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光针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75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光针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光针刀。
背景技术
申请号200910036446. 9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公开的一种医用光针,其主要由不锈钢针管以及设置在不锈钢针管内部空腔中的光纤构成,医用光针一端为针头,针头端的不锈钢套管为一次性注射针的针头形状,另一端制成插入激光输出口的光纤接头。使用时,将光针刀与主机上相应接口相连,通过控制主机发出治疗能量来实现治疗的目的。医用光针利用了机体对针孔微创损伤容易自行修复的特点,用光针的形式将主机输出的光导入体内,使激光能够直达人体特定穴位或病变部位,使生物分子易被激活,以改善组织营养、加速创伤愈合及细胞再生等。然而上述技术方案只能够实现单一能量的治疗,难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原因是 1、生物体中存在着生物电场、生物磁场等,其综合效应作用于人体。而采用单一能量激活生物体,而未能赋予生物体另外部分能量和周围环境的改善; 2、为防止单一能量过大而造成的皮肤损伤,单一技术治疗的能量强度必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当能量未超过人体内不利因素总和的阈值,其有效治疗效果被淹没了 ;另外,激光入射到生物组织中后,一部分被散射,以及沿途中的损耗,在达到治疗部位时,其能量密度更低,治疗的能量强度达不到设置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光针刀,它能够同时将激光、电流等能量综合作用于人体,从而使之达到更全面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多功能光针刀,其主要由针座、针管和
光纤构成,针管的末端经针座前端开设的细孔穿入针座内,针管的前端向针座前方延伸,形
成一个具有刃口的针尖;光纤输出端从针管的内部空腔中穿过,并一直延伸至针管的针尖
处;其不同之处是所述光纤输入端固定在一导电插芯内,导电插芯位于针管的后方,且通过
导电纤维或直接与针管的末端相连;导电插芯的后部形成一个能与主机上的激光输出口相
连的光纤接头;当接头连接在激光输出口上时,光纤输入端与主机上一个能够输出治疗激
光的激光装置相耦合,导电插芯则与主机上一个能够输出电流的导电装置相连。 为了在治疗的同时,将诸如药水或臭氧水等治疗液便能够通过针管内腔输送至人
体病灶处,上述方案所述针管管壁上最好还开设有一个与外界相通的进液槽。 本实用新型针座的后腔中最好还嵌套有一绝缘套,上述针管的末端从该绝缘套前
端开设的细孔处穿入后与导电插芯连接。 上述进液槽可以设在针管的前部,即针座的前方;或针管的中部,即绝缘套的前方的针座内;或针管的后部,即导电插芯的前方的绝缘套内,但出于加工的方便,进液槽最好位于或针管的中部,即绝缘套的前方的针座内。[0010] 上述方案所述进液槽的后方的针管外壁与绝缘套之间的空隙处、以及针管内壁与
光纤之间的空隙处均填充有堵胶,用以防止治疗液或治疗气向针管的后方扩散。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光纤可以为石英光纤或塑料光纤,但最好选用塑料光纤,即光
纤采用高度透明的聚苯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制成的,它的特点是制造成本低廉,相对来说芯径较大,与光源的耦合效率高,耦合进光纤的光功率大,使用方便。 为有效避免光纤的断裂和损坏,本实用新型所述光纤输出端的端面最好不要超出
针管针尖,直接与人体接触,即所述纤的输出端的端面与针尖刃口的根部相齐平。 上述方案所述光纤的输入端的端面最好呈半球形,用以保证光纤的耦合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将激光治疗、电流治疗、输液治疗等多种治疗方
式融为一体,这样不仅能够激活病灶或穴位周围的生物分子,同时也你能赋予生物体另外
部分能量和周围环境的改善,而且有效避免有效治疗效果单一化,从而实现多种治疗方案,
产生多种综合治疗效果。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图1 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1 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针管;1-1、进液槽;2、针座;2_1、联通管;2-2_1、输液针;2_2_2、
肝素帽;3、绝缘套;4、导电插芯;5、光纤;6、堵胶;7、导电纤维;8、软管;9、连接件;10、导电塞。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光针刀如图1所示,主要由针座2、针管1和光纤5构成。针管1的末端经针座2前端开设的细孔穿入针座2内,针管1的前端向针座2前方延伸,形成一个具有刃口的针尖。光纤5输出端从针管1的内部空腔中穿过,并一直延伸至针管1的针尖处。光纤5输入端固定在一导电插芯4内,导电插芯4位于针管1的后方,且通过导电纤维7或直接与针管1的末端相连;导电插芯4的后部形成一个能与主机上的激光输出口相连的光纤接头;当接头连接在激光输出口上时,光纤5输入端与主机上一个能够输出治疗激光的激光装置相耦合,导电插芯4则与主机上一个能够输出电流的导电装置相连。为实现导电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插芯4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如塑胶、不锈钢、铁、铜、以及合金等,为方便注塑成型,本实施例最好采用导电塑料。通过导电插芯4连接针管1和激光输出口上的导电装置,使之实现电连接。此外,为了提高光针刀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最好还附加有一个绝缘套3。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针座2、绝缘套3、导电插芯4均为漏斗形,其后端为一个向后敞口的后腔,前端则设有一个与其后腔相通的细孔。针座2、绝缘套3、导电插芯4顺次嵌套连接,最终使绝缘套3的前端嵌入针座2的后腔内,导电插芯4完全嵌入绝缘套3的后腔中,导电插芯4以及绝缘套3的后腔形成光纤接头。 一个位于主机上的激光输出口插入针管l后方的光纤接头内,使激光输出口输出的激光信号能耦合进光纤5输入端。针座2、绝缘套3、导电插芯4前端的细孔同轴且相互连通。针管1末端穿过针座2及绝缘套3前端开设的细孔后,固定在上述导电插芯4前端的细孔中。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图,本实施例为了配合不同接口的激光输出口,针座2和针管1采用与实施例1的针座2和针管1完全相同的结构,而将导电插芯4和绝缘套3的结构变为一个剖面呈U型的中空柱状。此时,绝缘套3完全嵌入针座2的后腔中,导电插芯4的前端插入绝缘套3的后腔中,导电插芯4的后端向后伸出形成光纤接头。 一个位于主机上的激光输出口插入针管l后方的光纤接头内,使激光输出口输出的激光信号能耦合进光纤输入端。针座2前端、绝缘套3前端、导电插芯4中部的细孔同轴且相互连通。针管1末端穿过针座2及绝缘套3前端开设的细孔后,固定在上述导电插芯4中部的细孔中。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剖视图,为了避免因光纤5输出头过重或过大,而影响光针刀穿剌的灵活性,从而不利与关节等部位的使用,本实施例在主机一侧附加有一个漏斗形的连接件,一呈漏斗形的导电插芯4完全嵌如该连接件9内,导电插芯4和连接件9的后腔共同形成光纤接头。针座2呈漏斗形,绝缘套3为一个剖面呈U型的中空柱状,绝缘套3完全嵌入针座2的后腔中。针管1的末端穿过针座2和绝缘套3前端的细孔后延伸至绝缘套3的后腔内。上述连接件9和针座2通过一个软管8相连,软管8的内腔中设有一导电纤维7来连接导电插芯4和针管1末端。为使导电纤维7与针管1连接更可靠,保证两者间的导电性能,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是在绝缘套3的后腔中再嵌入一个导电塞IO,该导电塞10也为漏斗形,此时针管1的末端穿过导电塞10前端的细孔,导电纤维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导电插芯4和导电塞10上。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剖视图,本实施例光针刀的结构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但为了配合不同接口的激光输出口,本导电插芯4为一个剖面呈U型的中空柱状,该导电插芯4的前端插入连接件9的后腔中,后端向外伸出,形成一个光纤接头。[0027] 使用时,将多功能光针刀连接在主机上的激光输出口上。当主机启动时,激光装置产生激光信号至激光输出口,激光信号耦合至光纤5输入端,并经由光纤5输送至人体内;与此同时,导电装置产生治疗电流至激光输出口 ,电流经过导电插芯4及针管1后,也一并被送入人体内。通过控制主机来控制激光装置的激光输出功、以及导电装置电流输出大小,这样就能够满足不同的治疗需求。 本实用新型所述光纤5可以采用石英光纤或塑料光纤,但考虑到塑料光纤所具有的制造成本低廉,芯径大、不易断,与光源的耦合效率高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最好选用塑料光纤。光纤5的直径略小于针管1的孔径,针管1与光纤5间存在一定间隙。光纤5输出端和光纤5的输入端均可采用平面或半球形。综合考虑耦合率和加工成本,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光纤5输入端的端面呈半球形、光学透镜状,光纤5输出端的断面加工成平面。上述光纤5输出端延伸至针管1的针尖处,为了防止光纤5在穿剌过程中因应力而出现断裂,同时为了保证照射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光纤5输出端的断面与针管l的刃口根部相平。参见图5。[0029] 为了在激光和电流治疗的同时,将治疗液等一并输入至人体内,以实现更多和更好的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光针刀的针管1管壁上开设有一个与外界相通的进液槽1-1。进液槽1-1可以设在针管1的前部,即针座2的前方;或针管1的中部,即绝缘套3的前方的针座2内;或针管1的后部,即导电插芯4的前方的绝缘套3内。但出于加工的方便,本实用新型的进液槽1-1最好位于或针管1的中部,即绝缘套3的前方的针座2内。使用时,可以在与进液槽1-1相连通的针座2的联通管2-1上安装上输液针2-2-1或肝素帽2-2-2,这样诸如药水或臭氧水等治疗液便能够通过针管1内腔输送至人体病灶处。由于针管1的内部为一个前后贯通的空腔,因此为了防止治疗液向后方扩散,所述进液槽1-1的后方的针管1外壁与绝缘套之间的空隙处、以及进液槽1-1后方的针管1内壁与光纤5之间的空隙处最好填充有堵胶6。参见图6。
权利要求一种多功能光针刀,主要由针座(2)、针管(1)和光纤(5)构成,针管(1)的末端经针座(2)前端开设的细孔穿入针座(2)内,针管(1)的前端向针座(2)前方延伸,形成一个具有刃口的针尖;光纤(5)输出端从针管(1)的内部空腔中穿过,并一直延伸至针管(1)的针尖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5)输入端固定在一导电插芯(4)内,导电插芯(4)位于针管(1)的后方,且通过导电纤维(7)或直接与针管(1)的末端相连;导电插芯(4)的后部形成一个能与主机上的激光输出口相连的光纤接头;当接头连接在激光输出口上时,光纤(5)输入端与主机上一个能够输出治疗激光的激光装置相耦合,导电插芯(4)则与主机上一个能够输出电流的导电装置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光针刀,其特征在于针管(1)管壁上开设有一个与外界相通的进液槽(1-1)。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多功能光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2)的后腔中嵌套有一绝缘套(3),针管(1)的末端从该绝缘套(3)前端开设的细孔处穿入后与导电插芯(4) 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多功能光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槽(1-1)位于针管(1)的中部,即绝缘套(3)的前方的针座(2)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多功能光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槽(1-1)的后方的针管(1)外壁与绝缘套之间的空隙处、以及针管(1)内壁与光纤(5)之间的空隙处均填充有堵胶(6)。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一种多功能光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芯(4)由导电塑料制成。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一种多功能光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5)为塑料光纤(5) 。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一种多功能光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5)的输出端的端面与针尖刃口的根部相齐平。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一种多功能光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5)输入端的端面呈半球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光针刀,主要由针座、针管和光纤构成,针管的末端经针座前端开设的细孔穿入针座内,针管的前端向针座前方延伸,形成一个具有刃口的针尖;光纤输出端从针管的内部空腔中穿过,并一直延伸至针管的针尖处;所述光纤输入端固定在一导电插芯内,导电插芯位于针管的后方,且通过导电纤维或直接与针管的末端相连;导电插芯的后部形成一个能与主机上的激光输出口相连的光纤接头;当接头连接在激光输出口上时,光纤输入端与主机上一个能够输出治疗激光的激光装置相耦合,导电插芯则与主机上一个能够输出电流的导电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它能够同时将激光、电流、臭氧水等能量综合作用于人体,从而使之达到更全面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1500384SQ200920141360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5日
发明者练维奇, 黄益富 申请人:桂林康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