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及其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993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及其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氟尿嘧啶,尤其涉及有缓释效果的5-氟尿嘧啶。
背景技术
:5-氟尿嘧啶是一种抗代谢抗肿瘤药,对增殖性细胞各项均有杀伤性作用(广州百济抗肿瘤药房.5-氟尿嘧啶[EB/OL].http://www.cancerotc.com/yaopin/yaopinfnmd.htm)。适用于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肝癌,卵巢癌,宫颈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和头颈部肿瘤,也可作为放射治疗的增敏剂。然而,5-氟尿嘧啶在体内的吸收却不规则,口服后20分钟血药浓度就达最高峰值;静脉给药后药物浓度迅速下降,半衰期仅为15-20分钟。因此,对现有的5-氟尿嘧啶,必须一日多次、小剂量地及时地给药,才能达到毒附反应小、治疗效果好的目的。这样,无论是对医务人员、或是对患者来讲,不但增添了不少麻烦,而且可能因时间掌握不好的原因而造成治疗效果不好的后果。换言之,目前急需一种其药物本身能够在患者体内有控制地缓慢释放、也即有缓释效果的5-氟尿嘧啶。申请号为2005101012647的《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制备具有缓释效果的5-氟尿嘧啶(该申请也称其为"载药纳米微粒")的方法。其载药纳米微粒"在pH值为7.4的PBS缓冲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在开始的5个小时中释放了32.81%,随后是一个比较缓慢的释放过程,5天时间释放了53.67%……"。也就是说,该发明申请的技术方案,即便在pH值为7.4的PBS缓冲溶液中的验证效果,可以认为等同于患者的用药效果,那么,从其缓释过程仅仅只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来看,该缓释过程仍然是不能事前控制的——这对于医生必须依据不同肿瘤、不同患者的身体情况,来确定不同用药量的情形来讲,这种"缓释"基本上没有意义。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其缓释时间能够事先控制的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其缓释时间能够事先控制的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实现所述第一发明目的之技术方案,是这样一种5-氟尿瞎啶缓释口服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5-氟尿喷啶缓释口服剂是以氟化MCM-41为载体,将5-氟尿嘧啶负载到氟化MCM-41中而得到的。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MCM-41完全溶解在NH4F乙醇混合溶液中,然后让其挥发,再把挥发后剩下物质置于50(TC条件下焙烧3h,得氟化MCM-41;其中,所用乙醇为无水乙醇,NH4F在NH4F乙醇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2g/L10g/L,MCM-41:NH4F乙醇混合溶液二0.8g:lOOmL;(2)将5-氟尿嘧啶溶解到盐酸溶液中,得5-氟尿嘧啶与盐酸的混合溶液;其中,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1mol/L,5-氟尿嘧啶在该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lg/L;(3)将步骤(1)所得氟化MCM-41与步骤(2)所得的5-氟尿嘧啶与盐酸的混合溶液,充分混合后密封,然后在室温下搅拌8h48h后,过滤,将所得固体置于507(TC下干燥;其中,氟化MCM-41:5-氟尿嘧啶与盐酸的混合溶液^0.5g:100mL;(4)将步骤(3)所得制品粉碎、得到以氟化MCM-41为载体的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粉剂;或进一步加工为以氟化MCM-41为载体的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片剂实现所述第二发明目的之技术方案,是这样一种该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是通过权利要求l所述制备方法来获取的,它是粉剂或者片剂。在实现第一和第二目的之方案中,作为缓释载体的氟化MCM-41中的MCM-41,是介孔分子筛中的一种。介孔分子筛具有可调的介孔孔径、稳定的骨架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而且机械性能稳定、无药理活性及无毒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药物载体材料。把该MCM-41氟化后,随着其氟含量的不同,使药物结合的活性位点不同,进而能使药物均匀分散在介孔分子的孔道内——与目前载药过程是直接将药物加压沉积于介孔分子筛的载体上、使载体和药物机械混合,造成载药不均匀、进而影响药物释放速率之稳定性的方法相比较,本发明具有载药均匀、药物释放速率稳定的优点。经对本发明的分析与验证证明,用相同氟含量的氟化MCM-41为载体,其缓释5-氟尿嘧啶的速率相同;用不同氟含量的氟化MCM-41为载体,其缓释5-氟尿嘧啶的速率不同。也就是说,通过对载体氟化MCM-41中的氟含量调节与控制,就能对5-氟尿嘧啶的缓释速率进行事先控制,即能制备出医生依据不同肿瘤、不同患者的身体情况来确定不同用药量的有缓释效果的5-氟尿嘧啶了,进而降低了5-氟尿嘧啶的毒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并提高治疗效果。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的制备方法,该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是以氟化MCM-41为载体,将5-氟尿嘧啶负载到氟化MCM-41中而得到的。对于MCM-41,即可以直接购买,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CTAB(十六垸基三甲基溴化铵)与NaOH溶液和蒸馏水混合,放入8(TC水浴锅中,加热到CTAB完全溶解;溶液澄清后,加入正硅酸乙酯,磁力搅拌2h;然后,将溶液转移至温控式微波化学反应器的反应釜中(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反应器,是南京凌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出产的TCMC-204反应器),在功率120W的微波作用下,回流50min;接着,趁热过滤,水洗,真空干燥;最后,在60(TC下煅烧6h,得MCM-41。其中,NaOH溶液的浓度为2.0mol/L,CTAB:NaOH溶液蒸馏水正硅酸乙酯二lg:7.2mL:1000mL:8mL。在获取或制备MCM-41后,再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将MCM-41完全溶解在NH4F乙醇混合溶液中,然后让其挥发,再把挥发后剩下物质置于50(TC条件下焙烧3h,得氟化MCM-41;其中,所用乙醇为无水乙醇,NH4F在NH4F乙醇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2g/L10g/L,MCM-41:NH4F乙醇混合溶液二0.8g:lOOmL;(2)将5-氟尿嘧啶溶解到盐酸溶液中,得5-氟尿嘧啶与盐酸的混合溶液;其中,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1mol/L,5-氟尿嘧啶在该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lg/L;(3)将步骤(1)所得氟化MCM-41与步骤(2)所得的5-氟尿嘧啶与盐酸的混合溶液,充分混合后密封,然后在室温下搅拌8h48h后,过滤,将所得固体置于5070'C下干燥;其中,氟化MCM-41:5-氟尿嘧啶与盐酸的混合溶液=0.5经100mL;(4)将步骤(3)所得制品粉碎、得到以氟化MCM-41为载体的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粉剂;或进一步加工为以氟化MCM-41为载体的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片剂。特别说明,鉴于把固体的药物加工成口服的粉剂或口服的片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能够实现的常规的技术手段,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就不详细披露了。显然,本发明的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是通过上述制备方法来获取的,根据不同需要,它即可以是粉剂、也可以是片剂。本发明通过了试验验证,验证时用的是口服片剂。验证方法是,①用常规的低温N2吸附法分析,随着其氟含量的变化,氟化MCM-41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的变化规律;②缓释效果验证将0.2g的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片剂,放入120mL模拟人工胃液中;并保持37"C的恒温。根据氟化MCM-41中的含氟量,估算出测定模拟人工胃液中药物浓度的时间周期,每隔lh取出可测量的模拟人工胃液,用UV-vis测定其模拟人工胃液中的药物浓度,同时立即补入等量的模拟人工胃液。通过差减法计算出药物的释放率,当药释放率大于90%,且随着时间增加,药物释放率变化不大时,即认定为药物基本释放完毕。验证时,同一氟含量的以氟化MCM-41为载体的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片剂,至少验证三次。验证结果表明,它们基本释放完的时间误差,平均为5%,最大的不超过10%。不同氟含量的以氟化MCM-41为载体的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片剂的验证结果,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从上述验证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出,随着NH4F在NH4F乙醇混合溶液中浓度的增加,作为载体的氟化MCM-41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也随之增大,5-氟尿嘧啶的释放时间也随之延长。这主要是因为载体氟化量增加及该比表面积增大后,导致更多的5-氟尿嘧啶被吸附和负载,使其滞留在孔道内时间增加,释放速率减慢,释放时间延长。于是,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在患者体内的缓释时间也自然随之延长了。权利要求1.一种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是以氟化MCM-41为载体,将5-氟尿嘧啶负载到氟化MCM-41中而得到的;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MCM-41完全溶解在NH4F乙醇混合溶液中,然后让其挥发,再把挥发后剩下物质置于500℃条件下焙烧3h,得氟化MCM-41;其中,所用乙醇为无水乙醇,NH4F在NH4F乙醇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2g/L~10g/L,MCM-41∶NH4F乙醇混合溶液=0.8g∶100mL;(2)将5-氟尿嘧啶溶解到盐酸溶液中,得5-氟尿嘧啶与盐酸的混合溶液;其中,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1mol/L,5-氟尿嘧啶在该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1g/L;(3)将步骤(1)所得氟化MCM-41与步骤(2)所得的5-氟尿嘧啶与盐酸的混合溶液,充分混合后密封,然后在室温下搅拌8h~48h后,过滤,将所得固体置于50~70℃下干燥;其中,氟化MCM-41∶5-氟尿嘧啶与盐酸的混合溶液=0.5g∶100mL;(4)将步骤(3)所得制品粉碎、得到以氟化MCM-41为载体的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粉剂;或进一步加工为以氟化MCM-41为载体的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片剂。2.—种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其特征在于该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是通过权利要求l所述制备方法来获取的,它是粉剂或者片剂。全文摘要一种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的制备方法及其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其制备方法中包括对MCM-41进行氟化的步骤、把5-氟尿嘧啶溶解于盐酸溶液中的步骤和把氟化MCM-41与5-氟尿嘧啶的盐酸溶液充分混合后密封、然后在室温下搅拌、过滤、直至进行干燥的步骤。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是通过上述制备方法获得。本发明能够通过预先控制氟化MCM-41中的氟含量,来达到控制5-氟尿嘧啶缓释口服剂的缓释时间的目的,进而在医生依据不同肿瘤、不同患者的身体情况来确定不同用药量时,能够起到降低5-氟尿嘧啶的毒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文档编号A61K9/14GK101642436SQ20091010466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申请日期2009年8月21日优先权日2009年8月21日发明者何雪梅,刘柏林,徐彦芹,渊曹,李创举,晓王,袁庆华,魏红娟申请人:重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