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那格列奈的中西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205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那格列奈的中西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西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含有那格列奈和中药提
取物的组合物,以及该组合物在制备治疗II型糖尿病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世界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几大疾病之一,目前的治疗药品均不理想。 例如,磺脲类药和双胍类药,疗效低,副作用大,久用可产生高乳酸血症,有的可造成致命性 低血糖,磺脲类药久用损害肝脏、肾脏和血细胞。胰岛素久用产生抗体,增加剂量,易促使微 血管疾病。目前虽然也有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但效果均不十分明显。糖尿病终身不愈,并 发症广泛而严重,由于血液中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 高血糖,高血脂及血液粘度的升高,中晚期出现周身广泛微血管病变。其中70% _80%患者 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死亡原因。
临床治疗II型的药物除胰岛素外,多是化学药物,应用广泛的大致可分为磺脲 类、双胍类、其他降糖药及辅助用药。磺脲类降糖药物是最主要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能使肝 糖原合成增多,再通过对细胞受体或受体后的作用,使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对 葡萄糖的摄取增多,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但较易引发低血糖、粒细胞减少及心血管疾 病等不良反应。双胍类降糖药大剂量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在肺、肝、肾有病变的患者易致乳 酸性酸中毒。给广大患者用药安全带来隐患,为改变这种状况,长期以来,临床上一直尝试 用植物中草约进行治疗。中医对糖尿病的病因看法较一致,认为主要是过食肥甘、五志过 极、房室不节、热病火燥及先天禀赋不足几个因素。但中药亦存在一些不足,如起效慢、需在 有经验老中医指导下辨正使用等。本发明尝试将中药与西药结合起来,以避免各自存在的 问题,并提高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即产生协同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由那格列奈和一种中药提取物组成的药用组合物,其 中该组合物的中药提取物按照以下配方制备,如下以重量计将生地10份、首乌10份、白术 5份、黄芪5份、元参8份、仙鹤草10份、桑叶8份,加水煎煮,过滤,浓縮至稠膏,干燥。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药用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该中药浸膏在下文中称作"本文(或上文)所述的中药提取物"。
可将上述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 胶囊、颗粒剂、口服液体制剂、皮下给药制剂、栓剂等。
药理作用研究 本发明药用组合物的主要药效学研究证实了其具有较强抗糖尿病作用,即降血糖 作用。 参照张均田主编,《现代药理试 方法》(上册),北京医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 出版社,第984-985页,"第二节类似II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中公开的方法,建立实验性肥胖及糖尿病大鼠模型,进行本发明的药用组合物降血糖的药效学试验。 试验分组 1模型对照组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生理盐水灌胃; 2纯中药组如上文所述的浸膏1. OOg/kg体重灌胃 3那格列奈组10mg/kg体重灌胃 4组合物组10mg/kg体重那格列奈+上文所述的浸膏1. OOg/kg体重灌胃。
组别血糖 (irano1/1)0天7周后
1组7. 1±1. 27. 2±0. 8
2组6. 9士0. 86. 4±1. 3
3组7. 3±1. 36. 7±0. 7
4组7. O士l. 16. 0±0. 9 该表显示治疗各组(纯中药组、那格列奈组、组合物组)均与模型对照组存在显著 性差异,而组合物组与纯中药组、组合物组与那格列奈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显示组合物组 中的那格列奈与所述的中药组分存在协同效应。
药剂学试验 可按照常规方式生产含有下列组分的片剂
组分
mg/片









本发明的药用组合物 玉米淀粉 滑石粉

200-700 跳0 70. 0 1. 0
其中组合物由那格列奈和所述中药提取物以重j
可按照常规方式生产含有下列组分的胶囊
硬脂酸^
:比i : ioo组成c
组分
呢/片
本发明的药用组合物 200-700 乳糖 10.0
玉米淀粉 15.0
滑石粉 5.0
其中组合物由那格列奈和所述中药提取物以重量比i : ioo组成c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那格列奈和中药提取物以重量比1∶100组成,其中该中药提取物按照下列方法制成以重量计将生地10份、首乌10份、白术5份、黄芪5份、元参8份、仙鹤草10份、桑叶8份,加水煎煮,过滤,浓缩至稠膏,干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那格列奈和中药提取物的协同药用组合物,以及该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P3/10GK101773572SQ20101013131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4日
发明者胡可丁 申请人:胡可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