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型唾液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59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鱼型唾液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唾液收集器,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护理质量的鱼型唾液收集 器。
背景技术
根据临床观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数据显示神志不清的患者98%以上都有流涎 的现象,唾液不受控制的流出,浸湿了床单,细菌在潮湿处滋生,易形成新的感染源,引起 颂、面部皮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现阶段一般都采用口角处垫毛巾和纸巾,或用其擦拭,但是 随着擦拭次数的增多,可引起患者面部红、肿、痛等症状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流涎 患者所能使用的专门器具,而现有的医疗技术手段暂时还无法解决流涎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及预防颂、面部皮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护理质量,设计了一种鱼型状的唾液收集器,并试用于临床,反应良好。这种唾液收集器的整体外观呈鱼型,由唾液引流槽、储液瓶、固定绳孔等部分组 成。唾液引流槽的后部高于前部,底部光滑,易于唾液引流,边翼呈弧形,与人体下颂处的生 理弧度相吻合,与面部的贴合更紧密,可防止唾液由收集器边缘处外渗;唾液引流槽前部两 侧的颈托上半部,散落几许小孔,可增加透气性,防止接触皮肤处,因使用收集器而引起皮 损;储液瓶与唾液引流槽衔接处的接口,采用螺丝状相拧连接,唾液不易残留于接口处,方 便清洗,且接口处的直径为1. 5-2. Ocm, 口径较大,可防止因唾液黏稠而造成的引流不畅。四 周边翼有穿绳孔,穿绳固定后更为牢靠,这样唾液引流槽不会下滑或掉落。鱼型唾液收集器整体采用硅胶制作,对人体无毒无害,且柔韧性、舒适度较好,患 者易于接受。鱼型唾液收集器可重复使用于单个患者,减轻其经济负担。

附图1为鱼型唾液收集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唾液引流槽,2、储液瓶,3、固定绳孔,4、唾液引流槽底部丝槽,5、储液瓶上 部螺纹孔,6、唾液引流槽前部两侧的颈托上半部散落几许小孔。唾液引流槽(1)的后部高于前部,边翼呈弧形,与人体下颂处的生理弧度相吻合, 与面部贴合更紧密,可防止唾液由收集器边缘处外渗;唾液引流槽前部两侧的颈托上半部 散落几许小孔(6),可增加透气性,防止接触皮肤处皮损;储液瓶(2)与唾液引流槽(1)衔 接处的接口,采用螺丝状相拧连接;即唾液引流槽槽底部丝槽(4)与储液瓶上部螺纹孔(5) 相拧连接,这样唾液不易残留于接口处,方便清洗,且接口处的直径为1. 5-2. Ocm, 口径较大,防止因唾液黏稠而造成的引流不畅;四周边翼有固定绳孔(3),穿过绳后固定牢靠,唾液引流槽(1)不会下滑或掉落。 鱼型唾液收集器的使用,可以使从口腔流出的唾液,直接由唾液引流槽流至储液 瓶,减少口角周围皮炎的发生和头部床单的污染,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权利要求一种鱼型唾液收集器,整体外观呈鱼型,由唾液引流槽、储液瓶、固定绳孔等部分组成。唾液引流槽(1)的后部高于前部,底部光滑,易于唾液引流,边翼呈弧形,与人体下颌处的生理弧度相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型唾液收集器,储液瓶(2)与唾液引流槽(1)衔接处的接 口,采用螺丝状相拧连接;即唾液引流槽槽底部丝槽⑷与储液瓶上部螺纹孔(5)相相拧连 接。四周边翼有固定绳孔(3),穿过绳后固定,唾液引流槽(1)不会下滑或掉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型唾液收集器,唾液引流槽前部两侧的颈托上半部,打上 小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唾液收集器,提高护理质量;这种唾液收集器的整体外观呈鱼型,由唾液引流槽、储液瓶、固定绳孔等部分组成。唾液引流槽的后部高于前部,底部光滑,易于唾液引流;边翼呈弧形,与面部的贴合,唾液引流槽前部两侧的颈托上半部,散落几许小孔,可增加透气性,储液瓶与唾液引流槽衔接处的接口,采用螺丝状相拧连接;四周边翼有穿绳孔,穿绳固定后更为牢靠,这样唾液引流槽不会下滑或掉落。鱼型唾液收集器整体采用硅胶制作,对人体无毒无害,且柔韧性、舒适度较好,患者易于接受。
文档编号A61C17/06GK201586091SQ20092007409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8日
发明者施春燕 申请人:施春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