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36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特别是一种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输液器(包括精密过滤输液器)的导管和滴斗均用PVC材料制 成。在制备避光输液器时,基材多选用PVC材料,然后向基材中直接加入避光剂制成单层材 料的导管及滴斗。其缺陷在于,在输液时,避光剂容易析出进入药液,进而进入患者的血液, 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 用安全的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
一种输液器,包括导管和滴斗,其特点是,所述导管和滴斗的材料均为3层结构,3层结构的
内层和外层均为非PVC医用塑料层,中间层为避光剂与非PVC医用塑料混合层。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
所述的输液器,其特点是,所述的内层和外层的厚度分别为0. 2-0. 5mm ;所述的中间层的厚
度为0. 1-0. 3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PVC医用塑料指ULDPE、 TPE等常规医用非PVC材料,因此本 实用新型产品中不会含有临苯二甲酸酯(盐)类的或其它类的增塑剂。且避免了PVC材料 对一些药物的吸附性。3层结构在生产时一般采用3层共挤形式,内层(与药液接触部分) 及外层(与医护人员接触部分)为不加避光剂的基材,中间层为加了避光剂的材料层,这样 完全避免了避光剂和药液或人体的直接接触,不会有避光剂析出到药液,保证了患者的安 全,也不会对操作人员产生脱色污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3层结构材料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参照图1-2。 一种输液器,包括导管2和滴斗1,所述导管2和滴斗1的 材料均为3层结构,3层结构的内层3和外层4均为非PVC医用塑料层,中间层5为避光剂 与非PVC医用塑料混合层。 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输液器中,所述的内层3和外层4的厚度分别为0. 2mm ;所述的中间层5的厚度为0. lmm。 实施例3。实施例1所述的输液器中,所述的内层3和外层4的厚度分别为0. 5mm ; 所述的中间层5的厚度为0. 3mm。 实施例4。实施例l所述的输液器中,所述的内层3和外层4的厚度分别为0. 3mm ; 所述的中间层5的厚度为0. 2mm。
权利要求一种输液器,包括导管(2)和滴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和滴斗(1)的材料均为3层结构,3层结构的内层(3)和外层(4)均为非PVC医用塑料层,中间层(5)为避光剂与非PVC医用塑料混合层。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3)和外层(4)的厚度分别 为0. 2-0. 5mm ;所述的中间层(5)的厚度为0. 1-0. 3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输液器,包括导管和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和滴斗的材料均为3层结构,3层结构的内层和外层均为非PVC医用塑料层,中间层为避光剂与非PVC医用塑料混合层。本实用新型产品中不会含有临苯二甲酸酯(盐)类的或其它类的增塑剂。且避免了PVC材料对一些药物的吸附性。3层结构在生产时一般采用3层共挤形式,内层(与药液接触部分)及外层(与医护人员接触部分)为不加避光剂的基材,中间层为加了避光剂的材料层,这样完全避免了避光剂和药液或人体的直接接触,不会有避光剂析出到药液,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也不会对操作人员产生脱色污染。
文档编号A61M5/14GK201445675SQ20092004272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5日
发明者宁耀超, 崔国华, 王书华, 秦宏平 申请人:秦宏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