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图像引导下的后装调强腔内放疗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57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图像引导下的后装调强腔内放疗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适应CT和MRI扫描定位,能对施源器及患者体位进行可靠固定,从而在CT和MRI定位和施源治疗的全过程始终保持施源器和人体相对位置的一致性,达到后装精确调强放疗的要求的用于图像引导下的后装调强腔内放疗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最新的肿瘤腔内放射治疗(后装)技术要求在图像引导下进行,国际上通常是在后装治疗室配置一台X线成像的C型臂CT获取图像,由于该设备价格十分昂贵,国内大多数医院很难为后装治疗而专门配置,因此极大的制约了该技术在国内的推广。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用于图像引导下的后装调强腔内放疗固定装置,该装置具有成本低廉、可靠性好、安全实用、结构简单合理等优点,能适应CT和MRI扫描定位、对施源器及患者体位进行可靠固定,从而在CT和MRI定位和施源治疗的全过程始终保持施源器和人体相对位置的一致性,达到后装精确调强放疗的要求。[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图像引导下的后装调强腔内放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装治疗床板和施源器固定支架;所述施源器固定支架包括施源器固定座、调节螺钉、大臂调节位、小臂调节位、夹手、肩关节调节位、肘关节调节位和腕关节调节位;所述施源器固定支架采用对CT和MRI扫描不产生伪影的工程塑料制作;所述后装治疗床板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所述后装治疗床板的一侧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施源器固定支架的固定导轨和定位键槽;所述施源器固定支架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导轨和定位键槽与后装治疗床板固定成整体;所述后装治疗床板上设置有负压垫,负压垫的边上设置有负压垫挡块。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图像引导下的后装调强腔内放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装治疗床板的两侧边上设置有提手、定位销和固定皮带,固定皮带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后装治疗床板上。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图像引导下的后装调强腔内放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装治疗床板上设置有两排方便提携及转运的固定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图像引导下的后装调强腔内放疗固定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后装治疗床板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由于碳纤维材料具有重量轻、刚度高,对CT和MRI扫描不产生伪影的性能,满足了后装治疗床板要能够支撑人体重量而不变形,进行CT和MRI扫描定位不产生伪影的要求; 2、通过调节由施源器固定座、调节螺钉、大臂、小臂、夹手、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
3组成的施源器固定支架可方便地调节固定施源器的夹手的高低、倾角位置,以便在最合适的位置对施源器进行可靠的固定; 3、由于施源器固定支架是通过后装治疗床板上的固定导轨和定位键槽可靠地与后装治疗床板固定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在CT和MRI定位和施源治疗的全过程中施源器和人体相对位置的一致性,达到后装精确调强放疗的要求; 4、通过设置在后装治疗床板上的提手、固定皮带、负压垫挡块、负压垫、定位销、固定导轨和定位键槽可实现对人体进行可靠地固定及快捷地转运; 5、由于患者体位和施源器的相对位置在CT或MRI扫描和后装治疗全过程中都进行了固定,保证了一致性,因此,治疗计划的实施就是在可靠的图像引导下进行的,由此就有了在难以专门配置C型臂CT用于图像引导的情况下同样开展这一新技术的后装调强腔内放射治疗的可能性。[0014] 附图及其说明


图1为用于图像引导下的后装调强腔内放疗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2为
图1的俯视图。 其中,1、提手;2、定位销;3、螺钉;4、固定皮带;5、负压垫挡板;6、负压垫;7、后装治疗床板;8、紧固螺钉;9、施源器固定座;10、调节螺钉;11、大臂调节位;12、小臂调节位;13、夹手;14、肩关节调节位;15、肘关节调节位;16、腕关节调节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9] 如图所示,该用于图像引导下的后装调强腔内放疗固定装置包括后装治疗床板7和施源器固定支架;所述施源器固定支架包括施源器固定座9、调节螺钉10、大臂调节位11、小臂调节位12、夹手13、肩关节调节位14、肘关节调节位15和腕关节调节位16 ;所述施源器固定支架采用对CT和MRI扫描不产生伪影的工程塑料制作;所述后装治疗床板7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所述后装治疗床板7的一侧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施源器固定支架的固定导轨和定位键槽;所述施源器固定支架通过紧固螺钉8、固定导轨和定位键槽与后装治疗床板7固定成整体;所述后装治疗床板7上设置有负压垫6,负压垫6的边上设置有负压垫挡块5。所述后装治疗床板7的两侧边上设置有提手1、定位销2和固定皮带4,固定皮带4通过螺钉3固定连接在后装治疗床板7上。所述后装治疗床板7上设置有两排方便提携及转运的固定孔。 上述的后装治疗床板7是用一个可移动的且由碳纤维材料制成的平板及安装于其上并可方便拆卸的固定导轨组成。上述施源器固定支架用于对患者体内的施源器进行支撑和固定,并同时能够适应CT和MRI扫描,以取代原有施源器的金属固定支架。后装治疗床板一端设置有安装施源器固定支架的安装导轨和键槽,可快捷、可靠的将施源器固定支架固定在后装治疗床板上,形成一个整体。施源器固定支架采用对CT和MRI扫描不产生伪影的工程塑料制作,结构上由大臂调节位、小臂调节位、肩关节调节位、肘关节调节位、腕关节调节位构成了一个可任意位置调节的组件,作用各个关节、臂及其上的调节螺钉,可方便的调节固定施源器的夹手的高低、倾角位置,以便在最合适的位置对施源器进行可靠的固定。[0021] 通过本专利所提供的固定装置就能保证患者体位和施源器的相对位置的一致性,如此,就可以用医院常规配置的诊断用CT及MRI取代C型CT臂进行图像引导获取图像,并以此图像数据为依托设计治疗计划。由于患者体位和施源器的相对位置在CT或MRI扫描和后装治疗全过程中都进行了固定,保证了一致性,因此,该治疗计划的实施就是在可靠的图像引导下进行的,由此就有了在难以专门配置C型臂CT用于图像引导的情况下同样开展
这一新技术的后装调强腔内放射治疗的可能性。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描述,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受本专利的保护。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图像引导下的后装调强腔内放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装治疗床板(7)和施源器固定支架;所述施源器固定支架包括施源器固定座(9)、调节螺钉(10)、大臂调节位(11)、小臂调节位(12)、夹手(13)、肩关节调节位(14)、肘关节调节位(15)和腕关节调节位(16);所述施源器固定支架采用对CT和MRI扫描不产生伪影的工程塑料制作;所述后装治疗床板(7)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所述后装治疗床板(7)的一侧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施源器固定支架的固定导轨和定位键槽;所述施源器固定支架通过紧固螺钉(8)、固定导轨和定位键槽与后装治疗床板(7)固定成整体;所述后装治疗床板(7)上设置有负压垫(6),负压垫(6)的边上设置有负压垫挡块(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图像引导下的后装调强腔内放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后装治疗床板(7)的两侧边上设置有提手(1)、定位销(2)和固定皮带(4),固定皮 带(4)通过螺钉(3)固定连接在后装治疗床板(7)上。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图像引导下的后装调强腔内放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后装治疗床板(7)上设置有两排方便提携及转运的固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图像引导下的后装调强腔内放疗固定装置,包括后装治疗床板和施源器固定支架;所述施源器固定支架包括施源器固定座、调节螺钉和夹手;所述后装治疗床板的一侧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施源器固定支架的固定导轨和定位键槽;所述施源器固定支架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导轨和定位键槽与后装治疗床板固定成整体;所述后装治疗床板上设置有负压垫,负压垫的边上设置有负压垫挡块。该装置具有成本低廉、可靠性好、安全实用、结构简单合理等优点,能适应CT和MRI扫描定位、对施源器及患者体位进行可靠固定,从而在CT和MRI定位和施源治疗的全过程始终保持施源器和人体相对位置的一致性,达到后装精确调强放疗的要求。
文档编号A61B6/03GK201481556SQ20092016904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2日
发明者万斌, 李建, 范永霖 申请人:四川瑞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