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下垂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922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下垂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下垂的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胃下垂的药物。
背景技术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 胃下垂。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者常出现胃肠动力差,消化不良的症状,该病的发 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 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勾状,即为胃下垂所见的无张力型胃。然 而目前针对胃下垂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或者药物,一些药物还含有激素,毒副 作用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针对治疗胃下垂的药物存在的一些疗效不明显以及不良反应的问题,本 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胃下垂的药物,该种治疗胃下垂的药物药效显著、安全有效,无任何毒 副作用。本发明的具体配比是黄芪20克、白术15克、枳壳15克、防风10克,该中药的药 量的精确度为各药的士 10%。本发明的药理是黄芪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 水;枳壳健脾开胃,调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本发明的配制工艺将黄芪、白术、枳壳、防风用清水文火慢熬,待药剂煎熟后去渣 取药汁,待常温后服用。本发明的用药方法是该药剂为一日剂量,于一日三次分服,六剂为一疗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治疗胃下垂的药物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药效显著、安全 有效,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经过3年来,对100例治疗胃下垂的患者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有效 率达95%,有关临床治疗情况详述如下1.病人概况选择病史、病情、年龄、性别及原始治疗方法等项目。2.病人来源以综合医院患者和专业门诊医院患者。3.病例入组标准,依照治疗胃下垂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分,性别、年龄不限,治 疗前停用其它各种治疗药物和治疗方式。4.配制工艺将黄芪、白术、枳壳、防风用清水文火慢熬,待药剂煎熟后去渣取药 汁,待常温后服用。5.用药方法该药剂为一日剂量,于一日三次分服,六剂为一疗程。6.疗效评定
3
①痊愈临床症状消失,x线复查,胃下极回升至正常位置。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x线复查,胃下极回升4厘米以上。③有效临床症状减轻,x线复查胃下极回升1厘米以上;或临床症状显著减轻,但 x线复查未见改变。④无效症状略有改善或无改善,体征无改变。7.疗效分析①性别按照入组标准,我们共治疗胃下垂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0例(60%),女 性 40 例(40% )0②病程6个月 1年为15例,2年 3年为50例,3年以上为35例。③年龄组24 30岁35例,31 40岁5例,41 50岁20例,51 60岁30例, 60岁以上10例。④第一种配制药量方案黄芪18克、白术13. 5克、枳壳13. 5克、防风9克。该方案的疗效分析,用药时间为1 2个疗程。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胃下垂的药物,其特征是本发明的具体配比在于黄芪20克、白术15克、枳壳15克、防风10克,该中药的药量的精确度为各药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胃下垂的药物,其特征是将将黄芪、白术、枳壳、防 风用清水文火慢熬,待药剂煎熟后去渣取药汁,待常温后服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下垂的药物。本发明的具体配比在于黄芪20克、白术15克、枳壳15克、防风10克,该中药的药量的精确度为各药的±10%。该种治疗胃下垂的药物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药效显著、安全有效,无任何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00GK101979005SQ20101050397
公开日2011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8日
发明者孙勋亚 申请人:孙勋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