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27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浴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涉及一种浴槽装置,尤其涉及使入浴者做运动的浴槽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提高了对健康、休息的关心并追求健康、休息。而且,在一般家庭浴槽 中,广泛普及了具备水流浴功能的商品。水流浴商品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水流使入浴者得 到按摩、从疲劳中恢复和得到医治。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技术,生成在一个方向上流动的直接、连续碰 触的均勻流,将均勻流射向可处于完全放松状态的入浴者,从而刺激人体表面。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技术,不采用均勻流而使流水循环泵的转数可 变,从而控制流水的吐出量及吐出压。另外,作为局部按摩,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如下的循环式浴槽,在浴槽内部设 置放脚部,设有向该放脚部喷出喷流的吐出口。另一方面,也有在浴槽内做运动的方案。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在浴 槽内设置可踏入的脚蹬。通过弹簧对脚蹬施加踏入负载,入浴者保持坐姿用单脚来将脚蹬 踏入,从而可以做运动。另外,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有如下的气泡生成装置,通过控制部来控制来自喷出 喷嘴的喷流的喷出、停止。在专利文献5中,记载有如下内容,由于两喷出位置而产生喷出 沐浴用温水的一定的重叠时间,可顺畅地进行喷出位置的转移,从而不使入浴者产生不快 感。但是,与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循环式浴槽相同,该气泡生成装置不是使入浴者做运动的
直ο专利文献1 日本国特开平2-127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国特开平3-16568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国特开2005-287541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国特开2003-236014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国特许第27108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一般家庭浴槽中的水流浴的主流是利用水流来对入浴者进行按摩, 为了按摩效果,其目的在于控制流量。因此,以强化肌肉力量为目的的浴槽较少。另外,对 于在浴槽内设置可踏入的脚蹬的技术而言,平常没有运动习惯的人要想做运动,则需要自 觉地想做运动的很强的意志力。尤其是,由于在入浴时处于放松的精神状态,因此发挥意志 力比较困难。因此,即使在浴槽内设置了运动器具,也可以预想到做运动不会持久。而且, 也有运动器具的安装及拆卸麻烦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使入浴者持续做运动 的浴槽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提供一种浴槽装置,其特征为,具备浴槽,具有第一浴槽壁面及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浴槽壁面相对的第二浴槽壁面;吐水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浴槽壁 面上,向入浴所述浴槽的入浴者的脚底吐出喷流;吐水驱动部,与所述吐水部连接,调节从 所述吐水部吐出的喷流的吐水流量;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吐水驱动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 吐水驱动部而使所述吐水部间歇地吐出喷流,喷流具有使所述入浴者的腿部因该喷流而被 动弯曲的强度。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可以使入浴者持续做运动的浴槽装置。


图1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模式剖视图。图2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动作的模式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中的吐水流量与入浴者腿部状态的关系 的图。图4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中的入浴者状态的图。图5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吐水驱动部的动作状态与其吐水流量的图。图6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吐水驱动部所能够形成的吐水状态的图。图7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模式剖视图。图8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动作的模式俯视图。图9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中的吐水流量与入浴者腿部状态的关系 的图。图10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中的入浴者状态的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中的入浴者的肌肉活动的图。图12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中的入浴者的肌肉位置与其活动的图。图13是表示使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时的呼吸商的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中的吐水流量与脚部移动量的关系的 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积_装置中的活动的肌肉位置的图。
图16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积I装置的变形例的模式剖视图。
图17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积I装置的动作的模式俯视图。
图18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积I装置的动作的模式俯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积_装置的吐水流量状态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积_装置的吐水流量状态的图。
图21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积I装置特性的图。
图22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积I装置的使用实验结果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 曹装置中的吐水流量与入浴者腿部状态的关系的图。图24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动作的模式俯视图。图25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使用实验结果的图。图2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吐水流量与入浴者腿部状态的关系的 图。
图27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动作的模式俯视图。图28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使用实验结果的图。图2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中的吐水流量与入浴者腿部状态的关系 的图。图30是例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动作的模式俯视图。图31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使用实验结果的图。图32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使用实验结果的图。图33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使用实验结果的图。图3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中的吐水流量与入浴者腿部状态的关系 的图。图35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使用实验结果的图。图3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中的吐水流量与入浴者腿部状态的关系 的图。图37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使用实验结果的图。符号说明1、la、lc、Id、le、lf_浴槽装置;2_浴槽;2a_第一浴槽壁面;2b_第二浴槽壁面; 2c-底面;2d-浴槽侧壁面;3-吐水部;3L-第一吐水部;3R-第二吐水部;4-吐水驱动部; 4L-第一吐水驱动部;4R-第二吐水驱动部;4s-吸入口 ;5-控制部;Al、al a3-时间; Ad-膝关节角度;BS-弯曲着的状态;D、D1、D2-距离;DB-脚部移动量;DR-占空比;DS、DS1、 DS2、DS3-轨迹稳定度指标;El-拉伸运动;E2-步行运动;E3-平衡训练;EM-运动模式; L-实线;L1、L2-距离;LA-细线;LB-粗线;LS-腿部状态;LSL、LSR-状态;M-入浴者;Ml-腓 肠肌;M2-股四头肌;M3-竖脊肌;M4-腿筋;M5-胫骨前肌;M6-前臂肌肉群;MA-肌肉活动 量;PA PD、P1 P7-实验对象;PH-相位;PL、PS_部位;PPl-弯曲期;PP2-保持期;PP3-伸 展期;PS-部位;Q、QL、QR、Q4-吐水流量;QUQ2-吐出流量;QB、QS-值;QO-目标吐水流量; Qa-规定值;Qb-规定喷流值;Qdonw-吐水状态;Qi-初始吐水流量;Qmax-最大值;Qup-状 态;RQ-呼吸商;RQl-实施方式中的呼吸商;RQ2-比较例中的呼吸商;RQR-脂肪燃烧区域; RT-比率;SS-相对伸展的状态;S 1、S2-时刻;TT, TTl TT5-周期;Tl T4、T21 Τ24、 tbl tb4_动作状态;Tq-吐水流量上升时间;Tv-电压上升时间;Vl-外加电压;VlO-目 标外加电压;W-水;ml-背;m2-脚底;m3、m5、m6、m7-肌肉群;m4_内部肌肉;n3_躯干部; n4-股关节;n5-大腿部;n6_小腿部;n7_脚部;t_时间;tl t4、tll tl3、tcl tc4_时 刻;tp-时间。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发明为一种浴槽装置,其特征为,具备浴槽,具有第一浴槽壁面、第一浴槽壁 面及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浴槽壁面相对的第二浴槽壁面;吐水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浴槽壁面 上,向入浴所述浴槽的入浴者的脚底吐出喷流;吐水驱动部,与所述吐水部连接,调节从所 述吐水部吐出的喷流的吐水流量;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吐水驱动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吐 水驱动部而使所述吐水部间歇地吐出喷流,喷流具有使所述入浴者的腿部因该喷流而被动 弯曲的强度。
根据该浴槽装置,可以使入浴者持续做运动。另外,第2发明为根据第1发明所述的浴槽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吐水部具有第 一吐水部,向所述入浴者的左脚底吐出喷流;及第二吐水部,向所述入浴者的右脚底吐出喷 流,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及第二吐水部吐出喷流,喷流具有使所述入浴者的左右腿部因 该喷流而被动弯曲的强度。根据该浴槽装置,可以使入浴者的左右腿部处于其他状态。由此,例如在坐下的姿 势下,可以使入浴者做更接近步行动作的水中行走动作,可以进一步提高运动效果。另外,第3发明为根据第2发明所述的浴槽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 一及第二吐水部交替吐出喷流,喷流具有使所述入浴者的左右腿部因该喷流而被动弯曲的 强度。根据该浴槽装置,可以使入浴者做更接近步行动作的水中行走动作,可以进一步 提高运动效果。另外,第4发明为根据第2发明所述的浴槽装置,其特征为,在使所述入浴者的左 右腿部被动弯曲及伸展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吐水驱动部及所述第二吐水驱动部, 以便所述入浴者的左右腿部的状态包含所述入浴者的左右脚部同时离开所述第一吐水部 及所述第二吐水部的状态。根据该浴槽装置,可以产生两个脚底离开吐水部的状态,可以产生更加接近实际 的步行动作的运动状态。另外,第5发明为根据第2发明所述的浴槽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吐水驱动部具有 第一吐水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吐水部连接;及第二吐水驱动部,与所述第二吐水部连接。根据该浴槽装置,从第一吐水部与第二吐水部吐出的水量变得容易控制。另外,第6发明为根据第2发明所述的浴槽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第一吐水部与所 述第二吐水部是在水平方向上配列的一对吐水部。根据该浴槽装置,在入浴者做运动时,在左右腿部处于伸展状态时配置在离浴槽 底面大致相同的高度上,可以实现入浴者的自然的姿势。另外,第7发明为根据第3发明所述的浴槽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可以将从 所述吐水部吐出的喷流的状态设定成第1喷流状态与第2喷流状态,第1喷流状态是使所 述入浴者的腿部不弯曲的状态,第2喷流状态是吐水流量多于所述第1喷流状态且使所述 入浴者的腿部弯曲的状态,可变更在所述第1及第2喷流状态当中至少任意一个的持续时 间。根据该浴槽装置,入浴者通过变更第1及第2喷流状态当中至少任意一个的吐水 时间,从而可以变更多种运动模式,可以做脚踏运动、步行运动等。因此,入浴者对运动不产 生厌倦感,可以持续做上述运动。即,可以说该浴槽装置是如下运动浴槽装置,在使入浴者 坐下的状态下,可以使入浴者被动地做运动。另外,第8发明为根据第7发明所述的浴槽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可变更相 对于从所述吐水部吐出的喷流状态变化周期的所述第1及第2喷流状态的持续时间比例。根据该浴槽装置,入浴者通过变更相对于从吐水部吐出的喷流状态周期的第1及 第2喷流状态的吐水时间比例,从而可以变更近似于拉伸运动的运动、像步行运动这样的 屈伸运动、近似于平衡训练的运动。因此,入浴者对运动不产生厌倦感,可以持续做上述运动。另外,第9发明为根据第7发明所述的浴槽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可变更从 所述吐水部吐出的喷流状态的变化周期。根据该浴槽装置,入浴者通过变更从吐水部吐出的喷流状态的周期,从而可以变 更近似于拉伸运动或平衡训练的运动、像步行运动这样的屈伸运动。因此,入浴者对运动不 产生厌倦感,可以持续做上述运动。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图1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模式剖视图。在浴槽装置1中设有浴槽2。浴槽2的形状例如大致呈长方体形状。而且,在浴 槽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内侧面成为入浴者M可以保持入浴姿势且入浴者的背ml (背 面)可倚靠的第一浴槽壁面2a。另外,在浴槽的长度方向上,与第一浴槽壁面2a相对地设 有第二浴槽壁面2b,第二浴槽壁面2b成为入浴者M的脚底m2接触的壁面。第一浴槽壁面 2a与第二浴槽壁面2b连接于底面2c。浴槽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即在浴槽2中的第二浴槽壁面2b与第一浴槽壁面2a之 间的长度为,在标准体格的入浴者M采取入浴姿势时,在将背ml靠在浴槽2的第一浴槽壁 面2a且使脚底m2与第二浴槽壁面2b相对时的可以用脚底m2覆盖吐水部3的长度。另外, 使入浴者M的臀部接触于浴槽2的底面2c。在浴槽2的第二浴槽壁面2b上设有吐水部3。吐水部3连接于吐水驱动部4,吐 水驱动部4可以向以入浴者M的脚底m2为中心的腿部吐出喷流。由吐水部3喷出的喷流 的方向为从第二浴槽壁面2b朝向第一浴槽壁面2a的方向。另外,在浴槽装置1中设有生成喷流的吐水驱动部4。吐水驱动部4向连接于吐水 驱动部4的吐水部3送出喷流。而且,吐水驱动部4的吸入口 4s连通于浴槽2的内部。由 此,吐水驱动部4从浴槽2内汲上水W而生成喷流。另外,吐水驱动部4调节从吐水部3吐出的吐水流量(在单位时间内吐出的水的 体积)。通过连接于吐水驱动部4的控制部5的信号来控制由吐水驱动部4生成的吐水流量。下面,使用图1至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浴槽2内放入水(温水)W的状态下,入浴者M进入浴槽2内,采取 入浴姿势。即,入浴者M将臀部接触于浴槽2的底面2c,将背ml抵接于浴槽2的第一浴槽 壁面2a上,使脚底m2与第二浴槽壁面2b相对。而且,入浴者M以用脚底m2覆盖吐水部3 的形式配置脚底m2,采取用脚底m2来捕捉从吐水部3吐出的喷流的初始姿势。此时,虽然入浴者M处于放松状态,但是由于用腿部(脚底m2)、臀部、躯干部(背 ml)来抵抗浮力,从而避免入浴者M的身体因浮力的作用而沉没在水(温水)W内,因此在各 支撑点周围的肌肉群进行微小的肌肉活动。但是,由于上述肌肉群的活动微小,无意识地进 行,因此入浴者M可以与通常入浴时一样轻松地保持上述的入浴姿势。而且,入浴者M因施 加到入浴者M自身的浮力的作用而失去入浴姿势的平衡,对此入浴者M无意识地进行通过 活动全身的肌肉来稳定姿势的补偿动作。此时,发生入浴者M身体的较广范围内的肌肉的 活动。
图2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1的动作的模式俯视图,表示来自吐水部 3的喷流呈使入浴者M的腿部弯曲的喷流状态与不弯曲的喷流状态地调节喷流的吐水流量 时的动作,吐水部3配置成可与脚底m2相对。首先,使吐水驱动部4及控制部5进行动作。由此,吐水驱动部4从吸入口 4s汲 上浴槽2内的水而生成喷流。而且,吐水驱动部4接收来自控制部5的信号(指令)而调 节由吐水驱动部4所生成的喷流的吐水流量。接收到控制部5的信号(指令)的吐水驱动部4调节从吐水部3喷出的吐水的吐 水流量。例如,吐水流量从初始吐水流量0升/分开始用0. 3秒左右就上升到作为目标吐 水流量的例如135升/分。在要求更高的响应性的情况下,可以使初始吐水流量大于0升/分。例如,入浴者 M的脚部不离开第二浴槽壁面2b程度的吐水流量即30升/分。由此,缩短吐水驱动部4的 上升时间,其结果,可以通过更高的应答性来调节吐水流量。下面,使用图2对吐水部3的吐水动作状态进行说明。在动作状态Tl中,吐水部3以规定值Qa以上的吐水流量进行吐水。而且,在动作状态T2中,从吐水部3吐出的吐水流量成为从规定值Qa以上的值向 不弯曲入浴者M的腿部的状态的吐水流量减少吐水流量的吐水状态Qdown。在动作状态T3中,从吐水部3吐出的吐水流量成为不弯曲腿部的状态的吐水流 量。而且,在动作状态T4中,从吐水部3吐出的吐水流量成为从不弯曲腿部的状态的 吐水流量向以规定值Qa以上进行吐水的吐水流量增加吐水流量的状态Qup。并且,在动作状态T1、T2、T3及T4中,按照该顺序进行转移,在动作状态Τ4之后返 回到动作状态Tl,动作状态Tl、Τ2、Τ3及Τ4可以循环而反复。在此,规定值Qa表示可以维持入浴者M腿部的弯曲状态的充分量的吐水流量。在此,“不弯曲的状态”除了严格意义上的不弯曲的状态之外还包含“对于弯曲的 状态来说,相对地处于弯曲程度较低的状态的状态”。即,“不弯曲的状态”包含相对于“弯 曲的状态”而言“相对较少地弯曲的状态”。下面,对被上述吐水状态所引导的入浴者M的腿部状态进行说明。在动作状态Tl中,在吐水部3以规定值Qa以上进行吐水时,入浴者M的腿部关节 (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处于弯曲的状态,处于脚部离开第二浴槽壁面2b的状态。而且,在动作状态T2中,从吐水部3吐出的吐水流量处于向小于规定值Qa的值减 少的吐水状态Qdown,入浴者M的腿部关节(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从弯曲的状态逐渐 地向伸展状态转移,脚部向第二浴槽壁面2b侧移动。在动作状态T3中,从吐水部3吐出的吐水流量处于不弯曲腿部的状态。此时,入浴 者M的腿部关节(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处于伸展状态。此时的吐水流量从0升/分 成为不弯曲入浴者M的腿部、即脚部不离开第二浴槽壁面2b程度的吐水流量(例如30升 /分以下)。而且,在动作状态T4中,吐水部3在增加吐水流量的状态Qup下进行吐水,此时, 入浴者M的腿部关节(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从伸展状态向弯曲状态转移。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吐水流量与入浴者腿部状态的关系的图。图3(a)及(b)是以横轴为时间t而例示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1中的吐水流量 与腿部状态的曲线图。图3(a)的纵轴表示从吐水部3吐出的吐水流量Q,图3(b)的纵轴表 示腿部的弯曲伸展状态LS。通过图3(a)及(b)对吐水状态(吐水流量Q)的时间变化与腿部的弯曲伸展状态 LS进行说明。在增加从吐水部3吐出的吐水流量Q的过程(ii)及过程(vi)中,在某一时 刻tl及t3的吐水流量Q成为规定喷流值Qb以上。此时入浴者M处于腿部弯曲的状态BS。下面,在减少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的过程(iv)中,在某一时刻t2,吐水流量Q成为 小于规定喷流值Qb的值,成为不弯曲入浴者M腿部的状态。在此,对规定喷流值Qb进行说明。当向入浴者M的脚底m2吐出超过规定喷流值 Qb的吐水流量Q时,脚部离开第二浴槽壁面2b与吐水部3,向弯曲的状态BS转移。另一方 面,当吐水流量Q从大于规定喷流值Qb的值变成小于规定喷流值Qb的值时,成为脚部向第 二浴槽壁面2b侧移动的状态。即,入浴者M的腿部从弯曲状态BS开始向相对伸展状态SS 转移。这样,控制部5在将从吐水部3吐出的喷流的吐水流量增加到规定值Qa以上的过 程(过程(ii)及过程(vi))中,可以使入浴者M的腿部弯曲。而且,控制部5在减少喷流 的过程(过程(iv))中,可以使入浴者M弯曲的腿部伸展。从吐水部3吐出的吐水流量的规定值Qa例如可以是110升/分以上。更加利于 腿部活动的吐水的规定值Qa可以是150升/分,更优选180升/分。另外,规定喷流值Qb例如可以是50升/分,优选80升/分,更优选90升/分。但是,本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可以根据浴槽装置1的浴槽2的大小、水W的量、入 浴者M的体格、作为目的运动状态等来任意地设定规定值Qa及规定喷流值Qb。并且,吐水状态的时间变化与腿部的弯曲伸展状态包含水流特有的滞后。例如,在 入浴者M的脚底m2所承受的喷流中,即使停止吐水驱动部4,由于惯性的力按压脚底m2的 力也不会立刻消失。因此,腿部的弯曲与伸展动作,尤其是在向伸展侧转移时,迟于吐水时 间发生腿部的动作。因此,例如在设置显示部等来对运动结束通知等进行控制时,例如通过 具备如下程序来向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水中运动,该程序在最终结束屈伸运动而结束对 吐水驱动部4的控制之后,滞后发送结束运动的通知。下面,通过图3的过程(i) 过程(iv)、图4(a) (e)来说明由于吐出的吐水流 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入浴者M的腿部屈伸运动。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入浴者的 腿部由于吐水而处于的状态的模式图。在图3的过程(i)中,从吐水部3吐出的吐水流量Q是小于规定喷流值Qb的值 QS,即在不弯曲腿部的状态下的吐水流量。此时,对入浴者M的脚底m2不施加按压的力,或 者施加入浴者M的腿部不弯曲程度的力。此时,腿部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处于伸展状 态,入浴者M例如处于图4(a)所示的姿势。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入浴者的腿部伸展的 状态”表示入浴者在自然状态下伸出腿部的状态,不一定表示腿部的关节完全伸展的状态。下面,在图3的过程(ii)中,将从吐水部3吐出的吐水流量Q增加到成为规定喷 流值Qb以上。此时,如图4(b)所示,由于按压脚底m2的力增加,因此入浴者M的姿势从相 对伸展腿部关节(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的状态SS逐渐向弯曲状态BS转移。S卩,入浴 者M的姿势处于向离开第二浴槽壁面2b侧的方向移动脚部的状态。
下面,在图3的过程(iii)中,从吐水部3吐出的吐水流量Q成为规定值Qa(未图 示)以上的值QB,成为腿部保持弯曲的状态的喷流状态。此时,如图4(c)所示,入浴者M的 姿势为腿部保持弯曲的状态BS的姿势。下面,在图3的过程(iv)中,将从吐水部3吐出的吐水流量Q减少到小于规定喷 流值Qb。此时,如图4(d)所示,由于按压脚底m2的力减少,因此入浴者M的姿势从弯曲腿 部关节(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的状态BS逐渐向相对伸展的状态SS转移。S卩,入浴者 M的姿势处于向第二浴槽壁面2b侧移动脚部的状态。下面,在图3的过程(ν)中,从吐水部3吐出的吐水流量Q成为小于规定喷流值Qb 的值QS,即成为不弯曲腿部程度的值。即,吐水部3对脚底m2不施加按压腿部的力,或者对 脚底m2施加入浴者M的腿部不弯曲程度的力。此时,如图4(e)所示,入浴者M的姿势处于 保持伸展腿部的状态SS的姿势。该喷流状态为与图3的过程(i)所示的状态相同的喷流 状态,此时的入浴者M的姿势为与图4(a)所示的状态相同的弯曲伸展状态。另外,图3的 过程(vi)所示的喷流状态与图3的过程(ii)相同,入浴者M的腿部也处于图4(b)所示的 状态。通过重复上述说明的图3的过程(i) (iv)、图4(a) (e)所例示的动作,入浴 者M即使在入浴中不具有自行积极做运动的意思,也由于喷流而可以做运动。该运动中的 运动效果为,由腿部的弯曲动作与伸展动作带来的肌肉活动,承受水流的同时微小地调节 腿部的活动,而且,加上在温水所形成的温热环境下进行,即使在短时间内也可以做有效的 运动。另外,由于在肌肉、腱、关节的柔软性提高了的时点做运动等,因此可以接受安全、有 效的运动。所以,也可以利用在负伤中的康复锻炼等中。因此,通过控制部5的控制来增减来自吐水部3的吐水流量Q,从而入浴者M的脚 部沿着浴槽2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其结果,可以使入浴者M的腿部做屈伸运动。另外, 因为腿部由于喷流而弯曲伸展,因此不一定需要入浴者M的做运动的强烈意志,所以可以 使入浴者M持续做运动。另外,吐水部3设置在第二浴槽壁面2b上,在不吐出喷流的情况 下可以与通常的浴槽同样地使用,因此也不需要安装或拆卸其他运动器具的时间,也不成 为累赘。即,可以说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1是如下的运动浴槽装置,在使入浴者 M坐下的状态下,可以使入浴者M被动地做屈伸运动。另外,在吐水流量Q降低的同时腿部伸展时,由于变弱的喷流像引水(priming water)那样将入浴者M的脚部诱导到吐水部3的位置附近,因此入浴者M不需要有意识地 调整腿部。图5是例示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1所包含的吐水驱动部的驱动状态与由吐水驱 动部吐出的吐水流量的曲线图。并且,由吐水驱动部4调节并供给到吐水部3的水量,由于 与由吐水部3吐出的水量(吐水流量Q)相同,因此关于吐水驱动部4向吐水部3供给的吐 水流量Q4进行说明。如图5(a)所示,由控制部5施加于吐水驱动部4的外加电压VI,用电压上升时间 Tv从初始值上升到目标外加电压V10。而且,吐水驱动部4通过来自控制部5的外加电压 Vl用吐水流量上升时间Tq将从吐水驱动部4供给到吐水部3的吐水流量Q4从初始吐水流 量变化到目标吐水流量Q0。此时的变化到目标吐水流量QO的吐水流量上升时间Tq充分 短。例如,如图5(a)所示,在由控制部5施加于吐水驱动部4的外加电压Vl上升到目标外加电压VlO的电压上升时间Tv为180毫秒时,吐水驱动部4可以用150毫秒的吐水流量上 升时间Tq将吐水流量Q4变化到目标吐水流量QO (图5 (b))。通过图6(a) (d)来说明由于使用了到目标吐水流量QO为止的吐水流量上升时 间Tq充分短的吐水驱动部4而能够实现的吐水状态。图6 (a) (d)是例示在纵轴上表示 从吐水驱动部4供给到吐水部3的吐水流量Q4 ( S卩,从吐水部3吐出的吐水流量Q),以横轴 为时间t的吐水状态的曲线图。由于吐水驱动部4可以瞬时将吐水流量Q4上升到目标吐水流量Q0,因此吐水驱动 部4可以输出图6(a)所示的锯齿波、三角波状变化的吐水流量Q4。另外,如图6(b)、(C)所示,吐水驱动部4可以输出上升较快的梯形波状、矩形波状 或上升速度较低的梯形波状变化的吐水流量Q4。而且,如图6(d)所示,吐水驱动部4可以 输出正弦波状(或者余弦波状)变化的吐水流量Q4。此时,通过使吐水流量Q4的初始吐水 流量Qi大于0升/分,从而实现更短的上升时间,可以瞬时输出按照控制部5的信号(指 令)的吐水流量Q4。例如,当由控制部5供给的外加电压Vl用180毫秒左右从0伏上升到120伏时, 由吐水驱动部4供给到吐水部3的吐水流量Q4可以用150毫秒左右从0升/分上升到140 升/分。而且,要想更缩短吐水流量Q4的上升时间,则例如从由控制部5供给的外加电压 Vl在偏移(offset)的状态即30伏到120伏为止进行用150毫秒左右上升的控制,吐水驱 动部4供给到吐水部3的吐水流量Q4用120毫秒就可以从35升/分上升到140升/分。(第2实施方式)下面,使用图7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7是例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模式剖视图。如图7所示,在浴槽2的第二浴槽壁面2b上设有左腿用的第一吐水部3L及右腿 用的第二吐水部3R(以下也统称为(吐水部3))。左腿用的第一吐水部3L及右腿用的第 二吐水部3R连接于第一吐水驱动部4L及第二吐水驱动部4R(以下也统称为(吐水驱动部 4)),第一吐水驱动部4L及第二吐水驱动部4R可以以入浴者M的脚底m2为中心向两腿部 交替地吐出喷流。从吐水部3喷出的喷流方向为从第二浴槽壁面2b朝向第一浴槽壁面2a 的方向。上述的一对吐水部3配列在水平方向上,例如,在第二浴槽壁面2b上配置在相对 于中心线呈对象的位置,中心线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图7中,为了图示的便利,虽然相互错开来绘出第一及第二吐水部3L及 3R、吐水驱动部4L及4R,但是实际上可与左脚底相对地配置的第一吐水部3L及可与右脚底 相对地配置的第二吐水部3R配置在相同高度上。在后述的其他剖视图上也相同。另外,在浴槽装置Ia中设有生成喷流的第一吐水驱动部4L及第二吐水驱动部4R。 吐水驱动部4L及4R向各自连接的第一吐水部3L及第二吐水部3R送出喷流。另外,吐水 驱动部4的吸入口 4s连通于浴槽2的内部。由此,吐水驱动部4从浴槽2内汲上水而生成 喷流。另外,第一吐水驱动部4L及第二吐水驱动部4R调节从第一吐水部3L与第二吐水 部3R吐出的吐水流量。此时,在第一吐水部3L处于“减少喷流的过程”时,以使第二吐水 部3R成为规定喷流值Qb以上的状态且成为“增加喷流的过程”的形式进行调节。通过连 接于吐水驱动部4的控制部5的信号来控制由吐水驱动部4调节的吐水流量。
下面,使用图7 图10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在浴槽2内放入水(温水)W的状态下,入浴者M进入浴槽2内,采取 入浴姿势。即,入浴者M将臀部接触于浴槽2的底面2c,将背ml抵接于浴槽2的第一浴槽 壁面2a上,将脚底m2与第二浴槽壁面2b相对。而且,入浴者M以用两个脚底m2覆盖第一 及第二吐水部3L及3R的形式配置脚底m2,采取用脚底m2来捕捉从吐水部3吐出的喷流的 初始姿势。此时,虽然入浴者M处于放松的状态,但是由于用腿部(脚底m2)、臀部、躯干部 (背ml)来抵抗浮力,从而避免入浴者的M的身体因浮力的作用而沉没在水(温水)W内, 因此在各支撑点周围的肌肉群进行微小的肌肉活动。但是,由于上述肌肉群的活动微小,无 意识地进行,因此入浴者M可以与通常入浴时一样轻松地保持上述的入浴姿势。而且,入浴 者M因施加到入浴者M自身的浮力的作用而失去入浴姿势的平衡,对此入浴者M无意识地 进行通过活动全身的肌肉来稳定姿势的补偿动作。此时,发生身体的较广范围内的肌肉的 活动。图8是例示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a的动作的模式俯视图,表示从可与左脚底相 对地配置的第一吐水部3L及可与右脚底相对地配置的第二吐水部3R左右交替地喷出喷流 的情况。首先,使吐水驱动部4及控制部5进行动作。由此,吐水驱动部4从吸入口 4s汲 上浴槽2内的水而生成喷流。而且,吐水驱动部4接收来自控制部5的信号(指令)而调 节由吐水驱动部4所生成的喷流的吐水流量。接收到控制部5的信号(指令)的第一吐水驱动部4L与第二吐水驱动部4R调节 从第一吐水部3L及第二吐水部3R交替喷出的吐水的吐水流量。例如,吐水流量从初始吐 水流量0升/分开始用0. 3秒左右就上升到作为目标吐水流量的例如135升/分。但是,在要求更高的响应性时,可以使初始吐水流量大于0升/分。例如,脚部不 离开第二浴槽壁面2b程度的吐水的吐水流量即30升/分。下面,对从第一及第二吐水部3L及3R左右交替吐水的动作状态进行说明。在动作状态T21中,第一吐水部3L以规定值Qa以上的吐水流量进行吐水。而且,在动作状态T22中,从第一吐水部3L吐出的吐水流量成为从规定值Qa以上 的值向不弯曲腿部的状态减少吐水流量的吐水状态Qdown。下面,在动作状态T23中,从第一吐水部3L吐出的吐水流量成为不弯曲腿部的状 态的吐水流量。而且,在动作状态T24中,从第一吐水部3L吐出的吐水流量成为从不弯曲腿部的 状态的吐水流量向以规定值Qa以上的吐水流量增加的状态Qup。在一个第二吐水部3R中,在动作状态T21中,从第二吐水部3R吐出的吐水流量为 不弯曲腿部的状态下的吐水流量。下面,在动作状态T22中,从第二吐水部3R吐出的吐水流量成为从不弯曲腿部的 状态的吐水流量增加到规定值Qa以上的状态Qup。而且,在动作状态T23中,从第二吐水部3R吐出的吐水流量成为以规定值Qa以上 吐水的状态。而且,在动作状态T24中,从第二吐水部3R吐出的吐水流量成为从规定值Qa以上的值向不弯曲腿部的状态减少吐水流量的吐水状态Qdown。并且,在动作状态T21、T22、T23及T24中,按照该顺序进行转移,在动作状态T24 之后返回到动作状态T21,动作状态T21、T22、T23及T24可以循环而反复。在此,规定值Qa表示可以维持入浴者M腿部的弯曲状态BS的充分量的吐水流量。下面,对被上述的吐水状态所引导的入浴者M的腿部状态进行说明。在动作状态T21中,在第一吐水部3L以规定值Qa以上进行吐水时,入浴者M的 左腿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处于弯曲的状态BS,处于左脚部离开第二浴槽壁面2b的状 态。下面,在动作状态T22中,从第一吐水部3L吐出的吐水流量成为向小于规定值Qa 的值减少的吐水状态Qdown,入浴者M的左腿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从弯曲的状态BS向 相对伸展的状态SS转移。下面,在动作状态T23中,从第一吐水部3L吐出的吐水流量成为不弯曲腿部的状 态。此时,入浴者M的左腿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处于相对伸展的状态SS。而且,在动作状态T24中,第一吐水部3L在增加吐水流量的状态Qup下进行吐水, 此时,入浴者M的左腿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从相对伸展的状态SS向弯曲的状态BS转移。图9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吐水流量与入浴者腿部状态的关 系的图。图9(a) 图9(d)是以横轴为时间而例示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a中的吐水流 量的曲线图。图9(a)的纵轴表示从第一吐水部3L吐出的吐水流量QL,图9(b)的纵轴表示 从第二吐水部3R吐出的吐水流量QR,图9(c)的纵轴表示入浴者M的左腿部的弯曲伸展状 态LSL,图9(d)的纵轴表示入浴者M的右腿部的弯曲伸展状态LSR。图9 (a) 图9(d)的 横轴表示时间t。通过图9 (a)及(b)对吐水状态(吐水流量QL、QR)的时间变化进行说明。在动作状态T21中,从第一吐水部3L吐出的吐水流量QL为规定值Qa以上,从第 二吐水部3R吐出的吐水流量QR为不弯曲腿部程度的喷流状态(不足规定喷流值Qb)。下面,在动作状态T22中,在将由第一吐水部3L吐出的吐水流量QL从规定值Qa 以上的值减少的过程中,增加从第二吐水部3R吐出的吐水流量QR,以便从第二吐水部3R吐 出的吐水流量QR成为规定喷流值Qb以上。在此,对规定喷流值Qb进行说明。当向入浴者M的脚底m2吐出超过规定喷流值 Qb的吐水流量时,脚部离开第二浴槽壁面2b及吐水部3,入浴者M的腿部从相对伸展的状 态SS向弯曲的状态BS转移。另一方面,当吐水流量从大于规定喷流值Qb的值变成小于规 定喷流值Qb的值时,入浴者M的腿部从弯曲的状态BS成为相对伸展的状态SS,即,成为脚 部向第二浴槽壁面2b侧移动的状态。此时,从吐水部3吐出的吐水流量的规定值Qa例如可以是110升/分以上。更加 利于使腿部交替联动的吐水的规定值Qa优选150升/分,更优选180升/分。另外,规定喷流值Qb可以是50升/分,优选80升/分,更优选90升/分。下面,在动作状态T23中,从第一吐水部3L吐出的吐水流量QL为不弯曲腿部的状 态(不足规定喷流值Qb),从第二吐水部3R吐出的吐水流量QR为规定值Qa以上。
而且,在动作状态T24中,在将由第二吐水部3R吐出的吐水流量QR从规定值Qa 以上的值减少的过程中,增加吐水流量QL,以便从第一吐水部3L吐出的吐水流量QL在规定 喷流值Qb以上的状态下吐出。这样,控制部5在减少从一个吐水部(例如第一吐水部3L)吐出的喷流量(在单 位时间内的量)的过程中,控制第一吐水驱动部4L及第二吐水驱动部4R,以便可以将从另 一个吐水部(例如第二吐水部3R)吐出的喷流量(在单位时间内的量)增加到规定喷流值 Qb以上。而且,对第一吐水驱动部4L及第二吐水驱动部4R交替地进行如上述的控制部5 的控制。在本实施例中,一个脚部充分离开吐水部3,在从腿部弯曲的状态BS到脚底m2抵 接于吐水部3且腿部伸展的状态SS期间,以成为另一个脚部离开吐水部3的进行规定喷流 值Qb以上的吐水的形式进行控制。即,以形成出两脚部离开了吐水部3的状态(以下,也 称之为重叠)的形式控制从吐水部3吐出的吐水流量(吐水流量QL及吐水流量QR)。通过 上述的控制,可以产生更加接近实际的步行动作的运动状态。这样,在弯曲及伸展入浴者M的左右腿部时,控制部5以左右脚部的状态包含左右 的脚部处于同时离开了第一吐水部3L及第二吐水部3R的状态的形式控制第一吐水驱动部 4L及第二吐水驱动部4R。在本实施例中,在动作状态T22及动作状态T24中,以从第一吐水部3L及第二吐 水部3R吐出的喷流的间隔不对称的形式进行控制。S卩,在动作状态T22中,从第一吐水部 3L吐出的吐水流量QL对时间的变化率的绝对值不同于从第二吐水部3R吐出的吐水流量 QR对时间的变化率的绝对值。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为了弯曲入浴者M的腿部则需要规定喷 流值Qb以上的吐水流量,与此相对腿部开始伸展的吐水流量小于规定值Qa。即,在规定喷 流值Qb以下的吐水流量时,成为入浴者M的腿部保持伸展状态SS的状态。并且,在实际的步行中,在伸展的状态下只有来自地面的斥力施加于腿部,对腿部 的按压力较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对伸展的腿部的吐水小于规定喷流值Qb,从而 产生接近于实际的行走(步行)的状态。通过该控制,在保持入浴者M的运动感的同时,在 坐下的姿势下可以使使用者(入浴者M)做更接近步行动作的水中行走动作。下面,通过图9及图10说明由于吐水流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入浴者M的腿部屈伸运 动。在动作状态T21中,第一吐水部3L成为以规定值Qa以上的吐水流量QL进行吐水 的状态,从第二吐水部3R吐出的吐水流量QR成为不弯曲腿部的状态。此时,入浴者M用左 脚底承受来自喷流的按压力,处于左腿部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弯曲的状态BS。另一方 面,对右脚底不施加按压力,或者施加入浴者M的腿部不弯曲程度的力。因此,右腿部的脚 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处于相对伸展的状态SS,入浴者M的姿势呈图10(a)所示的姿势。下面,在动作状态T22中,从第一吐水部3L吐出的吐水流量QL处于从规定值Qa 以上的吐水流量减少的过程。此时,如图(a)及(b)所示,在从第一吐水部3L吐出的吐水 流量QL变成小于规定喷流值Qb之前的时刻tl 1,以从第二吐水部3R吐出的吐水流量QR成 为规定喷流值Qb的形式进行控制。此时,如图10(b)所示,由于按压左脚底的力伴随吐水流量的降低而变弱,因此入浴者M处于左腿部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自然伸展且左脚部向第二浴槽壁面2b移动的 状态。另外,右腿部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从相对伸展的状态SS逐渐向弯曲的状态BS 转移。即,处于两脚底离开吐水部3的重叠状态。另外,要使入浴者M的伸展的腿部相位与弯曲的腿部相位一致即同时且交替地进 行屈伸运动时,可以使来自一个吐水部的吐水流量低于规定值Qa的同时使来自另一个吐 水部的吐水流量成为规定喷流值Qb。下面,在动作状态T23中,在从第二吐水部3R吐出的吐水流量QR大于规定值Qa 时,如图10 (c)所示,入浴者M的腿部保持弯曲状态BS。此时的第一吐水部3L以小于规定 喷流值Qb的吐水流量QL进行吐水。此时,入浴者M的左腿部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处 于伸展状态SS,右腿部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处于弯曲状态BS。在动作状态T24中,在使从第二吐水部3R吐出的吐水流量QR向小于规定值Qa的 值减少的过程中,以从第一吐水部3L吐出的吐水流量QR成为规定喷流值Qb的形式进行控 制。此时,在从第一吐水部3L吐出的吐水流量QL超过规定喷流值Qb的时刻tl2为止,将 从第二吐水部3R吐出的吐水流量QR保持在规定喷流值Qb以上。即,在时刻tl2之后的时 刻tl3,吐水流量QR成为小于规定喷流值Qb的值。此时,入浴者M的右腿部的脚关节、膝关 节及股关节从弯曲的状态BS向相对伸展的状态SS转移,另外,左腿部的脚关节、膝关节及 股关节从相对伸展的状态SS逐渐向弯曲的状态BS转移。此时,由于按压左脚底的喷流量增加,因此入浴者M的左腿部的脚关节、膝关节及 股关节从相对伸展的状态SS向弯曲的状态BS转移。另一方面,由于按压右脚底的力伴随 吐水流量QR的降低而变弱,因此入浴者M的右腿部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自然伸展,从 弯曲的状态BS向相对伸展的状态SS转移。即,右腿部向第二浴槽壁面2b移动。S卩,入浴 者M的姿势处于图10(d)所示的两脚底离开吐水部的重叠状态。在动作状态T24中的重叠状态之后,在动作状态T24中的吐水状态成为与动作状 态T21相同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将动作状态T21 T24作为腿部动作的1周期。例如, 当使动作状态Tl T4的合计时间为1 2秒时,可以接近于行走动作,同时实现很多的腿 部屈伸运动,能够实现有效的运动。另一方面,当使动作状态T21 T24的合计时间为3 6秒左右时,用脚底m2接受喷流的时间变长。即,重叠状态的时间变长。因此,两脚部离开 第二浴槽壁面2b而留在温水空间内。即,通过延长屈伸运动的重叠时间,可以使不稳定的 姿势延长。通过将保持不稳定的姿势的课题插入于运动中,可以锻炼平衡能力所需的肌肉 群。以上,通过在左右的吐水部(第一吐水部3L及第二吐水部3R)重复上述的吐水状 态,从而入浴者M通过从第一吐水部3L及第二吐水部3R交替吐出的喷流来做交替屈伸左 右腿部的运动。可以重复图10(a) (d)来说明左右腿部的交替的屈伸运动。为了使左右 腿部的交替的屈伸运动更加接近于实际的行走动作,左右腿部同时进行动作的图10(b)与 (d)的重叠状态变得重要。另外,产生弯曲状态BS的喷流,由于生成如包住腿部的水的流场,因此使腿部不 偏离喷流的力作用于腿部。作为与此相同的现象,可以举出将乒乓球放在喷水上时乒乓球 停留在喷流中心的现象。通过这样的喷流,入浴者M可以更有效地做腿部的屈伸运动。因此,通过从第一吐水部3L及第二吐水部3R交替地吐出喷流,入浴者M的左右脚部沿着浴槽2的长度方向交替地进行往复运动,其结果,可以使入浴者M的左右腿部交替地 做屈伸运动。另外,喷流使腿部弯曲及伸展,由于不一定需要入浴者M的想要做运动的强烈 意志,因此可以使入浴者M持续地做运动。另外,由于吐水部3设置在第二浴槽壁面2b上, 在不吐出喷流时可以与通常的浴槽相同地使用,因此不需要安装或拆卸其他运动器具的时 间,也不成为累赘。即,可以说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a是如下的运动浴槽装置, 在使入浴者M坐下的状态下,可以使入浴者M被动地做模拟步行的水中行走运动。当使用如图6所示的驱动装置(吐水驱动部4)时,根据来自控制部5的信号(指 令),可以响应性良好地执行从吐水部3吐出的水量的控制。即,通过吐水来实现陆上行走 动作所需的左右脚的摆出状态。例如,在陆上行走动作中,脚接触地面而脚底承受负载的状 态的站立期与通过在空中摆出脚而做动作的脚底不承受负载的状态即迈步期的比率为,例 如前者为6成后者为4成。因此,在向左右脚底交替吐水的一周期中,以前者为6成后者为 4成的比率生成在吐水周期中的进行吐水的状态与不进行吐水的状态(吐水流量包含规定 喷流值Qb以下的喷流状态)。所以由脚底承受的负载刺激接近于陆上行走动作。因此,认 为可以有效地将对脚底的负载刺激提供给入浴者。通过调查肌肉活动的实验,确认了不停地活动左右脚的状态不仅带来腿部运动而 且带来对全身运动的波及效果。图11是表示吐水状态下的入浴者肌肉群的肌肉活动的图,图11的纵轴表示各个 肌肉群活动的状态(肌肉活动量MA),横轴表示时间t。如图11所示,知道不仅像腓肠肌Ml、胫骨前肌M5、腿筋M4(股四头肌M2)这样的 下肢的肌肉群做运动,而且像竖脊肌M3这样的背部肌肉、像前臂肌肉群M6 (肱桡肌)这样 的腕部肌肉也做运动。这样,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a不仅腿部而且使全身的肌肉群活动,不 仅腿部而且对全身的运动、肌肉力量锻炼也有效果。另外,通过主观评价也知道了诱发入浴 者M的像进行行走动作的运动感。通过图12(a)及(b),具体地说明被动的屈伸运动引起的肌肉活动。图12(a)是 例示因喷流带来的被动运动而活动的肌肉群的图,表示图12(b)中示出的肌肉群的位置。 12(b)是在纵轴上表示肌肉活动量MA,横轴表示时间t,表示根据吐水状态而腿部的不同肌 肉的活动。并且,在该图中,表示腿筋M4 (股二头肌及其它)、胫骨前肌M5的肌肉活动量MA。在时刻Sl (与图9(d)中的时刻til相同)之后,通过腿部的弯曲,胫骨前肌M5积 极地开始活动。该现象说明在脚部离开第二浴槽壁面2b而向第一浴槽壁面2a移动的状态 下发生肌肉的活动。而且,下面在时刻S2(相同于图9(d)中的时刻tl3),入浴者M的脚部向第二浴槽 壁面2b移动,抵接于吐水部3与第二浴槽壁面2b。在时刻S2,当入浴者M的脚部接触于第 二浴槽壁面2b时,通过图12(b)示出腿筋M4进行活动。这样,伴随喷流的增减而发生的腿部的屈伸运动使不同的肌肉群进行活动,从而 提高运动效果。图12所示的胫骨前肌M5是人的身体体节(body segment)中的下腿部所具备的 肌肉。周知胫骨前肌M5的作用是在步行时用于得到地面与脚部之间的间隙。因此,活动胫 骨前肌M5的运动是指对预防摔倒做贡献的运动。
同样,图12所示的腿筋M4是人的身体体节中的大腿部所具备的肌肉群。腿筋M4 是由股二头肌、半膜肌、半腱肌和内收大肌构成的肌肉群。周知股二头肌的作用是主要在步 行时生成踢出力、推进力。因此,刺激腿筋M4的运动是指对维持步行速度与提高步行功能 做贡献的运动。从吐水部3吐出并弯曲入浴者M腿部的吐水流量为,在入浴者M将背ml抵接于第 一浴槽壁面2a上,将脚底m2与吐水部3相对时,可以同时弯曲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 及股关节的量,例如,80 300升/分。并且,当喷流的大小不足80升/分时,有可能入浴 者M的脚底m2不离开吐水部3,当超过300升/分时,有可能水W从浴槽2溢出。当被吐出的吐水流量超过110升/分时,腿部的移动距离由于被吐出的喷流的按 压而成为140mm以上,确认了以该条件为界限使用者(入浴者M)因喷流的屈伸运动而感觉 到运动感。并且,在评论员数35名中,确认了当超过110升/分时脚部因吐水而移动140mm 以上,入浴者M感觉到运动感。而且要在屈伸运动中得到有效且较高的运动效果,则优选通过150升/分左右的 喷流来做运动,更优选,通过180升/分左右的喷流来做的运动比较有效。并且,在以一般 家庭用浴槽为对象的循环式浴槽中,该喷流的大小与按摩用的喷流的大小相比比较大。在 一般的按摩用浴缸中,从一个吐水口吐出的吐水流量为20升/分左右。另外即使在按摩用 浴缸的较强强度下,吐水流量多了也就40升/分左右。如以上所述,通过增加喷流的量,在增加按压脚底的力的同时使屈伸运动的可动 范围变广。伴随该喷流的增加,通过更有效地刺激脚底具备的感觉器与腿部所具备的腱器 官,可以有效地促进作用于步行的功能。另外,虽然利用的浴槽的水(温水)W的水温即使在常温下也可以使用,但是优选 在水温36 41°C的带域使用。例如,在温度接近体温且温热的负载较低时的36 38°C 中,通过增加吐水的吐水流量来增加屈伸运动的转动量,或者,通过缩短吐水周期来增加屈 伸运动的次数,从而更加可以提高运动强度,使入浴者M有效地做运动。另一方面,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充分的运动时,较高地设定温水温度(例如 39 41°C ),由于温热与运动效果的相乘效果,与较低地设定温水温度时相比,在较短时间 内引起能量的消耗,入浴者M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做有效的运动。通过图13对温热的效果与运动效果进行说明。图13是在纵轴上示出表示燃烧效率的呼吸商RQ,在横轴上示出运动的经过时间 tp,比较呼吸商RQl与呼吸商RQ2而表示,RQl是因快速行走与喷流而做被动运动时的呼吸 商,RQ2是进行作为比较例的快速行走时的呼吸商。呼吸商RQ是指评价脂肪燃烧程度的值, 通过氧摄取量与二氧化碳排出量的比率来算出。呼吸商RQ的值越小表示脂肪的燃烧程度 就越高。在呼吸商RQ值变小(例如0.8以下)的脂肪燃烧区域RQR中,成为脂肪燃烧的运 动状态(有氧运动)。作为实验条件,在快速行走中,采用了陆上的时速4. 3公里左右的行走条件。而 且,在使用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a的入浴行走中,温水温度(水W的温度) 为39°C,吐水流量的最大值为160升/分左右。其结果,使用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a的入浴行走的呼吸商RQl与陆 上行走的呼吸商RQ2相比在更快地突入了能够得到较高的脂肪燃烧效果的区域(脂肪燃烧区域RQR)。该结果与在一般的陆上行走中要想脂肪燃烧则需要持续40分钟至50分钟左 右,不然脂肪不燃烧的结果一致。而且上述结果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a由 于温热与运动的相乘效果而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非常高的运动效果。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不一定需要入浴者M的做运动的强烈意志而可以使入浴 者M做运动。该运动成为由外部给予的外力性的被动运动。当采取一般的浴槽内的入浴姿 势时,由于使用者(入浴者M)以抵抗浮力的形式保持姿势,因此无意识当中在入浴者M上 发生微小的肌肉活动。在诱发该微小的肌肉活动的状态下,入浴者M从第一及第二吐水部 3L及3R交替地承受喷流。其结果,由于喷流入浴者M即使在座着的姿势下也可以被动地做 水中行走运动。而且,不仅腿部肌肉群而且也可以使支撑腿部的躯干部所具备的肌肉做活 动。而且,入浴者M因从吐水部3吐出的喷流与施加到入浴者M自身的浮力的作用而 失去入浴姿势的平衡,对此入浴者M无意识地进行通过活动全身的肌肉来稳定姿势的补偿 动作。这也可以使全身做运动。因此,通过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a可以提供较 少地依存入浴者M的意志力且易于持久做的运动。另外,可以在处于入浴姿势的状态下做 该运动,因此容易从通常的入浴转移到运动,成为在生活习惯中便于做的运动,所以也可以 期待持续做运动的效果。而且,由于不需要用于做运动的其他运动器具等,因此在不做运动 时可以与通常的浴槽相同地使用,也不需要安装或拆卸运动器具等的时间,所以易于利用。35名体验了使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运动。其结果,知道了由于喷流而便于在 入浴姿势下进行入浴中的水中(入浴)行走。而且,当持续进行水中行走时,也得到了感觉 到运动感、肌肉使用感的知识。另外也确认了如下现象,在从浴池出来后,体验者体感觉到 了腿部暖和、与慢跑相比更加感觉到运动感的运动效果。而且,通过体感得到了没经过5分 钟发汗作用就得到促进的知识,也得到了也适合于减肥效果且成为预防代谢综合症等的感
术g
;ο图15是表示通过入浴行走来感觉到使用感(运动感)的部位。使用者(入浴者 M)感觉到使用感的部位的不同是由诱发入浴中的行走动作的吐水的周期、duty比(吐水周 期与使腿部弯曲的吐水流量的喷流状态的时间比)、向左右脚底的吐水的滞后时间而产生。 例如,在入浴中的行走动作中的吐水周期滞后时,接受喷流的间隔变长。由此,在接受喷流 而发生的屈伸运动而活动的肌肉活动的基础上,由于在浴槽温水内以抵抗喷流而使腿部稳 定的形式进行动作的肌肉的2个活动,不仅运动功能而且可以有效地锻炼平衡能力所需的 肌肉力量,可以对使用者提供在运动功能的基础上也可以提供促进平衡能力的运动。因此,除了较大的肌肉群即腹部·躯干部的肌肉群m3(竖脊肌、腹直肌、腹斜肌 等)、大腿部的肌肉群m5(腿筋、股四头肌等)、下腿部的肌肉群m6(比目鱼肌、胫骨前肌、腓 肠肌等)以外,以难以锻炼的内部肌肉m4(内收大肌、长收肌、骨筋),而且,以脚底所具备的 脚部·脚底的肌肉群m7(足趾短伸肌、拇收肌斜头、拇长屈肌等)的对保持平衡做贡献的肌 肉群为中心使使用者感觉到使用感。而且,在入浴中的行走中,通过使吐水周期变短,可以对使用者提供稳定的腿部轨 道,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多的屈伸运动。由此,使用者可以有效地锻炼在日常动 作中起积极作用的股二头肌、四头肌、比目鱼肌、胫骨前肌、腓肠肌等肌肉群m5及m6。
另外,通过用脚底接受喷流,从而可以刺激脚底所具备的感觉器。脚底所具备的感 觉器(压力感受器)伴随年龄的增加而感度降低。因此一般周知高龄者无法用脚底检测身 体的重心位置而摔倒的可能性变高。但是,在最近的研究中报告有如下内容,感觉器的感度 等可以通过不停地刺激感觉器来维持感觉器的感度,而且也可以维持传递由感觉器检测的 信息的神经系统的处理功能。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浴槽装置将强度足够使腿部弯曲的喷流喷到脚底。因 此,第一是通过屈伸腿部来刺激腱、肌肉所具备的腱纺锤、肌纺锤等固有感觉器。而且第二 是通过用脚底直接接受喷流来刺激脚底所具备的感觉器(压力感受器)。由此,能够促导 (facilitation)感觉器、传递由感觉器检测的信息的神经系统的路径,可以提高平衡能力寸。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从左腿用的第一吐水部3L与右腿用的第二吐水部3R 左右交替地向入浴者M的脚底m2吐出喷流,因此入浴者M在腿部的屈伸运动的基础上做出 以骨盘为中心的旋转运动。其结果,确认到了在对腿部周围肌肉群的运动效果的基础上得 到了对腹直肌、腹斜肌和背部肌群等的运动效果。这样,通过在浴槽内做上述运动,成为不 仅对腿部而且对身体的较广范围的运动,入浴者M可以做有效的运动。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两腿部中,根据从吐水部(第一及第二吐水部3L及3R) 吐出的吐水流量,通过屈伸运动得到的运动感不同。图14是例示从吐水部3吐出的水的吐水流量与入浴者的脚部移动量的关系的实 验结果的曲线图。即,该图的横轴表示吐水流量的最大值Qmax,纵轴表示脚部移动量DB。吐 水流量的最大值Qmax是例如图3 (a)例示的值QB即规定值Qa以上的值,是使入浴者M的 腿部弯曲的喷流状态的值。在此,脚部移动量DB是入浴者由于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而做出屈伸运动时的入浴 者M的脚部由于喷流而离开第二浴槽壁面2b的移动距离。S卩,图14所示的实线L表示由 于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而入浴者M做出屈伸运动时的脚部由于喷流而离开第二浴槽壁面的 脚部移动量DB与吐水流量的最大值Qmax的关系。如实线L所示,脚部移动量DB与吐水流量的最大值Qmax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当吐 水流量的最大值Qmax变大时脚部移动量DB增加。之所以脚部离开第二浴槽壁面2b,是因 为吐水流量的最大值Qmax为80升/分左右,当成为80升/分左右以上的吐水流量的最大 值Qmax时,脚部开始移动,进行屈伸运动。入浴者M要想做更有效的运动,则优选使吐水流 量的最大值Qmax成为110升/分以上。在本实施例中,脚部的移动距离成为140mm左右。如果想要得到更有效的运动,则 入浴者M选择作为吐水流量的最大值Qmax例如180升/分,如果想要得到更高效的运动, 则也能够以吐水流量的最大值Qmax例如成为200升/分的形式调节吐水流量。通过实验 知道了此时的脚部移动距离为250mm 300mm左右。当吐水流量的最大值Qmax成为110升/分以上时,由于被吐出的喷流的按压而脚 部移动量DB成为140mm以上,吐水流量的最大值Qmax成为110升/分以上,在脚部移动量 DB为1400mm以上的条件下,确认到了使用者(入浴者M)通过喷流的屈伸运动而感觉到运 动感。并且,在评论员数35名中,确认到了当超过110升/分时,脚部由于吐水而移动140mm 以上,感觉到运动感。另外,此时的运动感是以腿部的较轻的疲劳感、感觉到使用着的肌肉的一部分暖和等为主要意见而被抽取。在本具体例中,在向浴槽2内贮存水(温水)W的状态下,入浴者M进入浴槽2内, 采取入浴姿势。而且,例如通过操作控制部5的操作按钮,任意地设定通过浴槽装置Ia的 运动执行时间及屈伸运动的周期。并且,在控制部5中也可以事先设定有多种运动模式,使 入浴者M从中选择喜欢的运动模式。例如,当入浴者M选择运动负载较高的模式时,控制部5如下地控制吐水驱动部4, 通过比较短的周期来重复吐水流量较大的状态与吐水流量较小的状态的吐水流量的切换。并且,也可以由定时器自动地设定运动时间及运动周期。例如,在温水的设定温度 为39°C时,定时器将1套运动时间设定为10分钟。这样,根据本具体例,可以根据入浴者M的喜好来任意地设定运动负载。本具体例 中的上述以外的构成、动作及效果相同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在吐水驱动部4中使用如下的旋转式泵等,例如通过马达使叶片轮旋转,从而吸 入水(温水)W,产生由吐水部3吐出的喷流。另外,在吐水驱动部4的控制中使用次序装 置、定时器、AD/DA转换器及计算机等,从而吐水驱动部4的泵的驱动状态被控制。这样,第 一吐水驱动部4L与第二吐水驱动部4R可以具有分别独立的泵。而且,控制部5可以对上 述泵进行控制。并且,虽然在上述中对设想吐水驱动部4使用旋转式泵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 本实施例不局限于上述内容。例如,在吐水驱动部4中也可以使用柱塞或活塞等容积型电 磁式往复泵来产生从吐水部3吐出的喷流。图16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变形例的模式剖视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浴槽装置Ic中,与前述的浴槽装置Ia的不同点 在于在与底面2c连接的浴槽侧壁面2d上设有浴槽扶手7。并且,在图16中,省略第一吐水 驱动部4L、第二吐水驱动部4R、第一吐水部3L及第二吐水部3R,而作为吐水驱动部4及吐 水部3进行绘出。在该浴槽装置Ic中,入浴者M通过握住浴槽扶手7,可以保持背ml不接触于第一 浴槽壁面2a的入浴姿势。在该入浴姿势下,入浴者M接受从吐水部3吐出的喷流而进行水 中行走。此时,由喷流按压脚底m2的力通过下肢而传递到上肢。即,以浴槽扶手7为力作 用点,在前臂部、上臂部中的抵抗力的臂周围的肌肉群也做活动。另外,位于下肢与上肢之 间的腹部周围的肌肉群也做活动。因此,浴槽装置Ic可以使全身做运动。而且,即使在不能将背ml倚靠在第一浴槽壁面2a的情况下,入浴者M也可以通过 使用浴槽扶手7,不受浴槽2的尺寸影响地进行通过从第一及第二吐水部3L及3R吐出的喷 流的水中行走。并且,在已经说明的浴槽装置1中也可以设置上述说明的浴槽扶手7,发挥同样的 效果。(第3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由于可以使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d的构成与已经说明的浴槽装置Ia或浴槽装 置Ic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图17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动作的模式俯视图。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d中,使左侧的吐水部与右侧的吐水部同时喷出水流。如图17所示,在浴槽装置Id中,与浴槽装置Ia相比,控制部5以吐水部3同时向 左右脚底吐水的形式控制吐水驱动部4,左右吐水部(第一及第二吐水部3L及3R)同时吐 水。S卩,在动作状态tbl及动作状态tb3中,第一及第二吐水部3L及3R同时吐水,在 动作状态tb2及动作状态tb中,第一及第二吐水部3L及3R同时不吐水。其结果,入浴者M在吐出喷流的状态下弯曲两腿部的脚关节、膝关节、股关节。而 且,在不吐出喷流的状态下伸展脚关节、膝关节、股关节。该两腿的屈伸运动可以使入浴者 M对运动不产生厌倦感,可以持续做舒适的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以外的构成、动作 及效果与前述的其他实施方式相同。(第4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由于可以使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e的构成与已经说明的浴槽装置Ia或浴槽装 置Ic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图18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动作的模式俯视图。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e通过第一吐水部3L及第二吐水部3R的 某一个来喷出水流。即,在动作状态tbl及动作状态tb3中,第二吐水部3R吐水,在动作状态tb2及动 作状态tb中,第一及第二吐水部3L及3R双方不吐水。这样,如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la、lc、ld及le,第一吐水部3L及第二吐水 部3R交替吐水,或者,同时吐水,或者,任意一方吐水,至少可以进行任意动作。由此,可以 使入浴者M做任意的运动。而且,例如,可以使左右任意腿部做运动。作为任意腿部的屈伸运动,例如可以举出对因脑疾患等的半身康复锻炼疗法的应 用,由此可以有效地使损伤部位侧进行使用喷流的屈伸运动。另外,通过这样地使任意腿部做运动,不仅可以使入浴者M对运动不产生厌倦感, 而且可以持续做运动。(第5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由于可以使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f (未图示)的构成例如与已经说明的浴槽装 置la(或者浴槽装置Ic)相同,因此省略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的 动作具体例进行说明。图19是例示对于时间的来自吐水部的吐水流量具体例的曲线图。图20是例示对于时间的来自吐水部的吐水流量其他具体例的曲线图。图19 (a)、(b)及20 (a)、(b)的横轴表示时间t。而且19 (a)及20 (a)的纵轴表示 从第一吐水部3L吐出的吐水流量QL,图19 (b)及20 (b)的纵轴表示从第二吐水部3R吐出 的吐水流量QR。并且,图19所示的喷流状态的周期TTl长于图20所示的喷流状态的周期TT2。首先,在浴槽2内放入水(温水)W的状态下,入浴者M进入浴槽2内,采取入浴姿 势(例如参照图7)。S卩,入浴者M将臀部接触于浴槽2的底面2c,将背ml抵接于浴槽2的第一浴槽壁面2a上,将脚底m2与第二浴槽壁面2b相对。而且,入浴者M以用左脚底m2覆 盖左边的第一吐水部3L用右脚底m2覆盖右边的第二吐水部3R的形式配置左右脚部,采取 用脚底m2来捕捉从吐水部3喷出的喷流的初始姿势。此时,入浴者M处于放松状态,脚关 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呈无力状。在该状态下使吐水驱动部4进行工作。由此,吐水驱动部4从吸入口 4s抽上浴槽 2内的水而生成喷流,将喷流供给到吐水部3。此时,分别从第一及第二吐水部3L及3R吐 出的喷流对时间的吐水流量如图19或图20所示。更具体而言,在图19及图20中,表示对于周期(周期TTl或周期TT2)的吐水流 量Q2的时间比例(比率)的占空比都是“0. 5”。但是,该占空比(0. 5)只是一个例子,不局 限于此。S卩,在此,对不变更占空比、变更周期的动作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另外,第1喷流状 态(吐水流量Ql)与第2喷流状态(吐水流量Q2)交替被替换,以逆相位的情况为例说明 来自左腿部用的第一吐水部L及右腿部用的第二吐水部3R的喷流状态。并且,本申请说明 书中的“周期”是指从第1喷流状态(吐水流量Ql)开始到下一个第1喷流状态(吐水流 量Ql)开始为止的时间,或者,是指从第2喷流状态(吐水流量Q2)开始到下一个第2喷流 状态(吐水流量Q2)开始为止的时间。当从吐水部3喷射吐水流量Q2的喷流时,该喷流按压入浴者M的脚底m2。例如, 当从第二吐水部3R吐出该吐水流量Q2时,从图10(b)所例示的右腿部的状态向图10(c)所 例示的右腿部的状态转移。将该右腿部的状态称之为弯曲期。同样,当从第一吐水部3L吐 出该吐水流量Q2时,左腿部也处于弯曲期的状态。在这样的弯曲期中,入浴者M的脚关节、 膝关节及股关节同时弯曲,入浴者M的脚部向第一浴槽壁面2a移动。此时,由于来自吐水 部3的喷流生成如包住入浴者M脚部的流场,因此对脚底m2施加使脚部不脱离喷流的力。另一方面,当从吐水部3喷射吐水流量Ql的喷流时,按压脚底m2的压力降低。例 如当从第二吐水部3R吐出该吐水流量Ql时,从图10(c)所例示的右腿部的状态向图10(d) 所例示的右腿部的状态转移。将该右腿部的状态称之为伸展期。同样,当从第一吐水部3L 吐出该吐水流量Ql时,左腿部也处于伸展期的状态。在这样的伸展期中,入浴者M的脚关 节、膝关节及股关节自然伸展,入浴者M的脚部向第二浴槽壁面2b移动。此时,例如入浴者 M有意识地用调节脚部的位置以便用脚底覆盖吐水部3,脚部回到吐水部3的附近。因此, 由于吐水部3交替地喷射吐水流量Ql及Q2的喷流,因此入浴者M的脚部沿着浴槽2的长 度方向做往复运动。此时,如图19 (a)的周期TTl,在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状态的周期比较长时,入浴者 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同时弯曲而静止的状态即保持期的状态持续较长时间。而且, 在该保持期的状态持续较长时间之后,从吐水部3喷射吐水流量Ql的喷流,从而入浴者M 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过渡到上述的伸展期。而且,在该伸展期暂时(此时是时间Al) 持续之后,再次从吐水部3喷射吐水流量Q2的喷流,从而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 节过渡到弯曲期。这样,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状态的周期比较长时,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 关节的弯曲期、保持期及伸展期的时间持续较长。因此,此时的入浴者M的腿部运动是接近 于拉伸运动或平衡训练的运动。另外,入浴者M由于该运动而失去姿势平衡,处于不稳定的姿势。因此,入浴者M无意识地进行通过活动全身的肌肉来稳定姿势的补偿动作。入浴者 M也可以通过上述的补偿动作来做运动。另一方面,如图20所示的曲线图的周期TT2,在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状态的周期比 较短时,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同时弯曲而静止的状态即保持期的状态几乎 不存在。也就是说,在周期比较短时,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大致连续地从弯 曲期过渡到伸展期。而且,当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自然伸展时,再次过渡到 弯曲期。这样,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状态的周期比较短时,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 关节的保持期的状态几乎不存在。弯曲期与伸展期交替地大致连续地过渡。而且,由于第 一及第二吐水部3L及3R交替地喷射喷流,因此入浴者M的左右脚部在逆相位的状态下做 往复运动。所以,此时的入浴者M的腿部运动成为像步行运动的屈伸运动。另外,虽然与周 期TTl时相比入浴者M更稳定,但是由于因该运动而失去姿势平衡,因此无意识地进行通过 活动全身的肌肉来稳定姿势的补偿动作。入浴者M也可以通过上述的补偿动作来做运动。如以上说明,通过变更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状态的周期,可以变更入浴者M的运动 模式。也就是说,通过变更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状态的周期,可以变更接近于拉伸运动或平 衡训练的运动、像步行运动的屈伸运动。因此,入浴者M对运动不产生厌倦感,可以持续做 上述运动。另外,由于该运动是由外部施加的外力性的被动运动,而不是按照入浴者M的意 志来进行的自发运动,因此依存于入浴者M意志力的部分较少,容易持久进行。而且,由于 可以在保持入浴姿势的状态下做该运动,因此入浴者M可以在放松的状态下做运动。其结 果,容易持续做运动。并且,“被动运动”是指人不利用自身的肌肉力量而是利用外力来做的 运动,在本申请说明书中,也包含如上所述的姿势被打乱时的补偿动作。S卩,可以说本实施 方式的浴槽装置If是如下的运动浴槽装置,在使入浴者M座下的状态下,可以使入浴者被 动地做运动。而且,由于入浴带来的温热效果,运动效果进一步提高。另外,入浴者M周围的温 度边界层由于喷流而经常被破坏,因此入浴者M容易变暖,运动效果进一步提高。这样,通 过在浴槽内进行上述的运动,与在浴槽外进行时相比可以得到更高的运动效果。图21是例示对于喷流状态的周期的关节轨迹稳定度的曲线图。本发明者使大致20人左右的被验者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lf,听证调查了 此时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的轨道稳定感。另外,本发明者根据此时的来自被验者的听 证调查结果作成了表示关节的轨迹稳定度的轨迹稳定度指标DS。轨迹稳定度指标DS在关 节的轨迹越稳定时越接近“2”,在关节的轨迹越不稳定时越接近“0”。图21的横轴表示试 验中使用的周期TT,纵轴表示轨迹稳定度指标DS。而且,该图示出了关于脚关节的轨迹稳 定度指标DS1、关于膝关节的轨迹稳定度指标DS2及关于股关节的轨迹稳定度指标DS3。如图21所示,根据该听证调查结果,知道了如下内容,随着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状 态的周期TT变短,被验者感觉到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的轨道变稳定。也就是说,由于在 周期TT约为4秒 6秒左右时,膝关节及股关节的轨道越不稳定,被验者由于该运动而更 加失去姿势的平衡,因此,被验者无意识地进行通过活动全身的肌肉来稳定姿势的补偿动 作。知道了较多的被验者感觉到此时的运动接近于拉伸运动或平衡训练。
与缓慢的速度(例如重复动作的周期为4秒左右)相比,人可以通过以重复动作 的周期为1秒左右的速度节拍适合地交替摆出左右腿并进行步行来实现稳定的步行。上述 现象是由施加到人腿部的速度和惯性力、人的肌肉骨骼与称之为节律发生器(步行模式发 生器)等的神经系统的控制功能的作用来发生。与陆上的通常步行同样,对于入浴中的左 右腿部的屈伸运动,在周期TT约为1秒 2秒左右时,也可以实现与周期TT约为4秒 6 秒左右时相比更加稳定的左右交替的屈伸运动。因此,在周期TT约为1秒 2秒左右时, 使用者(入浴者M)可以舒适地做腿部的屈伸运动,可以不承受多余负载而实现屈伸运动。 而且,由于周期TT约为1秒 2秒左右,因此与周期TT约为4秒 6秒左右时相比可以向 入浴者M提供在短时间内刺激很多腿部肌肉群的屈伸运动。另外,被验者的左右脚部以更 短的周期且在逆相位的状态下做往复运动。因此,知道了对于此时的运动较多的被验者感 觉到像步行运动的运动感。图22是例示对应于喷流状态的周期的肌肉群的使用部位的表及模式图。并且,图22(a)是例示被验者通过体验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f而感觉到使用的 肌肉群部位的表,图22(b)是表示图22(a)所示的肌肉群部位的模式图。S卩,本发明者使7名被验者(被验者Pl P7)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f,听 证调查在变更周期TT时有了使用感的肌肉的部位。在图22(a)中,在7名被验者Pl P7中,示出了在设定成较短周期TT时有了使 用感的部位PS、在设定成较长周期时有了使用感的部位PL。根据该听证调查的结果,如图22 (a)所示,知道了在喷流状态的周期TT较短时,被 验者感觉到使用的部位PS为在股关节n4及大腿部η5当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肌肉群。股关节η4的肌肉群具有腓肠肌、腰大肌及长收肌。另外,大腿部n5的肌肉群具有 股四头肌及腿筋。腿筋是具有股二头肌、半膜肌、半腱肌及内收大肌的肌肉群。周知股二头 肌的作用是主要在步行时生成踢出的力即推进力。因此,刺激大腿部n5的腿筋的运动是指 对维持步行速度与提高步行功能做贡献的运动。由此,知道了在喷流状态的周期TT较短 时,被验者感觉到像步行运动的运动感。另一方面,知道了在喷流状态的周期较长时,被验者感觉到使用的部位PL是在大 腿部η5、下腿部η6及脚部η7当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肌肉群。下腿部π6及脚部η7的肌肉群 具有小腿三头肌。周知该小腿三头肌是具有胫骨前肌、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的肌肉群。周知 胫骨前肌的作用是在步行时用于得到地面与脚部n7的间隙。因此活动胫骨前肌的运动是 指对预防摔倒做贡献的运动。由此,知道了在喷流状态的周期较长时,被验者感觉到接近于 拉伸运动或平衡训练的运动。下面,说明不变更周期TT而变更占空比的动作的具体例。图23是例示对于时间的来自吐水部的吐水流量变化与对于时间的从第二浴槽壁 面到脚底的距离变化的具体例的曲线图。另外,图M是表示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的动作的模式俯视图。另外,图25是例示使用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时的从第二浴槽壁面到脚底的距离 实测值的曲线图。图23 (a)的纵轴表示来自第一吐水部3L的喷流的吐水流量QL。另夕卜,图23 (b)的 纵轴表示来自第二吐水部3R的喷流的吐水流量QR。另外,图23 (c)的纵轴表示对于时间的从第二浴槽壁面2b到脚底m2的距离D。并且,在图23(c)中,示出了左侧的脚底m2与第二 浴槽壁面2b之间的距离D1、右侧的脚底m2与第二浴槽壁面2b之间的距离D2。图23 (a) (c)的横轴表示时间t。如图23(a)及(b)所示,本具体例中的占空比(al/TT3)比较低,例如约为0. 3 0.4左右。另外,第1喷流状态(吐水流量Ql)与第2喷流状态(吐水流量收)相互被替 换。如果俯视该喷流状态(动作状态),则成为如图M所示。更加具体而言,在时刻tcl,从第一吐水部3L以第2喷流状态(吐水流量0 开始 吐水。并且,图M所示的箭头长度对应于图23所示的吐水流量Q2的时间al的长度。接 下来,在时刻tc2,从第二吐水部3R以吐水流量Q2开始吐水。而且,在时刻tc3,从第一吐 水部3L以吐水流量Q2再次开始吐水。而且,在时刻tc4,从第二吐水部3R以吐水流量Q2 再次开始吐水。并且,在图M所示的未绘出有箭头的时间带内,从第一及第二吐水部3L及 3R分别以第1喷流状态(吐水流量Ql)吐水。另一方面,如图23 (c)所示,从第二浴槽壁面2b到脚底m2的距离D (距离Dl及距 离D2)在较短距离Ll与相对较长距离L2之间变化。如本具体例,在占空比约为0.3 0.4左右的比较低时,如图23(c)所示,从第二 浴槽壁面2b到脚底m2的距离D (距离Dl及距离D2)为较短距离Ll的时间,即入浴者M的 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自然伸展的伸展期的时间比较长。另一方面,从第二浴槽壁面2b 到脚底m2的距离D (距离Dl及距离D2)为较长(L2)的时间,即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 及股关节同时弯曲而静止的保持期的时间比较短。从使用了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时的从第二浴槽壁面2b到脚底m2的距离D的实测 值中也可以判断上述内容。本发明者实测了从在使用了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If时的大致 10个往复左右的第二浴槽壁面2b到脚底m2的距离D。并且,在本申请说明书中的“1个往 复”是指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从自然伸展的伸展期过渡到弯曲期且再次返回 到自然伸展的伸展期的动作。该实测值的一个例子如图25所示。图25的横轴表示在1个往复(1个周期TT)之 间经过的时间比率RT,RT = 0%的时刻对应于1个周期TT当中的最初的时刻,RT = 100% 的时刻对应于1个周期TT当中的最后的时刻(与最初的时刻重合)。图25的纵轴是从第 二浴槽壁面沘到脚底m2的距离D (距离Dl及距离D2)。如前所述,从图25所示的实测值中也可以知道如下内容,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 节及股关节自然伸展的伸展期的时间(距离D较短的状态下的时间)比较长。另一方面, 同时弯曲而静止的保持期的时间(距离D较长的状态下的时间)比较短。由此,如本具体例,在占空比约为0.3 0.4左右的比较低时的运动成为接近于拉 伸运动的运动。如关于图32的后面所述,也可以通过来自使用了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If 的被验者的听证调查判断上述内容。也就是说,通过将占空比设定成较低的约为0.3 0.4 左右,可以实现接近于拉伸运动的运动。图沈是例示对于时间的来自吐水部的吐水流量的变化与对于时间的从第二浴槽 壁面到脚底的距离的变化的其他具体例的曲线图。另外,图27是表示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的动作的模式俯视图。另外,图28是例示使用了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时的从第二浴槽壁面到脚底的距离的实测值的曲线图。如图^(a)及(b)所示,本具体例中的占空比(a2/TT3)约为0. 5 0. 6左右。也 就是说,本具体例中的占空比(a2/TT3)高于图23(a)及(b)所例示的占空比(al/TT3)。并 且,图26(a)及(b)所示的喷流状态的周期TT3与图23(a)及(b)所例示的喷流状态的周 期TT3相同。另外,第1喷流状态(吐水流量Ql)与第2喷流状态(吐水流量收)交替被 替换呈逆相位。当俯视观察该喷流状态(动作状态)时,呈如图27所示。在时刻tcl,从第一吐水部3L以第二喷流状态(吐水流量0 开始吐水。并且,图 27所示的箭头长度与图M所示的箭头长度相同地对应于图沈所示的吐水流量Q2的时间 a2的长度。接下来,在时刻tc2,从第二吐水部3R以吐水流量Q2开始吐水。而且,在时刻 tc3,从第一吐水部3L以吐水流量Q2再次开始吐水。而且,在时刻tc4,从第二吐水部3R以 吐水流量Q2再次开始吐水。并且,在图27所示的未绘出有箭头的时间带内,从第一及第二 吐水部3L及3R分别以第1喷流状态(吐水流量Ql)吐水。如本具体例,在占空比约为0.5 0.6左右时,如图沈(C)所示,从第二浴槽壁面 2b到脚底m2的距离D为较短距离Ll的时间,即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自然 伸展的伸展期的时间比较短。与此同样,从第二浴槽壁面2b到脚底m2的距离D为较长距 离L2的时间,即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同时弯曲而静止的保持期的时间比较 短。也就是说,入浴者M的左右脚部在相互逆相位的状态下大致持续地做往复运动,几乎不 存在静止的状态。从使用了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If时的从第二浴槽壁面2b到脚底m2的距离D的 实测值中也可以判断上述内容。本发明者实测了从在使用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If时的大 致10个往复左右的第二浴槽壁面2b到脚底m2的距离D。该实测值的一个例子如图观所示。如上所述,从图28所示的实测值中也知道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自 然伸展的伸展期的时间与同时弯曲而静止的保持期的时间都比较短。因此,如本具体例,在占空比约为0.5 0.6左右时的运动成为像步行运动的屈伸 运动。如关于图32的后面所述,从来自使用了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If的被验者的听证调 查中也可以判断上述内容。也就是说,通过将占空比设定为约0.5 0.6左右,可以实现像 步行运动的屈伸运动。图四是例示对于时间的来自吐水部的吐水流量变化与对于时间的从第二浴槽壁 面到脚底的距离变化的其他另一个具体例的曲线图。另外,图30是表示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的动作的模式俯视图。另外,图31是例示使用了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时的从第二浴槽壁面到脚底的距 离的实测值的曲线图。如图29(a)及(b)所示,本具体例中的占空比(a3/TT3)比较高,例如约为0. 7 0.8左右。也就是说,本具体例中的占空比(a3/TT3)高于图23所示的曲线图的占空比(al/ TT3)及图31所示的曲线图的占空比(a2/TT3)。并且,图四所示的喷流状态的周期TT3与 图23及图沈所示的喷流状态的周期TT3相同。另外,第1喷流状态(吐水流量Ql)与第2 喷流状态(吐水流量收)交替被替换。当俯视观察该喷流状态(动作状态)时,呈如图30 所示。
在时刻tcl,从第一吐水部3L以第2喷流状态(吐水流量Q2)开始吐水。并且,图 30所示的箭头长度与图M所示的箭头长度相同地对应于图四所示的吐水流量Q2的时间 a3的长度。接下来,在时刻tc2,从第二吐水部3R以吐水流量Q2开始吐水。而且,在时刻 tc3,从第一吐水部3L以吐水流量Q2再次开始吐水。而且,在时刻tc4,从第二吐水部3R以 吐水流量Q2再次开始吐水。并且,在图30所示的未绘出有箭头的时间带内,从第一及第二 吐水部3L及3R分别以第1喷流状态(吐水流量Ql)吐水。如本具体例,在占空比约为0.7 0.8左右的比较高时,如图四㈦所示,几乎不 存在从第二浴槽壁面2b到脚底m2的距离D为较短距离Ll的时间即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 关节及股关节自然伸展的伸展期的时间。另一方面,从第二浴槽壁面2b到脚底m2的距离D 为较长距离L2的时间,即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同时弯曲而静止的保持期的 时间比较长。也就是说,即使入浴者M的腿部伸展而脚底将要接触第二浴槽壁面2b或吐水 部3,也由于在接触前腿部再次被弯曲而处于静止的状态。从使用了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If时的从第二浴槽壁面2b到脚底m2的距离D的 实测值中也可以判断上述内容。本发明者实测了在使用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1时的大致10 个往复左右的从第二浴槽壁面2b到脚底m2的距离。该实测值的一个例子如图31所示。如上所述,从图31所示的实测值中也知道几乎不存在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 及股关节自然伸展的伸展期的时间,另一方面,知道弯曲而静止的保持期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如本具体例,在占空比约为0.7 0.8左右的比较高时的运动成为接近于平 衡训练的运动。如关于图32的后述,从来自使用了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If的被验者的听 证调查中也可以判断上述内容。也就是说,通过将占空比较高地设定为约0. 7 0. 8左右, 可以实现接近于拉伸运动的运动。并且,在本具体例的喷流状态的周期TT3中时,即使入浴者M的腿部伸展而脚底将 要接触第二浴槽壁面2b或吐水部3,也由于在接触前腿部再次被弯曲而处于静止状态。例 如,在周期长于周期TT3时,也存在入浴者M的腿部伸展而脚底接触于第二浴槽壁面2b或 吐水部3的情况。图32是例示喷流状态的占空比与此时感觉到的运动模式的关系的调查结果的表。本发明者使被验者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f,听证调查了在变更喷流状态的 占空比DR时的被验者(被验者PA 被验者PD)感觉到的运动模式。感觉到的运动模式EM 大分为拉伸运动El,步行运动E2 (接近于步行的自然运动)及平衡训练E3。在占空比DR约为0. 3 0. 4 (30% 40% )左右的比较低时,如关于图23 图25 的后述,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自然伸展的伸展期的时间比较长,另一方面, 同时弯曲而静止的保持期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如图32所示,知道了此时被验者感觉到的运动模式EM为拉伸运动El的比 例比较高,较多的被验者感觉到了这样的运动接近于拉伸运动El。另外,在占空比约为0. 5 0. 6 (50% 60% )左右时,如关于图26 图28的上 述,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自然伸展的伸展期的时间与同时弯曲而静止的保 持期的时间都比较短。也就是说,入浴者M的左右脚部在相互逆相位的状态下大致持续地 做往复运动,几乎不存在静止的状态。
因此,如图32所示,知道了此时被验者感觉到的运动模式EM为步行运动E2的比 例比较高,较多地的被验者感觉到了这样的运动接近于自然的步行运动E2。另外,在占 空比约为0. 7 0. 8(70% 80% )左右的比较高时,如关于图四 图 31的上述,几乎不存在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自然伸展的伸展期的时间,另一 方面,弯曲而静止的保持期的时间比较长。也就是说,被验者的左右腿部做像空中步行似的 动作,或者,做像坐在所谓“健身球”上似的动作。因此,如图32所示,知道了此时被验者感觉到的运动模式EM为平衡训练E3的比 例比较高,较多地的被验者感觉到了这样的运动接近于平衡训练E3。如以上说明,通过变更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状态的占空比,也可以变更入浴者M的 运动模式。也就是说,通过变更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状态的占空比,可以变更接近于拉伸运 动的运动、像步行运动的屈伸运动及接近于平衡训练的运动。因此,入浴者M对运动不产生 厌倦感,可以持续做上述运动。另外,对于其他的效果,也可以得到与已经说明的效果相同 的效果。图33是例示对应于喷流状态的占空比的肌肉群的使用部位的表及模式图。即图33(a)是例示被验者由于体验了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f而感觉使用的肌 肉群的部位的表,图33(b)是表示图33(a)所示的肌肉群的部位的模式图。S卩,本发明者使7名被验者(被验者Pl P7)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听证 调查了在变更占空比DR时有了使用感的肌肉群的部位。如图33(a)所示,根据该听证调查结果,知道了如下内容,在喷流状态的占空比DR 约为0. 3 0. 4 (30% 40左右的比较低时,被验者感觉到使用了腹部、躯干部n3、股关 节η4、大腿部η5、下腿部η6及脚部η7当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肌肉群。也就是说,知道了感觉 到使用了较广范围的肌肉群。腹部、躯干部n3的肌肉群具有竖脊肌、腹直肌及腹斜肌。另外,如关于图22(a)及 (b)的前述,下腿部n6及脚部n7的肌肉群具有胫骨前肌。周知该胫骨前肌的作用是在步行 时用于得到地面与脚部η7的间隙。因此,活动胫骨前肌的活动是指对预防摔倒做贡献的运 动。由此,知道了在喷流状态的占空比约为0. 3 0. 4左右的比较低时,被验者感觉到接近 于拉伸运动的运动。另外,知道了在喷流状态的占空比约为0. 5 0. 6左右时,被验者感觉到使用了股 关节η4、大腿部η5及下腿部η6当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肌肉群。另外,知道了在喷流状态的占空比约为0.7 0.8左右的比较高时,被验者感觉到 使用了股关节η4或大腿部n5的肌肉群。也就是说,知道了在喷流状态的占空比约为0. 5 0. 6及占空比约为0. 7 0. 8左右的比较高时,被验者感觉到使用了较窄范围的肌肉群。如关于图22(a)及(b)的前述,大腿部n5的肌肉群具有股二头肌,周知该股二 头肌的作用主要在步行时生成踢出的力即推进力。因此,刺激大腿部n5的腿筋的运动是 指对维持步行速度与提高步行功能做贡献的运动。由此,知道了在喷流状态的占空比约为 0. 5 0. 6及占空比约为0. 7 0. 8左右的比较高时,如做步行运动地连续做腿部的弯曲运 动与伸展运动。而且,知道了由于浮在温水内的状态下做上述运动,因此除了步行时活动的 主要肌肉以外也有肌肉活动,作为包含平衡训练要素的运动,给与使用者运动感。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If中,也带来与上述说明相同的通过其他运动的肌肉活动。下面,对变更周期及占空比的动作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图34是例示对于时间的来自吐水部的吐水流量的变化与对于时间的从第二浴槽 壁面到脚底的距离的变化的另外其他具体例的曲线图。另外,图35是例示使用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时的对于相位的膝关节角度的曲线 图。图34(a)表示对于时间的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的吐水流量Q的变化,横轴表示时 间t,纵轴表示吐水流量Q。图34(b)表示对于时间的从第二浴槽壁面2b到脚底m2的距离 D的变化,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吐水流量Q。如图34(a)所示,本具体例中的周期TT4比较长且占空比比较高。并且,本具体例 中的喷流状态的周期TT4例如约为6秒左右。另外,第1喷流状态(吐水流量Ql)与第2 喷流状态(吐水流量9 交替被替换。如本具体例,在周期TT比较长且占空比比较高时,如图34(b)所示,入浴者M的脚 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同时弯曲而静止的保持期PP2的时间及自然伸展的伸展期PP3的时 间都比较长。与此相对,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弯曲的弯曲期PPl的时间比较 短。从使用了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If时的对于相位的膝关节角度的实测值中也可以判断 上述内容。本发明者实测了在使用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If时的大致10个往复左右中的对于 相位的膝关节角度Ad。该实测值的一个例子如图35所示。并且,图35的横轴表示1个往复(1个周期)间的相位PH的百分比,纵轴是被验 者的膝关节角度Ad。图35所示的细线LA分别表示被验者的脚部在10个往复左右中的各 自的膝关节角度Ad的实测值,图35所示的粗线LB分别表示膝关节角度Ad的实测值的平 均值。从图35所示的实测值中也可以知道如下内容,如上所述,入浴者M的膝关节弯曲 而静止的保持期的时间及自然伸展的伸展期的时间都比较长。而且,对于各自的实测值(细线LA),知道偏差比较大且离平均值(粗线LB)的变 动较大。也就是说,入浴者M由于该运动而失去姿势的平衡,处于不稳定的姿势。因此,入 浴者M无意识地进行通过活动全身的肌肉来稳定姿势的补偿动作。由此,此时入浴者M的 腿部运动成为接近于拉伸运动或平衡训练的运动。图36是例示对于时间的来自吐水部的吐水流量的变化与对于时间的从第二浴槽 壁面到脚底的距离的变化的其他另一个具体例的曲线图。另外,图37是例示使用了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时的对于相位的膝关节角度的曲 线图。如图36(a)所示,本具体例中的周期TT5比较短且占空比比较低。并且,本具体例 中的喷流状态的周期TT5例如约为2秒左右。另外,第1喷流状态(吐水流量Ql)与第2 喷流状态(吐水流量9 交替被替换。如本具体例,在周期TT5比较短且占空比比较低时,如图36(b)所示,入浴者M的 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弯曲的弯曲期PPl的时间及自然伸展的伸展期PP3的时间比较短。 而且,几乎不存在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同时弯曲而静止的保持期的时间。也就是说,入浴者M的左右脚部在相互逆相位的状态下大致持续地做往复运动,几乎不存在 静止的状态。从使用了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If时的对于相位的膝关节角度的实测值中也 可以判断上述内容。本发明者实测了在使用本具体例的浴槽装置If时的大致10个往复左右中的对于 相位的膝关节角度Ad。该实测值的一个例子如图37所示。并且,图37所示的细线LA与图35所示的细线LA同样地表示在被验者的脚部在 大致10个往复左右中的各自的膝关节角度Ad的实测值。另外,图37所示的粗线LB与图 35所示的粗线LB同样地表示各自的膝关节角度Ad的实测值的平均值。从图37所示的实测值中也可以知道如下内容,如前所述,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 节及股关节弯曲的弯曲期PPl的时间及自然伸展的伸展期PP3的时间比较短,几乎不存在 入浴者M的脚关节、膝关节及股关节同时弯曲而静止的保持期的时间。而且,对于各自的实测值(细线LA),知道偏差比较小且离平均值(粗线LB)的变 动较小。也就是说,入浴者M由于该运动而处于稳定的姿势。由此,此时入浴者M的腿部运 动成为像步行运动的屈伸运动。如以上说明,通过变更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状态的周期及占空比,也可以变更入 浴者M的运动模式。也就是说,通过变更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状态的周期,可以变更接近于 拉伸运动或平衡训练的运动、像步行运动的屈伸运动。因此,入浴者M对运动不产生厌倦 感,可以持续做上述运动。另外,对于其他的效果,也可以得到与已经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 ο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变更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状态的周期及占空 比当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这相同于变更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的吐水时间。而且,通过变更 来自吐水部3的喷流状态的周期及占空比当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例如可以变更接近于拉伸 运动的运动、接近于平衡训练的运动、像步行运动的屈伸运动等的运动模式。因此,入浴者 M对运动不产生厌倦感,可以持续做上述运动。即,可以说本实施方式的浴槽装置是可以在 不使入浴者适应各种被动运动的情况下做各种被动运动的运动浴槽装置。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记述。关于前 述的实施方式,即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加以适当设计变更,只要具备本发明的特征,则包含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吐水部3、吐水驱动部4等具备的各要素的形状、尺寸、材质、配置 等及吐水部3的设置方式等不局限于例示的内容,而是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S卩,在前述的 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虽然主要是以从第一及第二吐水部3L及3R吐出喷流的情况为例进行 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从第一及第二吐水部3L及3R中的任意一个吐出喷流。此时,入浴者M 做左右任意一个的腿部运动。另外,在技术上可行的范围内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各要素进行组合, 组合各要素的发明只要包含本发明的特征,就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使入浴者持续做运动的浴槽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浴槽装置,具备浴槽,具有第一浴槽壁面及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浴槽壁面相对的第二浴槽壁面;吐水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浴槽壁面上,向入浴所述浴槽的入浴者的脚底吐出喷流;吐水驱动部,与所述吐水部连接,调节从所述吐水部吐出的喷流的吐水流量;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吐水驱动部,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吐水驱动部而使所述吐水部间歇地吐出喷流,喷流具有使所述入 浴者的腿部因该喷流而被动弯曲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浴槽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吐水部具有第一吐水部,向所述入浴者的左脚底吐出喷流;及第二吐水部,向所 述入浴者的右脚底吐出喷流,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及第二吐水部吐出喷流,喷流具有使所述入浴者的左右腿部因 该喷流而被动弯曲的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浴槽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一及第二吐水部 交替吐出喷流,喷流具有使所述入浴者的左右腿部因该喷流而被动弯曲的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浴槽装置,其特征为,在使所述入浴者的左右腿部被动弯曲 及伸展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吐水驱动部及所述第二吐水驱动部,以便所述入浴者 的左右腿部的状态包含所述入浴者的左右脚部同时离开所述第一吐水部及所述第二吐水 部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浴槽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吐水驱动部具有第一吐水驱动 部,与所述第一吐水部连接;及第二吐水驱动部,与所述第二吐水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浴槽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第一吐水部与所述第二吐水部是 在水平方向上配列的一对吐水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浴槽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可以将从所述吐水部吐出 的喷流的状态设定成第1喷流状态与第2喷流状态,第1喷流状态是使所述入浴者的腿部 不弯曲的状态,第2喷流状态是吐水流量多于所述第1喷流状态且使所述入浴者的腿部弯 曲的状态,可变更在所述第1及第2喷流状态当中至少任意一个的持续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浴槽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可变更相对于从所述吐水 部吐出的喷流状态变化周期的所述第1及第2喷流状态的持续时间比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浴槽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可变更从所述吐水部吐出 的喷流状态的变化周期。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提供一种具备浴槽(2)、吐水部(3)、吐水驱动部(4)、控制部(5)的浴槽装置。浴槽具有第一浴槽壁面;及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浴槽壁面相对的第二浴槽壁面。吐水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浴槽壁面上,向入浴所述浴槽的入浴者的脚底吐出喷流。吐水驱动部与所述吐水部连接,调节从所述吐水部吐出的喷流的吐水流量。控制部控制所述吐水驱动部。控制部控制所述吐水驱动部而使所述吐水部间歇地吐出喷流,喷流具有使所述入浴者的腿部因该喷流而被动弯曲的强度。
文档编号A61H33/00GK102143730SQ20098013453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3日
发明者佐藤稔, 加藤智久, 持田真之, 藤田雅子 申请人:Toto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