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刷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57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涤刷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内窥镜使用的处理器具。本申请基于2008年12月9日在日本国提出申请的特愿2008-313485号要求优先权,在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内窥镜中设置有抽吸管路、送水送气管路等流体管路,以达到在观察体腔内时确保视野等的目的。在利用内窥镜进行检查、经内窥镜的手术时,患者的血液、粘液、 分泌液等有时会通过这种管路。此外,这些液体等有时自内窥镜顶端的开口部逆流到管路内,进入管路中,有时检查后也在管路内残留有这些液体等。因此,使用刷子对附着在管路内壁上的液体等进行清洗处理。作为如此在内窥镜中使用的处理器具的例子,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针对内窥镜使用的洗涤刷。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清洗刷包括长尺寸的柄线,其具有挠性;刷部,其具有用于清洗管路内部的刷毛,并设置于上述柄线的顶端。此外,在该专利文献1中还记载有清洗用刷组件,其除内窥镜的管路用清洗刷(刷部)以外还可分离地固定有用于清洗内窥镜管路的开口部的开口部用刷。根据该清洗用刷组件,能够使管路用清洗刷和开口部用刷形成一体。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1751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清洗刷在使用时是分离管路用清洗刷和开口部用刷而使用,因此存在丢失相对小型的开口用刷的可能性。此外,若在将管路用清洗刷和开口用刷之间固定的状态下使用,则通过与正在使用的一个刷子的旋转动作联动,另一个刷子旋转,对清洗处理造成阻碍。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处理的可作业性的处理器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本发明的处理器具包括长尺寸构件,其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第一主体部, 其固定于上述第一末端;连接部,其绕上述长尺寸构件的轴线旋转自如地卡定于上述第二末端;以及第二主体部,其固定于上述连接部,并沿上述长尺寸构件的轴线方向延伸。此外, 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具有把手部,该把手部用于使上述第二主体部绕上述长尺寸构件的轴线转动。根据本发明的处理器具,若使把手部绕轴线转动,则把手部与连接部一体地绕轴线旋转。随着其,固定于连接部的第二主体部与连接部一体地进行旋转动作,但旋转自如地卡定于连接部的长尺寸构件与连接部的旋转动作联动。因而,固定于长尺寸构件的第一末端上的第一主体部不会与把手部的旋转动作联动,而不会自把手部旋转前的状态移动。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处理的可作业性。此外,在本发明的处理器具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二末端具有沿上述长尺寸构件的径向鼓出而形成的鼓出部,上述连接部具有凹部,该凹部供上述鼓出部绕上述轴线旋转自如地嵌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长尺寸构件上设置有鼓出部,与设置于连接部的凹部嵌合, 因此能够简单地构成鼓出部和凹部。此外,在本发明的处理器具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二末端在上述第二末端的外周面的局部上具有直径比上述第二末端的其他部分的直径小的缩径部,上述连接部具有支承部,该支承部滑动自如地与上述缩径部卡合而绕上述长尺寸构件的轴线旋转自如地支承上述长尺寸构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由连接部的支承部支承设置于第二末端的外周面上的缩径部,因此第二末端相对于连接部的旋转动作自如,并且进退移动被限制。因而,当把持把手部使第一主体部进行进退动作时,能够缩短把手部相对于长尺寸构件的空走距离,而能够适宜地使第一主体部进行进退动作。此外,在本发明的处理器具中,优选的是,上述把手部具有沿上述长尺寸构件的径向扩大的扩径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把手部的直径沿上述长尺寸构件的径向扩大,因此能够把持把手部的外周面而以较小的力使第二主体部进行旋转动作。此外,在本发明的处理器具中,优选的是,上述把手部具有凸条部,该凸条部自上述把手部的外周面朝向外侧突出并且与上述轴线平行地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作业者的手指等卡定于设置在把手部的外周面上的凸条部, 因此能够利用凸条部防止把手部的滑动。其结果,能够可靠地使把手部旋转。此外,在本发明的处理器具中,优选的是,上述把手部在上述把手部的外周面的局部上具有把持面,该把持面呈与上述轴线平行的平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作业者的手指等卡定于设置在把持部的外周面上的把持面, 因此能够利用把持面防止把手部的滑动。其结果,能够可靠地使把手部旋转。此外,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处理器具还具有流体管路,该流体管路使流体在上述第一主体部和上述第二主体部之间流通。在这种情况下,在流体管路中,在处于上述第一主体部侧和上述第二主体部侧的任意一侧连接有流体供给源,另一侧向处理对象引导地配置,因此,能够自流体供给源对处理对象供给流体。因而,由于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绕长尺寸构件的轴线相对旋转自如, 因此能够使长尺寸构件不会缠绕地提高处理的可操作性。此外,在本发明的处理器具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一主体部具有能够擦过筒的内部的刷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由第一主体部的刷子擦过筒的内部而除去附着在筒的内周面上的附着物。此外,在本发明的处理器具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二主体部具有能够擦过筒的内部的刷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由第二主体部的刷子擦过筒的内部而除去附着在筒的内周面上的附着物。此外,当使把手部进行了旋转动作时,由于长尺寸构件的第二末端旋转自如, 因此能够抑制第一主体部与把手部的旋转动作联动地摆动。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处理器具,由于固定有第一主体部的长尺寸构件旋转自如地卡定于连接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处理的可作业性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及成为处理对象的内窥镜的立体图;图2是用局部剖面表示该处理器具的第一末端侧的局部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该处理器具的局部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用于说明该处理器具在使用时的动作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该处理器具的局部结构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该处理器具的局部结构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该处理器具中的连接部的主视图;图10是表示该处理器具的变形例的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该处理器具中的连接部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该处理器具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的俯视图;图15是表示该处理器具中的连接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图1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清洗处理对象的内窥镜1的整体图。内窥镜1包括 操作部3,其设有操作柄2等;插入部4,其具有挠性,并插入到体腔内;通用线缆5,其具有连接在光源装置(未图示)上的光导件等。本发明的内窥镜1包括抽吸管路11、送水送气管路12、以及作为开口部的一个例子的钳子插入口 13等。在插入部4的顶端部形成有作为钳子口或抽吸口而使用的开口部 14。为了清洗抽吸管路11、送水送气管路12等的内部,使用本发明的处理器具21。 此外,在本发明的处理器具21中设置有长尺寸构件35,该长尺寸构件35具有第一末端3 和第二末端35b。优选的是,长尺寸构件35形成为具有挠性的管状或线状,并具有弹性。 此外,在第一末端3 设置有第一主体部23。在第一主体部23上设置有刷轴32和多根刷毛31,该刷轴32由捻线构成并主要为了清洗抽吸管路11、送水送气管路12或自钳子插入口 13起至开口部14的管路的内壁而设置;该刷毛31自刷轴32向刷轴32的径向外侧突出。刷轴32由不锈钢构成,并具有弹性。如图2所示,刷轴32的一端从长尺寸构件35的第一末端35a的端面拧入而被装卸自如地固定。另外,由于刷轴32相对于长尺寸构件35能够装卸自如,因此在使用该处理器具21后能够进行分类废弃,但也可以利用粘接、焊接来固定刷轴32和长尺寸构件35之间。将刷轴32的另一端侧自处理器具的第一末端3 延伸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并固定有顶端盖33。顶端盖33用于防止刷轴32接触到被清洗物,使得被清洗物不会被划伤。此外,捆扎多根树脂纤维而以预定间隔插入刷轴32来配置刷毛31。通过捻搓刷轴 32来按压刷毛31,从而将刷毛31固定于刷轴32。关于刷毛31的长度,根据进行清洗处理的对象而适宜地选择,优选的是大于等于被清洗物的内径的一半。如图3所示,在长尺寸构件35的第二末端3 上卡定有大致圆柱状的连接部46。 在连接部46上设置有转动轴48和凹部47,该转动轴48沿轴线方向形成为直径大于长尺寸构件35的外径,该凹部47以与转动轴48交叉的方式开设。长尺寸构件35的第二末端3 插入于转动轴48,而且,在凹部47中,自沿径向相对的两个方向加热压缩凹部47的外周面。第二末端35b向与上述压缩方向正交的方向鼓起,形成大于转动轴48的内径的鼓出部37。鼓出部37分别与凹部47的内壁面和转动轴 48的开口端部抵接,从而限制长尺寸构件35相对于连接部46进行进退移动。此外,在连接部46上,在与转动轴48相对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二主体部45。该第二主体部45主要为了清洗内窥镜1的钳子插入口 13 (参照图1)而设置,与第一主体部23相同地形成为刷状。在第二主体部45上设置有由捻线构成的刷轴52、和自刷轴52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根刷毛51。此外,刷轴52的一端拧入连接部46而固定,被配置为与转动轴46同轴或者大致同轴。此外,也可以为了与第一主体部23相同地进行分类废弃,将刷轴52设置为装卸自如。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刷轴52为在中间部折回而夹着刷毛51地加捻的结构。而且,也可以在第二主体部45上也采用与上述顶端盖33相同的顶端盖。此外,虽然可以采用与刷毛31相同的树脂制的刷毛51,但刷毛51的长度可根据成为被清洗对象的被清洗物(钳子插入口 13等)的内径而适宜地选择。此外,连接部46的外周面形成为沿径向大于长尺寸构件35和刷轴52的扩径部, 作为供作业者触摸的把手部46a发挥功能。此外,在把手部46a上形成有把持面50,该把持面50为沿径向相对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被切割成面状的形状。而且,在连接部46上配置有多个凸条部49,该凸条部49分别设置于连接部46的周向上的把持面50之间,并形成为与连接部46的轴线平行地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凸条部49以沿周向等间隔配置的3个为一组并沿径向相对的方式配置有合计6个。参照图1和图4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的作用。首先,对于需要进行清洗处理的内窥镜1,例如对图1所示的抽吸管路11的清洗处理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作业者把持长尺寸构件35中第一主体部23附近的外周面而将该长尺寸构件35插入到抽吸管路11的操作部3侧的开口中。接着,一边把持长尺寸构件35的外周面,一边按压长尺寸构件35直到第一主体部23自内窥镜1的顶端的开口部14突出。设置在第一主体部23上的刷毛31擦过管路的内壁而将附着在管路内壁上的生物体组织等缠取到刷毛31的各间隙之中。当使第一主体部23自开口部14突出了时,作业者将刷毛31浸渍在清洗液(水、药液等)中,用手指捏洗刷毛31,去除上述附着物。接着,把持把手部46a,将第一主体部23相对于内窥镜1向操作部3侧抽出。在此,刷毛31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擦过管路的内壁,进一步缠取附着在管路内壁上的生物体组织。自钳子插入口 13抽出第一主体部23之后,与上述相同地将刷毛31浸渍在清洗液中,用手指捏洗刷毛31,去除附着物。如上述那样重复第一主体部23的插入拔出作业,清洗管路的内壁。接着,对管路的入口、例如钳子插入口 13及开口部14进行清洗。以下以清洗钳子插入口 13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作业者把持把手部46a而以预定深度将第二主体部45插入到钳子插入口 13中。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主体部45插入至在钳子插入口 13的内部到尽头而停止为止。在此,刷毛51沿轴线方向擦过钳子插入口 13的内周面,缠取附着在钳子插入口 13的内周面上的附着物。接着,作业者使把手部46a沿周向旋转一周。这样,刷毛与把手部46a联动地沿周向旋转一周,沿周向擦过钳子插入口 13的内周面一周而缠取的附着物。长尺寸构件35在其自重及第一主体部23的重量的作用下弯曲而向铅垂下方垂下。而且,在连接部46上,由于把手部46a的旋转动作,连接部46沿周向、即绕刷轴52和转动轴48旋转。由于长尺寸构件35绕转动轴48旋转自如,因此长尺寸构件35在连接部 46的旋转下在转动轴48的内部滑动。结果,连接部46的旋转动作不会向长尺寸构件35传递。因而,若使把手部46a沿周向旋转一圈,则只有第二主体部45与连接部46的旋转联动地沿周向旋转一圈。接着,作业者自钳子插入口 13拔出第二主体部45。这样,由刷毛51向在轴线方向上与第二主体部45插入时相反的方向擦过钳子插入口 13的内壁,缠取附着在钳子插入口 13的内壁上的附着物。在自钳子插入口 13抽出第二主体部45之后,作业者与上述刷毛31相同地捏洗刷毛51。重复进行对钳子插入口 13的上述插入、旋转、抽出、捏洗的作业,进行清洗作业直到完全除净附着在钳子插入口 13的内周面上的附着物。清洗作业结束之后,按预定规则废弃处理器具21,结束一连串的作业。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21,能够利用设置在长尺寸构件35 的第一末端3 上的第一主体部23,对自钳子插入口 13连续至开口部14的管路的内部等的管状构件的内壁面进行清洗,并且利用借助连接部46旋转自如地连接的第二主体部45 对钳子插入口 13的内周面进行清洗。此外,即使把持把手部46a而使第二主体部45进行旋转动作,由于长尺寸构件35绕转动轴48滑动,因此结果长尺寸构件35也不会随该旋转动作联动,第一主体部23在旋转动作的前后不会移动。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处理的可作业性。此外,由于即使使第二主体部45进行旋转动作,第一主体部23也不旋转,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一主体部23上附着的附着物飞散。此外,通过加热按压长尺寸构件35的第二末端3 而挤压形成鼓出部37,因此结构简单,能够降低制造所需的成本。而且,由于设置有自把手部46a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条部49,因此能够更高效地传递使第二主体部45进行旋转动作的力。(第2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5及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另外,在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的结构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如图5及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121取代连接部46而具有连接部146,取代长尺寸构件35而具有长尺寸构件 1;35。在长尺寸构件135的第二末端13 上设置有大致球状的鼓出部61,该鼓出部61 以自长尺寸构件135的中心轴线向径向外侧均勻地鼓起的方式形成。此外,在连接部上,取代第1实施方式的转动轴48,而设置有用于支承第二末端13 的支承部62。支承部62以被鼓出部61覆盖的方式围绕鼓出部61的外周而形成。此外,连接部146由具有弹性的树脂构成,通过向第一末端13 以超过预定的力牵引或按压鼓出部61,可使支承部62被鼓出部61的外周面按压而弹性变形。即,通过使连接部146和长尺寸构件135沿轴线方向进行进退动作,能够对连接部146和长尺寸构件 135之间进行装卸。此外,在连接部146上形成有与上述相同的凸条部49,连接部146成为具有把手部 146a的结构,使用者握住该把手部146a而操作第一主体部23或第二主体部45。即使是这种结构,长尺寸构件135在被支承部62支承的同时绕长尺寸构件135的中心轴线旋转自如,连接部146和长尺寸构件135的旋转动作不会联动。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生物体组织等的附着物附着在第一主体部23上的状态下,即使使把手部46a 进行旋转动作,也能够使附着物不会自第一主体部23飞散地使第二主体部45进行旋转动作。而且,由于长尺寸构件135和连接部146之间可装卸,因此能够容易地装配处理器具 121。(第3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7至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221 取代连接部46而具有连接部对6,取代长尺寸构件35而具有长尺寸构件235。如图7所示,长尺寸构件235形成为在第二末端23 侧比第一末端23 侧粗。而且,如图8所示,在第二末端23 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直径比第二末端235侧的其他部分的直径小的缩径部71。
此外,在连接部246上,取代第1实施方式的转动轴48而形成有支承部72。如图 9所示,支承部72具有利用相对的两个面支承缩径部71中缩径的外周面的弯曲形状,通过使缩径部71和支承部72沿径向相对移动,能够装卸自如地嵌合缩径部71和支承部72。此外,连接部246具有相当于上述把手部46a的把手部246a,在把手部的外周面的局部上具有一对凹坑部246b,该凹坑部M6b呈沿径向凹陷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221中,长尺寸构件235在被支承部72支承的同时绕长尺寸构件235的中心轴线旋转自如。因而,连接部246和长尺寸构件235的旋转动作不会联动。因此,即使以在第一主体部23上附着有生物体组织等的附着物的状态使把手部
进行旋转动作,也能够使附着物不会自第一主体部23飞散地使第二主体部45进行旋转动作。而且,作业者的手指搭靠于凹坑部M6b而能够抑制手指和把手部沿轴线方向的进退移动即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可作业性。(变形例)以下,参照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中的连接部的变形例。图10是自长尺寸构件235向第二主体部45方向观看连接部对6的图。如图10 所示,在本变形例中,连接部246取代支承部72而具有支承部72a。支承部7 使用沿周向分开的4个点来支承长尺寸构件235的缩径部71。即使如此使支承部7 与长尺寸构件235的缩径部71点接触地卡定,也能够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地使长尺寸构件235在被支承部7 支承的同时绕长尺寸构件235的中心轴线旋转自如。此外,连接部246和长尺寸构件235的旋转动作不会联动。因而,即使以在第一主体部23上附着有生物体组织等的附着物的状态使把手部进行旋转动作,也能够使附着物不会自第一主体部23飞散地使第二主体部45进行旋转动作。(第4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11及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421是取代第1实施方式的长尺寸构件35 而具有可插入到体腔内的导管435的处理器具。此外,处理器具421取代第一主体部23而具有第一主体部423,取代第二主体部45而具有送液管头445,取代连接部46而具有连接部 446。导管435为大致筒状的构件,其具有第一末端43 和第二末端43 ,并具有自第一末端43 延伸到第二末端43 的腔管435c (参照图12),还具有挠性。在导管435的第一末端43 上设置有作为第一主体部的顶端弯曲机构423。此外,顶端弯曲机构423具有由挠性线材构成的角线431a,将角线431a配置为沿顶端弯曲机构423的外周面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位置关系。角线431a在顶端弯曲机构423 的顶端处固定于顶端弯曲机构423的外周面,并以沿长度方向隔开预定间隔并进退自如的方式贯穿支持于顶端弯曲机构423的外周面。而且,角线431a贯穿于导管435的壁部的内部而沿长度方向朝向第二末端43 侧延伸。图12是表示连接部446的剖视图。如图12所示,第二末端43 旋转自如地卡定于连接部446。第二末端43 形成有相当于第2实施方式的鼓出部61的鼓出部461。鼓出部461自导管435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鼓出而在沿径向的剖视下呈圆环状。另一方面,在连接部446上形成有用于支承第二末端43 的支承部462。支承部462形成为被第二末端43 的开口端部外周覆盖的大致筒状。而且,支承部462的顶端侧即开口端部46 向径向内侧突出,卡定鼓出部61。此外,在导管435的第二末端43 侧的外周面和支承部462之间夹设有由硅、橡胶等挠性的材质构成的密封环463及止挡件464,将支承部462和鼓出部461配置为能够绕导管435的轴线滑动移动并且液密地连接。而且,在连接部446中,将角线431a配置为在与角线431a的中心轴线同轴的轴线上延伸设置。此外,在连接部446上设置有把手部446a,该把手部446a用于使角线431a相对于导管435沿轴线方向进行进退动作(参照图11)。而且,在连接部446上,一端向导管435的腔管435c侧开口而与腔管435c连通, 在另一端设置有向外部开放的作为第二主体部的送液管头445。另外,如图11所示,也可以将送液管头445的另一端侧设置为在连接部446的侧方开口,或者也可以使送液管头445的另一端侧沿导管435的轴线方向向外部开放。送液管头445的另一端的开口端部外周451可以形成为公知的鲁尔锁定构造而能够液密地与注射器、送液泵等连接。如此,构成有自送液管头445经由腔管435c到达顶端弯曲机构423 的流体管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送液管头445和导管435的旋转动作不会联动,因此能够在利用角线431a维持使顶端弯曲部423弯曲的状态的同时,使送液管头445绕导管 435的轴线自如旋转。因而,能够使安装于送液管头445的注射器等的位置转动到目标位置,故能够提高处理器具421的可操作性。(变形例1)以下,参照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的变形例。本变形例的处理器具521为取代第一主体部423而具有可进行膨胀收缩动作的球囊531的球囊导管。此外,取代导管435而具有导管535,第一末端53 侧向球囊531的内部开口,具有向第二末端53 侧延伸的腔管535c。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使把手部446a绕导管535的轴线进行转动,能够使送液管头 445绕绕导管535的轴线进行转动。在此,由于在连接部446中,连接部446和导管535为旋转自如地卡定的结构,因此送液管头445的旋转动作和球囊531的旋转动作不会联动。因而,能够在将送液管头445的旋转位置支承于目标位置的状态下使球囊531绕导管535的轴线自如旋转。因而,能够提高处理器具521的可操作性。(第5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14及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621取代第1实施方式的长尺寸构件35而具有可插入到体腔内的送水管635。此外,处理器具621取代第一主体部23而具有第一主体部623,取代连接部46而具有连接部646。在第一主体部623的顶端侧设置有赋予弯曲性而形成的顶端弯曲部631。此外,作为第二主体部设置有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送液管头445,可装卸地连接有管状的送水线 480。图15是表示连接部646的剖视图。如图15所示,在连接部646上设置有旋转阀(cock) 646b,该阀646b用于进行切换操作,以连通或封闭送液管头445的内部。在该阀646b 上可以设置例如图15所示那样的用于封闭送液管头445的内部的活塞状的栓。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对送液管头445连接管状的送水线480,连接用于使液体在送水线480的内部流通的送水机构481。此外,能够利用送水机构481使液体流通而自管 635的顶端喷出。另外,也能够在送液管头445上连接注射器而输送液体。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具体结构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也包含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的设计变更等。例如,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采用了通过挤压长尺寸构件35的第二末端3 来形成鼓出部37的结构,但也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折回挤压之后的第二末端35b的一部分,提高鼓出部37的刚性。此外,关于鼓出部37的形状,只要鼓出部37的最大外径大于转动轴48的内径,长尺寸构件35绕转动轴48旋转自如,则任何形状都能够发挥与本发明相同的效果。例如,对长尺寸构件35的第二末端35b固定销、E型环等,就能够防止自转动轴48脱落。产业上的可利用件根据本发明的处理器具,由于固定于第一主体部的长尺寸构件旋转自如地卡定于连接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处理的可作业性。附图标记说明21、121、221 处理器具;23、123、223、323、423、523、623 第一主体部;31,51 刷毛 (刷子);35,135,235 长尺寸构件;:35a、135a、2;35a、335a、4;35a、535a、635a 第一末端;35b, 135b、235b、335b、435b、535b、635b 第二末端;37 鼓出部;45、145、245、345、445、545、645 第二主体部;46、146、246、346、446、546、646连接部;46a把手部;47凹部;49凸条部;50把持面;61鼓出部;62支承部;71缩径部;72、7加支承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处理器具,包括长尺寸构件,其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 第一主体部,其固定于上述第一末端;连接部,其绕上述长尺寸构件的轴线旋转自如地卡定于上述第二末端;以及第二主体部,其固定于上述连接部,并沿上述长尺寸构件的轴线方向延伸;其中, 上述连接部具有把手部,该把手部用于使上述第二主体部绕上述长尺寸构件的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器具,其中,上述第二末端具有沿上述长尺寸构件的径向鼓出而形成的鼓出部, 上述连接部具有凹部,该凹部供上述鼓出部绕上述轴线旋转自如地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器具,其中,上述第二末端在上述第二末端的外周面的局部上具有直径比上述第二末端的其他部分的直径小的缩径部,上述连接部具有支承部,该支承部滑动自如地与上述缩径部卡合而绕上述长尺寸构件的轴线旋转自如地支承上述长尺寸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器具,其中, 上述把手部具有沿上述长尺寸构件的径向扩大的扩径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器具,其中,上述把手部具有凸条部,该凸条部自上述把手部的外周面朝向外侧突出并且与上述轴线平行地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器具,其中,上述把手部在上述把手部的外周面的局部上具有把持面,该把持面呈与上述轴线平行的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器具,其中,上述处理器具还具有流体管路,该流体管路使流体在上述第一主体部和上述第二主体部之间流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器具,其中, 上述第一主体部具有能够擦过筒的内部的刷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器具,其中, 上述第二主体部具有能够擦过筒的内部的刷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器具,其包括长尺寸构件(35),其具有第一末端(35a)和第二末端(35b);第一主体部(23),其固定于第一末端(35a);连接部(46),其绕长尺寸构件(35)的轴线旋转自如地卡定于第二末端(35b);以及第二主体部(45),其固定于连接部(46),并沿长尺寸构件(35)的轴线方向延伸;其中,连接部(46)具有把手部(46a),该把手部(46a)用于使第二主体部(45)绕长尺寸构件(35)的轴线转动,该处理器具能够抑制附着物向周围飞散,能够降低污染地进行清洗等处理。
文档编号A61B1/00GK102238896SQ20098014859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9日
发明者田渕康弘 申请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