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张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814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口腔张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张口器,更具体说,它涉及一种口腔张口器。
背景技术
许多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病人张开嘴巴。比如医生要观察病人口腔或喉咙部位 的症状,或者需要在病人口腔内进行一些医疗操作,而如果时间较长,会导致病人因为长时 间张开嘴巴引起不适和痛苦。并且病人在长时间张嘴过程中难以保证恒定的开口大小,容 易不自觉的闭合嘴巴,影响治疗和诊断。目前现有技术的一些口腔支持架、支持钳等工具, 舒适性不高,且体积大,结构复杂,成本高,安全性差,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经济 实用的口腔张口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口腔张口器,包括上支撑柱
和下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通过连接梁相连接,上支撑柱的上端面和下支撑柱
的下端面均设有用于与上、下牙冠呈咬合匹配的咬合凹槽。 所述上支撑柱、下支撑柱、连接梁所围空间形成一带豁口的空腔。 所述咬合凹槽的端面上设有倒齿。 所述咬合凹槽两侧设有镂空的牙齿卡环。 所述上支撑柱、下支撑柱和连接梁的夹角均大于90。。 所述上支撑柱、下支撑柱、连接梁和咬合凹槽采用具有一定弹性和强度的软体材 料一体化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体化设计、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简单、效果好。具体 讲有以下几处 1.改变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张口用力规则,改张口力为咬合力,从而减轻了病 人的疲劳和痛苦。
2.能使病人在治疗中口腔张开幅度保持在固定位置,方便医生治疗操作。 3.还可以用于照胃镜病人的张口器、昏迷病人的张口器都临床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上支撑柱1,下支撑柱2,连接梁3,牙齿卡环4,咬合凹槽5,倒齿6, 豁口 7,空腔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将结合较佳 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应知道,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反,本实用新型将 涵盖可包含在有附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替换物、改进型和等同物。 参见图l-2,这里介绍的口腔张口器一般用于口腔治疗和诊断,然而应知道,本实 用新型也可用于其他需要弹性支撑的结构。这种口腔张口器,包括上支撑柱1、下支撑柱2, 所述上支撑柱1和下支撑柱2通过连接梁3相连接并且整体成一倒U字形,上支撑柱1的 上端面和下支撑柱2的下端面均设有咬合凹槽5,所述咬合凹槽5和至少一对上、下牙冠相 咬合匹配。所述上支撑柱1、下支撑柱2、连接梁3所围空间形成一带豁口 7的圆形空腔8, 该豁口 7使得上支撑柱1、下支撑柱2之间形成可以弹性形变的活动间隙,使得本实用新型 的口腔张口器具有更好的缓冲弹性,并可大大提高产品的耐用性,且节省了材料。所述咬合 凹槽5底部端面设有倒齿6,用于增加摩擦力,在牙齿咬合时,防止口腔张口器移动。所述咬 合凹槽5两侧为镂空的牙齿卡环4,在牙齿咬合的时候起定位作用,防止错位滑脱,并且能 节省材料,减轻重量。所述上支撑柱1、下支撑柱2和连接梁3的夹角均大于90。,安全性 好,且不会损伤口腔壁。所述上支撑柱1、下支撑柱2、连接梁3和咬合凹槽5采用具有一定 弹性和强度的软体材料一体化组成。
权利要求一种口腔张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柱(1)和下支撑柱(2),所述上支撑柱(1)和下支撑柱(2)通过连接梁(3)相连接,上支撑柱(1)的上端面和下支撑柱(2)的下端面均设有用于与上、下牙冠呈咬合匹配的咬合凹槽(5)。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口腔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柱(1)、下支撑柱(2)、 连接梁(3)所围空间形成一带豁口 (7)的空腔(8)。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凹槽(5)的端面上设有 倒齿(6)。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口腔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凹槽(5)两侧设有 镂空的牙齿卡环(4)。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柱(1)、下支撑柱(2) 和连接梁(3)的夹角均大于90。。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口腔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柱(1)、下支撑柱(2)、 连接梁(3)和咬合凹槽(5)采用具有一定弹性和强度的软体材料一体化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张口器,包括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通过连接梁相连接,上支撑柱的上端面和下支撑柱的下端面均设有用于与上、下牙冠呈咬合匹配的咬合凹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体化设计、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简单,效果好。具体讲有以下几处1.改变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张口用力规则,改张口力为咬合力,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疲劳和痛苦。2.能使病人在治疗中口腔张开幅度保持在固定位置,方便医生治疗操作。3.还可以用于照胃镜病人的张口器、昏迷病人的张口器临床应用。
文档编号A61C19/00GK201469249SQ20092019223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5日
发明者徐敏, 徐浩楠 申请人:徐浩楠;徐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