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42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腹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更具体的讲,涉及一种肝癌外科手术时使用
的新型腹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肝癌外科手术后,常用腹腔引流管或双套管引流。腹腔双套管引流,内芯管是硅胶 管(内径3mm,外径4mm),外套管是乳胶管(内径9mm,外径10. 5mm)。在腹内的部分都开有 小侧孔。其中外套管接盐水瓶,可向内冲水。内芯管接负压向外吸引,可吸引冲入的生理盐 水和腹腔内的积液。然而,内芯管接负压,容易将网膜、组织或血凝块吸引,并造成内芯管的 侧孔堵塞。若术后双套管过早堵塞了,腹腔引流的作用即消失,则会积液引起感染,不利于 病人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引流管堵塞的几率,改善引流时间 及效果的腹腔引流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腹腔引流管,包括内芯管和外套管, 头端分别设有圆形孔,内芯管直径小于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管是两根,所述外套 管有两个恰能容内芯管通过的小孔,内芯管分别通过小孔穿进外套管,内芯管大小为内径 2. 5线夕卜径3. 5mm。 本实用新型由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08ZX10002-025)资助,现有的双套管引流一 旦发生内芯管堵塞,经冲洗仍不能畅通,则只能更换内芯管,增加感染机会。而本实用新型 的新型三套引流管维持一根内芯不被堵塞,在另一根内芯堵塞时,可即时换用,继续局部引 流。这种三套管引流加强引流的作用,减少积液引起感染的机会以及更换内芯管引起感染 的机会,有助于病人的顺利恢复。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2为内芯管,3为外套管,4为内芯管头端的圆形孔,5为外套管头端的圆形 孔,6、7为外套管上供内芯1、2穿过的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如
图1所示,一种腹腔引流管,包括内芯管1、2和外套管3,内芯管头端设有若干圆 形孔4,外套管3头端设有圆形孔5,内芯管1、2直径小于外套管3 ;外套管3有两个恰能容 内芯管1、2通过的小孔6、7,内芯管1、2分别通过小孔6、7穿进外套管3。在本实施例中内芯管1、2的内径为2. 5mm,外径为3. 5mm,外套管3为传统双套管(内径9mm,外径10. 5mm), 内芯管1、2的材质是硅胶管,外套管3的材质是富有弹性的乳胶管,外套管3可以紧紧裹住 内芯管1、2。 手术切除完成,彻底止血后,置入本实用新型的三套管引流。其中外套管3接盐水 瓶,可向内冲水。 一根内芯管1或2也通过一只"Y"形管接盐水瓶,开始时也向内冲水;另 一支内芯管2或1接负压向外吸引,可吸引冲入的生理盐水和腹腔内的积液。冲水用的那 根内芯管因为水流的方向,是不会堵塞的。如果吸引用的那根内芯管在引流管可以拔出前 就已堵塞了,则可将其废用,换用另一根内芯管改为接负压吸引,继续维持腹腔双套管引流 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利用 多根内芯管防止引流管完全堵塞的引流装置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腹腔引流管,包括内芯管和外套管,内芯管和外套管头端分别开有圆形孔,内芯管直径小于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管是两根,所述外套管有两个恰能容内芯管通过的小孔,内芯管分别通过小孔穿进外套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管大小为内径2. 5mm,外径3. 5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管是硅胶管,所述外套管是乳胶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腹腔引流管,包括内芯管和外套管,其中内芯管是两根,大小为内径2.5mm,外径3.5mm。这种新型引流管可降低引流管堵塞的几率,改善引流时间及引流效果,减少积液引起感染的机会以及更换内芯管引起感染的机会,有助于病人的顺利恢复。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1510623SQ200920209588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1日
发明者阎振林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