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覆担架框架的方法

文档序号:115272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覆担架框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主题是包覆担架框架的方法,其中担架具体用于医疗急救部门。
背景技术
公众所知,已有多种类型的担架,这些担架基于用途加以区分。比如,所谓"铲式"
担架一般在用于将病人无创性接回的急救操作中使用。 一旦已经完成接回,这些担架就不
能再构成固定设备,不像"脊椎板(spinal)"式担架那样能够构成用于接回和固定的设备。
还有自动装载担架、jL童担架以及可折叠椅式担架和不可折叠椅式担架。 市售的担架都具有用于容置处于伸直姿态或坐姿的病人的区域和用于移动或致
动担架的装置。比如,已知脊椎板式或铲式担架具有铝制的或铝合金制的框架,并能够根据
使用者的身高调整长度。这些担架纵向对称,抓握部沿周边布置在担架本体上。 当前已知方案的主要缺点涉及担架缺乏舒适感。事实上,病人直接直挺挺地躺卧
在金属制成的因而刚硬的框架上,所以非常辛苦和不舒服。而且发现,比如由于抓握部易滑
脱,因此已知担架不方便护理人员移动。 市售担架的另一个缺点是修理担架的成本高以及花费的时间长。而且通常,在某 些零件损坏的情况下,必须将担架整体更换。

发明内容
在本文中,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出一种包覆担架框架的方法,所述方法克服了 已知技术的上述缺点。 具体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覆担架框架的方法,从而提高使用者和 护理人员的人体工效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担架(以所述方法制造),在损坏的情况下,所述 担架能够在短时间内以适度成本得以修复。 所指明的技术任务和所确定的目标基本上由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包覆担架框架的 方法来实现。


从对担架的如附图所示的优选但非排它性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因而非限制性的 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以立体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担架;
图2以俯视图示出图1中的担架;
图3以侧视图示出图1中的担架; 图4、5和6以三个立体图示出图1中的担架的细节;以及
图7以剖视图示出图1中的担架的细节。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附图,附图标记1指示担架,尤其是医疗急救部门中使用的担架。比如,这种 担架l用于在急救操作中将使用者接回以及用作固定设备。可替代地,担架l可以是"脊椎 板"式的。可替代地,担架1可以是自动装载担架、儿童担架或可折叠椅式担架。
担架1包括用于沿纵向轴线3容置使用者的区段2。具体地,使用者沿着该纵向轴 线3伸直躺卧。担架1还设置有位于容置区段2的两个相对的端部5处的致动装置4。
创新性地,运行装置4包括用于担架1的铰接装置6。有利地,这些铰接装置6操 作性作用于容置区段2,以通过改变容置区段2的由铰接装置6连接的两个部分7 (或半壳) 的相互定位来调整操作形态以便支承伸直的使用者。优选地,容置区段2的这两个部分7 相对于纵向轴线3对称且具有平面延伸部。具体地,由所述部分7确定的平面相交于纵向 轴线3,进而形成一定角度。铰接装置6使得能够改变所述角度,从而使担架1适于各种接 回环境。 有利地,容置区段2由多个同样的中央单元8和两个也是同样的外部单元9构成。 具体地,这些外部单元9容置致动装置4。优选地,具有两个中央单元8,每个中央单元由两 个中央子单元25形成,使得这两个中央子单元分别容置腰部和背部。各自由两个外部子单 元26形成的外部单元9分别容置颈部和足部。 创新性地,担架1的铰接装置6包括用于使容置区段2的两个部分7以期望构型 互相倾斜的第一铰接元件10a和第二铰接元件10b。具体地,该期望构型与由包括部分7的 平面所形成预定角度值相对应。 创新性地,担架1的铰接装置6还包括第一锁定元件lla和第二锁定元件llb,以 便将部分7锁定成期望构型。具体地,锁定所述部分7,使得保持住由包括部分7的平面所 形成预定角度值。 创新性地,铰接装置6相对于纵向轴线3偏离中心,从而便于接回使用者。有利地, 第一铰接元件10a与第二铰接元件10b以及第一锁定元件lla与第二锁定元件llb相对于 纵向轴线3成反对称关系。 担架1具有优选为金属制的框架18。更优选地,框架18由比如铝或铝合金等非磁 性金属材料制成。例如,框架18由已知类型的管状节段19构成。 创新性地,框架18施加有由硬塑料材料制成的第一层13以使担架1结构性成形。 具体地,将框架18定位在第一模具内,在第一模具中,将第一层13模制到所述框架18上。 优选地,第一层13由耐热材料制成。更优选地,该第一层13由比如P0LIF0R等热塑性聚合 物制成。 创新性地,所述第一层13施加有由软塑料材料制成的第二层14,以便提高支承在 担架1上的使用者的舒适度。具体地,将包覆在第一层13中的框架18定位在第二模具内, 在第二模具中,将第二层14模制到第一层13上。优选地,第二层14由耐热材料制成。更 优选地,该第二层由比如F0RPRENE等热塑性弹性体制成。 优选地,用于担架1的致动装置4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抓紧担架1的抓握区12。优 选地,两个抓握区12分别介于第一铰接元件10a与第一锁定元件lla之间以及第二铰接元 件10b与第二锁定元件lib之间。优选地,担架1包括沿担架1的外周定位且平行于纵向 轴线3的辅助抓握区27。优选地,抓握区12和辅助抓握区27定位在第二层14上。
有利地,担架1设置有射频识别设备( 一 般公知的是英语"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写RFID)。优选地,射频识别设备是无源电子电路。具体地,射频识 别设备用于与担架1的识别参数通信。比如,这些识别参数包括担架1从医院进出的时间 和日期,担架1的所属批次和购买日期,以及担架1本身下次维护的规定日期。
优选地,担架1的厚度大约为5cm,宽度大约为43cm,长度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身高 以公知方式从最小大约165cm调节到最大大约201cm。担架1的重量大约为llkg,并且其 运载能力大约为150kg。优选地,担架1是可折叠的,而且在折叠构型下,长度是120cm,厚 度是9cm。 优选地,担架1上可施加有识别元件。例如,这些识别元件包括附连至担架1的下 部区域的胶粘标签。具体地,这些胶粘标签记载担架l所属医疗机构的标志。可替代地或 者另外地,这些胶粘标签记载比如医药产品等的广告信息。可替代地或者另外,胶粘标签记 载捐赠担架1的个人或组织的名称。 优选地,第一层13和第二层14具有便于进一步识别担架1的个性化颜色。比如, 不同的颜色代表担架1所属的同一医疗机构的不同部门。
借助于已知类型的保持带将使用者保持在担架1中。 下面给出根据本发明中所述的方法生产的担架的操作。在操作以接回使用者时, 比如在急救时,使用例如"铲"式担架1。通过抓紧抓握区12和辅助抓握区27将担架1抬 起并运送至使用者近前。根据待接回的使用者的身高调节担架1的长度。
为了适应不同的接回环境(狭窄的空间、支承面的形状等),操作员在第一铰接元 件10a和第二铰接元件10b上动作,从而使部分7倾斜成期望构型。病人作用在容置区段 2上的体重致动第一锁定元件lla和第二锁定元件llb,使得部分7保持锁定在期望构型。 由此,能够以无创性方式将使用者运送至医疗机构,而且在施行急救之后担架1还能够起 到固定式设备的作用。 从以上给出的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担架的特征以及优点已经清楚。 具体地,由于存在第一刚性涂层,所以能够很好地形成担架结构的轮廓。同时,由
软塑料材料制成的第二涂层的存在使得使用者在担架上受到更为舒适的支承。担架的这种
层状结构还使其能够作为固定及接回设备使用,从而确保对于使用者而言合乎良好的人体
工效学。 此外,抓握区和辅助抓握区都是由软塑料材料形成,从而减轻了担架的接触表面 的易滑脱性。由此,担架对于护理人员同样合乎人体工效学。 另外,在损坏的情况下,担架能够容易地得以修复。事实上可以只更换损坏的子单 元(中央或外部),所以与目前市场上的担架相比,降低了成本并减少了花费的时间。
权利要求
一种包覆担架(1)的框架(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所述框架(18)施加硬塑料材料的第一层(13)以使所述担架(1)结构性地成形;以及向所述第一层(13)施加软塑料材料的第二层(14)以有利于在所述担架(1)上支承使用者。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所述框架(18)施加所述第一层(13)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框架(18)定位在第一模具内;以及将所述第一层(13)模制到所述框架(18)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所述第一层(13)施加所述第二层(14)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包覆有所述第一层(13)的所述框架(18)定位在第二模具内;以及将所述第二层(14)模制到包覆所述框架(18)的所述第一层(13)上。
4.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框架(18)是金属制的。
5.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层(13)由热塑性聚合物制成。
6.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层(14)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
7.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层(14)包括用于抓握所述担 架(1)的至少两个区域(12)。
8. —种担架(l),所述担架(1)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行包覆 的框架(18)。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担架(l),所述担架(1)具有用于容置使用者的区段(2),所述 区段(2)由多个同样的中央单元(8)和两个外部单元(9)构成。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包覆担架(1)的框架(18)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将硬塑料材料的第一层(13)模制在框架(18)上随后将软塑料材料的第二层(14)模制在所述第一层(13)上来包覆担架的框架。
文档编号A61G1/04GK101785731SQ20091017193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3日
发明者安德烈亚·贝尔托齐 申请人:美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