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病灶剜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47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经皮穿刺病灶剜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为经皮穿刺病灶剜除器,是一种经皮穿刺切除体 内小病灶的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近十多年来,随着医疗检查设备如CT、MRI等的快速更新和发展;人们健康体检意识的提高,临床检得肺、肝脏、肾脏等部位的微小病灶的机会逐步增力卩。但在治疗上,对该类 病灶除了定期观察和手术切除外,尚未有一种微创有效的医疗器具可以解决该项难题。这 也正是目前很多患者所面临的两难抉择。因此,发明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痛苦少的医疗 器具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缺乏对小病灶治疗手段的不足,开辟一条新的微创 手术途径,为临床提供一种可以在无需开刀的情况下彻底剜除体内小病灶、并可以预防肿 瘤因手术造成的残留和扩散、也可避免穿刺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经皮穿刺病灶剜除器。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该经皮穿刺病灶剜除器,包括外壳、针架、外套管、拉 拔手柄、取物内芯、复位弹簧、外套管座与螺帽,其特征是在外壳上设有定位弹片,针架滑 动安装在外壳内,所述针架的后端部具有拉拔凸棱,在具有拉拔凸棱的针架的表面上设有 定位凸块,拉拔手柄后拉时,定位凸块与定位弹片的自由端相抵使得针架压紧复位弹簧并 使针架在外壳内实现后移扣合定位;在针架前侧上固定安装所述外套管座,外套管座通过 螺帽安装有外套管,取物内芯的前段插接在外套管内,取物内芯的后端部固定在拉拔手柄 上,取物内芯向拉拔手柄后方的延伸部分用作电极结头,拉拔手柄的前端具有拉拔爪,拉拔 爪的前端具有拉拔钩,拉拔钩与拉拔凸棱配合;拉拔手柄前推时,拉拔钩使得定位弹片的自 由端与定位凸块脱离,针架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在所述针架的前端部设有弹性缓冲垫。在所述定位弹片的自由端上设有脱离驱动斜面。取物内芯的远端分出3 7片,取物内芯的尖端内侧设有钩状突起,通过定形记忆 处理使它伸出外套管时呈伞形撑开,回缩到外套管时恢复呈柱形。本发明可为临床提供一种可以在无需开刀的情况下彻底剜除体内小病灶、并可以 预防肿瘤因手术造成的残留和扩散、也可避免手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经皮穿刺病灶剜 除器。弥补了目前临床上所缺乏的对早期病灶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另外,本发明还可用于对较大病灶的活检,其优点在于可以取得大块标本,以提高 活检的准确性,同时由于其配合电切割和电凝血装置,可以预防肿瘤因手术造成的种植扩 散,也可减少穿刺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该经皮穿刺病灶剜除器,它包括外壳1、针架2、外套管3、拉拔手柄4、取物 内芯5、复位弹簧6、缓冲垫7、外套管座8与螺帽9,在外壳1上设有定位弹片1. 1,在定位弹片 的自由端上设有脱离驱动斜面1. 2。针架2滑动安装在外壳1内,所述针架2的后端部具有拉 拔凸棱2. 1,在具有拉拔凸棱2. 1的针架2的表面上设有定位凸块2. 2,拉拔手柄4后拉时,定位 凸块2. 2与定位弹片1. 1的自由端相抵使得针架2压紧复位弹簧6并使针架2在外壳1内实 现扣合定位;在针架2上固定安装所述外套管座8,外套管座8通过螺帽9连接外套管3。取物 内芯5的前段插接在外套管3内,取物内芯5的后端部固定在拉拔手柄4上,取物内芯5向拉 拔手柄4后方的延伸部分用作电极结头,拉拔手柄4的前端具有拉拔爪4. 1,拉拔爪4. 1的前端 具有拉拔钩4. 2,拉拔钩4. 2与拉拔凸棱2. 1配合;拉拔手柄4前推时,拉拔钩4. 2使得定位弹 片1. 1的自由端与定位凸块2. 2脱离,针架2在复位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取物内芯5的远端分出3 7片,其尖端内侧设有钩状突起,通过定形记忆处理使 它伸出外套管时呈伞形撑开,回缩到外套管时恢复呈柱形。本发明另配备有与外套管3 口径匹配并可固定于外套管3内的穿刺针,此时,外套 管3与穿刺针配合用于穿刺皮肤进针。针架2上的定位凸块2. 2从前往后可设多组,实现不同的档位。而且,是每一档的 定位凸块2. 2均由间隔的两块组成,两块定位凸块2. 2之间形成拉拔爪4. 1前推的通道。定位弹片1. 1通过在外壳1上开设U形长槽而在外壳1上被U形长槽包围的部分 而形成。在所述拉拔手柄的前端固定有安装柱,所述弹簧的后端套接在安装柱上。在所述 针架后段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为盲孔,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大于复位弹簧的外径,安装 孔的深度大于安装柱的长度。在所述针架2的前端部设有弹性缓冲垫7。在所述定位弹片1. 1的自由端上设有 脱离驱动斜面1. 2。使用前,先把穿刺针置入外套管3内,在CT定位下进行穿刺,到达确定部位后,退 出穿刺针,置入取物内芯5,用螺帽9将外套管3与外套管座8固定。拉拔钩4. 2与拉拔凸 棱2. 1扣合,使用时,手捏拉拔手柄4并后拉,针架2在外壳1内克服复位弹簧6的弹力向 后滑动,使得定位弹片1. 1与定位凸块2. 2相抵,针架2在外壳1内实现扣合定位,根据取 物内芯5需要伸出的长度来确定拉拔手柄4后拉的档位,针架2在外壳1内实现扣合定位 后,此时拉拔手柄4可前推与拉拔手柄4后拉的档位相对应的一段距离。此时前推拉拔手 柄4使得取物内芯5从外套管3内伸出,取物内芯5前伸并随之呈伞形分开,当确认病灶在 取物内芯5的抓取范围内后,接通电切割装置,并把取物内芯5旋转120°,以把病灶与周围 组织分离并止血。然后用力向前推动拉拔手柄4,拉拔钩4. 2抵在脱离驱动斜面1. 2,使得 定位弹片1. 1的自由端外翘,定位弹片1. 1与定位凸块2. 2相脱离,针架2及外套管3迅速向前弹出,使外套管3的前端部位迅速移到取物内芯5的前端部的位置,就相当于取物内芯 5迅速缩进外套管3内,使得取物内芯5将病灶及其分离下的周围组织取下,达到抓取病灶 的目的。病灶取下后,拧开螺帽9,取出取物内芯5,保留外套管3在体内以便进一步通过它 进行电凝或药物止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当临床发现得体部如肺、肝脏、肾脏等部位的微小病灶时。可以在CT定位下,优选 适当的路径,运用本发明的经皮穿刺病灶剜除器,直接经皮肤穿刺到达病灶部位,伸出取物 内芯5包绕病灶,接通电切割装置(具有切割及止血功能)进行120度旋转,分离出病灶 及周围组织,再触动复位弹簧6使取物内芯5迅速合拢同时把分离出的病灶及周围组织弹 回到取物内芯5和外套管3内。取出取物内芯5及病灶,保留外套管3在体内以便进一步 通过它进行电凝止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运用本发明的经皮穿刺病灶剜除器可以安 全、有效、微创地完成对小病灶的剜除,弥补了目前临床上所缺乏的对微小和早期病灶有效 的微创治疗手段。另外,利用同样原理该器械也可用于对较大病灶的活检,其优点在于可以取得大 块标本,以提高活检的准确性,同时由于其配合电切割和电凝血装置,可以预防肿瘤因手术 造成的种植扩散,也可减少穿刺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权利要求
一种经皮穿刺病灶剜除器,包括外壳(1)、针架(2)、外套管(3)、拉拔手柄(4)、取物内芯(5)、复位弹簧(6)、外套管座(8)与螺帽(9),其特征是在外壳(1)上设有定位弹片(1.1),针架(2)滑动安装在外壳(1)内,所述针架(2)的后端部具有拉拔凸棱(2.1),在具有拉拔凸棱(2.1)的针架(2)的表面上设有定位凸块(2.2),拉拔手柄(4)后拉时,定位凸块(2.2)与定位弹片(1.1)的自由端相抵使得针架(2)压紧复位弹簧(6)并使针架(2)在外壳(1)内实现后移扣合定位;在针架(2)前侧上固定安装所述外套管座(8),外套管座(8)通过螺帽(9)安装有外套管(3),取物内芯(5)的前段插接在外套管(3)内,取物内芯(5)的后端部固定在拉拔手柄(4)上,取物内芯(5)向拉拔手柄(4)后方的延伸部分用作电极结头,拉拔手柄(4)的前端具有拉拔爪(4.1),拉拔爪(4.1)的前端具有拉拔钩(4.2),拉拔钩(4.2)与拉拔凸棱(2.1)配合;拉拔手柄(4)前推时,拉拔钩(4.2)使得定位弹片(1.1)的自由端与定位凸块(2.2)脱离,针架(2)在复位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穿刺病灶剜除器,其特征是在所述针架(2)的前端部设 有弹性缓冲垫(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穿刺病灶剜除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定位弹片(1.1)的自 由端上设有脱离驱动斜面(1. 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穿刺病灶剜除器,其特征是取物内芯(5)的远端分出3 7片,取物内芯(5)的尖端内侧设有钩状突起,通过定形记忆处理使它伸出外套管时呈伞形 撑开,回缩到外套管时恢复呈柱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皮穿刺病灶剜除器,它包括外壳、针架、外套管、拉拔手柄、取物内芯、复位弹簧、外套管座与螺帽,在外壳上设有定位弹片,针架滑动安装在外壳内,针架的后端部具有拉拔凸棱,在具有拉拔凸棱的针架的表面上设有定位凸块,拉拔手柄后拉时,定位凸块与定位弹片的自由端相抵使得针架压紧复位弹簧并使针架在外壳内实现扣合定位;在针架上固定安装所述外套管座,外套管座通过螺帽安装有外套管,取物内芯的前段插接在外套管内,取物内芯的后端部固定在拉拔手柄上,取物内芯向拉拔手柄后方的延伸部分用作电极结头,拉拔手柄的前端具有拉拔爪,拉拔爪的前端具有拉拔钩,拉拔钩与拉拔凸棱配合;拉拔手柄前推时,拉拔钩使得定位弹片的自由端与定位凸块脱离,针架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
文档编号A61B18/12GK101828944SQ20101016097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3日
发明者鲍健 申请人:鲍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