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极经络瘦身按摩手型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013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太极经络瘦身按摩手型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美容美体设备,尤其是一种太极经络瘦身按摩手型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鉴于药物减肥可能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存在安全隐患,且外用按摩膏药含有化学 成分,对人体皮肤有副作用。通过传统按摩的方式,即通过物理运动,而且是被动运动的方 式,达到通筋活血,瘦身减肥的目的,是一种逐渐流行的方法。比如太极经络减肥是疏通经 络,打通经脉,刺激相关穴位,使体内多余脂肪从脂肪库游离出来,达到减肥目的。其特点 是绿色、安全、纯手法技术、无副作用、不反弹。效果明显、费用合理。可同时调理失眠、女 性月经不调、痛经、内分泌紊乱、更年期提早闭经、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脂防肝、偏头痛、 颈椎疼痛等病症。在实施按摩的过程,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说更准确的找准穴位,尤其是对于 刚刚学习按摩的新手,借助工具的辅助一种很好的途径。目前,类似的工具尚没有效果好,功能强大的。
发明内容为了达到更好的按摩瘦身保健效果,而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易使用操作,本实 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型按摩辅助工具。一种太极经络瘦身按摩手型辅助工具,包括手掌和五个手指,拇指、食指、中指、无 名指和小指,上述各手指的指腹处均设有指端触点,在手掌的中部设置掌心触点,在手掌的 掌根部位设置设置掌端触点。所述的指端触点、掌心触点、掌端触点均为半圆球状凸点,它们之间的两点距离是 根据人体的脉络穴位特点进行设计,用于测量定位。所设的的触点不仅限于一个相应的部分一点,也可以是一个触点位置分布几个小 触点,呈一定形状规律分布,如五点梅花型,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定位穴位,受医者在一定程 度上有良好的反应,便于施医者把握好轻重分量。本实用新型一种太极经络瘦身按摩手型辅助工具,根据传统中医血脉经络学以及 人体工程学理论设计,可配合各种各样手法的按摩,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型辅助工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太极经络瘦身按摩手型辅助工具,包括手掌9和 五个手指,拇指1、食指2、中指3、无名指4和小指5,上述各手指的指腹处均设有指端触点6,在手掌的中部设置掌心触点7,在手掌的掌根部位设置设置掌端触点8。所述的指端触点6、掌心触点7、掌端触点8均为半圆球状凸点,它们之间的两点距 离是根据人体的脉络穴位特点进行设计,用于测量定位。具体距离是0. 5寸、1寸、1. 5寸、2 寸、2. 5寸、3寸、4寸、5寸、6寸、7寸和8寸。可借助本工具实施的按摩手法有推法用手或掌等部分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推法。轻 推法具有镇静止痛,缓和不适感等作用,重推法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整复,活血散瘀,缓解痉 挛,加速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等作用,可用于按摩的不同阶段。擦法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紧贴在皮肤上,作来回直线的摩动为擦法。具有温经 通络,行气活血,镇静止痛,能提高皮肤温度,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等作用。轻擦法多用于 按摩开始和结束时,以减轻疼痛或不适感。重擦法多用于其他手法之间。揉法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作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以带动该 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的手法为揉;。具有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 的新陈代谢、活血散瘀缓解痉挛、软化瘢痕、缓和强手法刺激和减轻疼痛的作用。全掌或掌 根揉,多用于腰背部和肌肉肥厚部位。拇指揉法多用于关节、肌腱部。拇、中指端揉是穴位 按摩常用的手法。揉捏法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手成钳形,将全掌及各指紧贴于皮肤上,作环形 旋转的揉捏动作,边揉边捏边作螺旋形地向心方向推进的手法为揉捏法。具有促进局部组 织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能增加肌力和防治肌肉萎缩,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肌肉疲劳和活 血散淤止痛等作用。多用于四肢、臀部等肌肉肥厚处,常与揉法交替使用。搓法用双手挟住被按摩的部位,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地搓动的手法 为搓法。具有疏经通络,调和气血,松弛组织,缓解痉挛,加速疲劳消除,提高肌肉工作能力 等作用。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以上肢部和肩、膝关节处最为常用,常在每次按摩的后 阶段使用。按法用指、掌、肘或肢体的其他部分着力,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压在被按摩的 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时间(约15s),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的手法为按法。具有疏筋 活络,放松肌肉,消除疲劳,活血止痛,整形复位等作用。拇指按法适用于经络穴位,组成“按 揉”复合手法,以提高按法效应及缓解用力按压后的不适感,掌按法多用于腰背部、肩部及 四肢肌肉僵硬或发紧、也用于关节处,如腕关节、踝关节等。用指端、肘尖、足跟等点按穴位, 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抖法肌肉抖动时,用手轻轻抓住肌肉,进行短时间的左右快速抖动。具有疏筋通 络、放松肌肉、滑润关节的作用。多用于肌肉肥厚的部位和四肢关节,常用于消除运动后肌 肉疲劳。拍击法用手掌或手的尺侧面等拍击体表的手法为拍击法。常用的有拍打法、叩击 法和切击法3种手法。均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舒展肌筋,消除疲劳和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的 作用。理筋法用拇指指腹压迫伤部,顺着肌纤维,韧带或神经行走的方向缓慢移动,以 顺理其筋的手法为理筋法。具有调和气血,顺筋归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 织损伤。[0024]具体是操作是,主要以掌心触点7、掌端触点8为基点进行定位,在根据各点预定 的间距进行定位。主要涉及的穴位有中脘,上脘,下脘,水分,气海,石门,关元,天突,膻中, 天枢,大横,云门,缺盆,肩井,哑门,风府,肩醪,天宗,曲池,手三里,风池,天柱,翳风,八邪, 劳宫,解溪,髀关,伏兔,风市,梁丘,血海,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太冲,环跳,承 扶,殷门,委中,委阳,承筋,承山,太溪,昆仑,涌泉。实施例一中脘[标准定位]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取法]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功用]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主治病症]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 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实施例二 上脘[标准定位]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取法]在脐上5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功用]和胃降逆、化痰宁神。[主治病症]反胃,呕吐,食不化,胃痛,纳呆,腹胀腹痛,咳嗽痰多,积聚,黄疸,虚 痨吐血。胃炎,胃扩张,隔肌痉挛,肠炎。实施例三下脘[标准定位]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取法]在脐上2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功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主治病症]腹坚硬胀,食谷不化,痞块连脐上;呕逆,泄泻;虚肿,日渐消瘦,胃炎, 胃溃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实施例四水分[标准定位]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取法]在脐上1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功用]通调水道、理气止痛。[主治病症]腹坚肿如鼓,绕脐痛冲心,肠鸣,肠胃虚胀,反胃,泄泻,水肿,小儿陷 囟,腰脊强急,肠炎,胃炎,肠粘连,泌尿系炎症。实施例五气海[标准定位]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取法]在脐下1.5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功用]益气助阳、调经固经。[主治病症]下腹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癃淋,遗尿,阳痿,遗精,滑精,闭经, 崩漏,带下,阴挺,中风脱症,脘腹胀满,气喘,心下痛,脏器虚惫,真气不足,肌体羸瘦,四肢 力弱,奔豚,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实施例六石门[标准定位]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2寸。[取法]在脐下2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0053][功用]理气止痛、通利水道。[主治病症]小便不利,泄利,小腹绞痛,阴囊入小腹,气淋,血淋,产后恶露不下 止,阴缩入腹,奔豚,水肿,呕吐血,食谷不化,肠炎,子宫内膜炎。所设的的触点不仅限于一 个相应的部分一点,也可以是一个触点位置分布儿个小触点,呈一定形状规律分布,如五点 梅花型,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定位穴位,受医者在一定程度上有良好的反应,便于施医者把握 好轻重分量。本实用新型一种太极经络瘦身按摩手型辅助工具,根据传统中医血脉经络学以及 人体工程学理论设计,可配合各种各样手法的按摩,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一种太极经络瘦身按摩手型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掌、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上述各手指的指腹处均设有指端触点;在手掌的中部设置掌心触点,在手掌的掌根部位设置设置掌端触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太极经络瘦身按摩手型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指端触点、掌心触 点、掌端触点均为半圆球状凸点,所述各点之间的两点距离是根据人体的脉络穴位特点预 定的。
专利摘要为了达到更好的按摩瘦身保健效果,而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易使用操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极经络瘦身按摩手型按摩辅助工具。包括手掌、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上述各手指的指腹处均设有指端触点;在手掌的中部设置掌心触点,在手掌的掌根部位设置掌端触点。所述指端触点、掌心触点、掌端触点均为半圆球状凸点,所述各点之间的两点距离是根据人体的脉络穴位特点预定的。本实用新型根据传统中医血脉经络学以及人体工程学理论设计,可配合各种各样手法的按摩,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文档编号A61H7/00GK201624977SQ20092017541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4日
发明者何九, 刘六一, 曾进, 王云飞 申请人:曾进;王云飞;刘六一;何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