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简易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01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t简易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涉及CT引导下介入治疗或穿剌活检 时所用的一种简易定位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水平的飞速发展,CT引导下介入治疗或穿剌活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 国CT介入总体水平接近国际水平,有的高于国际水平,但还存在着差距,主要是介入技术 的创新和介入器械的改进。研制新型的介入器对进一步开展CT介入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CT引导下介入治疗或穿剌活检时的简易定位 器,具有操作方便、简单、省时、省力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CT简易定位器,其特征是包括一个厚4厘米的弧形手 术敷膜(l),前后面各嵌有若干条间隔一定距离并高出手术敷膜的铜丝(2),手术敷膜两 端附有连接钩(4),一条两端附有拉钩的弹力带(3)连接连接钩(4)并固定弧形手术敷膜 (l),每两条铜丝间设有刻度。 手术敷膜(1),前后两面各嵌有20条铜丝(2)间隔1厘米,上端高出手术敷膜1厘 米。 本发明的定位器,无须按传统方法,反复扫描、定位或利用活检枪再加引导针做反 复穿剌等这些烦琐的操作,一人1-2分钟即可将定位器固定于需要所检或治疗的脏器体表 上。通过CT所扫描的导丝高密度点,与病变位置的连线,即可确定穿剌点及方向,造价低 廉,在此领域机易推广普及。

本发明将通过优先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所述定位器的正面图。
图2表示本发明所述定位器的反面图。 图3表示本发明所述定位器的CT断面工作原理图。 参考图1、2。 CT穿剌立体定位器包括一个手术敷膜1,厚4厘米。两端附有连接 钩4,前后两面各嵌有20条(间隔1厘米)铜丝2,并高出手术敷膜上端约1厘米, 一个两 端附有拉钩的弹力带3。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全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叙述如下穿剌前,先行CT扫描根据病灶部 位定出横断面及对应体表的冠状轴线。消毒皮肤,将已消毒的定位器1上端沿冠状轴线用 弹力带4固定于体表。再行CT扫描在上述冠状轴线扫描片上,参考图3,按照三点一线原理,将病灶5与两层铜丝所形成的高密度影点6,进行连线,确定内外两层铜丝所2的位置 (即第几根),然后对应到定位器上。沿此两铜丝连线即为穿剌方向,根据从CT扫描所测出 的病灶与体表的距离,就极易准确地穿剌到病灶部位。
权利要求一种CT简易定位器,其特征是包括一个厚4厘米的弧形手术敷膜(1),前后面各嵌有若干条间隔一定距离并高出手术敷膜的铜丝(2),手术敷膜两端附有连接钩(4),一条两端附有拉钩的弹力带(3)连接连接钩(4)并固定弧形手术敷膜(1),每两条铜丝间设有刻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T简易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手术敷膜(1),前后两面各嵌有20 条铜丝(2)间隔1厘米,上端高出手术敷膜1厘米。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CT引导下介入治疗或穿刺活检时的CT简易定位器,包括一个厚4厘米的手术敷膜,前后面各嵌有若干条铜丝。这样在CT时将病灶断面与导丝所形成的高密度点相对应,通过定位器即可找出穿刺的位置与方向。另外,弧形手术敷膜通过连接钩与弹力带相连,可简单、快速、灵活地固定于体面,且本定位器造价低廉,极易推广。
文档编号A61B6/03GK201469290SQ2009201753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7日
发明者郭之泉 申请人:郭之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