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式掏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07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囊式掏耳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掏耳垢技术。
技术背景目前,人们掏耳垢的现有方法是采用手指、掏耳勺或电动掏耳器,等等。用手指 掏耳垢并不能完全掏出耳道内的耳垢;用硬质掏耳勺掏耳朵一旦不慎容易造成对耳朵的伤 害;电动掏耳器更是存在用硬质掏耳勺掏耳朵的一些不足。
发明内容本发明之目的是提出一种改变现有状况的掏耳垢工具。为了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本发明是采用弹性材料和金属制造 而成,它包括弹性气囊球以及与该弹性气囊球相连接的输气管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输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其周围设置了倒齿环的掏耳器;上述输气管的外围设置 了增加本发明强度的金属套。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最大特点是降低了掏耳垢过程中一旦不慎有可能对耳 朵造成的伤害。

图示意了 一种本发明的结构。1 倒齿环;2 掏耳器;3 金属套;4 弹性气囊球;5 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掏耳器2处于自由状态时的长为20毫米,最大处直径是4毫米,掏耳器2 的壁厚(包括倒齿环1)2毫米,倒齿环1有在掏耳器2上形成齿宽1毫米、齿距4毫米、齿 深1.2毫米,并且,齿的倾角为45°的由四个环形突起构成的四个环状倒齿环1(见图示中 的倒齿环1);输气管5长为30毫米,外径是4毫米,内径是3毫米;金属套3是用于支撑上 述通气管5的,该套管采用长为30毫米,内径为4毫米,厚约1毫米,并在中间有拼接缝的 铝管制成;——从中间拼接缝处向外掰开该铝质金属套3,使得缝隙开口为4毫米,然后,将 输气管5从该掰开的4毫米缝隙中压进,最后,再通过压力合上该铝管掰开的缝隙(铝制品 有很强的可塑性完全可以实现上述对输气管5的安装加强的过程)。——弹性气囊球4处 于自由状态时的球体直径是15毫米,其壁厚是2毫米;其容积与弹性气囊球4基本相等。使用时,手捏弹性气囊球4使掏耳器2进入耳道中,然后轻轻挤按弹性气囊球4,使 弹性气囊球4中的空气通过输气管5进入掏耳器2中并使得该掏耳器2膨胀,倒齿环1也 会随之涨大,抵住耳腔壁上的耳垢,最后,在保持挤按弹性气囊球4的状态下慢慢拔出掏耳 器2,耳道内壁上的耳垢会被掏耳器2上的倒齿环1刮出。
权利要求一种气囊式掏耳垢的用具,它包括弹性气囊球(4)以及与该弹性气囊球(4)相连接的输气管(5)构成,其特征在于A.上述输气管(5)的另一端连接其周围设置了倒齿环(1)的掏耳器(2);B.上述输气管(5)的外围设置了金属套(3)。
专利摘要一种改变现有状况的掏耳垢工具,是一种气囊式掏耳垢的用具,它包括弹性气囊球(4)以及与该弹性气囊球(4)相连接的输气管(5)构成,其特征在于A.上述输气管(5)的另一端连接其周围设置了倒齿环(1)的掏耳器(2);B.上述输气管(5)的外围设置了金属套(3)。使用时,手捏弹性气囊球(4)使掏耳器(2)进入耳道中,然后轻轻挤按弹性气囊球(4),使弹性气囊球(4)中的空气通过输气管(5)进入掏耳器(2)中并使得该掏耳器(2)膨胀,倒齿环(1)也会随之涨大,抵住耳腔壁上的耳垢,最后,在保持挤按弹性气囊球(4)的状态下慢慢拔出掏耳器(2),耳道内壁上的耳垢会被掏耳器(2)上的倒齿环(1)刮出。
文档编号A61F11/00GK201664370SQ20092019993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6日
发明者陈超 申请人:陈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