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熊胆的合成新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0845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工熊胆的合成新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熊胆及人工熊胆的合成新技术。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
背景技术
如下熊胆为熊禾斗动物黑熊(Selensrctosthibetsimscuvier)或綜熊(vrsusactosL.)的干燥胆,向以贵重药材而闻名。1995年养熊取胆鼎盛时期,全国有批文的养殖熊数量超过16000余头,熊胆粉产量高达20吨,还有更大量的非法养熊场,由于大量无节制猎取药用和食用,导致黑熊资源在短短几年里几近枯竭。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养熊取胆的生产监管力度加大,黑熊被列入国家二级濒危野生动物。国内早在七十年代就有熊去氧胆酸合成的系列报道,但都处于实验阶段。1991年沈阳药学院提出合成人工熊胆的设想,其采用的方法是将熊胆中已知成份单组分混合,由于当时原料成本高,技术不成熟,费用较高,导致人工合成熊胆的价格高于引流熊胆的价格,而且疗效没有经过临床实验验证,因此没有得到应用和推广。近年来我国已加强了对野生熊类资源的保护工作,引流取胆的做法已经被取缔,因而人工合成熊胆是一种既能满足临床用药需要,又能彻底保护熊类资源不被破坏的根本方法。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熊胆资源必将不断扩大,其药用价值也会得到空前提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条经济、安全、环保,且质量和外观性状都与天然熊胆极为相近的人工熊胆合成技术,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人工熊胆合成路线为以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禽胆为基础原料,经物理方法分离去除蛋白质、多糖、脂类杂质成分,保留与天然熊胆粉相似的活性成分,再添加一定量熊胆特有的牛磺熊去氧胆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等,体现了人工熊胆成分的多样性和协同性。该发明不仅合成工艺路线短,原辅料价格低廉,而且内在质量和外观性状都与天然熊胆极为相近。本发明对人工熊胆与天然熊胆进行了对比实验。1、实验目的对比本发明中的人工熊胆和天然熊胆(金胆)的接近程度。2、方法样品来源沃然熊胆购自广州;人工熊胆为本项发明产物。通过用薄层扫描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导数光谱等现代分析方法,对人工熊胆,天然熊胆进行了综合光谱分析比较。3、结果薄层扫描谱中,Rf=0.21胆酸(CA),Rf=0.46鹅去氧胆酸(CDCA),Rf=0.54熊去氧胆酸(UDCA),Rf=0.657-酮基石胆酸,Rf=0.77石胆酸(LCA),Rf=0.94胆固醇3(CS),UDCA与CDCA含量最高。红外光谱显示的是主要成分TUDCA与TCDCA的加合光谱,其中仲酰胺特征峰非常明显。桉磁共振谱显示的也是TUDCA与TCDCA的加合图谱,化学位移S0.52.5ppm是胆甾烷的基本特征峰。相关表格一表i人工、天然熊胆主要胆汁酸含量(%)<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表2人工、天然熊胆中氨基酸含量(mg/100g)<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人工熊胆的薄层扫描谱与天然熊胆(金胆)相比表示出相同的特征,峰的数目、位置、相对强度基本一致,说明所含胆甾酸成分及其含量接近,人工熊胆含有优质天然熊胆所含有的全部有效成分,而且含量很接近。总体上说,人工熊胆模拟天然熊胆从主要化学成分来看是可行的。权利要求一种人工熊胆的合成新技术,其特征在于以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禽胆为基础原料,经物理方法分离去除蛋白质、多糖、脂类杂质成分,保留与天然熊胆粉相似的活性成分,再添加一定量熊胆特有的牛磺熊去氧胆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等,体现了人工熊胆成分的多样性和协同性。该发明不仅合成工艺路线短,原辅料价格低廉,而且内在质量和外观性状都与天然熊胆极为相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熊胆的合成新技术,其特征是以天然熊胆中的"金胆"为模型研制而成的人工熊胆,含有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各种胆汁酸、胆固醇和胆红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熊胆的合成新技术,其特征是以禽胆为基础原料,经物理方法分离去除蛋白质、多糖、脂类杂质成分,保留与天然熊胆粉相似的活性成分,再添加一定量熊胆特有的牛磺熊去氧胆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步骤研制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人工熊胆,其质量特征是含有牛黄熊去氧胆酸(TUDCA)钠,牛黄鹅去氧胆酸(TCDCA)钠,TUDCA与TCDCA是差向异构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熊胆,其特征是含有优质天然熊胆所含有的全部有效成分,而且质量很接近,都不含有害物质。全文摘要以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禽胆为基础原料,经物理方法分离去除蛋白质、多糖、脂类杂质成分,保留与天然熊胆粉相似的活性成分,再添加一定量熊胆特有的牛磺熊去氧胆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等,体现了人工熊胆成分的多样性和协同性。该发明不仅合成工艺路线短,原辅料价格低廉,而且内在质量和外观性状都与天然熊胆极为相近。文档编号A61K35/413GK101721428SQ201010039550公开日2010年6月9日申请日期2010年1月5日优先权日2010年1月5日发明者傅军申请人:傅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