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回血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422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回血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回血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里普遍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器,由针头、莫菲氏输液管和导管组成, 其液体是否输完,主要是通过莫菲氏输液管来观察的, 一旦液体输完而未及时处理,患者皮 肤表面输液的针管处会发生向输液导管内回流血液的现象,如血液凝固在输液管内,药液 便无法输入人体内,还需医护人员重新另处插针注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管内的空气一 旦进入人体静脉会造成血栓,严重时会危及人体生命,为此输液时需要医护和陪护人员及 时观察瓶里液体的输出状态,给医护人员增加了护理强度。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在 液体输完时能及时封闭管路防止回血现象发生的防回血输液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防回血输液器,包括莫菲氏输液管和输液导管,莫菲氏输液
管内配置浮球座,该浮球座由上座框经栅条与下座框连接成框体,框体内配置一浮球,框体
底部经下座框顺延一球座输液导管并穿过莫菲氏输液管底部而伸出。 为了实现结构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还有 栅条为均匀布设。 浮球为空心球。 上座框为实心体盖。 上座框为网状体盖。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莫菲氏输液管内配置浮球座,该浮球座由上座框经栅条与下座 框连接成框体,框体内配置一浮球,框体底部经下座框顺延一球座输液导管并穿过莫菲氏 输液管底部而伸出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输液器在输液时,需要医护和陪护人员及时观 察瓶里的液体,给护理工作带来麻烦,不能防止回血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l)采用在莫菲氏滴管内设置浮球 座,浮球座内装有浮球,在药液输完时,能及时堵住输液导管口 ,防止回血现象,安全可靠; (2)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廉,便于广泛推广;(3)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和陪护人 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适合各类医院以及各输液场所的输液之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浮球座的上座框为网状体盖的结构示意图。[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输液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输液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莫菲氏输液管,2、输液导管,3、浮球座,31、上座框,32、栅条,33、下座框, 34、浮球,35、球座输液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一种防回血输液器,包括莫菲氏输液管1和输液导管2,在莫菲氏输液 管1内配置浮球座3,该浮球座3由上座框31经栅条32与下座框33连接成框体,此框体为 圆柱形状,栅条32为均匀布设。框体内配置一浮球34,为了防止浮球34浮出框体外和便于 维护,上座框31做成实心体盖,也可做成网状体盖。浮球34为空心球。框体底部经下座框 33顺延一球座输液导管35并穿过莫菲氏输液管1底部而伸出。 如附图2、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使用时,当该防回血输液器与药 瓶连通后,药液经输液导管2进入莫菲氏输液管l,药液充满后,浮球34浮起至框体的上座 框31即实心体盖或网状体盖处停止,药液经框体底部的下座框33进入球座输液导管35。 当药瓶内无药液时,浮球34由于重力作用,随着莫菲氏输液管1内的药液下降而下落,浮球 34落入下座框33处,使下座框33顺延的球座输液导管35 口堵住,血液被阻止在球座输液 导管35内,从而防止回血现象的发生。
权利要求一种防回血输液器,包括莫菲氏输液管(1)和输液导管(2),其特征在于莫菲氏输液管(1)内配置浮球座(3),该浮球座(3)由上座框(31)经栅条(32)与下座框(33)连接成框体,框体内配置一浮球(34),框体底部经下座框(33)顺延一球座输液导管(35)并穿过莫菲氏输液管(1)底部而伸出。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回血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栅条(32)为均匀布设。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回血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浮球(34)为空心球。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回血输液器,其特征在于上座框(31)为实心体盖。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回血输液器,其特征在于上座框(31)为网状体盖。
专利摘要一种防回血输液器,包括莫菲氏输液管和输液导管,莫菲氏输液管内配置浮球座,该浮球座由上座框经栅条与下座框连接成框体,框体内配置一浮球,框体底部经下座框顺延一球座输液导管并穿过莫菲氏输液管底部而伸出。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莫菲氏输液管内配置浮球座,该浮球座由上座框经栅条与下座框连接成框体,框体内配置一浮球,框体底部经下座框顺延一球座输液导管并穿过莫菲氏输液管底部而伸出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输液器在输液时,需要医护和陪护人员及时观察瓶里的液体,给护理工作带来麻烦,不能防止回血等缺陷。本实用新型适合各类医院以及各输液场所的输液之用。
文档编号A61M5/40GK201492751SQ20092030947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日
发明者郭宇 申请人:郭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