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114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来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
背景技术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特别在高山农村发病率较高,本病发病时 症状一般不重,初期不为人们注意,如果延医未治,病逐渐加重,会影响肺脏功能,本病病因 一般认为有感染,心理化刺激因素,过敏等,中医认为本病的特点是咳嗽,表现在肺,而痰又 是津液凝成,是因脾虚不能升清降浊,津液留滞为痰,或肾阳虚不能摄水,使冷痰上泛。临床 中是脾肾皆虚,但该病标在肺,本在脾肾。因此,在辨证论治中,根据临床症状表现一般分 寒型、热型、外寒里热型,前者寒型为多,本发明的中草药主要是以补脾养肾,扶正固本,为 治疗法则。在发掘、开发、提升民间验方的基础上,提供经过实验检验证明效果显著的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该中草药由以下重量份的 药物制成麻黄3-10份;白术15-25份;细辛3_10份;干姜3_10份;桂枝5_15份;半夏5_15 份;五味子5-15份;炙甘草5-15份;满山红15-25份;矮地茶5_15份;芸香草5_15份;江 剪刀草5-15份;加水1000份,用砂锅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 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过滤装瓶内,高温灭菌,待用。优选的,所述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麻黄6份;白术20份;细辛6份;干姜6份;桂枝10份;半夏10份;五味子10份; 炙甘草10份;满山红20份;矮地茶10份;芸香草10份;江剪刀草10份;加水1000份,煎 煮3次;过滤回收、取汁、装瓶后高温灭菌,待用。本发明的配伍思想以麻黄为君;以白术、细辛为臣;以干姜、桂枝、半夏、五味子 为佐;以炙甘草、满山红、矮地茶、芸香草、江剪刀草为使。配方中各原料作用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茎。性味与归经辛、微苦, 温。归肺、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 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 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 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性味与归经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功 能与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
3汗,胎动不安。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细辛及汉城细辛的带根全草。性味与归经辛,温。 入肺经、肾经、心经、肝经、胆经、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 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干姜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性味与归经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功 能与主治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寒呕,冷泻;亡阳证; 寒饮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等证。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 胱经。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 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以块茎入药。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入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行水湿,降逆气,善祛脾胃湿痰。主治脾湿痰壅之痰多咳喘气逆,如二陈汤、小 青龙汤,又治湿痰上犯之眩晕心悸失眠,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还可治风痰吐逆,头痛肢麻,半 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五味子木兰科植物五味子习称“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习称“南五味子”的干 燥成熟果实。性味与归经温;酸、甘;归肺、心、肾经。功能与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 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 热消渴,心悸失眠。炙甘草为双子叶植物豆科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炙甘草是用 蜜烘制的甘草。性味与归经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与主治补脾和胃,益气 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满山红为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的叶。性味与归经辛;苦;性寒;小毒。入肺 经。功能与主治止咳;祛痰。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矮地茶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的干燥全株。性味与归经性平,味辛、微苦。归 肺、肝经。功能与主治化痰止咳,利湿,活血。用于咳嗽、痰中带血、慢性支气管炎、湿热黄 疸、跌扑损伤。芸香草为禾本科植物芸香草的全草。性味与归经味辛、微苦,性温。入肺经。功 能与主治解表;利湿;止咳平喘。主治风寒感冒;伤暑;吐泻腹痛;小便淋痛;风湿痹痛;咳 嗽气喘。江剪刀草为十字花科植物无瓣掉菜的全草。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经。功能 与主治止咳化痰,疏风解表,消炎解毒,通经活血。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痈疮肿 毒,白带、毒蛇咬伤及烫伤。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加水煎煮,过滤、回收、取汁,装瓶高温灭菌,待用。水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组合物具有制作、使用 方便、安全、无副作用,补脾养肾、扶正固本,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显著效果,经过多年多 例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使用,都能标本兼治,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理想药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混合物,该中草药是由以下重量g的药物制成 麻黄3g ;白术15g ;细辛6g ;干姜6g ;桂枝5g ;半夏5g ;五味子5g ;炙甘草5g ;满山红15g ; 矮地茶5g ;芸香草5g ;江剪刀草5g ;加水1000份,用砂锅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收 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 用法与用量每日3次服用,每次取药液180-280毫升放入容器中,待温服用。实施例2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混合物,该中草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药物 组成麻黄IOg ;白术25g ;细辛IOg ;干姜IOg ;桂枝15g ;半夏15g ;五味子15g ;炙甘草15g ; 满山红25g ;矮地茶15g ;芸香草15g ;江剪刀草15g ;加水1000份,用砂锅烧开后,文火煎煮 20-30分钟,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装瓶内, 高温灭菌,备用。用法与用量每日3次服用,每次取药液180-280毫升放入容器中,待温服 用。实施例3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混合物,该中草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药物 组成麻黄6g ;白术20g ;细辛6g ;干姜6g ;桂枝IOg ;半夏IOg ;五味子IOg ;炙甘草IOg ; 满山红20g ;矮地茶IOg ;芸香草IOg ;江剪刀草IOg ;加水1000份,用砂锅烧开后,文火煎煮 20-30分钟,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装瓶内, 高温灭菌,备用。用法与用量每日3次服用,每次取药液180-280毫升放入容器中,待微温 后服用。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麻黄3 10份;白术15 25份;细辛3 10份;干姜3 10份;桂枝5 15份;半夏5 15份;五味子5 15份;炙甘草5 15份;满山红15 25份;矮地茶5 15份;芸香草5 15份;江剪刀草5 15份;加水1200份,用砂锅烧开后,文火煎煮20 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 量份的药物制成麻黄6份;白术20份;细辛6份;干姜6份;桂枝10份;半夏10份;五味 子10份;炙甘草10份;满山红20份;矮地茶10份;芸香草10份;江剪刀草10份;加水1000份,用砂锅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 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装瓶高温灭菌,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比例组合麻黄3-10份;白术15-25份;细辛3-10份;干姜3-10份;桂枝5-15份;半夏5-15份;五味子5-15份;炙甘草5-15份;满山红15-25份;矮地茶5-15份;芸香草5-15份;江剪刀草5-15份;加水1000份,熬煮3次过滤回收、取汁,装瓶高温灭菌,待用。以麻黄为君;以白术、细辛为臣;以干姜、桂枝、半夏、五味子为佐;以炙甘草、满山红、矮地茶、芸香草、江剪刀草为使。本发明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组合物安全、无副作用,补脾养肾、扶正固本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理想药品。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1940773SQ20101027880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0日
发明者邓华伦 申请人: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中药材品种培育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