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用荷包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46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科用荷包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荷包缝合器,尤其是一种自动化的外科用荷包缝合器,属于
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外科用荷包缝合器是对肠道等生理组织进行外科手术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医疗器 械,该仪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进程,对于手术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 中,使用装订仪进行缝合手术时都要在器官残端做荷包缝合,以便在置入中心杆后能牢固 结扎,然后才能实施装订手术。实施荷包缝合手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手工缝合,不仅操 作极为费时费力,而且进针有深有浅,针距也不一致;另一种是使用荷包缝合钳,以针带线 一起穿过夹有组织的钳口进行荷包缝合,缺点是需要用针穿过钳口的一个小孔,操作不方 便。 应运而生的自动荷包缝合器,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中国专利 ZL200510123051. 4记载了一种自动荷包缝合器,其由把手夹座与钉仓组件组成,两个把手 夹座交叉组成剪刀状结构,钉仓组件内有钉、推钉片及荷包线。当夹紧上下两个把手夹座 后,钉仓内的钉就被击发出来,把荷包线固定在组织外壁,然后就可以收紧荷包线扎荷包 了。可以看到,制作荷包的过程非常简单、省时。这种荷包器是通过两个钉仓的相互抵触, 然后钉仓向后退,钉仓内的钉就相对来说被击发出来,是一种被动出钉的方式。这种方式的 出钉会由于钉仓的不能彻底后退而影响到最终钉的成型,最终可能会导致手术的失败。因 此有必要对荷包缝合器做进一步的研究。 本实用新型将此专利所记载的内容作为现有技术进行引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主动出钉的 外科用自动荷包缝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种外科用荷包缝合器,包括相互铰接成剪刀状的两个把手夹座,所述把手夹 座的尾部为握持部,所述把手夹座的前端设有夹头组件,所述的夹头组件包括相对固定在 所述把手夹座前端的钉仓及与把手夹座可相对移动的触发机构,所述钉仓内设有推钉片和 钉,所述的钉的钉脚之内设有荷包线,所述触发机构一侧与把手夹座抵接,另一侧与推钉片 抵接,当夹紧所述把手夹座时,所述触发机构推动推钉片并将钉推出于钉仓外。 进一步地,所述钉仓通过销枢轴连接在所述把手夹座上。 再进一步地,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滑动块和推钉块,所述推钉块与推钉 片抵接,所述滑动块与设置在把手夹座上的凸肩抵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推钉块包括有一个推钉面,所述推钉面为一个楔面并与推钉片 抵接,用于将推钉块的运动转换成推钉片呈与之垂直方向的运动。所述推钉块呈"L"型,由
3导杆和推杆组成,所述的推钉面设置在推杆的前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把手夹座上,所述滑动块的前部设有一 个通槽,所述推钉块的导杆可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通槽内。所述滑动块的后部设有斜面, 与设在凸肩上的楔形面相配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推钉块的导杆在初始状态时地靠在凸肩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由于在进行荷包缝合的时候,钉仓与把手夹 座相对固定,而钉是被触发机构推出于钉仓外,为主动出钉形式,使钉的成形更加有效,手 术事故率也大为降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外科用荷包缝合器的主视图。图2 :本实用新型外科用荷包缝合器的局部剖视图。其中1、2 把手夹座11、 12握持部12、22钉仓13、23凸肩14、24楔形面15、25平面3 推钉块31 导杆32推杆33 推钉面4 滑动块41通槽42 斜面5 推钉片6钉7 荷包线8 销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外科用荷包缝合器,结合图l和图2所示,与现有技术一 样,包括类似剪刀一样铰接的两个把手夹座1、2,把手夹座1、2的尾部均为握持部11、21,两 个把手夹座1之间设有保险杆。把手夹座1、2的前端设有夹头组件,所述的夹头组件包括相 对固定在所述把手夹座1、2前端的钉仓12、22及与把手夹座1、2可相对移动的触发机构。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钉仓12、22通过销8枢轴连接在所述把手夹座1、2上。钉 仓1、2垂直于把手夹座1、2,由于钉仓1、2上有一个平面15、25抵靠在把手夹座1、2上,因 此在初始状态下钉仓1、2不会相对于把手夹座1、2转动。 与现有技术一样,所述钉仓12、22内设有推钉片5和钉6,所述的钉6的钉脚之内 设有荷包线7。当钉6被推出于钉仓外并成形在组织上后,荷包线7被夹在钉6和组织之 间。 本优选实施例的触发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滑动块4和推钉块3,所述推钉块3与推
钉片5抵接,所述滑动块4与设置在把手夹座1、2上的凸肩13、23抵接。 所述推钉块3呈"L"型,由导杆31和推杆32组成。所述推钉块3包括有一个推
钉面33,所述的推钉面33设置在推杆32的前端。所述推钉面33为一个楔面并与推钉片5
抵接,用于将推钉块3的运动转换成推钉片5呈与之垂直方向的运动。 所述滑动块4可滑动地设置在把手夹座1、2上,所述滑动块4的前部设有一个通
槽41,所述推钉块3的导杆31可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通槽41内。所述滑动块4的后部设有斜面42,与设在凸肩13、23上的楔形面14、24相配接。所述推钉块3的导杆31在初始 状态时地靠在凸肩13、23上。 下面简单描述一下本优选实施例外科用荷包缝合器的安装和操作过程。 首先将上下把手夹座1、2用一个销连接成剪刀式结构,然后将两个推钉块3的连 接到滑动块4的通槽41上,即通槽41的两端各连接一个推钉块3,使两个推钉块3可以沿 通槽41滑动;接着,将推钉片5、钉6、荷包线7装进钉仓12、22内,并将钉仓12、22分别装 到上下把手夹座1、2的前端;然后将滑动块4安装到上下把手夹座1、2前段的内侧,使滑动 块4与上下把手夹座1、2的内侧滑动连接,为了使滑动块4比较牢固地安装在上下把手夹 座1、2上,可在上下把手夹座1、2的内侧设置固定卡槽(图中未示),使滑动块4能沿着卡 槽滑动,并保证不在上下把手夹座1、2夹紧或松开的过程中脱落。此时,完成器械的安装。 使用时,将组织放置在两个钉仓12、22的装订面之间,然后握紧上下把手夹座1、 2,上下把手夹座1、2的前端开始互相靠近,而安装在上下把手夹座1、2前段内侧的滑动块 4受挤压后,也向前移动,从而推动推钉块3向前运动,推钉块3的推钉面33抵触推钉片5, 从而推动推钉片5垂直于推钉块3运动方向移动,将钉6推出于钉仓12、22夕卜,钉6剌穿组 织而成形并将荷包线7包在钉6与组织之间,然后松开把手夹座1、2并退出器械,将荷包线 收紧,完成荷包缝扎。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例如钉仓可相对于把手夹座转动,从而根 据组织的厚度来调节本实用新型钉仓在初始状态时与把手夹座之间的夹角。当然,本实用 新型的触发机构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例如运动连接杆,齿轮齿条等,由于方案相对复杂, 在此不再赘述,但所有方案的共同点在于荷包缝合的时候钉仓与夹座把手之间保持固定, 从而使出钉更稳,钉成形更好。 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 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外科用荷包缝合器,包括相互铰接成剪刀状的两个把手夹座(1、2),所述把手夹座(1、2)的尾部为握持部(11、21),所述把手夹座(1、2)的前端设有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头组件包括相对固定在所述把手夹座(1、2)前端的钉仓(12、22)及与把手夹座(1、2)可相对移动的触发机构,所述钉仓(12、22)内设有推钉片(5)和钉(6),所述的钉(6)的钉脚之内设有荷包线(7),所述触发机构一侧与把手夹座(1、2)抵接,另一侧与推钉片(5)抵接,当夹紧所述把手夹座(1、2)时,所述触发机构推动推钉片(5)并将钉(6)推出于钉仓(12、22)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用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仓(12、22)通过销 (8)枢轴连接在所述把手夹座(1、2)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用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相互连 接的滑动块(4)和推钉块(3),所述推钉块(3)与推钉片(5)抵接,所述滑动块(4)与设置 在把手夹座(1、2)上的凸肩(13、23)抵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科用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钉块(3)包括有一 个推钉面(33),所述推钉面(33)为一个楔面并与推钉片(5)抵接,用于将推钉块(3)的运 动转换成推钉片(5)呈与之垂直方向的运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科用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钉块(3)呈"L"型, 由导杆(31)和推杆(32)组成,所述的推钉面(33)设置在推杆(32)的前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科用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4)可滑动地 设置在把手夹座(1、2)上,所述滑动块(4)的前部设有一个通槽(41),所述推钉块(3)的导 杆(31)可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通槽(41)内。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科用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4)的后部设 有斜面(42),与设在凸肩(13、23)上的楔形面(14、24)相配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科用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钉块(3)的导杆 (31)在初始状态时地靠在凸肩(13、2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科用荷包缝合器,包括相互铰接成剪刀状的两个把手夹座,把手夹座的前端设有夹头组件,所述夹头组件包括相对固定在所述把手夹座前端的钉仓及与把手夹座可相对移动的触发机构,所述钉仓内设有推钉片和钉,所述的钉的钉脚之内设有荷包线,所述触发机构一侧与把手夹座抵接,另一侧与推钉片抵接,当夹紧所述把手夹座时,所述触发机构推动推钉片并将钉推出于钉仓外。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由于在进行荷包缝合的时候,钉仓与把手夹座相对固定,而钉是被触发机构推出于钉仓外,为主动出钉形式,使钉的成形更加有效,手术事故率也大为降低。
文档编号A61B17/068GK201445535SQ20092004630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日
发明者丁水澄, 陈望东 申请人: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