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及生理用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90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性物品及生理用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配置在该表面片与该背面 片之间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及生理用卫生巾。
背景技术
已往,为了吸收使用者排泄出的经血,广泛使用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例 如参照专利文献1)。通常,该吸收性物品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配置在 该表面片与该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第2001-19059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许第39227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使用者排泄出的经血等体液排泄到吸收性物品上时,由于立即开始蒸发,因此在 使用者的肌肤表面与吸收性物品之间的空间内的温度及湿度上升,使用者有闷湿的感觉。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在排泄经血、尿等体液时能抑制 使用者所感觉到的闷湿感的吸收性物品及生理用卫生巾。日本特许第3922722号公报公开的吸收性物品备有因附着体液而使温度变化(例 如,吸热反应)的吸热材料,该吸收性物品是让使用者察觉到体液的排泄。也就是说,该吸 收性物品是用于小孩子如厕训练用的尿布等,并不是为了抑制使用者所感觉到的闷湿感。本发明的第1特征是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 和配置在该表面片与该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在上述吸收性物品上,在上述吸收体的长度 方向连续地设有前方区域、中央区域和后方区域;吸热材料在至少包含上述吸收性物品的 中央区域的配置区域中配置在上述吸收体的内部。在第1特征中,上述配置区域内的、上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上述 吸热材料的混合率,也可以比上述配置区域内的、上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 上述吸热材料的混合率低。在第1特征中,也可以配置粒径不同的上述吸热材料。在第1特征中,配置在上述吸收体内部的上述吸热材料中、粒径为整体的平均粒 径的士 100 μ m范围内的上述吸热材料,也可以为60%以下。在第1特征中,也可以是配置在上述吸收体内部的靠上述表面片一侧的上述吸热 材料的粒径,比配置在上述吸收体内部的靠上述背面片一侧的上述吸热材料的粒径小。本发明的第2特征是一种生理用卫生巾,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 片和配置在该表面片与该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在上述生理用卫生巾上,在上述吸收体的 长度方向连续地设有前方区域、中央区域和后方区域;吸热材料在至少包含上述生理用卫 生巾的中央区域的配置区域中配置在上述吸收体的内部。在第2特征中,上述生理用卫生巾还具有朝宽度方向伸出的侧翼,上述中央区域的长度方向的区域也可以是上述侧翼的长度方向的区域。在第2特征中,在上述生理用卫生巾上,在上述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形成 了压花槽,上述压花槽沿着上述生理用卫生巾的长度方向,上述吸热材料也可以配置在上 述压花槽的内侧。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在排泄经血、尿等体液时能抑制使用者所感觉到 的闷湿感的吸收性物品和生理用卫生巾。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吸热材料的粒度分布的图表。图4是本发明的变型例1的吸收性物品的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图。图6(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实验装置的横剖视图。图6 (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1中的实验装置的纵剖视图。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湿度变化的图表。图7 (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 施例1的温度变化的图表。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湿度变化的图表。图8 (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 施例1的温度变化的图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下面,参照图1至图2,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图1是本发明 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0的平面图。图2是吸收性物100的A-A'线剖视图。吸收性物品100,例如适用于生理用卫生巾。另外,吸收性物品100收纳在各个包 装容器等时,在朝内面折成3折、4折的状态下被封入。吸收性物品100的整体形状可以是 长方形、椭圆形、葫芦形等,只要是适合使用者的身体及内裤的形状即可,没有进行特别地 限定。作为吸收性物品100的外形尺寸,其长度方向的尺寸优选在100 500mm的范围,具 体地说,更优选在150 350mm的范围。另外,宽度方向的尺寸,优选在30 200mm的范围, 具体地说,更优选在40 180mm的范围。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收性物品100上,在吸收体30的长度方向(平 面方向)连续地设有前方区域210、中央区域220和后方区域230。前方区域210是与使用 者的腹侧肌肤表面接触的区域。中央区域220是与使用者的裆间部的肌肤表面接触的区 域。后方区域230是与使用者的臀侧的肌肤表面接触的区域。在此,在使用者使用吸收性物品100时,中央区域220是经血等体液附着最多的区 域。例如,中央区域220也可以是吸收性物品100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的区 域。另外,在吸收性物品100上形成有压花槽70a和70b (后述)时,如图1所示,也可以把 压花槽70a和70b (后述)的裆间形状的部分80作为中央区域220。为了将吸收性物品100固定在内裤上,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0上形成了4朝吸收性物品100的宽度方向伸出的侧翼20a和20b。这样在形成了侧翼20a和20b时,也 可以把与侧翼20a及20b对应的区域作为中央区域220。具体地说,也可以把设有侧翼20a 及20b的长度方向的区域作为中央区域220的长度方向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把设有侧 翼20a及20b的长度方向的区域作为中央区域220的长度方向的区域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吸收性物品100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10、不透液性的背面片40和配 置在该表面片10与该背面片40之间的吸收体30。表面片10与使用者的肌肤表面接触。 背面片40与内裤面接触。另外,在吸收性物品100中,优选将表面片10、吸收体30以及背 面片40接合,以防止各层之间分离。具体地说,吸收性物品100,优选在吸收体30的周缘 部,将表面片10与背面片40接合,将吸收体30封入在里面。另外,表面片10和背面片40 的接合方法,可以采用热压花加工、超声波、或热熔性粘接剂中的任一种方法、或多种组合 起来的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在吸收性物品100上,为了将表面片10与吸收体30接合,对 表面片10和吸收体30形成了压花槽70a及70b (所谓的铰接)。另外,为了使吸收性物品 100更容易沿着裆间部,压花槽70a和70b以仿照裆间部的形状的图案(压花图案)形成。如图1和图2所示,压花槽70a和70b,在吸收体3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沿着长 度方向形成。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若设吸收体30的宽度方向的间距为W, 则吸收体3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是从吸收体30的中心朝宽度方向外侧、由间距Wl以上的 间距W2表示的区域。例如,设间距Wl为IOmm时,两侧部是从吸收体30的中心朝宽度方向 外侧、由IOmm以上的间距W2表示的区域。另夕卜,两侧部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例如,设间距 Wl与间距W2的比为1 1、或2 1时,两侧部也可以是与该比对应的间距W2的区域。另 外,压花槽70a和压花槽70b的宽度方向的间距,优选为20 60mm。为了防止经血等体液的侧漏,吸收性物品100也可以在吸收体30的宽度方向的两 侧部,设置采用弹性材料等伸缩性材料的折皱(未图示)。表面片10的材料采用无纺布。表面片10的材料并没有特别地限定,只要是纺织 布或有孔塑料布等能透过液体的结构的片状材料即可。纺织布、无纺布的材料,可以采用天 然纤维或化学纤维。作为天然纤维,例如有粉碎纸浆、棉等纤维素。作为化学纤维,例如有 人造丝、原纤化人造丝等再生纤维素、醋酸纤维、三醋酸纤维等半合成纤维素、热可塑性疏 水性化学纤维、或实施了亲水化处理的热可塑性疏水性化学纤维。另外,作为热可塑性疏水 性化学纤维,例如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单纤维、将 聚乙烯和聚丙烯接枝聚合而成的纤维、芯鞘结构等复合纤维。另外,尤其是作为无纺布的纤维网成形方法,可以采用干式(梳理法、纺粘法、熔 喷法、气流成网法等)和湿式的任一种方法,或者也可以将多种方法组合起来。另外,作为 粘合方法,可以采用热粘合法、针刺法、化学粘合法等方法,但并不局限于这些方法。另外, 用水流交络法形成为片状的射流喷网布,也可以作为无纺布使用。作为有孔塑料片,可以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热可塑性树 脂的有孔片、多孔质的发泡材料等。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在有孔塑料片中混入0.5 10%范围的、由氧化钛、碳酸钙等构成的填充物。另外,有孔片也可以采用通过穿孔、热压花 加工或机械加工等把由热可塑性树脂构成的薄膜进行了开孔的有孔薄膜。该有孔薄膜也可 以作为与无纺布的复合片使用。5
背面片40在靠内裤一侧的面上配置与使用者的内裤粘接的、防止错位用的粘接 部60。在该防错位用粘接部60的外面,通过粘接配置着剥离片(未图示)。背面片40的 材料,可以是以聚乙烯、聚丙烯等为主体的薄膜、透气性的树脂薄膜、在纺粘型或射流喷网 型等无纺布上接合透气性的树脂薄膜的材料,或者也可以采用多层的SMS等。另外,背面片 40,若考虑到不损害使用感程度的柔软性,例如,优选采用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树脂为 主体、单位面积重量为15 30g/m2范围的薄膜。吸收体30可以是用包覆材料包覆亲水性纤维、高分子(聚合物)而成形的,也可 以是用气流成网法成形为片状物的气流成网片。作为亲水性纤维,例如可以单独采用或混合采用粉碎纸浆、棉等纤维素、人造丝、 原纤化人造丝等再生纤维素、醋酸纤维、三醋酸纤维等半合成纤维素、粒子状聚合物、纤维 状聚合物、热可塑性疏水性化学纤维、或实施了亲水化处理的热可塑性疏水性化学纤维等。 其中,若考虑到低成本以及吸收体的易成形性,则优选采用粉碎纸浆。作为高分子(聚合物),例如通常是采用具有吸收性、吸湿性的丙烯酸钠共聚物等 粒状聚合物。另外,为了得到其它的特性,也可以采用银、铜、锌、硅石、活性碳、铝代硅酸盐 化合物、沸石等粒状除臭材料。作为包覆材料,没有进行特别地限定,只要具有透液性、并且具有高分子吸收体、 吸热材料(后述)不能穿过的阻隔性即可,可以采用纺织布、无纺布等。另外,作为纺织布、 无纺布的材料,可以采用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作为天然纤维,例如有粉碎纸浆、棉等纤维 素。作为化学纤维,例如有人造丝、原纤化人造丝等再生纤维素、醋酸纤维、三醋酸纤维等半 合成纤维素、热可塑性疏水性化学纤维、或实施了亲水化处理的热可塑性疏水性化学纤维。作为无纺布的纤维网成形方法,可以采用干式(梳理法、纺粘法、熔喷法、气流成 网法等)和湿式的任一种方法,或者将多种方法组合起来的方法。另外,作为粘合方法,可 以采用热粘合法、针刺法、化学粘合法等,但并不局限于这些方法。另外,也可采用通过水流 交络法形成为片状的射流喷网片,其中,考虑到低成本和阻隔性的强度,优选采用以粉碎纸 浆为主材料、用湿式法成形的薄纸。另外,在吸收体30采用气流成网片时,其厚度优选为0. 3 5. 0mm。另外,作为气 流成网片,例如有用粘合剂等将纤维和粒子状聚合物成形为片状物。另外,粒子状聚合物, 在气流成网片中,可以分散成层状,也可以在厚度方向偏向。为了防止吸收体30在使用中变形、歪扭,或为了调整厚度,在吸收体30上也可以 形成压花。在吸收体30上形成压花时,可以将吸收体通过具有图案的压花辊与平坦辊之间 而形成。压花辊的图案,可以是格子状、圆点状、波纹状等,但是,优选容易调整厚度的格子 状图案。吸收体3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优选在90 490mm的范围,具体地说,更优选在 140 340mm的范围。宽度方向的尺寸,优选在25 IOOmm的范围,具体地说,更优选在 35 80mm的范围。如图2所示,在吸收体30配置了吸热材料50。吸热材料50是与体液等液体接触 时产生吸热反应、吸收周围的热能的水溶性物质。作为吸热材料50,例如有氯化钾、氯化钠、 醋酸钠、硝酸钾、尿素、小苏打、木糖醇、海藻糖等通过水合作用而产生吸热反应的水溶性物 质。其中,从溶解时对肌肤的刺激性、长期保存等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氯化钾。
(吸热材料的配置区域)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0的吸热材料50的配置区域。为了利用排 泄出的经血高效地产生吸热反应,吸热材料50的配置区域225,优选至少包含与使用者的 裆间部接触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吸热材料50,在吸收性物品100的长度方向(平面方向)配置 在至少包含中央区域220的配置区域,在吸收性物品100的厚度方向配置在吸收体30的内 部。中央区域220的长度方向的区域相当于侧翼20a和20b的长度方向的区域。另外,吸 热材料50,在吸收性物品100的宽度方向(平面方向),配置在压花槽70a与压花槽70b之 间的区域。在图1的例子中,吸热材料50的平面方向的配置区域225,用网格花纹表示。这里 所说的“至少包含中央区域220的配置区域”,如图1所示,可以是中央区域220内的区域, 也可以是包含中央区域220的一部分区域和中央区域220外的区域在内的区域。如图1所 示,设吸收体3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l时,配置区域225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2,优选为长 度Ll的30 50%。如果配置区域225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未达到吸收性物品10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的 30%,则当经血量少时、使用者未把吸收性物品100放在适当的位置时等,可能不容易产生 吸热材料50的吸热反应。另一方面,如果配置区域225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达到50%以上,则吸热材料50因 从使用者的裆间部排泄的经血以外的汗等而产生吸热反应,这样,可能对使用者产生过度 的冰凉感。因此,配置区域225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优选为吸收性物品10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 的30 50%,另外,吸热材料50的配置区域225,不仅是中央区域220,优选包含吸收性物品100 的长度方向的中央。所谓的“吸收性物品100的中央”,可以是以整个吸收性物品100为基 准的中心,也可以是在长度方向将侧翼20a及20b等分的中心线上的点。吸收体30的两侧 部在宽度方向朝内侧呈凸状弯曲地形成时,吸收体30的宽度最狭窄的部分也可以是长度 方向的中央。另外,在吸收性物品100中,在形成有朝厚度方向突出的隆起部时,吸收性物品 100的中央也可以是该隆起部的平面方向的中央。另外,该隆起部可以是将大小不同的多个 吸收体30重叠而形成,也可以是以使吸收体30的单位面积重量比其它区域的单位面积重 量增大的方式形成。配置区域225的吸热材料50的密度,在整个吸收体30上可以是均勻的,也可以在 中央区域220增加。吸热材料50的厚度方向的位置,优选配置在吸热材料50的吸热反应不对使用者 产生冰凉感等不适感的位置。例如,吸热材料50,可以配置在表面片10与吸收体30之间, 或者可以配置在表面片的内部,为了长时间反复地产生吸热反应或者为了不产生冰凉感, 吸热材料50优选包含在吸收体30内。吸热材料50可以密度均勻地配置在吸收体30的厚度方向。另外,为了即使在经 血等体液的排泄量少时也能降低温度,在吸收体30的厚度方向,吸热材料50优选配置在靠肌肤表面侧的位置。(吸热材料的粒径)下面,参照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吸热材料50的粒径。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 式中的吸热材料的粒度分布的图表。图3中,横轴表示粒径,纵轴表示占整体重量的比例)。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吸热材料50中,配置了粒径不同的多种吸热材料。具体地说, 如图3所示,包含粒径不同的吸热材料50a至50i。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吸热材料50a的粒径未达到150 μ m,吸热材料50b的粒径 在150 μ m以上、未达到250 μ m,吸热材料50c的粒径在250 μ m以上、未达到300 μ m,吸热材 料50d的粒径在300 μ m以上、未达到355 μ m,吸热材料50e的粒径在355 μ m以上、未达到 500 μ m,吸热材料50f的粒径在500 μ m以上、未达到600 μ m,吸热材料50g的粒径在600 μ m 以上、未达到710 μ m,吸热材料50h的粒径在710 μ m以上、未达到850 μ m,吸热材料50i的 粒径在850 μ m以上。另外,在图3的例子中,整体的平均粒径是425 μ m。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热材料50中,配置在吸收体30内部的所有吸热材料(整体 重量)之中的、粒径在整体的平均粒径的士 ΙΟΟμπι的范围内(平均粒径范围内)的吸热材 料,占60%以下(整体重量的60%以下的重量)。具体地说,在图3的例子中,整体的平均粒径425μπι的士 IOOym的范围,是 325μπι 525μπι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把该范围作为平均粒径范围进行说明。另外, 在图3的例子中,平均粒径范围内的吸热材料相当于吸热材料50d、吸热材料50c的一部分 和吸热材料50e的一部分,在图3中,用斜线图案作为区域90来表示。在此,在图3中,吸热材料50的整体重量和曲线的整体面积,以1 1的比例对应。 因此,在图3中,区域90的面积占曲线的整体面积的比例,是平均粒径范围内的吸热材料的 重量占吸热材料50的整体重量的比例。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图3所示的区域90的面 积成为曲线整体面积的60%以下的方式选定吸热材料的粒径。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吸热材料50中,通过使粒径在平均粒径范围内的吸热材料 的比例占60%以下,从而至少整体的40%以上分散着其它粒径的吸热材料。在此,如果吸热材料的成分相同,则粒径越大的吸热材料,完全溶解的速度越慢。 这是因为在吸热材料通过水合作用而溶解时,是从粒子的最表面开始溶解,所以,粒径越 大、即体积越大,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越长。为了在即使长时间或反复排泄时也能产生吸热反应,粒径是越大越好,但是,如果 在吸收体30内只配合有粒径大的吸热材料,则吸收体30的刚性增加,使用者会有异物感。例如,粒径在平均粒径范围内的吸热材料的比例大于整个吸热材料50的60%时, 粒径大的吸热材料增多,使用者会有异物感;而粒径小的吸热材料增多时,不容易长时间产 生吸热反应。因此,上述平均粒径范围内的吸热材料的比例是整个吸热材料50的60%以 下,具体地说,优选50 %以下的比例。也就是说,在吸热材料50中,为了长时间产生吸热反应并且为了避免吸收体30的 刚性过度增加,优选混合有粒径不同的吸热材料50a至50i。对平均粒径,没有进行特别地 限定,但是,从不产生异物感的观点和生产率的观点考虑,在300 800 μ m的范围,具体地 说,优选在350 600 μ m的范围。另外,吸热材料的粒径,并不局限于图3的例子中的范围。8
(吸收体中的吸热材料的构成)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吸热材料50的构成。吸热材料50,可以是把用包覆材 料只包覆吸热材料50的片配置在吸收体30的上面,也可以在纸浆与纸浆之间把吸热材料 50配置成层状。另外,吸热材料50也可以夹入表面片10与吸收体30之间。在此,由于吸热材料50是水溶性的,所以,例如粒径小的区域的吸热材料50被第 一次排泄的经血溶解掉了时,在吸热材料50就产生了空间。这时,如果反复地排泄经血,则 经血不容易从表面片10侧朝着背面片40侧移动,结果,经血滞留在表面片10,使用者会有 不适感。基于上述原因,吸热材料50优选与纸浆等混合,将吸热材料50某种程度地分散。 具体地说,吸收体30,优选是把60 98%范围的纸浆、40 2%范围的粒子状的吸热材料 50、20 0%范围的粒子状的聚合物混合,用薄纸包覆后,通过压花加工成形为单位面积重 量为100 2000g/m2、高度为1 50mm的片。压花加工是为了防止吸收体变形,压花面积 率是10 100%范围,具体地说,优选是30 80%的范围。吸收体30中的吸热材料50,优选是能借助经血等体液长时间反复产生吸热材料 50的吸热反应的构成、不产生冰凉感的构成。具体地说,也可以在上层部件(表面片10 — 侧),将50 150gsm的纸浆和0. 5 3. Og的氯化钾混合。在下层部件(背面片40 —侧), 将50 200gsm的纸浆和0. 1 0. 5g的高分子吸收体混合。然后,将上层部件和下层部件 重叠,用薄纸包覆后,实施压花加工,作为吸热材料50。(吸热材料的混入量)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30中的吸热材料50的混入量。吸热材料50的混 入量,受溶解热、溶解度因吸热材料50的种类而有所不同的影响,也受吸热材料50的配置 位置的影响。从抑制肌肤表面与吸收性物品100之间的空间内的温度及湿度急剧上升的方 面以及对使用者不产生冰凉感等不适感方面考虑,每一片吸收体物品100的吸热材料50的 重量,在0. 1 IOg的范围,更具体地说,优选在0.5 5g的范围。下面,举例说明例如把吸收性物品100作为生理用卫生巾使用,把氯化钾作为吸 热材料50使用的情况。已知在经期中的经血量多的日子(第1 3天)的每一片卫生巾的平均吸收量通 常约为6. Oml0另外,已知氯化钾的溶解度相对于调整为37°C 士5°C的实验液(生理盐水) 约为27. 0%。由此可见,相对于6. Oml的经血量,可溶解的氯化钾约为2. Og,即使混入2. Og以上 的氯化钾,也不产生更多的吸热反应。因此,作为较多的日用生理用卫生巾采用氯化钾时, 氯化钾的混入量为0. 5 3. Og的范围,优选是1. 0 2. Og的范围。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0,吸热材料50配置在吸收体30的内 部。因此,根据该吸收性物品100,在排泄经血等体液时,借助吸热材料50的吸热反应,抑制 吸收体30的温度及湿度上升。即,根据该吸收性物品100,在排泄经血、尿等体液时,可以抑 制使用者所感觉到的闷湿感。另外,作为吸热材料50的水溶性物质溶解到血液中时,血浆中的溶质的浓度上 升。因此,血浆的渗透压升高,红血球内的水分被释放到红血球外。这样,红血球收缩,红血 球的体积减小。若红血球的体积减少,血液的表面张力增加,血液对表面片10的接触角增加。即,红血球的浸湿性降低。这样,若水溶性物质溶解到一旦通过了表面片10的血液中,则由于血液的浸湿性 降低,所以,血液不容易再次透过表面片10返回到肌肤表面。因此,可以给使用者带来干爽 的感觉。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0,由于吸热材料50不与使用者 的肌肤表面接触,所以,吸热材料50的吸热反应不会给使用者带来冰凉感等不适感,另外, 可以抑制被吸热材料50降低了温度的经血等体液滞留在表面片10上而给使用者带来的不 适感。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0,吸热材料50配置在至少包含 吸收性物品100的中央区域220的区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区域220相当于侧翼 20a和20b的长度方向的区域。通常,在使用吸收性物品100时,侧翼20a和侧翼20b之间的区域与裆间部接触。 因此,把侧翼20a和20b的长度方向的区域作为中央区域220,把吸热材料50配置在至少包 含该中央区域220的区域,这样,可以使得使用者排泄出的经血等体液更可靠地附着在吸 热材料50上,产生吸热反应。另外,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0中,为了将表面片10和吸收体 30接合,形成了压花槽70a和70b,吸热材料50配置在压花槽70a与压花槽70b之间的区域。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0,由于表面片10和吸收体30 不容易分离,所以,可以使得使用者排泄出的经血等体液更可靠地附着在吸热材料50上, 产生吸热反应。另外,根据该吸收性物品100,由于吸热材料50配置在压花槽70a与压花槽 70b之间的区域,所以,即使在吸收性物品100产生了歪扭时,也能减少吸热材料50露出到 吸收体30之外的情况。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0,吸热材料50构成为,粒径在整体的 平均粒径士 100 μ m范围内的吸热材料的比例(占整体重量的重量比)为60%以下,至少整 体的40%以上的吸热材料分散着其它粒径的吸热材料。因此,根据该吸收性物品100,吸热 材料50能长时间产生吸热反应,并且能抑制吸收体30的刚性过高。(变型例1)下面,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变型例1的吸收性物品,着眼于说明其与本发明的第 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不同之处。如图4所示,在本变型例1的吸收性物品100中,配置在吸收体30的靠表面片10 一侧的吸热体50的粒径比配置在吸收体30的靠背面片40 —侧的吸热材料50的粒径小。具体地说,在本变型例1的吸收性物品100中,在吸收体30的靠表面片10 —侧, 配置如图3所示的吸热材料50a至50d。在吸收体30的靠背面片40 —侧,配置如图3所示 的吸热材料50e至50i。根据本变型例1的吸收性物品100,由于把粒径小的吸热材料配置在靠表面片10 一侧,所以对于使用者来说,不会因吸热材料50的存在而有异物感。(变型例2)下面,说明本发明变型例2的吸收性物品,着眼于说明其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10的吸收性物品的不同之处。在本变型例2的吸热材料50中,配置了溶解度不同的多种吸热材料。具体地说, 在吸热材料50中,作为溶解度不同的多种吸热材料,配置了氯化钾的吸热材料、尿素的吸 热材料和海藻糖的吸热材料。氯化钾的溶解度相对于调整为37°C 士5°C的实验液(生理盐水)约为27%。若举 例说明其它的吸热材料的溶解度,相对于调整为37°C 士5°C的实验液(生理盐水),尿素约 为61%,海藻糖约为47%。这里,种类不同的多种吸热材料,优选其各自的溶解度至少相差10%以上。例如, 在把溶解度约为27%的氯化钾(第1吸热材料)和溶解度约为61%的尿素(第2吸热材 料)混合到纸浆中而制成吸收体30时,在第1次排泄时,尿素大部分溶解或完全溶解,在第 2 3次排泄时,氯化钾完全溶解。因此,根据本变型例2的吸热材料50,能长时间地产生吸热反应。另外,溶解度不 同的多种吸热材料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下面,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以下对于本发明的第 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着眼于说明其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不同之 处。图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10的平面图。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10与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0相比,其后方区 域230的长度方向长度更长,S卩,与使用者的臀部侧(尾骨侧)的肌肤表面接触的区域更 长。吸收性物品110,例如即使使用者是在卧姿(例如仰卧)的状态时,也能吸收沿使用者 身体(例如臀部)流过来的经血等。另外,如图5所示,为了使吸收性物品110更容易沿着裆间部,在吸收性物品110 的表面片10和吸收体31上,形成了仿照裆间部的形状的压花槽71a和71b (所谓的铰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10中,吸热材料配置在至少包含吸收性物品 110的中央区域220的配置区域,并且该配置区域内的吸收性物品1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 的吸热材料的混合率,比配置区域内的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吸热材料的混合 率低。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在吸收性物品110中,吸热材料51和52配置到吸收体31 的长度方向的配置区域227至229。在图5的例子中,吸热材料51和52的平面方向的配置 区域227至229,用网格图案表示。另外,如图5所示,设吸收体3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3 时,配置区域227至229的整个长度方向的长度L4,优选与长度L3大致相同。这里,吸热材料51是吸收性物品110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吸热材料。吸热材料51 配置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即配置区域228内。所谓的“吸收性物品110的长度方向的中央 部”,是指至少包含吸收性物品110的长度方向的全长的中心的区域。另外,吸热材料52是配置在配置区域227至229内的吸收性物品110的长度方向 的两端部的吸热材料。吸热材料52配置在配置区域227和配置区域229内。另外,所谓 “吸收性物品1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是指在使用者使用吸收性物品110时,相对于上述 中央部的区域的腹侧的区域及臀侧的区域。另外,配置区域227和配置区域229的吸热材料52的混合率,比配置区域228的吸热材料51的混合率低。混合率是每单位面积的混入量,例如,表示每单位面积的吸热材 料的重量。另外,在吸热材料51和52中,也可以配置粒径不同的吸热材料。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10中,吸热材料51和52配置到整个吸 收体31的长度方向的配置区域。因此,即使使用者在吸收性物品110的前方区域210、后方 区域230排泄经血等体液时,也能更可靠地产生吸热反应。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10,吸收性物品1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部的吸热材料52的混合率比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吸热材料51低。根据该吸收性物品110, 即使在经血等体液的排泄量多的中央部,吸热材料51也能产生充分的吸热反应。另外,根据吸收性物品110,水溶性物质溶解到一旦通过了表面侧片10的血液中, 使血液的浸湿性降低。因此,血液不容易再次透过表面侧片10返回到肌肤表面。因此,可 以给使用者带来干爽的感觉。这样,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10,在排泄经血等体液时,可以 抑制使用者所感觉到的闷湿感。(其它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生理用卫生巾为例,说明了吸收性物品。但是,本发明并不 局限于生理用卫生巾,也适用于内裤衬垫等女性用吸收性物品、失禁垫、尿布等。上面,用上述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说明书中 说明的实施方式,这一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 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内,作为修正及变更方式而进行实施。因此,本说 明书的记载仅是举例说明的目的,对本发明不构成任何限制。另外,也可以将本发明的实施 方式和变型例进行组合实施例下面,用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实验装置〉首先,为了再现肌肤与吸收性物品之间的空间,并且为了再现使用中的体液扩散 状态,制作了图6(a)和图6(b)所示的实验装置。图6(a)是实验装置的横剖视图,图6 (b) 是实验装置的纵剖视图。在实验装置中,用丙烯酸类容器300作成纵90mm、横70mm、深IOmm的密闭空间。在 实验装置上,为了测定该密闭空间的温湿度变化而设置了温湿度传感器350。在丙烯酸类容器300的上方设置了丙烯酸类盖。为了使实验液能朝纵向扩散,在 丙烯酸类盖上设有2个可供注射器340沿纵向插入的孔和从每一个注射器340朝纵向在2 个部位滴下的孔310 320。即,实验液可从纵向并排的4个部位的孔滴下。实验液的成分,为了与体液的盐浓度相符,以使氯化钠浓度达到0.9%的方式,采 用将氯化钠与蒸馏水混合而成的生理盐水。实验液的温度,为了与体液的温度相符,调整为37°C 士5°C。〈实施例1>制作试样1。该试样1具有配置了吸热材料的吸收体。具体地说,首先把150gsm 的纸浆和1. 5g的氯化钾混合,成形为长度100m、宽度30mm的尺寸,作为吸收体的上层部件。另外,氯化钾(吸热材料)的平均粒径是425 μ m,粒径在325 525 μ m的范围(平12均粒径范围)的氯化钾占整体量的42%。氯化钾的粒度分布是如图3所示的粒度分布。另外,把130gsm的纸浆和0. 3g的高分子吸收体混合,成形为长度200m、宽度70mm 的尺寸,作为吸收体的下层部件。成形后,将上层部件和下层部件重合,用14gsm的薄纸包覆。包覆后,用压花加工 将吸收体的厚度调整为3. 4mm。压花加工后,把35gsm的气粘无纺布作为表面片,配置在吸收体上,为了将表面片 和吸收体一体化,用压花加工将两侧接合。用压花加工进行接合后,为了配置在实验装置上,把表面片和吸收体切成纵90mm、 横70mm的尺寸,将其作为试样1。制作未配置吸热材料的吸收体,作为试样2。试样2,除了在吸收体的上层部件上 不配置氯化钾(吸热材料)这一点之外,用与上述试样1同样的方法制作。(评价方法1)通过下述方法,用制成的试样1进行评价实验。评价实验是在35°C 士5°C、75RH% 士 5RH%的环境下进行的。首先,打开上述实验装置的丙烯酸类盖,把试样1设置在丙烯酸类容器300内。接 着,关闭丙烯酸类盖,为了稳定化,放置15分钟。另外,在关闭丙烯酸类盖的时刻,开始测定 密闭空间的温度和湿度。测定开始15分钟后(稳定化后),滴下2ml调整为37°C 士5°C的实验液。30分钟 后,滴下2ml同样温度的实验液。将该工序反复进行5次,共计滴下IOml的实验液。另外, 测定从测定开始起共2小时45分钟的温度和湿度。另外,对试样2也同样地进行上述评价实验。(评价结果1)图7(a)和图7(b)是由上述评价实验得到的温度和湿度的测定结果。图7 (a)是 湿度的测定结果,图7(b)是温度的测定结果。如图7(a)和图7(b)所示,在试样2中,在刚滴下了 2ml的实验液后,实验装置的 密闭空间的温度和湿度就急剧上升,而在试样1中,其温度和湿度与试样2相比不上升。另 外,即使反复(5次)滴下2ml的试验液,在试样1中,其温度和湿度与试样2相比也不上升。(评价方法2)用得到的试样1进行下述的评价实验。评价实验是在35°C 士5°C、75RH% 士5RH% 的环境下进行的。首先,打开上述实验装置的丙烯酸类盖,把试样1设置在丙烯酸类容器300内。接 着,关闭丙烯酸类盖,为了稳定化,放置15分钟。另外,在关闭丙烯酸类盖的时刻,开始测定 密闭空间的温度和湿度。测定开始15分钟后(稳定化后),滴下6ml的调整为37°C 士5°C的实验液。接着, 测定60分钟内的温度和湿度。另外,对试样2也同样地进行上述评价实验。(评价结果2)图8(a)和图8(b)是由上述评价实验得到的温度和湿度的测定结果。图8 (a)是 湿度的测定结果,图8(b)是温度的测定结果。
如图8(a)和图8(b)所示,在试样2中,在刚滴下后,温度和湿度就急剧上升,而在 试样1中,其温度和湿度与试样2相比不上升。(对实施例1的研究)根据上述评价实验和评价结果可知,即使在反复排泄体液时、或体液排泄量多时, 试样1也能抑制肌肤表面与吸收性物品之间的空间的温度及湿度的急剧上升。另外,试样 1的密闭空间的温度,相对于试样2不极端地降低,是不给使用者带来冰凉感等不适感的程 度的温度。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在排泄经血、尿等体液时,能抑制肌肤表面与吸 收性物品之间的空间的温度及湿度的上升,所以,可以抑制使用者所感觉到的闷湿感。〈实施例2>以氯化钾为例,对粒径不同的氯化钾通过水合作用而完全溶解的速度进行评价实验。首先,制作粒径不同的多个吸热材料作为试样。具体地说,制作粒径在600 710 μ m的范围内(粒径大的范围)的吸热材料作为试样A。制作粒径在355 500μπι的 范围内(粒径为平均粒径范围)的吸热材料作为试样B。制作粒径在150 250 μ m的范围 内(粒径小的范围)的吸热材料作为试样C。另外,制作了实验液。具体地说,为了使实验液的成分与体液的盐浓度相符,以使 氯化钠浓度达到0. 9%的方式,制作了将氯化钠与蒸馏水混合而成的生理盐水,作为实验 液。(评价方法)首先,为了与体液温度相符,将实验液的温度调整成为37°C 士5°C。接着,采取各l.Og的试样A至试样C,放入玻璃烧杯(50ml用、直径43mm)内。把3. Oml的实验液滴入玻璃烧杯。测定从开始滴下实验液到各试样完全溶解了的时间。(评价结果)由上述评价实验,得到下述的测定结果。试样A 粒径大的范围(600 710 μ m的范围):62分10秒试样B 平均粒径范围(355 500 μ m的范围)52分43秒试样C 粒径小的范围(150 250 μ m的范围):25分37秒(对实施例2的研究)从上述评价实验和评价结果可知,虽然有与实验液的滴下量、实验环境的温湿度 相依存的情况,但倾向为粒径越大的吸热材料,完全溶解的速度越慢。也就是说,通过混合 粒径不同的吸热材料,可以长时间地产生吸热反应。另外,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08-140053号(2008年5月28日申请)的全部内容, 作为参考,纳入本申请的说明书内。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及生理用卫生巾,在排泄经血、尿等体液时,能抑 制使用者所感觉到的闷湿感,所以对提供吸收性物品及生理用卫生巾是有价值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配置在该表面片与该 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收性物品上,在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连续地设有前方区域、中央区域和后 方区域;吸热材料在至少包含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中央区域的配置区域中配置在上述吸收体的 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配置区域内的、上述吸收性物品 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上述吸热材料的混合率,比上述配置区域内的、上述吸收性物品的 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上述吸热材料的混合率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配置粒径不同的多个上述吸热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配置在上述吸收体内部的上述吸热 材料中、粒径为整体的平均粒径的士 100 μ m的范围内的上述吸热材料,为60%以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配置在上述吸收体内部的靠上述表 面片一侧的上述吸热材料的粒径,比配置在上述吸收体内部的靠上述背面片一侧的上述吸 热材料的粒径小。
6.一种生理用卫生巾,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配置在该表面片与 该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生理用卫生巾上,在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连续地设有前方区域、中央区域和 后方区域;吸热材料在至少包含上述生理用卫生巾的中央区域的配置区域中配置在上述吸收体 的内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理用卫生巾,其特征在于,上述生理用卫生巾还具有朝宽度方向伸出的侧翼;上述中央区域的长度方向的区域是上述侧翼的长度方向的区域。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理用卫生巾,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生理用卫生巾上,在上述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形成了压花槽;上述压花槽沿着上述生理用卫生巾的长度方向;上述吸热材料配置在上述压花槽的内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100),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10)、不透液性的背面片(40)和配置在该表面片与该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30)。在吸收性物品(100)上,在吸收体的长度方向连续地设有前方区域(210)、中央区域(220)和后方区域(230)。吸热材料(50)在至少包含吸收性物品的中央区域(220)的配置区域中配置在吸收体(30)的内部。
文档编号A61F13/534GK102046124SQ200980119488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8日
发明者和田充弘, 小松慎平, 野田祐树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