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脉助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08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动脉助缝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脉助缝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其发病率占所有动 脉瘤的第一位,瘤体一旦破裂常危及生命。目前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方 法主要为1.腹主动脉瘤切除术+人工血管置换术;2.腔内修复术。腔 内修复术因对动脉瘤颈;形态;及髂动脉形态要求很高,而且治疗费 用高昂,可能有内漏等严重并发症以及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等原 因应用较少。故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为目前最经典的治 疗方法,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动脉吻合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也是该手 术的重点及难点,但因动脉瘤患者大都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坚硬的斑块给吻合造成很大影响,稍有不慎可导致斑块破裂,动脉壁 撕脱,严重影响手术吻合效果;严重时造成吻合口大量出血甚至危及 生命等灾难性后果。以往临床上如遇有吻合处坚硬斑块大多使用巾铅 (手术中固定辅料的器械)在动脉壁及板块上打孔,后再用针线加以 缝合。但因巾铅齿尖粗糙,而且是错位对合。加之手术区域有限。故 时常导致动脉壁及硬化斑块的严重损伤,反而增加了手术难度及风 险。而目前临床上也没有专门针对动脉吻合的助缝器
实用新型内容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己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 构简单实用,安全方便,避免交叉感染的动脉助缝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一种动脉助缝器, 其特征在于它具有连接在一起相对转动的一对手柄,其中一个手柄的 前端设有动脉壁垫板,动脉壁垫板上设有卡槽,另一个手柄的前端活 动连接打孔针,打孔针与卡槽的位置相对应。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一对手柄左右对称并通过转轴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每个手柄的后端均设 有把持孔。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另一个手柄的前端通 过固定帽活动连接打孔针。
本实用新型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 动脉助缝器主要应用于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手术中血管吻合。其 是在大量动脉吻合的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该器械针对性强,针尖 与卡槽对位准确,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动脉壁及硬化斑块的稳定,而且 针尖为一次性可拆卸,并且针对不同的血管口径及缝合针直径设计了 不同种类针尖,能满足不同部位血管吻合的需要,应用安全方便,并 有效避免了针尖重复使用而导致的交叉感染问题。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作 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动脉助缝器(参见附图),它具有左右对称并通过 转轴连接在一起的相对转动的一对手柄4 (如同剪刀),每个手柄4 的后端均设有把持孔5,其中一个手柄4的前端设有动脉壁垫板3,
动脉壁垫板3上设有卡槽,另一个手柄4的前端通过固定帽1活动连 接打孔针2,打孔针2与卡槽的位置相对应。使用时,将动脉壁及斑 块置于动脉壁垫板3上,将手指放入把持孔5内夹紧手柄4,即实现 了动脉壁及板块上打孔。
权利要求1、一种动脉助缝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连接在一起相对转动的一对手柄(4),其中一个手柄(4)的前端设有动脉壁垫板(3),动脉壁垫板(3)上设有卡槽,另一个手柄(4)的前端活动连接打孔针(2),打孔针(2)与卡槽的位置相对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助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一对手柄(4)左右对称并通过转轴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动脉助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每个手柄(4)的后端均设有把持孔(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助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另一个手柄(4)的前端通过固定帽(1)活动连接打孔针(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脉助缝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连接在一起相对转动的一对手柄(4),其中一个手柄(4)的前端设有动脉壁垫板(3),动脉壁垫板(3)上设有卡槽,另一个手柄(4)的前端活动连接打孔针(2),打孔针(2)与卡槽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安全方便,避免交叉感染。
文档编号A61B17/04GK201375535SQ20092002227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7日
发明者俊 勇, 林 孙, 张居文, 李鲁滨, 牟 杨, 蕊 王, 蒲增惠, 车海杰, 平 陈 申请人:牟 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