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81877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 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的手 术中实施血管与神经隔开减压。
背景技术
三叉神经痛又称Foterginll式病,表现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闪电式反复 式发作性的剧烈性疼痛,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从青年至老年人均可以生,40 岁以上中老年人多发,约占患者的70% 80%。10岁以上亦有个别发病。根据资料统计,本 病的发病率为1/10万;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大多数为单侧发病,且疼痛不扩散到对侧;以 右侧较多于左侧;少数为双侧发病,可以先后或同时两侧发病,双侧发病率约占5% -10% ; 以第2-3支为最多见,单侧第一支痛较少。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最常见桥脑旁区三叉神经进入区90%以上为血管性压迫刺 激而发病,称之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其中,80%以上为动脉性,如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 动脉、及基底动脉和其分支桥动脉等。岩静脉及其分支和脑桥横静脉也可以引起。还有约 10%桥脑旁区的胆脂瘤、肿瘤,包括桥脑与小脑旁区的脑膜瘤、神经鞘瘤及少见囊肿与血管 瘤等,称之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以往为了方便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与治疗,将三叉神经痛分 为原发生和继发性两类。现在由于临床实践积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结合实际采用影象学、 解剖学、活体病理组织生物分子及生物电学等方面的研究,尤以微血管减压术特别有效,认 为原发性也是有原因的,过去的认识更新观念;仍命名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的机制认为解剖学说颅神经神经纤维神经元(neuron) 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机能单位,它由神经细胞体的树突(神经突、轴突)组成。在脑和 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主要构成分为由胶质细胞形成包被的称有髓神经纤维和无 髓经经纤维。周围神经纤维的被膜(髓鞘)由雪旺(Schwann)细胞形成。称为有髓鞘神经 纤维。在脑十二对颅神经中,除嗅神经和视神经的神经纤维表面由少突胶质细胞覆盖, 与中枢神经相同。其它的十对颅神经神经纤维表现在离开脑于处2 3mm以后均被雪旺细 胞围绕覆盖,简称髓鞘。这种由胶质细胞转换成雪旺细胞覆盖的神经纤维一段称髓鞘的移 行区或称交换区,神经纤维暴露。由于无或不完全缺乏雪旺细胞覆盖称为缺失髓鞘区。在 受到血管压迫时此区很容易受到伤害而变异,当受到血管压迫后更加重这种伤害,这种神 经纤维解剖特点成为三叉神经痛发病的基础,它与三叉神经痛发病密切相关。三叉神经的微血管压迫学说血管对三叉神经的波动性压力,特别是对脑桥附近 的三叉神经根入口处的压迫,被认为是导致大多数病人三叉神经痛的原因。这种持续性的 波动性压迫导致的神经脱髓鞘作用改变了三叉神经的电位活动。当把血管(多数为动脉, 偶尔也有静脉)与神经分离后阵发性疼病瞬间消失。不只是动脉的波动性压迫,很多机械 性的压迫,如肿瘤、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的压迫均可以促使三叉神经痛的发作。三叉神经痛是由于神经根进、出部脑干区(REZ)受到血管搏动性压迫所致,该区被认为是中枢和周围 髓鞘的交接区,无雪旺氏细胞包裹,对搏动性和跨过性压迫特别敏感,易产生微血管压迫。 Gardner于1962年正式提出血管神经根压迫是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说。大量的临床病例报 道解除血管对神经根的压迫可缓解三叉神经痛;结果支持这一学说。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也证实了三叉神经痛的血管压迫病因学说。研究发现椎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 脉、小脑后下动脉的扭曲和不规则的走行使三叉神经受压。微血管减压术中就是解除血管对神经根的压迫可缓解三叉神经痛。我们于1982 年5月国内最早开展此项手术。术中使用使用涤纶棉片或涤纶棉团将血管与神经隔开。手 术早期我们都采用心脏外科的涤纶补片,术中剪取一长条状,将减压材料自血管与神经根 之间插入并包绕三叉神经根1周后,前后两断端对合,耳脑胶或者银夹固定,称为“围套式” 减压。或者将此长条状涤纶棉撕开,捏成“纺锤形”棉团,将减压材料把神经根上的血管推 开并隔离,使血管与神经完全隔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直接消毒好包装后,便于术中直接应用,避免术中的再次加 工,为手术节约了宝贵时间,使用方便。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本发明的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殊 之处在于由以下步骤制成A.将涤纶棉片修剪至适应包裹神经根的宽度及长度;B.将涤纶棉团整理至适合将与神经接触的血管推开的形状大小;C.将制备好的涤纶棉片1片与涤纶棉团4个一同装入密封袋内消毒。本发明的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C中,将涤 纶棉片缠绕在牙签样粗细的圆柱体上包绕后消毒,使涤纶片记忆成卷曲状态,以便术中围 套神经。本发明的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A中,涤纶 棉片修剪后为长9-11毫米、宽2-5毫米、厚度0. 2毫米的长条,其两端呈箭头形;步骤B中, 涤纶棉团整理后为长5-7毫米的卵圆形。本发明的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料,其特殊之处在于由本发明 所述方法制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已经剪裁好的涤纶片或“纺锤形”涤纶棉团,直接消毒好包 装后,便于术中直接应用,避免术中的再次加工,为手术节约了宝贵时间,使用方便。


图1-6为微血管减压术中游离责任血管后用teffIon涤纶棉团垫起的手术步骤示 意图。图7为涤纶棉片示意图,图8为涤纶棉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制成A.将涤纶棉片修剪至适应包裹神经根的宽度及长度;B.将涤纶棉团整理至适合将与神经接触的血管推开的形状大小;C.将制备好的涤纶棉片1片与涤纶棉团4个一同装入密封袋内消毒。本发明的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C中,也可 以将涤纶棉片缠绕在牙签样粗细的圆柱体上包绕后消毒,使涤纶片记忆成卷曲状态,以便 术中围套神经。本发明的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料的制备方法,优选方案为,步 骤A中,涤纶棉片修剪后为长9-11毫米、宽2-5毫米、厚度0. 2毫米的长条,其两端呈箭头 形;步骤B中,涤纶棉团整理后为长5-7毫米的卵圆形。本发明的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料,由本发明所述方法制成。步骤A中,首先经过大于50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术中将涤纶 棉片反复修剪,以适应包裹神经根的宽度及周长,测算所有测得数据,求其平均值,根据平 均值大小剪裁涤纶棉片,使之恰好适应。步骤B中,经过大于50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术中将涤纶棉团反复整理其形状,偏于适合涤纶棉团将与神经接触的血管推开,根据这些涤纶棉团大小,求 其平均大小,使之恰好适应。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制成A.将涤纶棉片修剪至适应包裹神经根的宽度及长度;B.将涤纶棉团整理至适合将与神经接触的血管推开的形状大小;C.将制备好的涤纶棉片1片与涤纶棉团4个一同装入密封袋内消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C中,将涤纶棉片缠绕在牙签样粗细的圆柱体上包绕后消毒,使涤纶片记忆成 卷曲状态,以便术中围套神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涤纶棉片修剪后为长9-11毫米、宽2-5毫米、厚度0. 2毫米的长条, 其两端呈箭头形;步骤B中,涤纶棉团整理后为长5-7毫米的卵圆形。
4.一种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2或3 所述方法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步骤制成A.将涤纶棉片修剪至适应包裹神经根的宽度及长度;B.将涤纶棉团整理至适合将与神经接触的血管推开的形状大小;C.将制备好的涤纶棉片1片与涤纶棉团4个一同装入密封袋内消毒。本发明的用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减压材料,由本发明所述方法制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已经剪裁好的涤纶片或“纺锤形”涤纶棉团,直接消毒好包装后,便于术中直接应用,避免术中的再次加工,为手术节约了宝贵时间,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B17/00GK101803936SQ201010118298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5日
发明者吕学明, 吕福林 申请人:吕学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