螺紋连接而固定。氧气接口固定于内镜通道管一侧的面罩体上。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面罩体的正中处设置一个用于安装密封圏的中心孔,中 心孔一侧的面罩体上设置一个用于安装氧气接口的侧孔,中心孔与侧孔之间的 中心距离至少为30mm;所述的中心孔一侧的面罩体上设置一个用于安装氧气接 口的侧孔是指在中心孔的左侧、右侧、上方、下方或者任意位置的面罩体上 设置一个用于安装氧气接口的侧孔;所述的内镜通道管的长度在40—50mm之 间;在所述的固定安装于内镜通道管一端的环形橡胶垫的孔中插入一个转换筒 成滑动连接,转换筒的另一端套装一个中心处加工一个通孔的橡胶帽;所述的 转换筒的长度在50—70m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发明所述的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能在内镜检查的同时通过面 罩进行正压通气,可以维持适度较深的麻醉,更有利于长时间不间断内镜操作 的无痛麻醉;
2. 本发明所述的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能在内镜检查的同时不需应 用肌肉松弛药,无需担心呼吸抑制,无需住院观察,患者苏醒快;
3. 本发明所述的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中的内镜通道管能够在面罩 的平面上有任意方向30。的活动范围,使内镜能调整到有利于术者操作的角度。 内镜通道管在面罩体上的插入深度可以调整,可达患者门齿;
4. 插入内镜通道管的转换筒长度可以达到或超过门齿,可为内镜提供支撑 通道,使内镜容易插入,转换筒的工作角度可随内镜通道管做调整;
5. 本发明所述的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方便内镜术者操作,将有助于 开展、推广无痛镜检和无痛内镜下的手术,为广大患者减轻痛苦,创造巨大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申请人所设计的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镜检 科做了应用试验,更具体地说是对35例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做了应用试验,其中20例为单纯胃镜检查,15例是在胃镜、十二指肠镜下取病理、胃底曲张静 脉套扎等长时间手术。还在20例喉镜或支气管镜检查中做了应用试验。试验结 果为单纯胃镜4全查用时4-8min, l-3min患者苏醒,30min患者离开医院回家, 未发生呛咳和中止胃镜操作的情况。明显优于局麻(检查用时7-10min,产生 呛咳为20/20人次,中止操作7/20人次)、标准麻醉面罩(检查用时7-10min, l-3min患者苏醒,30min患者离开医院回家,产生呛咳为6/20人次,中止#:作 7/20人次)或喉罩(检查用时15-30min, 5-12min患者苏醒,45-60min患者离 开医院回家,未发生呛咳和中止胃镜操作的现象)。其他长时间胃镜手术、喉镜 或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也是效果良好,得到同行医生的认可和好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图; 图2是剖切面同时通过本发明所述的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的安装内 镜通道管的中心孔和侧孔中心轴线的剖3见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中面罩体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中l.氧气接口, 2.充气橡胶圈,3.内镜通道管,4.密封圈,5.螺帽, 6.转换筒,7.橡胶帽,8.环形橡胶垫,9.面罩体,IO中心孔,ll.侧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所述的是一种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它包 括有氧气接口 1、内镜通道管3、密封圈4、螺帽5、环形橡胶垫8和面罩体9。
本发明所采用的面罩体9其外形基本和标准面罩相同,中央为倒置的近似 碗形的透明塑料,周围是充气橡胶圈2。在面罩体9即在倒置的近似碗形的透 明塑料的正中处设置一个用于安装密封圈4的中心孔10,确切地说,中心孔10 用于安装插入内镜的内镜通道管3。在中心孔10 —侧的面罩体9即在倒置的近 似碗形的透明塑料上设置一个用于安装氧气接口 1的侧孔11。侧孔11为患者 呼吸氧气的通道,侧孔ll的设置使镜检和正压通气能够同时进行,避免了呛咳 和中止镜才全操作的现象;中心孔10与侧孔11之间的中心距离至少为30mm。由 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圈4固定(粘接)在面罩体9的正中处的中心孔10上,内 镜通道管3的一端插入密封圈4之中且能够上下移动成滑动连接。密封圈4的 作用 一是确保密闭性良好;二是由于密封圈4的弹性作用使内镜通道管3在 倒置的近似碗形的透明塑料上以中心孔10的圆心为中心有任意方向30°的活动 范围(活动范围是锥角为60。的倒圆锥),有利于术者对4喿作角度的要求;另一 方面内镜通道管3插入密封圈4之中能够上下移动成滑动连接,所以内镜通道管3进、出的深度可调,深可达患者门齿,因为面罩体9正中设置的中心孔10 至声门的距离小于鼻孔至声门的距离,与门齿距离仅2Omm。内镜通道管3的另 一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圓环体,圆环体的圆柱面上加工有阳螺紋,在内镜通道 管3设置有圆环体一端的端面上放置环形橡胶垫8,采用中心处加工有通孔、 在侧壁上加工有阴螺紋的螺帽5和内镜通道管3设置有圓环体一端螺紋连接, 环形橡胶垫8就被固定在内镜通道管3设置有圆环体一端的端面和螺帽5之间。 环形橡胶垫8的孔中能够直接插入直径是6-13mm的内镜,环形橡胶垫8的孔径 小于内镜的外径,靠环形橡胶垫8的弹力将内镜抱紧,既能够保障气道的密闭 性,又能当术者不推送时靠环形橡胶垫8支撑内镜处于某一位置不动。如果需 要做较小直径的内镜检查时,可以先在内镜通道管3中的环形橡胶垫8的孔中 插入一个转换筒6,转换筒6另一端采用橡胶帽7封口。橡胶帽中心处设置有 直径为2mm通孔,2-8mm环形减薄,以增强弹性、伸缩性,直径是2-7mm的内 镜可插入转换筒6,橡胶帽7同样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橡胶帽中心处设置孔的 直径小于内镜的外径,插入小直径的内镜后,同样是依靠橡胶帽7的弹力将内 镜抱紧,既能够保障气道的密闭性,又能当术者不推送时橡胶帽7支撑内镜处 于某一位置不动。转换筒6的长度可以达到或超过门齿,可为内镜提供支撑通 道;角度可随内镜通道管3在倒置的近似碗形的透明塑料上以中心孔10的圆心 为中心在任意方向30。的活动范围内做调整,满足术者对操作角度的要求。氧气 接口 1位于内镜通道管3 —侧的面罩体9上。所述的氧气接口 1位于即固定安 装在内镜通道管3—侧的面罩体9上是指在中心孔10的左侧、右側、上方、下 方或者任意位置的面罩体9上设置一个用于安装氧气接口 1的侧孔11。氧气接 口 1与内镜通道管3之间的中心距离至少为30mm,只要方便操作即可。安装后 的氧气接口 1可通过Y型螺紋管连接麻醉机、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器等,成为独 立为患者提供氧气的通道。
使用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为患者做镜检查的工作过程 先检查麻醉机和气源无误后,将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上的氧气接口 1通过Y型螺紋管连接至麻醉机,给患者吸氧,再静脉注射麻醉药(小儿也可 先用吸入性麻醉药,在开通静脉通路),同时把内镜(直径6-13mm)插入内镜 通道管3中的环形橡胶垫8的孔中,緩慢的送入,等达到所需麻醉深度后将内 镜插入食管、胃、十二指肠或喉室、主气管、支气管等部位,术者可以根据需 要调整内镜通道管3的角度和穿过面罩体9的深度,术中麻醉深度可以静脉维 持,也可以持续吸入麻醉药维持。
做直径2-7mm的内镜检查时,先4巴转换筒6插入内镜通道管3中,将内镜 再插入转换筒6中,其它才喿作同上。
权利要求
1.一种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包括有螺帽(5)、环形橡胶垫(8)和面罩体(9),其特征是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还包括有氧气接口(1)、内镜通道管(3)和密封圈(4);密封圈(4)固定在面罩体(9)的正中处,内镜通道管(3)的一端插入密封圈(4)之中成滑动连接;放置在内镜通道管(3)另一端和螺帽(5)之间的环形橡胶垫(8)通过螺帽(5)和内镜通道管(3)另一端的螺纹连接而固定;氧气接口(1)固定于内镜通道管(3)一侧的面罩体(9)上。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其特征是所述的面 罩体(9)的正中处设置一个用于安装密封圈(4)的中心孔(10),中心孔(10) 一侧的面罩体(9 )上设置一个用于安装氧气接口 ( 1)的侧孔(11),中心孔(10 ) 与侧孔(11)之间的中心距离至少为30mm。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其特征是所述的中 心孔(10 ) —侧的面罩体(9 )上设置一个用于安装氧气接口 ( 1)的侧孔(11 ) 是指在中心孔(10)的左侧、右侧、上方、下方或者任意位置的面罩体(9) 上设置一个用于安装氧气接口 ( 1)的侧孔(11 )。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其特征是所述的内 镜通道管(3)的长度在40—50mm之间。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其特征是在所述的 固定安装于内镜通道管(3 ) —端的环形橡胶垫(8 )的孔中插入一个转换筒(6 ) 成滑动连接,转换筒(6 )的另一端套装一个中心处加工一个通孔的橡胶帽(7 )。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其特征是所述的转 换筒(6)的长度在50—70隱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口内镜检查专用麻醉面罩。旨在克服存在的内镜检查和正压通气不能同时进行等问题。其包括面罩体(9),氧气接口(1)、内镜通道管(3)、密封圈(4)和环形橡胶垫(8)。密封圈(4)固定在面罩体(9)的正中处,内镜通道管(3)的一端插入密封圈(4)之中成滑动连接。内镜通道管(3)的另一端和螺帽(5)螺纹连接,将环形橡胶垫(8)固定在两者之间。氧气接口(1)位于内镜通道管(3)的一侧并固定在面罩体(9)上。环形橡胶垫(8)的孔中也能够插入一个转换筒(6)成滑动连接,转换筒(6)的另一端套装一个中心处加工一个通孔的橡胶帽(7)。内镜通道管(3)或转换筒(6)的长度在40-70mm之间。
文档编号A61B1/24GK101549184SQ200910066949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9日
发明者庞晓婷, 李龙云, 苏振波, 赵国庆 申请人:吉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