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460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物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物本申请是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有效药物和速效药物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 请日2010年03月02日,原申请号201010116033. 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速效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背景技术
抽动障碍是一组以头、肢体和躯干等部位肌肉突发性不自主抽动,和(或)伴爆发 性喉音和行为紊乱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今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 环境、基因缺陷等有关,其可能的机制与基底节多巴胺(DA)能神经系统过度活跃有关,投 射到运动皮质则引起肌肉抽动,投射到边缘系统则出现不自主言行。
抽动障碍属于中医“肝风”、“慢惊风”、“瘛疯”、“抽搐”等范畴,古代文献无该病专门 论述,散见于相关论述之中。《小儿药证直诀·肝有风甚篇》云“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 风动而止于头目,目属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胜任,故目连扎也。” 病位主要在肝,与心、肺、脾、肾关系密切,公认的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虽然也有一些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中成药,但效果不十分明显,且中成药中的药 味较多,不便于制备使用。关于治疗抽动障碍疾病急性发作药物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 物。本发明的另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物的用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物, 所述的药物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全蝎10-50份、冰片1-3份。所述的药物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全蝎27份、冰片2份。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 效药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抽动障碍疾病急性发作药中的应用。本发明优点在于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有效药物和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 物,其配伍符合中药“君臣佐使”原则,经药效学实验验证,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有效药物能 显著控制患者不自主行为。毒副作用小,适于长期服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抽动障碍疾 病药物。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物能快速控制患者不自主行为,实验表明速效祛风止 动1号方和速效2号方的起效时间是5分钟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表格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物制备(一)含全蝎生药1克。冰片0. 3克(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Dryobalanopsaromatica Gaertn. f.树脂加工品,或龙脑香树的树干、树枝切碎,经蒸馏冷却而得的结晶),研钵研细 过140目筛,两味药混合备用。(使用时,将上述两味药一起开水冲服200ml,即可。)实施例2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物制备(二 )含全蝎生药5克。冰片0. 1克,研钵研细过140目筛,两味药混合备用。(使用时, 将上述两味药一起开水冲服200ml,即可。)实施例3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物制备(三) 含全蝎生药2. 7克。冰片0. 2克,研钵研细过140目筛,两味药混合备用。(使用 时,将上述两味药一起开水冲服200ml,即可。)实施例4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物制备(四)含全蝎生药2. 5克。冰片0. 2克,研钵研细过140目筛,两味药混合备用。(使用 时,将上述两味药一起开水冲服200ml,即可。)实施例5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物制备(五)含全蝎生药4克。冰片0.3克,研钵研细过140目筛,两味药混合备用。(使用时, 将上述两味药一起开水冲服200ml,即可。)实施例6速效祛风止动2号方制备含全蝎生药5克,含蜈蚣生药1克。以及由冰片0.3克,三味药混合备用。(使用 时,将上述三味药一起开水冲服200ml,即可。)实施例7祛风止动3号方制备含辛夷生药10g、天麻生药10g、钩藤生药10g、全蝎生药5g、伸筋草生药IOg ;五味 药混合备用。(使用时,将上述五味药一起开水冲服200ml,即可。)实施例8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物的药理实验(一)1实验材料药物阿扑吗啡(apomorphine ΑΡ0)购自美国sigma公司;氟哌啶醇购自上海华氏 制药有限公司;中药配方颗粒(全蝎、蜈蚣、辛夷、天麻、钩藤、伸筋草)购自江阴天江药业有 限公司。冰片购自新华医院中药房,配成5mg/ml的石蜡溶液。速效祛风止动1号方全蝎5克、冰片0. 3克;速效祛风止动2号方全蝎5克、蜈蚣1克、冰片0. 3克;祛风止动3号方辛夷10g、天麻10g、钩藤10g、全蝎5g、伸筋草IOg ;各组中药按 比例溶于生理盐水,冰片溶于石蜡溶液。实验动物清洁级SD大鼠50只,雄性,体重120 140g,由新华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 (沪)2002-0010 ;使用许可证号SYXK (沪)2003-0031。适应 性饲养7天,自由采食和饮水,动物房温度保持在19-25°C左右,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交替。给药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速效1号方组,速效2号方 组,祛风3号方组。模型组和中药各组给予APO腹腔注射(2mg/kg),3周后,,模型组给予 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中药各组灌服中药,灌胃量参考黄继汉M介绍方法计算,速效1号方 组给予中药(全蝎lg/kg、冰片Iml/只)灌服,速效2号方组给予中药(全蝎lg/kg、蜈蚣 0. 2g/kg、冰片Iml/只),祛风3号方组给予中药(9g/kg),灌胃30分钟后给予APO腹腔注 射(2mg/kg),连续2周。正常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3周后,除腹腔注射生理盐 水外,给予和中药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2 方法2. 1刻板行为实验实验前将大鼠放入笼内适用半小时30min,以防因为新环境而导致的活动过多,依 摄像记录在注射AP05min后每隔5min记录评分,每天评分,评分标准如下[5] 0分与生理盐 水作用无区别;1分动物不连续地闻,常伴有兴奋活动;2分动物连续地闻、头稍有活动,伴 有周期性兴奋活动;3分动物连续地闻、头部活动多,伴有不连续的咬、啃、舔动作,并有短 暂的兴奋期;4分动物连续地咬、啃和舔,无兴奋活动期,有时全身迅速移位。分别在药物干 预1周和2周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2. 2开野实验在实验开始前一天将大鼠放进实验箱中适应30min以排除动物因紧张或者新 奇环境造成的活动增多,用盲法观察记录30min内大鼠水平穿越的格子数(Horizontal activity or Crossing Locomotion四个爪子必须落在同一个格子中)、大鼠直立次数 (Rearing,动物必须用后足站立)、理毛次数、粪便粒数。在给药干预的第1周和第2周进行 观察比较分析。2. 3安全性观察①给药期间每天观察老鼠的外观特征、行为活动和粪便情况,作好记录;②体重测 定每个星期测1次,作好记录,直到实验结束;③血液生化检查在停药时结束实验时,断 头取血测定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包括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 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含量。2. 4统计方法数据结果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6.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两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0VA)以及重复测量数 据的方差分析,P < 0. 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结果3. 1模型验证为了验证APO诱导的抽动障碍模型能再现抽动障碍的特征性行为变化,在进行中 西药干预之前,比较模型组与正常组刻板行为评分,评分系注射AP05min后的第1个5min 内的评分,由表1可见模型组刻板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对此 模型组进行干预观察疗效结果具有可信度,见表1.
表1正常组与模型组刻板评分比较 注与正常组比较ΓΡ < 0. 05)3. 2刻板行为研究结果3. 2. 1药物干预1周刻板行为评分比较治疗1周后,进行各组的刻板行为学评分,模型组刻板行为评分均高于正常组、速 效1号方组、速效2号方组、祛风3号方组,其中速效1号方组和速效2号方组在注射ΑΡ05 分钟后刻板行为学评分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而且速效1号方组和 速效2号方组在注射APO后5分钟到40分钟之间,刻板行为学评分低于祛风3号方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祛风3号方组在注射ΑΡ025分钟后,刻板行为评分低于模型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速效1号方组与速效2号方组的刻板行为评分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见表2. 表2药物干预1周五组刻板行为比较
注与模型组比较ΓΡ < 0. 05),与祛风3号方组比较CP < 0. 05);3. 2. 2药物干预2周刻板行为评分比较治疗2周后,模型组的刻板行为学评分较第1周有所升高,中药各组的刻板行为学 评分有所下降。模型组刻板行为评分均高于正常组、速效1号方组、速效2号方组、祛风3 号方组,其中速效1号方组和速效2号方组在注射ΑΡ05分钟后刻板行为学评分低于模型组 和祛风3号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速效1号方组与速效2号方组各个时段 的刻板行为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见表3.表3药物干预2周五组刻板行为比较 注与模型组比较ΓΡ < 0. 05),与祛风3号方组比较CP < 0. 05);3. 3开野实验研究结果3. 3. 1药物干预1周开野实验结果速效1号方组、速效2号方组与模型组在穿越格子数、直立次数、理毛次数、粪便粒 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速效1号方组、速效2号方组与祛风3号方组在穿 越格子数、直立次数、理毛次数、粪便粒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祛风3号 方组与模型组在穿越格子数、理毛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速效1号方组 与速效2号方组在穿越格子数、直立次数、理毛次数、粪便粒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见表 4.表
注与模型组比较ΓΡ < 0. 05),与祛风3号方组比较(#Ρ < 0. 05);3. 3. 2药物干预2周开野实验结果速效1号方组、速效2号方组与模型组在穿越格子数、直立次数、理毛次数、粪便粒 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速效1号方组、速效2号方组与祛风3号方组在穿 越格子数、理毛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祛风3号方组与模型组在穿越 格子数、粪便粒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见表5。表5药物干预2周开野实验结果比较组别η (只) 穿越格子数 直立次数理毛次数粪便粒数 注与模型组比较ΓΡ < 0. 05),与祛风3号方组比较CP < 0. 05);3. 4安全性检查3. 4. 1 一般情况在实验给药受试期间,各组大鼠毛色光洁,饮食、活动和二便都正 常,无异常分泌物,未出现不良情况。3. 4. 2体重变化正常组与实验各组体重都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见 表6。表6各组实验前后体重的比较 3. 4. 3血液生化指标各组Cr、BUN、ALT、AST、TBIL、TP、ALB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 0. 05),见表7。表7各组实验检查结果比较 4实验结论(1)速效祛风止动1号方(全蝎、冰片)和速效祛风止动2号方(全蝎、蜈蚣、冰 片)具有快速减少抽动模型大鼠不自主行为的疗效,起效时间为5分钟左右;(2)速效祛风止动1号方(全蝎、冰片)和速效祛风止动2号方(全蝎、蜈蚣、冰 片)安全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3)鉴于速效祛风止动1号方药物更少,疗效和速效祛风止动2号方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在临床上应用有更好的作用。本发明给药1周后和给药2周后,速效祛风止动1号方(全蝎、冰片)和速效祛风 止动2号方(全蝎、蜈蚣、冰片)在注射ΑΡ05分钟后其刻板行为评分与模型组和祛风止动 3号方(辛夷10g、天麻10g、钩藤10g、全蝎5g、伸筋草IO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 速效祛风止动1号方和速效祛风止动2号方能快速减少抽动大鼠的刻板行为,抑制其不自 主动作。说明速效祛风止动1号方和速效2号方的起效时间是5分钟左右。祛风3号方组 在注射AP025分钟后,刻板行为评分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提示祛风 止动3号方的起效时间25分钟左右。见表2、8。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全蝎10-50份、冰片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 药制成全蝎27份、冰片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抽动障 碍疾病急性发 作药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物,所述的药物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全蝎10-50份、冰片1-3份。所述的药物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全蝎27份、冰片2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抽动障碍疾病急性发作药中的应用。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物能快速控制患者不自主行为,实验表明速效祛风止动1号方和速效2号方的起效时间是5分钟左右。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1837024SQ20101019272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日
发明者吴敏, 王树霞, 马碧涛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